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贼猫txt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筒,这竹筒中自有回天之术,务必依照其中指引行事,切不可有丝毫怠慢,否则你张三爷必死无疑。”

    林中老鬼又告诉张小辫:“日月有盈亏,星辰有失度,为人岂无兴衰?老夫虽然深知此理,又看出凶兆已近在眼前了,但天机最巧,天意难料,却也说不准这劫数究竟是几时来,又是如何来,故在竹筒子里留下回天保命之策,如今老夫所能帮衬于你的,仅此而已,到头来能不能留下小命,就看你张三爷自已的造化了,咱们之间的缘份到此也就尽了,今日一别,此后再无重逢的时日,所谓相见何太迟,相别何太早,三爷你就好自为之吧。”说罢扬长而去,迳自转入猫儿巷中不知去向了。

    张小辫听了个一字不漏,真教人心惊肉跳,自知此劫厉害,怕是避不过去,难免惶恐不安,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低头看见身前伏着一只长面罗汉猫,自已手中又握着个函封牢固的竹筒子,里面沉甸甸的,触之有铜声,似乎装着几件细小金属器物,这才明白刚才经历的真真切切,绝非南柯一梦,忙朝林中老鬼离去的方向拜了几拜,心中空落落的若有所失。

    张小辫想到自已在“金棺坟遇仙、瓮冢山挖出僵尸、松鹤堂药铺换猫、槐园掘藏、筷子城撞着老鼠和尚、荒葬岭擒杀靼子犬、从古井中打捞青铜风雨钟、提督府捉拿白塔真人、黄天荡大破粤寇”,这种种离奇绝险的经历,算来都与林中老鬼脱不开干系。

    俗话说得好:“幸灾乐祸千有人,替人分忧半个无。”这世上冷眼看热闹的人,向来是要多少有多少,可一旦你有了难处,要寻个能在关键时刻提携帮衬一把的人,却总是找不出半个,张三爷命中能遇到林中老鬼相助,已然是福份不浅了,有道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这等奇人异士的踪迹也正该如此。

    张小辫胡思乱想了一阵,又将林中老鬼最后留下的话语仔细揣摩了几遍,虽然不得要领,却也知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索性横下心来,揣了那枚竹筒,抱起罗汉猫,迳自回到营中。

    自此一后,一连数日,张小辫只在营中守着“长面罗汉猫”,这一人一猫,朝夕相对,寸步不离,他不知究竟祸从何来,整日整日地提心吊胆,唯恐此猫忽然开口,给他来个措手不及,可那罗汉猫一如常态,始终不见有丝毫异状。

    这一天晚间,张小辫在营中凭几而坐,长面罗汉猫就伏在他身前桌案上睡得正香,忽闻飞檄传至,急如星火,原来有官军与粤寇在雷州激战,上锋要调遣灵州连夜驰援,接令后一更擂鼓聚兵,二更点将出城,片刻不得延误。

    那军令如山,张小辫自然不敢有违,又思量着与其在城中苦等劫数来临,实在太过煎熬,倘若三爷命中真有一场大劫,须是避得过初一,避不过十五,躲了霹雳,也躲不开雷公,但人挪活,树挪死,倒不如随军出去见机行事,当即便同雁排李四等人聚拢本营团勇,收拾披挂齐整了,列队开拔,二更前离了灵州城,从官道上往西进发。

    “雁营”的兵勇足有二千之众,营中以“雁户”为主,另有许多投效的绿林响马,若论阵前厮杀之事,历来是灵州诸营之冠,但雁营杀贼再多,应得的封赏也都被老图海那种欺军误国,冒滥居功的贪官污吏抢占去了,恰似鹬蚌相争,到头来反被渔人得利。

    张小辫和雁排李四等人,眼看着仗愈打愈大,自已这伙兄弟们在阵前出生入死,论功行赏的时候却总是没分,心下难免都有愤愤不平之意,甚至曾经打算山上落草,但赶上这种荒废年头,就连杀人越货的响马子,都是没处去杀富济贫的,山贼们连日发不得市,最终揭不开锅饿死的也有,要是不来当兵吃粮,绝没有别般生路可寻。

    这时刚得回城休整,又奉命前往雷州驰援,人在矮檐下,怎得不低头?军令一到,恰似星急火急,只好匆匆忙忙连夜赶路,也不管是四更五更、日里夜里了九…九書∧網,正是急不辫路,待雁营走到天亮时分,前边被一片岭子拦住了去路,仔细看那绵延起伏的山脉,真是:“高峰千丈冲霄汉,瀑布飞帘百尺悬;山峦起伏多怪样,乱石横陈少人行。苍阴蔽日藏猛兽,悬崖陡壁心胆寒。野草闲花铺满地,古藤荆棘把路拦。”

    雁排李四骑在马上,手搭凉棚看了多时,就提起鞭子指着前边的山峰,对张小办说道:“看这山势果是雄勇,却不知是个什么去处?”

    张小辫正自魂不守舍,冷不丁被人问起,才连忙抬眼打量,发现竟离以前金棺坟不远,他是向来识得这片山岭的,便答道:“此地唤作青螺岭,险峻非凡,过了岭子即算离了灵州地界,要去雷州,只好取山路穿岭而过,否则咱们兄弟还要多绕上一天的路程。”雁排李四:“兄弟们赶了一夜,没耐烦绕路转山,既然如此,穿岭而过就是。”当下带队进山。

    青螺岭群山环绕,当中抱着一块盆地,自古便有个偏僻的镇子,称为“青缧镇”,雁营的队伍经山路进来,翻过了岭子,就已望见山坳深处,一片片苍松翠柏,古木盘龙,树丛掩映之中青砖碧瓦,屋宇连绵,赫然是个古镇模样。

    雁营本打算避开青螺镇,直接穿岭过去,但山里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凉风一起,转眼间吹动乌云,遮得昏天蔽日,云层中霹雳滚滚,眼看着风雨就下,雁铃儿对张小辫说:“听天上的雷声响得不善,看来这阵暴雨必然不小,雨中的山路陡峭湿滑,恐有意外发生,咱们全营走了整整一夜,都疲乏得紧了,不如先到青螺镇里稍事休息,避到雨住了再走不迟。”

    张小辫也正有此意,他向来偷懒耍滑惯了,眼下虽然军情紧急,但回头只要推说“途中遇到暴雨难以前行”也就是了,便说道:“妹子所言极是,看来这有智的妇人,果然是胜过男子。”招呼左右道:“弟兄们,都随三爷到镇中歇脚去也。”说罢便告之各哨哨官,指挥着雁营掉转行军方向,迳投隐在深山中的青螺镇而行。却不料这一去,竟是:“猪羊拱进了屠户门,一步步自投死路来”毕竟不知青螺镇里究竟藏有什么古怪凶险,且听下回分解。

第六卷 截妖寺 第二话 方良牛

    且说山中雷雨将至,张小辫就命雁营的两千多兵勇,都到青螺镇里避雨,但一旁的雁排李四是个常在厮扑丛里行走的,最是敏锐机警,他在高处下望,看那古镇里寂静异常,毫无人烟踪迹,想来那些居民因为战乱天灾,早都逃得一空了,可是深山古镇里边又黑又冷,阴气森森,怎么看都不是个善地。

    雁排李四心念一动,就告诉张小辫说:“这青螺镇四面环山,地形险要,咱们都到古镇中安营歇息倒不打紧,可万一附近有粤寇出没,肯定会趁着风雨交加,居高临下地攻打过来,到时候‘雁营’难免要吃大亏,却不如把大队人马都留在岭子上,只带一部兵勇前往镇里探明情形,如此上下分兵,就可以形成相互照应的犄角之势。”

    张小辫不想冒着风雨随大军留在岭子上睡帐幕,就派前哨探路,又带着雁排李四兄弟和一队团勇,直奔山中的青螺镇而来,渐行渐近,却不见镇中有半个人影,天上密云不雨,四周愈来愈是阴暗,除了滚滚闷雷作响之外,偌大个古镇,竟然空荡荡的连鸡鸣犬吠也听不到。

    只因当时天下大乱,官司王法形同虚设,无论是造反的贼寇,还是清廷的官兵、团勇,都和山贼土匪没什么两样,在营时饮酒吃肉,出路时抢劫金银,杀人放火之类的勾当更是家常便饭,不管是到什么地方,百姓们无不望风而逃,地方上十室九空。

    所以雁铃儿等人虽然那镇中空寂,一处处死气沉重,却也并不感到太过意外,知道镇子上纵然有些逃不开的老弱妇孺,此时见了清军,也早都关门闭户躲了起来,于是让跟随的团勇们各持刀矛抬枪,紧紧护在营官两侧,仔细提防戒备。

    张小辫随军而行,他根本不去理会青螺镇中的动静,自顾盯着那长面罗汉猫,只要此猫不曾开口,天塌下来也砸不到张三爷半根毫毛,可一旦它见着凶兆开口出声,自已这条小命也就快到头了,却不知能否躲得过去。

    张小辫外边戎装披挂了,内穿能避水火的黑蝉轻甲,暗藏了利刃火枪,他虽然外松内紧,仍是难免流露出心神不宁忽喜忽忧的模样,跟在身边的雁排李四看个满眼,就出言相询说:“咱们雁营兄弟多是响马盗贼出身,时时都被官府防备猜忌,而那些粤寇也是恨咱们入骨,不过三哥不必挂怀,只要教兄弟们还有一口气在,管他来的是明枪还是暗箭,都能替三哥挡了。”

    张小辫知道雁排李四义气过人,但林中老鬼之事诡异难言,无法如实相告,便推说并非是担心自身安危,只是一进青螺镇,就想起以前的旧事来了,虽然时隔数年之久,可回想起来,至今恨得牙根儿发痒。

    雁排李四和雁铃儿听得此言,心中更觉奇怪,不知是件什么旧事?其实这话倒不是张小辫信口胡编的,原来灵州是千年繁华之地,鱼龙变化之乡,自古以来便有“七绝”之称,头一件极有名的,当属云中塔影,以前塔王寺高入云霄,每到城外远山雾气凝聚,日影照射之下,就会出现群塔来朝的异象,民间有“塔市”之称,向来与登州海市齐名,不过随着灵州塔王毁于战火,塔市奇景早已经不可复见了。

    其次是灵州城里的猫仙祠,想国朝上下,大江南北,关内关外,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拜猫为仙的奇风异俗,也只有灵州才有,故此才称得上是一绝。

    这灵州七绝有的是指古迹,有的是风俗,各不相同,其中最后一绝,指的是“青螺烧饼”,在灵州地界边缘的青螺古镇,出产上好的五香牛肉,以及牛油酥麻烧饼,把烧饼夹了牛肉,合在一起吃更不得了,那可真叫回味无穷,镇子里有许多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