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向混沌 作者:从维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就难受。你又何尝不是这个怪圈里的动物。你刚才说你的梦早已死了,我并不怀疑它的真
实性;可是你也别忘了古诗中的几句话:‘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你不觉得这里边藏有人生和社会的哲理吗?!”
    在泥河一样流着的生活中,我麻木了的神经,在葆琛的屋子里,第一次受到强烈的刺
激。是啊!我为什么总是想对英木兰的事情探源呢?我说:“也许你的目光入木三分,但是
重新孕梦对我并非是什么好事。”
    “有什么不好?中国这一段大历史,自然用不着我们去勾勒;可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
历史,谁能比你更有条件描述它?”他用画图的圆规,漫无目的地在纸上画来画去,“比如
英木兰,正因为她不是花木兰,而是一个知识分子,历史的内涵量才更大。”
    我理解他所谓的“内涵量”是指的什么东西。他不说破,我也不说穿——因为我们毕竟
是初识的朋友。在那种环境中,常常是隔墙有耳,无论是他还是我,我们都知道我们议论的
话题,已然切入了政治。所以,只要有人一进他这间画图室,我们便立刻变成哑巴不说,我
还会起身告辞。这种出于自我保护和彼此爱护的告辞,正好说明我们的亲密无间。
    他有时也到我和张沪住的农村小屋里来,张沪见他面黄肌瘦,有时也给他做点儿好吃的
——在那个环境中,所谓好吃的不过是烙饼和面条之类的东西。山西人多爱面食,几乎一年
到头也不吃一次米饭;我们这些实质上的贱民,当然更没有择食的余地。无论是多高的厨
艺,也只是在面食的范围中换来换去而已。我对葆琛的深刻了解,就是从做饭开始的。有一
次,他又到我住的小屋里来。正巧碰上张沪晚上加班,不能回到小屋来吃饭,他就挽起袖
子,和起面来了。我知道他身体虚弱,便抢过面盆来——他一把推开我说:
    “吃你俩做的饭是挺有味的,就是不经饿。”
    我觉得葆琛有点儿可笑,因为他对我讲这话时,严然是以一个面食专家的口吻。
    “你比我来山西还晚,从哪儿学来做面食的技术?”在他和面的时候,我已看出他和出
的面比我们和的面要硬——这是一个专门的学问。
    于是他便从和面的话题中,引出了他的痛苦经历。我真是难以相信,一个看上去弱不禁
风的人,一个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一个昔日连一小平车芦苇都拉不动的人,却有力量去抗衡
“文革”。如果说英木兰,表现的是一种恬淡中的刚毅,而姜葆琛则表现为抗争中的不屈。
他告诉我,他早就来过山西了,吃了不少山西的面食,喝过不少瓶山西的老陈醋了。
    “文革”开始时,在一天的夜晚他拖着带病之躯,从天堂河农场逃跑了——不是逃往他
的老家张家口,而是一路向南,一直逃到了红土地带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五七年的反右派
斗争,已然使他联想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文革”乍起时,反“四旧”反得火葬场尸满为
患,姜葆琛的理智已然崩溃。他无法理解他热爱的祖国,何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变成
了一个人斗人、人杀人的场所。他与美学家吕荧是先后被冠以不安定分子,以“强制劳动”
的名义收容进了天堂河农场的。最初他体恤大学者吕荧之苦,为了照顾这位老人,他强使自
己逆来顺受;后来他发现自己已无法为吕荧解除任何痛苦,便决心逃离这个劳改农场。
    在逃跑之前,他用手里仅有的一点钱,偷偷买了一个指南针(这是准备逃到原始森林时
指路用的),并买了不少的压缩饼干,以减少逃亡时的携带负荷。当时红卫兵正在全国大串
联,铁路交通完全处于失控状态。他先冒充串联的红卫兵(当时非常方便,胳膊上套一块红
箍,写上“红卫兵”三个字,再找一身没有领章的绿军衣穿上,便算有了护身的符咒),登
上了南下的火车。
    一路上心如揣铅般地沉重,自不必说;无论哪个真造反派发现他,他这辈子就算交待
了。但凭着姜葆琛精密的脑袋,早就把可能出现的漏洞,堵得无一空隙。因而在南下的火车
上,他一度还成了头面人物。他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应付那些毛头小伙绰绰有余,因而一
路平安。只是火车通过黄河大铁桥的时候,他险些露了马脚:他在清华大学是学水利的,而
当初报考水利系的初衷,就是怀有治理黄河的宏大抱负的——结果在临近毕业的五七年,就
被划成了阶级敌人,使他的满腔热血付之东流。而眼前他成了一个逃犯,正好路过这条母亲
河。“喂,你怎么掉泪了?”有一个同车南下串联的红卫兵,质询他说。
    姜葆琛当真不知道自己眼睛湿了,只好随便胡说,他的母亲是河南边上的兰考县人,有
一年黄河发大水,母亲被大水给淹死了。他所以要拿他母亲堵红卫兵的嘴,因为在一般人的
眼里,没有人会亵读母亲,这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当然,他的这些话纯属胡说八道,
但是正是这种胡说八道,才使他南行一路平安。姜葆琛对我说:“火车通过黄河大桥时,我
是对着黄河流泪了。这一是哭我们的民族,乱到了这个份儿上,那些为毛泽东打天下的勇
将,也成了阶下之囚;二是哭我自己,在当初为什么非要报考大学,还学的是水利——知识
越多越反动,当一个工人进了工厂,就不会有当右派的事儿了。我的家境很糟,小时候家住
在内蒙古准噶尔草原,后来因为家境的变化,母亲改嫁到了张家口,生活上十分困难。我不
但不能给她帮助,还要她为我担心。所以,当车过黄河时我的神经失控,不自觉地流出了眼
泪……”
    “你想逃到哪儿?”我似乎感觉到了,他不是一般的出逃。
    “我想去云南。其实当时的红卫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借着坐车不要钱的机会,到各个
地方去观光的。与我同车的几个中学生,就是去云南大理。我们一路同行,他们把我当成他
们的头儿,竟没有一个人,怀疑我是个异类。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我的逃亡信心。到昆
明车站,我与他们分手了——我要去的是地临景洪县的西双版纳森林,从地图上显示,那儿
靠近中缅边境;我当时想的是偷越国界,离开生我养我的祖国。道理就不用说了,好端端的
一个中国,突然在几个月之间,变成了人鬼难分的阴阳界;我虽然有病,可是我宁愿死在与
自己的命运抗争之中,也不愿意在囚笼里受罪。”
    “我不知道你去过云南没有,那儿土地的色泽都是红的——从昆明通往景洪的公共汽
车,每一辆都是超载运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我有意识地爬到车篷顶上,以减少与红
卫兵的接触。因为快到敏感的边界地带了,我必须小心翼翼;不然的话,一路上的艰辛,都
将付之东流。命运之神,还算可怜我这个逃亡者,在历经两天的行程后,我终于到了西双版
纳的边缘。在景洪小镇,我买了些防止蚊叮虫咬的药品,并涂抹在了身上;然后在一大的晚
上,我闯进了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
    “真也怪了,我这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病号,竟然有那么大的勇气,敢于走进这原始森
林中来。为了逃亡,我事先查阅了一些有关这个地方的书,其中最使我害怕的是一种名叫
‘见血封喉’的毒树。只要被这种树叶碰破了皮肤,是任何药品也解救不了的。在茫茫黑夜
之中,到处都是树,在穿行之中,又不能打开电筒对每一棵树,都细细察看——因而,我只
有撞大运了,碰上这种毒树算我命短。压缩饼干很快就吃完了,好在西双版纳的野林中,有
叫不出名字来的浆果充饥,短时间内,还没有饿死的危险。最可怕的是那些四条腿的动物,
在白天穿越森林时,我常常见到它们的身影,因而当夜幕降临时,是我最为害怕的时候——
为了躲避可能发生的袭击,我不得不像长臂猿那样睡在古藤织成的‘树床’上。”
    “无论怎么说,那几天的时间内,我生活在一种希望之中,希望是战胜恐惧的力量,我
是在恐惧与希望的并存中活着的。森林中有许多倒木和葛藤,我的衣服被树枝刮得褴褛不
堪,但是指南针在告诉我,我一直在向着南方行进——这么走下去,总是会走出莽林抵达中
缅边界的。问题出在一次夜宿于树藤之上,第二天早上,我伸手去掏我的指南针时,吓出了
一身冷汗,为我引路的指南针,不知道丢在了什么地方。我在树下找来找去,不见它的踪
影,这就是说,我把它丢在了原路上的什么地方——这里说的‘原路’,根本不是路,除了
我之外,大概只有野猪、野牛走过,没有任何道路的痕迹——这叫我到哪儿去找?”
    “指南针的遗失,对我的一生太重要了。应该怎么对你说呢,它等于断送了我的所有希
望。莽莽林海,白天都难以看见太阳,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色,我如何去寻觅我的去路呢!
退又退不出去。向前走又没了方向——我坐在一棵倒木上,几乎要急疯了。说来说去,人是
一个精神动物,自从丢了指南针,我觉得我全身的病都来了,心脏病的胸闷伴随着的心颤,
使我一下子像个瘫子一般,再没了向前走下去的勇气。但是停在这儿是等待死亡,我只好咬
紧牙关,开始了向自认为是‘南’的方向,东倒西歪地踉跄。古代的民谚中有‘黄鼠狼专咬
病鸭子’一说,那天我爬行饿了,便像往常一样采摘林间的浆果充饥,竟误食了毒果——我
倒下了,在迷迷糊糊中,我认为我的生命已然走到了尽头。待我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
一个傣族姑娘的竹楼里——我如同返祖般的原始人的生活,到此结束。当然,我苦心为自己
设计的逃跑计划,也彻底流产……”
    英木兰与姜葆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