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方二八。”学生毫不介意。 
      “啊!好,好!正是及笄之年。”老学究好不得意。 
     傍晚散学,老学究特意把学生叫过来,满脸堆笑地说:“爱徒,尔姊乃当世 
罕见才女,为师再出一联,请她一对。”说罢,嬉皮笑脸地吟了上联: 
     好书勤诵读; 
     第二天一早,老学究早候在门外,等那学生来到,忙问:“可有下联?”学 
生随口回答说: 
     佳句费推敲。 
      “啊,又是一个绝妙佳句,难得,难得!”老学究简直其懵了,手舞足蹈地 
赞不绝口,他真想会一会这位才女。于是到了晚上放学的时候,又把那学生叫来, 
别出心裁地出了一上联: 
     有约桃花坞; 
     吟罢,再三叮嘱学生,要他姐姐来对,千万不要忘了。翌日,下联对了回来, 
也是五个字: 
     无心坐杏坛。 
     这下可把老学究乐坏了。哈哈,看来无心坐杏坛,是有意赴桃花坞啦!索性 
停了一天课,要前去拜会学生的姐姐。邻居小秀才见了,却“哼哼”冷笑起来。 
     这一笑不要紧,把老学究闹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是怎么回事。小 
秀才酸溜溜地作了回答:“老先生,您的上联云‘有约桃花坞’,想前去会面,欲 
交桃花运。哈哈,不巧啦!这位千金回说‘无心坐杏坛’。你有约,人家无心。 
这杏坛不就是孔夫子讲学的地方吗?毫无疑问,是看不上你这个儒生。哈哈哈!” 
     老学究如梦方醒,在小秀才的笑声中,羞得满面通红,抬不起头来。 

●山东济宁府有位穷书生叫刘沂。刘沂从小死去父亲,母亲纺纱织布,含辛茹苦, 
把孩子拉扯大。 

                                                                                   55 

… 页面 56…

     刘沂廿岁那年,乡试及第。本当继续读书,以待日后走上仕途。但为穷困所 
逼,不得不留学在家。不久,经人介绍,到邻村办起蒙馆,收几个学费,聊以糊 
口。 
     蒙馆附近有一个姓崔的财主。虽然崔财主生得尖嘴猴腮,但这副脸型到了女 
儿阿香身上,倒变得小巧玲珑,楚楚动人。阿香年方十八,女红之余,常来蒙馆 
外,听先生讲课。时间一长,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便悄悄萌发了。 
     在那种社会,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一个穷教书匠怎能与财主的女儿结婚 
呢?阿香深知,如果自己直接向父亲提起,肯定是不会答应的。她便转请媒婆说 
合。媒婆从来是花言巧语的,公鸡能说成母鸭;把刘沂家说得富得不得了。崔财 
主见钱眼开,便动了心。 
     可是,等到相亲的那一天,崔财主见刘沂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大失所望, 
不由得怒从心头起,大骂刘沂不老实,假装富有,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穷光蛋 
竟想攀高亲。骂咧咧地道:“我家阿香就是一辈子看家门,也不嫁给你这穷鬼。” 
     刘沂一肚子委屈,不得不向崔财主说明,他与阿香是两厢情愿,家中贫苦也 
没瞒着她,一切都是媒婆嚼舌嘴,弄出是非来,他想:我刘沂人穷志不穷,绝不 
贪你家有钱,只不过是看着阿香人好,才跟你家提亲。他也恨恨道:“今世姻缘 
前世定,阿香的事阿香定。” 
     崔财主一听,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发狠地说: 
     蜘蛛有网难落雀; 
     刘沂反唇相讥道: 
     蚯蚓无角欲成龙。 
     刘沂受此打击,从此读书更加发愤。教学相长,三年以后进京试,果然金榜 
题名,皇上点了状元。这一日,刘沂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大红袍,头戴乌纱帽, 
大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气派。来至崔家门前,巧遇阿香。阿香正盼着心上人 
呢。当下各诉衷肠,原来,崔财主三年来已几次欲嫁其女,只是阿香死不从命。 
为此,见心上人成状元郎,真是兴奋极了。只是那个崔财主惭愧得不敢见这位状 
元女婿。 

●西安城内有两条广济街,一条叫做南广济街,一条叫做北广济街。有一年,一 
个秀才热天进城访友,走得一身大汗。他来到广济街口,看到大树下有个老汉摆 
个茶摊,正在卖茶,便走过去买茶解渴。那老汉看他是秀才装束,便对他说:“你 
是秀才,腹中想必有才,我这里有个上联,至今无人能对,你若能对上,我这里 
茶任你喝,并不收钱;你若是对不上来,茶资加倍如何?”秀才心想:一个卖茶 
的老汉能有多大学问!当下并不迟疑,说道:“先取茶来解渴,然后慢慢再对。” 
老汉捧上一大碗茶,待秀才喝下,方缓缓说出上联: 
     南广济,北广济,南北广济济南北; 
     秀才一听,便觉得此联不那么简单,愣在那里,很长时间都想不出一个合适 
的下联。只得拱手说道:“老伯原来也是雅人,小生无能,甘愿加倍付资。”说完 
掏出一串钱来。老汉忙说:“开个玩笑,岂能当真多收茶钱!”秀才回道:“不然, 
只怪我学问不深,以后想到下联,再来喝老伯之茶就是。” 
     秀才一路走,一路想,走过二三条街,忽然见几家当铺,许多人进进出出, 
拿东西前来典当,忽然想出了下联,急忙回转身向茶摊走来。老汉一见秀才转回, 
笑道:“想是对出了下联了。”秀才点点头,说道: 

                                                                                  56 

… 页面 57…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老汉连连称赞:“果然对得好!”便将茶资归还秀才。 
     秀才好不得意,以为如此“绝”对,除了自己再也无人能对。一路想着,不 
觉来到朋友家中,老朋友见面非常高兴。二人正在客厅寒喧,忽见一个小孩拿着 
本书一路蹦了进来。秀才心知是朋友之子,说道:“多时不见,原来侄儿已经读 
书。我说个对子,让你对,好吗?”那孩子见人并不畏怯,说道:“叔叔请出上联!” 
秀才便将卖茶老汉的上联说出来。说完,秀才又有些后悔,认为孩子定难对答。 
谁知那孩子并不为难,随手将书扬了扬,应声答道: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秀才惊叹不已,没想到自己费了好大劲才对出的联,这孩子随口就对出来了。 
从此,秀才想到天外有天,再也不敢骄傲了。 

●宋朝词人秦观,字少游,才华过人。他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 
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一日闻小妹要到庙中进香,便扮作游方道人,亲 
自相看,以试其才。待小妹到来之时,少游双手合什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见是化缘的道士,便应道: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再施一礼: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随口就答: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秦少游心下欢喜,又上前道: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苏小妹见道人罗唣,已有些不耐,便含嗔应道: 
     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秦少游见苏小妹果是名不虚传,便去苏家求婚。苏洵让每个求婚者写一篇文 
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 
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成婚那天,小妹发现秦少游原来是“疯道人”, 
便有意相难。开始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一联让少游足对: 
     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 
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 
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 
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洞房门也“呀”的一声开了。 

●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抛 
相传湖北有个叫“贼二爷”的穷书生,县官想找碴,故意请“贼二爷”和众乡绅 
到黄鹤楼吃西瓜,县官出了上联,无人以对,“贼二爷”即应下联,顺手把西瓜 

                                                                                  57 

… 页面 58…

皮朝县官身上甩去。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明朝解缙七岁时,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挂在老树上说了上联,解缙 
即答了下联。 

●鞭打黄牛背  棍戳黑狗牙 
一私塾先生课余闲走,脱口而念出上联,正巧被迎面而来的讨饭小孩子听见,接 
口应了下联。 

●周树人幼年时,在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当然那时他还未用“鲁迅”这个笔 
名。 
一天,老师出了个对子让学生们对,上联是“独角兽”。 
学生们纷纷对下联:“两头蛇”“八脚虫”“九头鸟”“六耳猴”……又有一学生对 
 “四眼狗”,老师越听越气。 
这时周树人对道:“比目鱼。” 
老师大加赞赏,连说对得珠联壁合。 

●吴地有个人叫马承学,很喜欢骑马奔驰。他的朋友钱同爱便出个对子与他开玩 
笑说:“马承学,学乘马,汲汲而来。” 
马承学应道:“钱同爱,爱铜钱,孜孜为利。”对完后补充说:“这只是为了对仗 
工稳,并不敢讥笑老兄。” 

●有个医生,自夸很善于对句。有一次,他到一个达官家里去,主人正用绸缎裁 
衣,便指着缎料出句说:“一匹天青缎。” 
医生对道:“六味地黄丸。” 
主人很高兴,把医生请进内院款待,并出“避暑最宜深竹院”七字让他对。医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