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最快,在40年代开始商品生产,现在已行销世界,基本上垄断了国际市 

场。我国是中华猕猴桃的故乡,资源丰富,分布很广。近年来,猕猴桃受到 

各方重视。全国大部分省、区开展了资源调查,选出了一些优良单株培育改 

良品种,并在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广西、贵州等省、区建立了 

猕猴桃果园,从事商品生产。 


… Page 29…

                                佛手的由来 



     佛手原产我国。又名五指柑、佛手柑、佛手香橼。它的外形特殊,果顶 

开裂,酷似佛像之手,故有其名。 

     佛手果实千姿百态,色彩黄亮,清香扑鼻,惹人喜爱。 

     我国佛手种植面积不大,产量也不高。产于浙江金华、广东四会、德庆、 

福建福州、厦门、四川江津、内江、陕西汉中等地。广西、云南、安徽等省 

也有生产。 

     佛手因果实先端开展的形状不同,可分为拳佛手和开佛手等品种。 


… Page 30…

                                百合的由来 



     百合是多年生草本鳞茎植物,多产于北半球温带,有少数产于南半球的 

寒带及热带,我国各地多有分布。 

     百合的花期在六月至八月,花朵侧生在花梗的顶端,形状像喇叭。百合 

的地下茎呈鳞状,层层鳞片互相叠合,所以人们称为百合。 

     百合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后梁宣帝萧詧曾为百合题诗,说 

明我国至少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栽培百合了。 

     现在欧洲栽培的百合,有些还是从我国移植过去的。比如,英国人称为 

的“布隆氏百合花”,就是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英国商人布隆,在100多年 

前将我国的百花百合带回去栽培而发展起来的。著名的王百合,是本世纪初, 

英国人威尔逊从我国四川采种,在美国波士顿栽培成功,以后又引进日本, 

现在已成为驰名世界的优良种类。 


… Page 31…

                               玉兰片的由来 



     玉兰片是楠竹的鲜笋加工制成,因片似玉兰花瓣而得名。关于玉兰片的 

得名,在湖南湘西南一带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明末清初,这里有一郭姓人 

氏在京为官。其妻玉兰将竹笋蒸熟焙干后送京。郭姓官人将其最佳者呈献给 

皇帝。皇帝尝后大悦,问道:“郭卿,此山珍何名?系何人所做?”郭答: 

 “此山珍无名,乃竹笋制成,为臣妻玉兰所作。”帝大喜,说:“既是卿妻 

玉兰所作,就封为玉兰片吧!”从此,玉兰片的大名就流传开了。 


… Page 32…

                                洋葱的由来 



     在我国,洋葱又叫葱头、玉葱、球葱、红葱,元朝时叫回回葱,明朝时 

叫胡葱。洋葱、胡葱、回回葱均指种由国外和当时胡地传入内地。其余葱名 

出自象形和颜色。 

     在我国古代,葱的名称很多。有的称葱为芤,因为 《本草纲目》上讲, 

葱是草本植物,草中有孔,故字从芤。还有人把葱叫“和事草”。为什么取 

这样一个名字呢?据《清异录》解释:“葱和羹众,味若药剂必用甘草也, 

所以文言曰和事草。”此外,还有菜伯、鹿胎等名称。 

     洋葱,原产于亚洲西部,早在3000多年前已为人们所发现。它比起番茄、 

甘蓝等来,可堪称蔬菜类中的“元老”。它何时传入我国,至今众说纷纭。 

有说是唐朝时传入的,有说是元朝成吉思汗的铁骑远征时引种向东,还有的 

说是本世纪才从国外传入。以上说法都有道理,因为指的是各种不同品种的 

洋葱。目前我国栽培的洋葱确有一部分是本世纪初才传入的品种。 


… Page 33…

                                茄子的由来 



     茄子原产印度和泰国,它何时传入我国尚无法确考。 

     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茄子的是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到北 

魏贾思勰写 《齐民要术》时,就更多地提到它了。茄子的皮通常呈紫色。宋 

朝诗人郑安晓写有一首《咏茄子》诗:“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 

如何缁俗偏同嗜?入口原来总一般。”说明当时茄子的果皮以紫的为多,而 

且雅俗共赏。 

     唐朝的时候,从新罗又传入了一种味道很美的白茄品种,很快受到人们 

的欢迎。 


… Page 34…

                                 甘薯的由来 



     1593年春,一艘从菲律宾启航开往中国的轮船的缆绳上,缠绕着甘薯藤 

蔓。薯蔓外面涂着泥巴,以免被统治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发现。轮船经过七天 

七夜的航行,终于到达我国,从此,这个原产南美的作物——甘薯,在福建 

沿海安家落户,这就是我国种植甘薯的起源。 

     这个引种甘薯的人是福建华侨陈振龙。他身居国外,时刻关怀着祖国的 

农业发展。在他回国途中,经过周密计划,巧妙伪装,终于躲过了关卡的严 

格检查,完成了这项引种任务。当地人民为了缅怀他的功绩,在福建乌石山 

海滨建造了先薯祠。 


… Page 35…

                                风筝的由来 



     春秋时鲁班削竹为“鸢”,砍木为“鹞”,始有风筝之雏型。韩信剖蔑 

扎架,糊纸引线,乘风飞空,而始有“纸鸢”。五代李邺在纸鸢上装竹笛、 

置丝舌,风动笛鸣宛如古筝,从此才有风筝之名。唐、宋以来,风筝达到兴 

盛时期。明、清出现飞跃,由简单到复杂、精致、美丽;由民间传进宫廷和 

官宦之家。在京、津等地,当年那些穷孩子管自己扎的风筝叫“屁帘儿”, 

在宫廷视放风筝为“放晦气”。因风筝的祖国是中国,国外多以“飞唐”、 

 “飞龙”誉之。 

     风筝问世后,曾和军事结过缘。公输般曾以木鸢窥探宋城,刘邦围项羽 

于垓下等,风筝都立下过汗马功劳。风筝还引起人类飞向天空的遐想,导致 

美国莱特兄弟于1899年设计制成第一架飞机。我东南沿海军民,每逢佳节用 

风筝捎上礼品,向金门、马祖同胞带去祖国的问候,表示炎黄子孙一家亲的 

深情厚意。 


… Page 36…

                             马的名称的由来 



     马的名色之多,恐怕要以我国为最。打开《康熙字典》,找到“马”部, 

可以看见代表马的许许多多的字,诸如骅骝骏骓之类,举不胜举。这表明我 

国的先辈对于马的研究实在是又博又精。传说中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叫做“八 

骏”。究竟是哪八骏,其说不一,而以志怪书《拾遗记》中的记载最为形象: 

 “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 

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 

一形十影;七名 ‘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这八个 

名称,其实是八种形状,简而言之,不过形容了马的三个特点:跑得快,腾 

得高,姿态美。对马来说,还有比这更突出的特征吗?虽然柳宗元在他的《观 

八骏图说》中,表示不相信这些超乎寻常的形容,但他相信世上有骏马,就 

像他相信世上有圣人一样,如此抬举骏马,可见他对马是何等的看重。马的 

确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动物。在古代利器尚未出现的时候,马既是役使工具, 

又是交通工具,还是作战工具,一身而充三用,除马外,还有什么能同它相 

比!而且马还能表演。我国自西汉以来就有“百兽马戏”的记载(语出桓宽 

 《盐铁论》),直至于清,屡见于典籍。世界各地几乎也都有马戏。 


… Page 37…

                              骡的名称的由来 



     骡子是农业运输中一种十分得力的役畜。但它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畜 

种,因为骡是马和驴两种不同的牲畜交配而生下来的杂种。它本身不能繁殖 

后代。 

     骡有两种:马父驴母交配生下的叫驴骡,古代称为“              ”;驴父马 

母生下的叫马骡,古代称为“骡”。 

     我国养骡,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它作为耕畜之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 

却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据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里记载: 

 “自秦以上,传说无言驴者,虽有而非人家之常畜也。” 

     上古时代,我国内地农户没有驴,当然更没有骡。最初的骡子,来自西 

北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古农学家们的研究,骡子从边疆引入内地,大约始于 

3000年以前的商汤时代。那时候,西北少数民族以骡子为“贡品”,献给帝 

王将相当作珍贵异兽来玩赏。到了战国末年,骡子虽比以前多了一些,但仍 

属皇家玩物。 

     汉代陆贾的《新语》里说:“驴、骡、驼、珊瑚、翠玉……出生水藏, 

择地而居。”由此可知,在汉代初年,骡子的身价,可和珊瑚之类的珍品媲 

美。 

     汉以后,内地的骡子多了起来,但当时人们还没有把它生产能力挖掘出 

来。直到南北朝,西北少数民族带来了大量的驴骡,内地农区人民逐渐掌握 

了马配驴或驴配马繁殖骡子的方法和饲养知识,才把它列为马属之类的牲 

畜,广泛地用于耕运。到了唐朝,便在陕西一带设立了繁殖驴骡的牧场,骡 

子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 


… Page 38…

                                  羊的由来 



     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