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丑陋的日本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匙》等包括日本艺术作品在内的电影中,出现了一些性爱的镜头,但是,我认为,那比起国外的《放荡的卡罗莉娜》、《萌动》等影片,其暴露的性爱场面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并不应该成为遭受他们抗议的口实。对此,有些日本人甚至愤怒地认为:这是对有色人种艺术作品的偏见和歧视。我对日本电影〃罪恶〃的认识,应该说是在我参加了学生电影俱乐部的活动之后,才逐渐认识到的。而且,这种感觉在回国以后越来越强烈。
  以史前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的电影《萌动》,描写刻画了〃性〃这个主题。同时被两个少年爱慕的美丽少女阿莱吉桑塔·库莱奥帕托娜自始至终赤裸着身体,就连被强暴的镜头也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然后,全剧终了,全体观众洒下了泪水。这不仅是对投水自尽的美少女的惋惜,也是对被损毁了爱情的天真少年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自惭形秽、难以得到爱情的加害者的关注。而日本的电影却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那些电影总是置故事的情节不顾,一味地罗列那些肉体的暴露、毫无意义的性交镜头以及莫名其妙的残酷凌辱的场面,已经不是镜头暴露程度多少的问题了。
  在意大利记录抗击德国纳粹的影片中,也有许多被殴打、被伤害、被烧灼,直至被严刑拷打致死的场面。年轻人在看这些电影时,一边手心里捏着汗,一边暗暗地为主人公加油:要坚持住啊,千万别招供啊!可是,同样还是这些年轻人,当他们在观看一部描写德川时代的酷刑影片时,面对为了追求刺激而设置的凌辱和残酷的场面,他们耐着性子看完之后深深地叹了口气,道:
  〃唉,随随便便地就把那个女人给杀了,真吓死人了!〃
  性爱与人类
  在日本,性爱不需要加入感情因素,这是基于日本人把性看成是一种淫乱之物的结果。也就是说,在日本人看来,性是一种非人性的东西。
  可是,〃世界主义者〃认为,人类是爱的主体,是接吻、拥抱的对象。无论多么没有教养的少年,在女子面前都会变得彬彬有礼。因为,他们从幼儿园开始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女士优先〃,就是对弱小者的保护,就是对美好事物的推崇,就是对母性的尊敬。〃战后,女人和袜子都涨了行情〃,这是日本男人们的普遍看法,他们从小就根本没有接受过类似〃女士优先〃的情感教育。你想,这样的一些人,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性生活不可回避地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又怎么能够建立起美好的感情生活呢?
  世界上的许多电影里不乏描写性生活的镜头,那都是作为一种美的展示。影片所展示出来的色情以及见异思迁的场面,往往可以使观众了解主人公人生的烦恼、对生活的见解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等。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描写,可以引起观众对主人公的理解和同情。可是,日本电影里充斥着毫无人性的性镜头,肆意凌辱和使暴的画面比比皆是。并且,日本人还有一个特殊的才能在这方面得以充分发挥,那就是:不重视透彻的分析和明白的说理,而是惯用夹杂着臆断与捏造的手法。假如我们把北欧电影的某些镜头,或是法国性教育影片的某些镜头那些在情理中展开的、生动感人的场面移植到不讲人性的日本的话,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不难想象,它们的深刻寓意和体现爱情人性美的美感将丧失殆尽,灵魂与精华将被曲解。最终被他们视为〃污秽之物〃,惨遭唾弃。
  十五年来,日本人对于性的问题在想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为了防范当今日本人感觉上出现新的偏差,我在这里记录两件事情,以供参考:
  其一,被警方以猥亵妇女罪逮捕的A君辩解道:〃不是说可以自由性交嘛,怎么……〃他根本就不知道,从严格意义上讲,〃自由〃这个词,与日本旧的道德观念具有同样的严酷性,不过它是一种新的道德规范而已。也就是说,如果相互尊敬,彼此之间有了爱情的话,就可以从其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其二,在某大型跨国公司,有位毕业于日本一流大学的职员,因为猥亵妇女流氓罪被开除了。该职员辩解道:〃我就是在女清洁员打扫厕所时进去小了个便,能称得上流氓罪吗?再说,公司里的C小姐,总是穿着迷你裙,还喜欢把双腿架在办公桌上,也没有被开除……〃这是同事们感到很愉悦的举止,是与〃猥亵〃毫不沾边的事情。
  罗拉女士的回信
  新版第二版代跋
  虚伪的回信
  一口气读完了《丑陋的日本人》这本书,我再一次捧起了芙罗拉女士的来信。
  〃前几年,当英国政府凭借武力占领了阿根廷领土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的时候,世界上的各个友好国家都对我们表示支持。可是,在亚洲,唯有日本表示支持英国,这是为什么?当时,我给报纸写了文章,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日本人就是那种在关键时刻扔下弱小的伙伴,为了获取自身的利益而逃跑的国民。'不过,我同时还强调'在日本也有很多善良的人。'〃
  为什么在芙罗拉女士的心目中,日本人那种〃逃跑〃的印象总是难以磨灭呢?为此,我作了如下的回复:
  〃日本社会正处于快速变化之中。以前的日本人生活的圈子很狭窄,仅仅限于自家亲友之间。在这个'圈子'里,他们遇事都会热心相助,但是,在外人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逃跑'。不过,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新干线的开通和万国博览会的举办,使得全国都变成了'亲友圈子',并且期望着能够向全世界扩展。希望您什么时候再来日本,那时,您就会看到一个谁也不'逃跑'、大家都能和睦相处的日本了。〃
  〃马尔维纳斯的问题恰恰相反,国民的80%以上都是支持阿根廷的,可是,那些老年政治家们与过去的英国交情很深,很难丢开英国不管。〃
  很显然,这是诡辩之辞。尽管十五年来日本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是,都是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过去,日本人那种家族式的共同劳动、共同休息的〃亲友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失去的恰恰是它的优点。现在,工作场所与家庭的分离,导致了以前可以帮助大人干活的孩子们,要把成人之前的大部分时间消磨在学校和单间居室里,失去了与家庭成员以及朋友们接触交往的机会,难挨的寂寞、剧烈的竞争、严厉的管教以及不可逾越的条条框框……久而久之,使得孩子们失去了生活的情趣,而把日积月累的压抑转化成了连续不断的越轨之举和作践行为。
  我曾经带领一个调查小组,就父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情况作了一番社会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十五年来,父母亲与子女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
  总而言之,生活的目标趣味和乐趣正在弱化,整个社会〃金钱至上〃的倾向性越来越强烈,并且在年轻人当中更为盛行。我们就〃与近邻的交往〃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有10%的母亲希望〃与近邻不来往〃。当问及孩子们〃如果你的好友遭到欺辱时,你该怎么办〃时,竟然有10以上的孩子回答〃与我无关。〃
  是啊,情况明明是十分清楚的,为什么还要给芙萝拉写这种自欺欺人的回信呢?
  难以回答的问题
  芙萝拉女士告诉我,她自己也成了一位普通的〃教育妈妈〃。她在信中写了一段当〃教育妈妈〃的口头禅:
  〃告诉妈妈,你有几位朋友?你的朋友中有几位是男孩,几位是女孩?在班上要争取做大家都喜欢的孩子啊!〃
  〃你有聪明的朋友吗?你有愚笨的朋友吗?你有身体残疾的朋友吗?对,你最好能够交这么一位朋友:当你稍不留意时,他就会做出一些越轨的举动……只有与各种各样的朋友交往,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啊!〃
  这在极其重视社交能力的南美大陆,是非常自然的。可是,对于笃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我们来说,却是何等新鲜有趣的说法啊!
  〃您好像挺忙的,真辛苦啊!〃字里行间充满了她热情的问候。
  在信的结尾部分,她又写了些夫妻之间的趣事、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以及对日本表示友好的话语。
  与芙萝拉女士因爱而结合的丈夫,是位每天骑着摩托车从中央邮局出发,为千家万户传递邮件的邮递员,是两个孩子心目中的偶像。
  〃那可是挂号信,里面装着贵重的现金呢。要是送不到的话,他们一家人该怎么过啊?〃
  〃呀,那是快递信件啊!〃
  从很小的时候起,妈妈就带着孩子们抽空与父亲一起投递邮件。每当父亲的摩托车〃突突突〃的声音越来越近时;两个孩子就会欣喜若狂,兴奋地跟在摩托车后面追过一个又一个街口。母亲芙萝拉边奔跑着,边向孩子们解说丈夫手里的那些不太常见的信件。也许是这个原因吧,在学校的〃见习课〃(每周一次,组织全年级的学生去父母亲工作的场所实习的课程)上,无论是哥哥还是妹妹,老师给的评语都是〃优秀解说〃。并且,丈夫也领着孩子们参观芙萝拉工作的场所。不过,哥哥把父亲作为自己的偶像,虽然还只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却立志要当一名〃比爸爸还要'厉害'的邮递员〃。他在作文里这样写道:
  〃将来,我要骑着日本生产的250CC摩托车,比爸爸快十倍地投递邮件。我还要把人们的家庭名称和住址全部输入日本制造的微型计算机里储存起来。〃
  啊读信至此,我已经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汇给芙萝拉回信了。对于这位深受芙萝拉影响、十分憧憬日本文化的男孩子,我用什么样的语言来鼓励他才好呢?的确,日本是有着许多很尖端的摩托车和计算机之类的科技产品,但是,却没有领着孩子们与自己一起工作的父母亲啊!
  1985年12月
  ■高桥敷
  昭和四年(1929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府堺市。毕业于(旧制)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