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士之黄昏-小记困守大阪的武士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城迎敌。寻求决战,但众人在决战的方式和场所上有所异议。最终,以大野治长为首的丰臣家领导层采纳了后藤基次提出的“在小松山设伏,夹击德川军”的战斗计划。
  但丰臣军内部的不合,于5月6日的出兵过程中再次显现出来——率先出发的后藤队2800人在午夜零点就出发,并迅速占领了小松山阵地。紧随其后出发的是薄田兼相、井上時利、山川賢信、北川宣勝、山本公雄、槇島重利、明石全登诸队约6400人。着两队人马本来应该是同步行动,却不知什么原因拉开了距离。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作为后续部队的真田幸村,由于部下的将士士气不高,集合的过程中纷纷迟到,以至于耽误了预定的出发时间,又因为遇到大雾而在行军路上耽误了行程,以至于远远的落在了后面。这样的事情,对于以善于用兵著称的真田幸村来说,简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不得不使人怀疑,也许幸村是由于自己的决战计划没能被采纳,而在不自觉中减少了战斗的激情和责任感?但这种说法没有可靠的证据,所以也并不能让人信服。
  主力的进军如此松散和混乱,其他侧面部队一样缺乏统一领导。具有很强战斗力的长宗我部队和木村队自作主张的从大阪城南出发,向八尾、若江一带进发,想从侧面夹击德川军。这样与其他部队缺乏协调的行动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总而言之,大阪军虽然聚集了众多颇具勇力和智谋的名将,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统一指挥,最终迎来令人扼腕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5月6日凌晨2点,小松山上响起了枪声,虽然后藤基次依靠自己卓越的指挥才能,取得了对小松山的控制,并苦苦支撑了数个小时,但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终于无力回天。上午九时左右,后藤又兵卫基次中弹身亡。
  击溃后藤军后,德川军的先头部队乘胜追击,渡过石川,直奔大阪。
  此时,薄田兼相等队刚刚到达道明寺村,从残兵口中得知后藤阵亡,德川大军已经渡过石川的消息,并很快与随后追击而来的德川军展开激战。
  由于刚刚经历前军战败主将阵亡的打击,丰臣军士气低落,各路将领都无心恋战,甫一接战便即退却。只有薄田兼相,丝毫没有要退却的意思,仍然指挥部队迎着如潮水般用来的德川大军冲杀过去。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要证明自己的勇气,要证明自己绝不是什么“橙武者”,即使战死也在所不惜了!
  薄田兼相当时身边的兵力不过一千左右,但在面对敌方数倍的大军,被团团包围之时仍然奋勇向前。他本人手持三尺三寸大太刀,冲进敌阵奋力杀敌,直到身边的的士兵已经死伤殆尽,依然一步不退,彰显了震惊鬼神的勇气和决心。
  终于,薄田兼相还是寡不敌众,胸前中弹,首级被水野勝成的家臣河村重長取得,迎来了他必然的结局。但他这次最后的奋勇作战,赢得了敌我双方的尊重,其英勇行为被记载进《難波戦記》,流传后世。
  从此,他“橙武者”的污名被彻底洗清,代之以“猪武者”的称号——这里的猪是指野猪,野猪一旦认准了敌人就会奋不顾身的突击,哪怕粉身碎骨也不会后退,在日本民间代表着坚定和勇猛的精神。
  薄田兼相终究还是豪侠型的人物,缺乏指挥大军方面的能力,作为独当一面的一军之将,遭受耻辱的失败也是难免了。但他本身绝不是个贪生怕死的懦夫,反而是个奋不顾身的武士,可以用战死的方式来洗刷污名。这样的勇士毕竟不能给大阪军带来胜利,但他个人的壮烈行为,却在这场战争的回忆中留下了令后人嗟叹的话题。
  本篇相关图片
  博劳渊之战说明图
  asp。6to23/satie1/hongwen/bakurou…zu。gif
  
疾风的突击:毛利丰前守胜永'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6…10…275:15:42)
  一
  在进入大阪的众多浪人武士之中,毛利胜永是唯一的丰臣家谱代家臣。这种身份使得他足以在大阪五人众中傲视群雄,但他却始终保持着谦虚的姿态,像其他浪人武将一样默默的奋战着直到最后一刻。
  之所以说毛利氏是丰臣氏的谱代家臣,是因为毛利胜永之父胜信(一说叫做吉成)就曾经侍奉过前太阁公秀吉。
  那位胜信最初是在织田信长手下当差,随后被派遣到当时的木下秀吉麾下。那时候,秀吉身份低微,只不过是下级的将领,胜信的感觉真的如同从天上一下子坠落入地狱一般痛苦,只是不便明说罢了。但随着秀吉时来运转,摇身一变成为新的天下人,胜信作为从贫贱之时就跟随秀吉的家臣,其地位也随之青云直上,直至1587年获得了丰前小仓14万石的领地,当时已经成年的胜永也同时获赐丰前四万石的领地。
  能够从无名小卒一下子成为大国的领主,毛利胜信自然对太阁公感激不尽。因此,在1600年那场决定日本命运的关原大战之中,丰前毛利家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西军,为太阁的遗子秀赖而战。而年轻的胜永当时也参加了战役,并在攻打伏见城时立下了战功。但关原之战的结局众所周知,随着西军的落败,毛利家也作为败军之将遭受了改易(没收领地)的处罚。丰前的领地被没收后,转封给了加藤清正,而毛利一家人则作为囚犯留在了加藤家的领地上。
  第二年,土佐的领主山内一丰念及当年与毛利胜信的旧谊,把毛利一家人辗转接到自己的领地,并给予了很优厚的待遇。这对于当时身为罪人的毛利父子来说,可谓是不幸中的幸运了。就这样,毛利一家在土佐生活了13年。其间,胜永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而胜信也在1611年去世。这样的生与死的交替,对于某个家庭可谓是大事件,但对于普通的人生来说只不过是平常之事。就在这样的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毛利胜永度过了13年的时光。
  二
  如果没有1614年秋天的那个不速之客,也许毛利胜永一家将永远在土佐过着平静的生活。
  那一天,一个男人渡海而来,找到了已经继承家督的胜永。这个男人自称是来自原来毛利家领地小仓城的商人,其真正的身份却是丰臣家的家臣家里伊賀守。他此行的目的,便是劝诱胜永进入大阪城,再为丰臣家作战,与德川家做最后的天下之争。由于父子两代深受太阁大恩,毛利胜信生前一直念念不忘为丰臣家效力,而胜永也继承了其父的耿耿忠心,听说丰臣家需要自己的力量,简直欣喜若狂,当即接受了号令,决定逃离土佐,前往大阪。
  然而,对于当时的胜永来说,要想离开土佐也存在不小的障碍——虽然毛利家与土佐的领主山内家是世代之交,但胜永毕竟是带罪之身,要想离开四国渡海到近畿,就难免会在港口遭到盘问和阻止。对于出逃的方案,胜永很快做好了打算,他决定利用自己与山内家现在的家督山内忠义的亲密关系,以及山内忠义喜好“众道”(即男色)着一特点,制定逃离的计划。
  当时山内忠义已经响应德川家进军大阪的命令,亲自领军前往大阪了,山内家的领土是由忠义之父山内康丰留守。于是胜永亲自找到康丰,对他说:
  “我与忠义同是众道中人,彼此是很亲密的伙伴,如今他远赴沙场,毕竟是初次上阵,我很不放心,希望能够亲自前去为他助阵,相信一定会有所帮助的。但我毕竟是带罪之身,所以愿意将长子胜家和妻子留在这里做人质,希望您可以应允我的请求……”
  也许是胜永诚恳的态度打动了康丰,抑或是胜永与忠义之间真有某种亲密关系,总之康丰是答应了他的请求,许可了他的大阪之行。
  于是,在某一天晚上,毛利胜永带着自己的次子太郎兵衛和少数随从,从津之崎川出海,乘大帆船扬帆破浪,直奔大阪而去。毛利胜永的长男毛利胜家当时年方15岁,当时假意留在土佐做人质,但得知胜永一行人已经安全出海之后,在毛利家的家老旧臣宮田甚之丞的帮助之下,杀死卫兵逃出海港,乘船在海上与其父会合。可以想见,这一对机智勇毅的父子乘风渡海,迎着朝阳望见巍巍大阪时,是何等的踌躇满志!
  当土佐的留守山内康丰发觉自己上当之后十分愤怒,立即逮捕了胜永的妻子,但德川家康得知此事后说:
  “毛利胜永志气可嘉,就不要问其妻子之罪了……”
  进入大阪的毛利胜永受到了丰臣家的重视,不但受封丰前守之职,还被许以丰前一国的封赏。但胜永保持了谦虚谨慎的作风,并不看重所谓官职和封地,只是一心想为丰臣家尽忠效力罢了。而作为大阪五人众之中唯一的谱代家臣,胜永也没有因为自己独特的地位而轻视其他武将,而且在军事会议的讨论上往往站在浪人武士们一边。
  大阪冬之阵中,毛利胜永负责守备从二之丸以西到西之丸西面的今桥一带,表现活跃,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参加什么大规模战斗,直到双方的和议达成。
  三
  1615年5月,大阪夏之阵爆发。勇士的命运不可避免,他们必将昂首挺胸前来迎接。
  5月5日,大阪城的军事会议上,丰臣家的领导层做出了兵分两路迎击德川军的计划。真田幸村、后藤基次、毛利胜永、明石全登等名将共同向大和路出击,其中驻扎在平野的后藤队作为先锋前往小松山口伏击德川军,薄田、明石等队作为第二军予以接应,真田、毛利队作为第三军在道明寺守备,作为后援。
  在当天晚上,真田幸村、毛利胜永与后藤基次把酒话别,三人相约次日凌晨在国分村会合,共同与德川军决战。然而不幸的是,当天夜里浓雾弥漫,毛利队和真田队集合时花费了很长的时间,而由于两队人马多数是由临时集结的浪人组成,对地形不熟悉,雾中行军更是缓慢,以至于当毛利胜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