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尼米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米兹告诉航空兵司令托尔斯,太平洋舰队作战官斯梯尔海军上校将调往舰艇上工作,他请托尔斯推荐一位航空兵军官接替斯梯尔。  
  托尔斯又惊又喜,太平洋舰队司令终于不得不重视航空兵的地位和作用了。他提名雷德福少将、谢尔曼上校和邓肯上校供尼米兹考虑。尼米兹当即排除了第三人,问其他两个人哪一个合适。托尔斯不愿正面回答,说自己是按他们的资历提名的。  
  〃如果你当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你选哪一位?〃尼米兹问。  
  托尔斯只得勉强推荐了自己的得力助手谢尔曼。尼米兹心中暗喜,很快任命谢尔曼为太平洋舰队作战官。  
  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迫切希望对吉尔伯特群岛发起进攻,这样就能把日军联合舰队从特鲁克基地引出来。斯普鲁恩斯在〃给各舰长下达的作战命令〃中写道:  
  〃假如日舰主力出来阻挠'复苏行动',我们应果断与之决战。在'复苏行动'中,一定要时刻作好同敌军舰队交锋的准备。〃  
  考虑到敌军从海上和空中对〃复苏行动〃的威胁,斯普鲁恩斯建议以〃闪电的速度〃拿下要进攻的岛屿,同时舰艇迅速从滩头阵地撤出。为了保证战斗迅速和攻击火力,他集结了包括南太平洋航空母舰群在内的每一艘能使用的舰艇。  
  尼米兹全面充实和修订了第5舰队的作战计划,使整个〃复苏行动〃计划更为系统和完善。但哈尔西在南太平洋即将发动的布干维尔登陆战,有可能打乱〃复苏行动〃计划的部署。哈尔西要求增调两个航空母舰编队,尼米兹经考虑同意了他的要求。因为市干维尔岛进攻日期为11月1日,而〃复苏行动〃将于11月19日实施。尼米兹要求哈尔西在完成作战任务后,立即将航空母舰调回。  
  但哈尔西借调的两个航空母舰编队未能及时赶回中太平洋。尼米兹指示斯普鲁恩斯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同时把总攻发动日期延后一天,改为11月20日。  
  第5舰队主力离开珍珠港的前一天,尼米兹召集陆、海、空三军高级军事会议。他宣布:〃美军拟于11月20日实施吉尔伯特群岛登陆战役。具体部署由斯普鲁恩斯将军负责。〃  
  斯普鲁恩斯起身宣布了作战计划:特纳将军率北部突击编队占领马金岛;哈里·希尔将军率南部突击编队占领塔拉瓦岛;斯普鲁恩斯的旗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随北路进攻部队行动。  
  尼米兹在斯普鲁恩斯宣布作战部署之后,重申了这次进攻的重要性。他说:〃据情报分析,不久前日本人制定了一个绝对国防圈,吉尔伯特群岛是这个国防圈的外围防线,势必将被敌人所重视。因此,此次作战成败系于未来全局,希望各位忠于职守,通力合作。〃讲到这里,他面色严肃,郑重其事地告诫在场的各兵种指挥官:〃海军应全力支援陆军登陆作战,假使我听到哪个海军军官不去支援岸上陆军,我就马上撤他的职。〃  
  尼米兹的话被将军们传给了部下,又一直传到舰队每一个成员的耳朵里,使这次战役笼上一层非同寻常的浓重色彩。  
  11月中旬,第5舰队倾巢出动。配合哈尔西行动的两支航空母舰编队也从所罗门群岛出发,经新赫布里底群岛准时抵达作战地区。  
  11月20日拂晓,所有参战部队均向着吉尔伯特群岛挺进。 
第十六章 “胜利的播种床”    
  吉尔伯特海空战,〃复苏行动〃炮声急;  
  浴血奋战塔拉瓦,潮涨潮落将军情。  
  吉尔伯特群岛位于马绍尔群岛东南、所罗门群岛东北,由16个珊瑚岛组成,其中以塔拉瓦岛最大,马金岛次之。塔拉瓦岛横跨赤道,介于美、澳两洲交通线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据该岛,并在岛上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至1943年11月,守岛日军总数为4836人。岛上,整个海滩布满混凝土制成的三角体、地雷、珊瑚石礁、蛇蝮式铁丝网等障碍物。障碍物后面是由100多个碉堡、机枪阵地、坦克固定火力点组成的海滩交叉火力网。所有工事都构筑在地下,上面铺着厚达2米的沙石、柳木和波纹钢板,恰似一座壁垒森严的〃活地狱〃。驻岛部队司令官柴崎海军少将宣称:〃美国人用100万人的兵力花100年的时间也拿不下塔拉瓦岛。〃  
  然而,美军中,无论是尼米兹,还是其他战役指挥官对〃活地狱〃的防御状况都估计不足。为希尔海军少将担任炮火掩护的波纳尔将军曾认为:目前太平洋上美军的舰船与航空力量已占绝对优势,只要实施轮番轰炸,登陆部队即可顺利上岛。  
  当登陆部队驶进礁湖通道时,士兵们也以为被炸得支离破碎的小岛不会再有活着的生命。登陆前,美战斗机又对海滩进行了扫射。岛上浓烟升腾、枝叶焦枯。然而,正当美军士兵毫无防备地登上滩头时,一排排炮弹从被焚毁的贝蒂沃岛(塔拉瓦岛的前沿防线)上呼啸而来,使美军官兵个个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希尔少将则大骂波纳尔口出狂言,贻患无穷。  
  美军从凌晨发起的〃红滩〃、〃绿滩〃和〃黑滩〃区域的登陆作战均遭到日军的凶猛阻击。其中〃红滩〃第一波登陆延误1个小时。由于立足未稳,美军还迅速征调了师后备队。如此早地起用后备队,这说明情况异常严峻。希尔向特纳转发朱利安·史密斯将军请求调用后备队的电报,电报在结尾处使用了〃成败未卜〃的字眼。  
  希尔的电报使尼米兹大吃一惊,他静静地坐在高背靠椅上,脸上漠无表情。最后,他喃喃自语道:〃我已经投入了所有的兵力,力量充足,人数占优势,为什么没有打好呢?〃  
  战斗进行得相当惨烈,日军从〃活地狱〃里射出的猛烈火力使许多美军官兵饮弹身亡。海滩上横七竖八倒着美军士兵的尸体,两栖坦克不愿冲压同胞身体,向海边后退,不料被海水淹没,许多坦克驾驶员闷死其间。余下的坦克则成为日军炮火的靶子。  
  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战前对于潮汐涨落的情况掌握失准。塔拉瓦岛白天涨潮过缓,致使舰艇无法抢滩,一些士兵不得不在暗礁边下船,膛着深及胸部的海水,顶着强烈的迎头风和炮火向岸边挺进。攻坚速度是缓慢的,伤亡人数比任何指挥官所想象的都要巨大。  
  与此同时,美航空母舰编队也遭到了日军的空袭。日军一架鱼雷机击中〃独立〃号轻型航空母舰,并使其陷于瘫痪。然而,隐藏在特鲁克岛的日本联合舰队没有按照美国的意愿贸然出击。尼米兹接受托尔斯将军的建议,给斯普鲁恩斯起草了一份〃电报指示〃,要他给航空母舰编队增加活动自由:〃从目前情况看,在'复苏行动'中对航空母舰编队限制过死。假如航空母舰长时间地继续局限在狭窄的海域里,被敌鱼雷击中的可能性将会增加。应保证航空母舰在执行任务中有更大活动余地。〃这样,航空母舰执行保护滩头阵地的任务,不仅要有近距离支援,而且还要设法袭击敌军舰队、基地等主要攻击目标。  
  艰苦卓绝的登陆战仍在继续进行。美驱逐舰竟一直驶近到离海滩不到1000米的地方向日军陆地射击;飞机则进行低空扫射。陆战队员向防波堤后面的地堡连续投掷炸药包。登陆战的第一天,美军有5000人上岸,死伤约1500人。  
  入夜时,从日军阵地附近上岸的美海军陆战队员有一大部分不是战死,就是被困在水际滩头。但是,在岛的西面已有一半海岸被美军占领,其纵深约为140米。在栈桥附近,海军陆战队已建立了一个纵深270米、宽460米的环形阵地。上陆后的第二天,在栈桥附近的陆战队还将战线推进到该岛的南岸。  
  由于驱逐舰的近距离扫射和火焰喷射器的使用,极大削弱了日军的抵抗火力,守岛日军指挥官阵亡。  
  自11月22日夜至23日拂晓,龟缩在该岛东部狭长地带的日军发动了3次反击,均遭失败。日军边战边退,最后被美军围而歼之。  
  11月20日晨,在登陆贝蒂沃岛的同时,美军也向马金岛发动了登陆作战。登陆点定在布塔里塔里岛。由于美军处于绝对优势,平均8个美国兵对付1个日本兵。战至22日夜,日军已寥剩无几。23日13时,美陆军第27师师长宣布占领马金岛。至此,〃复苏行动〃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  
  吉尔伯特战役以美军胜利而告终,但美方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海军损失1艘护航航空母舰,另1艘航空母舰受重创,还损失了若干艘其他类型的舰只及90辆两栖坦克。美军在塔拉瓦共死亡1090人,伤2101人,在马金岛伤亡达500人。  
  战役刚刚结束,美海军部长诺克斯就宣布说,塔拉瓦之战美军所遭受的重大伤亡,是美海军陆战队成立168年以来所不多见的。  
  尼米兹决定亲赴塔拉瓦岛视察,以了解这一战役惨重伤亡的具体情况。此时大规模战役刚刚结束两天,斯普鲁恩斯劝他待清扫战场之后再去,因岛上尚有残留日军,机场还不能降落大飞机,尸体也尚未掩埋。  
  尼米兹没有听从斯普鲁恩斯的劝告。在富纳富提岛视察后,转乘胡佛将军提供的海军陆战队的空投战斗机启程了。同行的有理查森将军、谢尔曼将军及贴身副官拉马尔等人。  
  飞机在机场上几经颠簸才停了下来。机门一打开,舱里的人便闻到了一股烧焦和腐烂尸体的恶臭味。掩埋队主要把美军的尸体掩埋在炮弹坑或推土机挖的壕沟里,而数以千计被烧焦和炸成碎块的日军尸体还无法掩埋。岛上树干焦枯,乱石成堆,到处都是战争之后的破败景象。  
  赤热的阳光照射在这片废墟之上,明晃晃的光线和可怖的残肢断臂交织成一幅幅不堪入目的画面,令人心神震荡、头昏目眩。  
  尼米兹在斯普鲁恩斯和朱里安·史密斯将军的陪同下,视察了尸磺遍野的战场。在滩头阵地上,被打坏的两栖坦克中间,海军陆战队员的尸体还泡在水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