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巴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直至下一个满月日期……
    英方的这些前提条件,有的是蒙巴顿以两栖作战专家的名义提出来的。它们正
对丘吉尔拒绝或拖延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胃口。俄国人事后得知评论道:“任何
思维正常的人都很清楚:要完全具备成功登陆的所有条件不仅可能性很小,而且是
不可思议的。但这恰恰是英国政治家们所需要的。”
    会议还讨论了制造原子弹问题。会议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签署了英、美原子
研究合作协定;同时,研制原子弹的“合金管”计划正在加速进行。这是后话了。
    魁北克会议还涉及了远东战局,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计划人员第一次提出
关于击败日本的联合计划。美方人员相信中国有提供轰炸日本、袭击日本至南海的
交通和攻入日本的最大可能性。而英国认为中国并非战时必不可少的伙伴,并且中
国战后强盛,或许是大英帝国远东的厄运开始。为此,罗斯福亲自向丘吉尔劝说道:
“要迫使日本投降,必须攻入日本本土,而要想进攻日本本土,则必须利用中国基
地与人力,这就必须打通中国国际通路,充实中国军备。如果中国(指重庆政府)
崩溃,日本在中国大陆发动攻势,进而出扰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美国必将无暇
顾及欧洲战场。”
    丘吉尔觉得罗斯福的话是有道理的。他抱着与美国交换的态度,如美国同意英
国在地中海的计划,英国则不妨赞成美国对远东的主张。出于平衡英美双方在东南
亚地区利益的考虑,丘吉尔在会上提议建立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由于美国在东南亚
地区没有什么作战部队,也不打算再派多少部队去那里,美国的原则是不为恢复英
帝国的势力范围而作战,所以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的司令一职自然得由英国人担任。
不过,仅在这一点上,丘吉尔与罗斯福也有一番交易:英美双方曾经达成过共识,
即如果有朝一日实施“霸王”战役,将由一位英国将军指挥。丘吉尔还私下答应过
布鲁克爵士,由他担任此职。但丘吉尔逐渐发现布鲁克对未来的“霸王”战役,简
直没有任何信心,因此觉得让他担任战役总指挥显然是不适宜的。在海德公园林间
散步时,丘吉尔向罗斯福透露他有意让一位美国将军指挥“霸王”作战行动,作为
交换条件,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出任地中海战区最高统帅,而蒙巴顿则出任新成立
的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统帅。罗斯福痛快地答应了丘吉尔对这两位英国将军的提名,
特别是蒙巴顿,罗斯福在英国高级将领中,他最喜欢蒙巴顿。         首相与罗斯福总统在海德公园林间的谈话决定了蒙巴顿未来的前程。丘吉尔之
所以以闲谈的方式和似乎漫不经心的口吻,征询盟国领导人的意见及在旅途中试探
一下其他英国军方领导人的态度,因为他清楚年仅43岁、战前的常规军衔不过是海
军上校的蒙巴顿,资历太浅了。在正式场合贸然去提名,恐怕不一定会被大家接受,
莫如先私下打过招呼取得共识为好。
    还在这次魁北克会晤的8个月以前,在卡萨布兰卡英美首脑会议期间,聪明过人
的罗斯福已看出丘吉尔有意栽培蒙巴顿。在安法兵营的美国代表团休息室里,罗斯
福的儿子埃利奥特·罗斯福曾和父亲有一次对话,小罗斯福回忆说,他看到他的父
亲——
    在悄悄地发笑。“怎么了,父亲?”
    “我在想着蒙巴顿。”罗斯福总统问儿子,“你知道为什么温斯顿让蒙巴顿陪
同他到这里来吗?这样一来,我的耳朵里将塞满了把登陆艇转移到东南亚是如何重
要一类的话。”
    见儿子感到惊奇和摸不着要领,罗斯福接着说:“为了缅甸。英国人想夺回被
日本人占领的缅甸。这是他们第一次对太平洋战场表露出真正的兴趣,为什么?为
了他们的殖民帝国!”
    “可是那和蒙巴顿有什么关系呢?”小罗斯福仍不解地问父亲。
    “他们将挑选他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上——东南亚——担任盟军最高统帅。你瞧
着吧,温斯顿肯定会这么做。”罗斯福总统对他的英国同行是了解的,显得蛮有预
见地对儿子说了上述这样一段话。
    其实,尽管丘吉尔一直喜爱和刻意栽培蒙巴顿,但这位年轻的朋友却不是这一
职务的最初人选,虽然他的名字列在被考虑的名单之中。在东南亚设立盟军司令部
和最高统帅的想法,英国军方早在1943年5月时就内部议论过,一个月后,得到了英
国参谋长委员会的同意。英国内阁的印度事务国务大臣利奥·艾默里是这一想法的
热心支持者。5月31日,艾默里给丘吉尔打电话说,英国远东驻军司令韦维尔已经力
不从心,首相应当“立即任命一位最高统帅。”艾默里知道首相心里属意的是谁,
主动提名蒙巴顿来担任这个要职。但此时丘吉尔还顾忌资深军官们的闲言碎语,表
面上拒绝了艾默里的提议,理由是蒙巴顿目前的健康不佳,职位也不够高。但他也
不急于考虑其他人选,明摆着要维持现状,待时机成熟后把这个职务交给蒙巴顿。
由于韦维尔在东南亚与驻缅中国军队指挥官史迪威将军的关系搞得很僵,简直不能
在一起共事,美国方面要求另外选派一位英国将军来接替他,促使丘吉尔不得不抓
紧把这件事确定下来。
    英国军方第一次提出接替韦维尔的候选人是肖尔托·道格拉斯,但是美国人不
喜欢他,罗斯福表示不赞成。英军参谋长委员会又提出特德和坎宁安,可是艾森豪
威尔认为特德在地中海的职务脱不开身,而坎宁安的工作热情不足。布鲁克爵士讨
厌美国人凭借财大气粗对英国指手划脚,坚持坎宁安是最适合的人选,丘吉尔权衡
利害,最后还是找理由拒绝了这个意见:“我不认为海军军人适合担任这样的指挥
工作。海军的航海技术和科学性使得对士兵的训练非常严格,因此,他们没有时间
研究军事史和总体性的战争艺术。”此后,又提出了几位人选,但都未获得丘吉尔
的同意。
    如果说对坎宁安的提名被丘吉尔以所谓专业不对口而拒绝,那么对同样是出身
于海军的蒙巴顿,丘吉尔则又换了一番说辞:“东南亚前线需要一位年轻有为、经
过战争考验的军人担任最高统帅,以便重新审议这条战线上战斗的总体情况,给作
战注入活力和权威。”他还称蒙巴顿是联合作战计划的大师,对他的任命将会“引
起公众的兴趣并得到他们的同意,同时也将表明,年龄不是取得功名的障碍。”
    不过,当英美首脑在海德公园林间闲谈时把对蒙巴顿的任命确定后,在返回魁
北克市内驻地的途中,丘吉尔将此事告之同车的布鲁克爵士,还是令后者大吃一惊。
布鲁克后来回忆道:“当时我正在俯看车窗外美丽的街景,可是听到这个并不尽如
人意的消息,突然使我眼前的一切变得灰暗。”但是,对首相和盟邦总统已经商妥
的事情他又不能公然反对,这位可怜的英军总参谋长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作为
一个独当一面的总司令,蒙巴顿的资格和经验显然不足。他确实有无限的精力和干
劲,但需要有一位精心挑选的参谋长不断对他施加影响,来弥补他的不足。”
    事情已经决定了,下一步该如何通知蒙巴顿本人呢?丘吉尔清楚,尽管自己出
于多种考虑一直有意提携蒙巴顿,但这位出身高贵的家伙却并不一定领情,在这家
伙眼里看来,什么事情对他都是理所应当的,况且他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重返海军
舰队,此外的一切职位他都未必感兴趣。
    “如果他胆敢辜负了我的一番好意,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一下,煞煞他的傲气!”
丘吉尔心里盘算好了通知蒙巴顿的方式。
    在魁北克会议期间,丘吉尔故意疏远蒙巴顿,除了正常的工作接触,一反常态
地很少跟蒙巴顿聊天。由于蒙巴顿对有关自己职务安排的幕后争执和决定,几乎一
无所知,他自己贵族式的天生洒脱气质,也使他不屑去打探究竟,以为首相太忙无
暇找人闲聊,所以也并未在意。会议末期的一天,丘吉尔终于对蒙巴顿表示了亲近,
邀请蒙巴顿和参谋长委员会的几个主要成员到他的专用餐厅里共进午餐。饭后,丘
吉尔要蒙巴顿留下来,下午到他的房间里跟蒙巴顿谈话。
    蒙巴顿以为首相忙里偷闲,又要找他谈天说地神侃一番,便乐呵呵地答应了。
    下午,蒙巴顿踮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首相的房间。关上房门,他见丘吉尔正埋
首于办公桌上的文件堆里,心里不禁一热:“首相真是太辛苦了,看来午餐后他一
直没有休息。”
    丘吉尔见蒙巴顿站在那里发愣,便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点燃根雪
茄烟,指着桌上零乱的文件问道:“迪基,你能把这些东西处理好吗?”
    蒙巴顿瞥了一眼桌上的文件,那是一堆来自印缅战区的急电,回答首相说:
“我很愿意帮助您整理好这些文件。”
    丘吉尔哈哈大笑了几声,对蒙巴顿说:“不,迪基!不是这些文件,整理桌子
上的这些东西是副官们的事情,我的意思是你能否承担起东南亚战区的领导责任,
你将成为那里的盟军最高统帅!”
    蒙巴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尽管他对自己的仕途一直满怀信心,但在诸多英军
资深将领们中还是多少感到有些心虚,不相信首相会把这一重任委予自己。他以为
自己听错了,首相可能指让他代表英军总部去那里作短期视察和指导,便回答说:
“我愿意服从派遣,但希望从那里回来后,仍能让我回舰队去指挥一艘军舰。”
    他知道,自己挂过舰长之名的那艘“辉煌”号航空母舰,骨干都是从沉没的
“凯利”号驱逐舰幸存者中陆续调去的。这两年,那些老部下无时不希望他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