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见舅舅后,说明来意。舅舅问:“你想借多少?”王波答道:“当然是越多 
越好罗。”舅舅微微一笑,故意睁大眼睛说: 
    小孩子,口气大! 
    王波娇嗔地应道: 
    大富翁,肚量小! 
    逗得舅舅哈哈大笑,真想马上借给他,可是想起刻薄的太太曾说过的话,不 
知不觉地就自言自语说了出来: 

                                                                                 142 

… 页面 143…

    没完没了,还想借? 
    王波误解了舅舅的心情,生气道: 
    有始有终,定会还。 
    王波的舅舅也是个联迷,听了王波的答语,联兴大发,便对王波说:“我出一 
上联,你若对上了,不但白送你一斗米,就连以前欠的三斗谷,也不用还了,如 
果你对不上,可要罚的啊,怎麽样?”“行!”王波说:“你出联吧!”舅舅便出上 
联: 
    欲欠谷,则滚利; 
    王波猜不透舅舅的心思,但知道这是拆字联,就应道: 
    体本人,就留情。 
    舅舅着实吃了一惊,因为对得如此贴切、如此意对俱佳的下联,竟出自一个 
不满十岁的小外甥之口,十分满意和欢欣。但还想再考考他,于是,便在原联上 
增加数字,将上联改成了: 
    欲欠谷,则要利滚利; 
    小王波听后,以为舅舅说话不算数,故意刁难自己,想到舅舅是自己母亲的 
哥哥,现在全无手足之情,本想不理舅舅,不再应对。但又想人小志要大,不能 
让别人看不起,于是,又对了下联: 
    好子女,就该心连心。 
    舅舅哈哈大笑,连声说.“妙!妙!妙!”接着,对王波说:“舅舅说话一定算 
数,一会儿就叫人送米去。你呢,留下来,我出钱让你念书去,如何?”小王波 
这才明白,原来舅舅是在考自己,也就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牧童怪联难书生 
     从前,某村有个书生读书非常刻苦,每天都要读到很晚才肯睡觉,第二天早 
早就又起床了。他有个习惯,清早起来必定要去村外小河边散散步,吟吟诗,这 
样读起书来更有精神。 
  邻村有个小牧童,每天早晨也必定牵牛到河边来饮水放牧。牧童来时,都是骑 
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唱着山歌,每天唱的都不相同。 
    有一天,秀才问牧童:“这些山歌是谁教你的?”牧童说道:“这还要人教?自 
己编的嘛!”秀才大奇,认为这牧童不简单,编的词都很有意思,便对牧童说: 
 “你会对对于吗?我考考你好不好?”牧说道:“对对子有什么难的?我和伙伴 
们也经常对呢!”秀才忽然闻到一阵花香,抬头一看,不远处有一片金银花正在 
开放,便张口吟 
道: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牧童歪着脑袋想下联,忽然发现前边有一棵梧桐树,想起母亲常炒梧桐子给 
他当零食吃,便笑着对道: 
    梧桐子大,日食五六十丸。 
    秀才又惊又奇,连连称赞。牧童却说道:“我也说一个对子让你对好吗?”秀 
才心想,一个小孩能出什么难题?便笑着答应了。 
    牧童指着河边饮水的牛,说道: 
    牵牛喝水嘴对嘴; 
    秀才没料到牧童出此怪联,一时竟对不出来。直到有一次,他进山访友,有 

                                                                                 143 

… 页面 144…

了亲身体验才对出了下联,但那已是几年以后的事了,他对的下联是: 
    隔山讲话音回音。 
    虽然牧童早已忘记了此事,但书生却像丢掉了一桩心事似的轻松了许多。否 
则书生一生都会引为憾事。 

幼年解缙服相爷 
     明朝开国的时候,出了一个“神童”,名叫解缙。 
    解缙出身贫穷,父亲是开豆腐店的。他平时帮着父亲做做豆腐,空下来就发 
愤读书。七岁时,已能作联吟诗,出口惊人。 
    这一年新春,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解缙家斜对面是宰相府第,门高宅大,围 
墙内绿竹重重;相形之下,这豆腐店就显得特别寒伧。小解缙是个好胜的人,面 
对着这一情景,心有不服,于是写了一副春联,贴在豆腐店门上: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这副春联一贴出,吸引来许多街坊,大家说长道短,议论纷纷。 
    闲言传到相爷的耳朵里。他想,小小的人能做这样对联,倒是希奇。但不知 
是真是假,于是命家人去叫他来当面一试。谁知小解缙不肯随便上门,对来人说: 
 “既然相爷有请,快去拿请贴来。”相府家人呆了一呆:“唷,好大的豆腐架子。” 
便回去向相爷诉说。相爷说:“莫和小孩子计较,拿请贴去吧。” 
    解缙收了请贴,与相府家人来到相府门前,见正门关着,就止步不前,对家 
人说:“迎客有迎客之礼,为何不开正门?”家人无奈,只得又去禀告相爷。相 
爷想了想,挥笔写了个上联,连同笔墨交与家人说:“递与学生。” 
    小解缙接过一看,见是一副对子的上联: 
    小犬乍行嫌路窄; 
    解缙已知相爷的用意,心想:今天非叫你开正门迎接学生我不可!于是即刻 
接写了下联: 
    大鹏展翅恨天低。 
    相爷见对,无可奈何,只好大开正门。小解缙进了门,相爷把他迎入客厅, 
分宾主坐下后,相爷从桌上拿起一本书晃晃说:“老夫听说你有万卷之书,书藏 
哪里?”小解缙指指肚皮说:“就在这里。”相爷又问:“既然如此,那我出联你 
能对吗?”小解缙眨眨眼睛说:“何止能对!”相爷看看这穿绿衣衫双目流盼的小 
家伙,口气竟这么大,不觉有些好笑,便出联道: 
    井底蛤蟆青间绿; 
    小解缙听了,冷笑了一声,看了一眼身穿红袍的相爷,便接着对道: 
    盘中螃蟹白映红。 
    相爷本想讥笑他是个坐井观天的蛤蟆,不料自己反被奚落成一只死螃蟹,想 
小家伙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不由心里冒火,却不好发作,只好改换题目,再难解 
缙道: 
    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小解缙想,这也难不倒我,略一思索,便对道: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相爷见小解缙对答如流,大为吃惊。正找不到好的课题,忽见壁上有一幅《月 
夜杜鹃图》,也来不及细想,就信口出了一联道: 

                                                                                 144 

… 页面 145…

    月下子规喉舌冷; 
    小解缙见他行文已乱,故意照式对个下联说: 
    花中蝴蝶梦魂香。 
    谁知相爷只顾后,不顾前,一见别人句子有毛病,马上挑剔说:“试问花中蝴 
蝶,倘不睡去,哪来的梦魂香甜?” 
    小解缙又眨眨眼睛说:“然而月下子规,也未必启口,喉舌之冷,一样无从说 
起!”相爷一听,啊哟,我也错了!便问小解缙:“那么依你说又当如何?” 
    小解缙说:“如果把‘月下’改作‘啼月’,‘花中’改作‘宿花’,岂不是‘舌 
冷’‘梦香’?” 
    相爷欲要叫好,但又反问:“你既然早已知道,为何将错就错?” 
    小解缙笑道说:“因为相爷失口在先,解缙之所以将错就错,无非是步相爷后 
尘,照葫芦画瓢罢了。” 
    一番话说得相爷心服口服,自知理亏。想想方才小解缙的不恭,正是自己失 
于检点而引起的,因此甚感惭愧和不安。为了弥补这次过失,后来就经常邀请解 
缙到相府作客。他深爱解缙之才,等解缙长大,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因为解缙第一次上宰相家,一要有请贴,二要开正门,人家说这是“开豆腐 
店摆豆腐架子”,从此,“摆豆腐架子”这句话就在民间用开了。 

小和尚妙对秀才 
从前,某寺院里有一个小和尚,聪明伶俐,很有文才,善于吟诗对对子,深得长 
老的信赖,因此,每逢寺院来人,长老都让小和尚作陪。 
    一天,有一个姓叶的秀才来到寺里,照例又是小和尚陪同游玩。二人兴致勃 
勃,边走边谈,在距寺院不远的田里,人们穿梭似的忙着挑担运禾,这时,叶秀 
才指着担禾的人群对小和尚说:“你看,那群人中好像还有几个尼姑,尼姑也忙 
着担禾,这可是件新鲜事儿。” 
    小和尚顺着叶秀才手指的方向看去,确实是这样。这时,叶秀才突然针对此 
情此景,说出一句上联: 
    师姑田里担禾上; 
    秀才并要小和尚续出下联。 
    小和尚一听,秀才话中有话,分明是在取笑他,脸唰地一下直红到耳根,低 
着头,半晌说不出话来。 
    就在低头的当儿,小和尚也在思考以什么样的话作为回复,不多一会,小和 
尚开腔了: 
    美女堂前抱绣裁。 
    叶秀才听了,暗暗佩服小和尚的文才。 
    二人行至一池塘边,放眼望去,满池荷花的花托已发育成莲蓬,结出莲子, 
叶秀才又脱口说出一句上联: 
    莲子已成荷长老; 
    小和尚望着池塘边上的几棵梨树,对道: 
    梨花未放叶先生。 
    寺庙里竟有这样多才的僧人,真了不起。叶秀才听了小和尚两次对句,连连 
称奇 
。 

                                                                                   145 

… 页面 146…

苏小妹三难佛印 
     传说苏小妹不但三难新郎秦观,还曾三难和尚佛印,其联其事都很有趣。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相善,暇时常去寺院与佛印谈古论今,弈棋联对,佛印和 
尚也常来拜访苏东坡。时间一长,苏小妹也与佛印混熟了。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