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士之黄昏-小记困守大阪的武士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之役的战局,相比之下,这样的胜利不过是大风暴中泛起的泡沫一样微不足道。随着大阪方同意了和谈的条件,冬之阵落下了帷幕。
  五
  1615年4月,大阪夏之阵爆发。这次,在德川家“和谈条约”的欺骗下失去了城濠保护的大阪军,反而放开了手脚,做出了主动出击的决定!丰臣军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位于大阪城近侧和歌山城的大名——浅野長晟。
  浅野家与丰臣家渊源极深,浅野家上代当主长政,乃是在太阁秀吉在世时,总揽丰臣家政务的“御家老众”(俗称“五奉行”)首领,同时有时秀吉正室夫人北政所(弥弥)的兄长。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亲密关系,使得大阪城的当权者们一开始还对浅野家报有幻想,一心想劝说他们支持丰臣家与德川家对抗。可是,看清了天下大势的浅野家当然不会同意如此无礼的要求,反而把大阪城的使者奚落了一番。这样的结果使得大阪城的淀姬和大野治长十分恼怒,因而在夏之阵一开始,就把浅野家当作第一个进攻目标了。
  为了确保进攻的胜利,大野治长事先联络了纪伊国内的土豪发动“一揆”(暴动),希望能与大阪军一起,对浅野军进行前后夹击。但事有不谐,由于叛徒的告密,一揆军在浅野军和德川方的板仓重胜军的围剿之下被消灭,大野治长派去指挥起义的部将北村善大夫也被捕了。剿灭土豪暴动之后,浅野军出兵五千人,由浅野長晟亲自担任总大将,开始向大阪城进发。
  虽然当地起义军的暴动失败,但大阪方并不知情,仍然继续执行着对浅野家的进攻计划。
  1615年4月28日,丰臣军以大野治房为主将,塙直之、岡部則綱、淡輪重政、新宮行朝为备大将,率领三千士兵,进攻浅野家的主城和歌山城。
  丰臣军在进军中,对途经的岸和田城展开了进攻,城主小出吉英一边指挥守城,一边派人向主城求援。这时候,大野治房得到了浅野军正在北上的消息。他害怕继续耽搁下去会遭到夹击,于是下令放弃攻城,全军南下,在贝冢地方扎营,准备正面迎敌。
  与此同时,浅野军已经到达了佐野地方的市场村,却听到了“丰臣军有两万大军攻打过来了!”的消息,一时间人心浮动。浅野長晟急忙召开军议,会上,大将浅野良重主张正面迎敌,而另一员将领亀田高綱则认为:
  “在开阔地带迎战大军,与我方不利,不如撤退到樫井地方,在松林里防守。”
  两名将领意见不和,激烈争吵,竟发展到拔刀相向,最后还是浅野長晟出面调解,采取了亀田高綱的策略,浅野军开始了撤退。
  六
  4月29日,丰臣军的先锋从贝冢的营地出发,塙直之和岡部則綱都争着要当先锋,各不向让,以至于互相谩骂。最后,先锋的任务被岡部則綱取得。
  对于一心想证明自己的直之来说,怎么能轻易让出先锋的机会呢?于是就像在关原时那样,他的豪杰意气蒙蔽了理智,也不顾主将大野治房的安排,只带了少数的部队去追赶先行出发的岡部則綱队。两个人在大路上你争我赶,都想争取先立头功,率领另一军的淡輪重政却在后面缓缓行军。而总大将大野治房,仍在贝冢的本阵等待着纪州一揆军暴动的消息。
  丰臣军因此而队形分散,拉开了距离。
  临敌分兵,队形不整,正是兵法之大忌。当丰臣军的前锋通过市场村的时候,遭到了浅野軍亀田高綱隊的铁炮伏击,损失了数十名士兵。而浅野军一击得手,并不恋战,而是边打边退,一直到了安松地方。丰臣军在这种骚扰下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直之更是难掩心头的怒火,率少数部队追击浅野军,在樫井地方展开了白刃战。随后,浅野軍上田重安隊也加入了战团,丰臣军寡不敌众,很快开始败退。身负勇力的塙直之虽然奋力杀敌,无奈战阵之中,非豪杰用武之地,终于战死在乱军之中了。
  浅野军取胜之后,本来计划继续北上直奔大阪,可又担心纪伊国的一揆军在后院点火,最终掉头回主城去了。
  而丰臣军的先头部队溃败后,残兵败将逃回贝冢大营。大野治房这才急忙整饬主力部队前往樫井救援,可赶到时,浅野军早已撤退多时了。这时,治房也了解到了纪州一揆起义失败的消息,只得灰心丧气的回大阪城去了。
  且说塙团右卫门直之,殒命在战场上也算是死的其所了。这位刚烈之士虽然留下了许多勇名,却至死也没能真正成为统领一军的大将,未能得尝所愿,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反而是更加验证了加藤嘉明的评价——一勇之夫,实无大将之器。
  而这位豪杰,即使死了,也要留下一段逸话——
  据《校合雑記》记载,塙直之战死后,首级被送往家康的大本营。由于天气较热,路途又远,直之的首级送达之后已经开始腐烂了。在这种情况下,家康自然不会再亲自察看其首级,而是由井伊直孝代为检视。
  没想到,当晚井伊军中却发生骚动,一名京都来的随军女子竟然气绝!之后便用男人的声调喊道:
  “我乃是一军的大将,首级却为何不能得到检视?如此的无礼实在可恶,我的魂魄也会阻止德川家取得胜利的!”
  这样的怪事在井伊军中传开,大家都说是直之的鬼魂在作怪——由于战国时代,一军的主将,如果能亲自检视敌军的首级(称作“首実検”),也是对战死的对方将领的极高敬意。这样看来,对于一心想在战场建立威名的直之来说,死后不能被当作值得尊敬的大将对待,的确也是件难以被容忍的事呀……
  当然,此事只是江户时代的传说而已。但今天读来,联想到塙直之虽无运筹帷幄的大将之才,却满怀刚毅执著的豪杰之气,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本篇相关图片
  樫之战说明图:
  asp。6to23/satie1/hongwen/kasii…zu。gif
  
彗星的倏忽:明石扫部头全登'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6…10…275:15:40)
  一
  基督教,确切的说是天主教宗自从于十六世纪传入日本以来,很快在九州的大名中传播,继而流传到本州内陆。中国(山阴山阳诸国)地方,甚至近江畿内也颇有信徒。曾经天下布武的“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对于天主教就抱有欢迎的态度。因为这种闪族式的宗教,以其不同于东方式的宗教观,打破了日本原有的因果报应的宗教信仰基础。这种最终审判的宗教思想以及对天启律法严格遵守的宗教信条,正是像信长这样的在乱世中靠“下克上”崛起的战国大名所需要的,对于头脑中充满新思想的信长本人来说,更是十分有用的。
  在织田信长死后,继承他的大志取得天下的丰臣秀吉对天下采取的更多是怀柔的态度,对天主教同样是支持和放任的。而德川家康,在宗教和政治上都比较趋向于封建式复古,对天主教采取了较为敌视的态度。在德川幕府的时代,天主教是被严格禁止的,教徒是被残酷迫害的。
  对于德川家康,笃信天主教的武士们无不痛恨有加,而明石扫部头全登就是作为天主教徒与德川家连续奋战的著名武士之一。
  明石全登,出生年月不详。我们只能知道,在关原之战以前,他是作为备前国的大名宇喜多秀家一门亲族,熊野保城主,领有3万3千石的封地。宇喜多秀家本身不是天主教徒,但对天主教在其领地内的传播也十分支持。在家督的带动下,宇喜多的家臣中有许多都改信了天主教,明石全登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教名有“约翰尼”(ヨハネ)、“乔安”(ジョアン)、“乔安尼”(ジョアニ)等说法。全登是个非常虔诚的教徒,经常有外国的宣教师来他的城中布道,而他的城中信教的居民也达到三千人以上。
  二
  明石全登的一生的转折点,是随着震动全日本的关原之战而到来的。
  随着太阁秀吉的阖然辞世,其谱代遗臣中文治派与武功派的对立愈演愈烈。而作为文治派之首、五奉行众之一的石田三成掌握着大阪的实权,拥戴太阁的幼子的秀赖,从而在斗争中占据了一定的上风。而以福岛正则、池田辉正为代表的曾以弓马为丰臣氏赢得天下的武将们当然不服,于是转而依靠丰臣家的外样大名中最有实力和声望的内大臣德川家康。双方争夺天下的斗争不可避免的要以战争的方式解决,战争的地点就在美浓国的关原,时间就是庆长五年,也就是1600年9月15日。
  作为秀吉托孤的重臣“御奉行众”(五大老)之一的宇喜多秀家,本身曾是秀吉的养子,自然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拥有“大义”名分的西军——石田三成方。作为家臣,明石全登也随军参战。
  关原之战在上午九时打响。宇喜多军共一万五千人,阵地处于西军的最前线,很快与东军的先锋福岛正则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双方厮杀在一起,长时间呈现胶着状态。
  下午一时,处于西军后方的主力部队小早川秀秋军突然叛变,转而从后方攻打西军阵脚。西军主将石田三成急忙撤退,而其他早已与德川家康暗中勾结的西军大名也纷纷易帜。正在前方苦战的宇喜多军顿时腹背受敌,陷入了混乱,纷纷溃散。
  宇喜多秀家面对西军令人扼腕的溃败,心痛不已,正要举刀自杀之时,猛地从乱军之中冲出一名黑脸大汉,大声喝道:
  “殿下,现在还不是死的时候!”
  此人便是明石全登。
  也许是全登的一声断喝断了秀家寻死的念头,这位西军的大将急忙在少量侍从的保护下撤离了战场,而明石全登则自告奋勇留下来担任危险的殿军任务,且战且退。很快,全登便陷入了敌军福岛、黑田、池田等队的层层包围之中,身边的士卒越战越少,自己也几乎绝望了。作为天主教的教义,自杀的行为是作为罪过而不能被允许的,死后也不能进天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