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1注大乘入愣伽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慧譬如電光見已即滅(至)而妄計著種種色相 譬如電光剎那頃現。現已即滅。迅速無常。世間現見。類合諸法。依自心妄想現亦爾。不能觀察不實非有。而起執著自共色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非幻無相似亦非有諸法不實速如電如幻應當知 上二句頌非幻無有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下二句頌上答文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將非所說前後相摺〈蠡垡蚍鹣日f一切法無生。今又謂不實速如電說一切法如幻。故言世尊前後所說自相摺

佛言大慧無有相摺ㄖ粒┮娖錈o性本不生故 由了諸法唯自心現。即知生本無生故。龍勝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由是觀之。有無外法悉無自性。故本不生

大慧為離外道因生義故(至)非有無生故名無生 外道以作者為生因義。謂從有無生一切法。有謂有種。即自在微塵等為能生因也。無謂無種。即虛空自然等生也。不說從自心妄想生。故我說一切法。不同外道無因邪因生。故名無生耳

大慧說諸法者(至)遮其無有斷滅見故 佛語大慧。我說諸法非有無生。唯是自心分別為緣。令受化者。知一切法雖無作者。而業不亡。是故攝受二種生死。遮彼邪見斷滅戲論。故識論云。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因謂有漏無漏二業。正感生死。緣謂煩惱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所以者何。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麁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妙用難測。名不思議。經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云豈類惡見斷滅論耶。已上如來敘無生意竟。下文說如幻。正答二義無有相摺

大慧說諸法相猶如幻者(至)一切諸法如實住處 如實住處者。謂無所住故名如實住。此是自覺拢菬o師智自然智之所證處不由他悟。若有所住則為非住

大慧見一切法如實處者謂能了達唯心所現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非了唯自心者豈能明見乎。是故如來所說諸法無生如幻無有相摺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無作故無生有法攝生死了達如幻等於相不分別 以無作性故說無生。為遮斷見故說業性攝生死。觀諸法如幻性相故即無相可得。是故遠離緣起分別

復次大慧我當說(至)復能開悟一切眾生 因上如來為眾生故。慈悲方便作種種異說。欲令眾生了名句中實義。莫著言說。故說名句文身。告諸菩薩。能觀此相達其義趣。疾得菩提。復能以是開覺眾生。是知法無言象。非離言象。若無言象而惑倒。執言象而迷真。故拢死姶瓜笤O教。豈徒然哉

大慧名身者謂依事立名(至)是名文身 如依瓶盆事。立瓶盆名。謂一名二名多名能詮自性。名曰名身。言句身等者。即因名成句。因句顯義。如銅鐵等瓶。句義各異。謂一句二句多句能詮差別。名曰句身。由於此文能成名句。謂一字二字多字為二所依。名曰文身。若依古譯翻文為味。但是所顯非能顯也。身者多法積聚義

復次大慧句身者謂句事究竟(至)謂長短高下 自下重明異義也。句身謂句事究竟者。言有文時必有名。未必有句。若有句時必有名及文。故云句事究竟也。名身者謂諸字名各各差別。如從阿字乃至呵字者。如十四音阿呵等字。皆初短次長。高下亦爾故繼言文身者謂長短高下。即音韻屈曲長短高下也。名句必依文字立故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四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復次句身者如足跡(至)此名句文身相汝應修學 世間諸法不出五陰。此又約五陰以明名句文身也。句身如足跡者。謂如世人失象馬者。尋跡以得之。故昧實相者亦因言而悟。是名句身。色陰相顯故以跡言。四蘊者受想行。識也。非有形兆故以名說。若照見本寂是皆實相也。二由文顯勸應修學。古拢蚴俏蛉胝摺9蕭稳怼R郧蟀胭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名身與句身及字身差別凡愚所計著如象溺深泥 如來為除眾生心病故。以名句文身方便說法。如以毒攻毒也。若諸愚夫猶著名句。不悟實義無解脫期。譬如香象溺淤泥耳

復次大慧未來世中(至)彼即答言此非正問 因上說名句文身相。令諸菩薩了如實義。疾得菩提。開示眾生。恐未來世惡覺觀者。以邪見一異俱不俱等四句相問諸智者。彼當答言。我所通達義。是離四句真實法。汝今此問。是名非問

謂色與無常為異為不異(至)不為記說 此敘邪智惡思覺者。虛妄推度非理問難詞也。謂色與無常。乃至智與智者為異不異。智者應告言。如是等問不可記事。而佛名為無記置答。以彼愚人無聞慧故。不知有無是邪是正。欲令彼離斷常邪見諸怖畏故。不為記說。俱舍第十九云。諸契經說十四無記。即其義也。亦名置答。所以不答者。謂此乃無義語也。知之不免生死。不知不障涅槃

大慧不記說者(至)如是等說名無記論 言不為記說者。欲令外道反思而自解。得出離作者妄見故。以外道即陰離陰而計我故。故說身命為一為異等。皆無記邪論耳

大慧外道癡惑說無記論(至)以根未熟且止說故 此明如來應正等覺。常以四種記論說法度生。止記論者意在別時。以根未熟眾生且置答故。不為根熟者說止記論

復次大慧何故一切法不生(至)是故我說一切法常 言如來為根熟眾生。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隨其種類或說不生不滅常無常等也。謂離能所作無作者。故說一切法不生。以證智觀察自共相法不可得故。說一切法無自性。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故說一切法無來去。諸法體空無自性相不可得。故說一切法不滅。一切諸法相起即滅無常性。故說一切法無常。諸法相起即是不起本無生滅。無常性常。故說一切法常。是謂如來離能所取不起分別。善巧說法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一向及反問分別與置答(至)一切皆無記 言如來四種言說者。一謂隨問而答名為一向。如問一切眾生悉生死也。應一向答悉皆生死。二謂如有問者。反問令答。名為反詰。三謂根熟問者廣為分別。如問一切眾生死復生也。應當分別。有煩惱者死而復生。無煩惱者死已不生。四謂折伏外道故須置答。如問身與煩惱。雞子雞母孰為先後。故止而不答也。如數論計有。勝論計非有。言諸外道有無等見。皆不可記

以智觀察時體性不可得以彼無可說故說無自性 明正智觀察自性非有。通頌前一切法不生等六門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須陀洹行差別相 大慧因上愚夫分別妄法。生聲聞乘種性。然聲聞法中有四果差別。故舉四果差別以請問。行謂因行。須陀洹人所修因行。正欲趣向阿羅漢果。根有利鈍。故有差別之異

我及諸菩薩摩訶薩(至)普令眾生悉得饒益 言方便相者。四果修行方便相也。須陀洹。此云預流。謂從凡夫地修七方便。起八忍八智。斷三界四諦下八十八使分別惑。斷至八十七品名初果向。八十八品盡名初果。創入拢肆黝悺9拭A流也。斯陀含。此云一往來。謂初果見道已。起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斷三界九地共九九八十一品修惑也。且欲界一地九品修惑。共潤七生。在初果身中。斷欲界前五品盡。名二果向。六品盡名二果。從此命終。更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斷餘三品惑。故云一往來也。阿那含。此云不來。謂已在二果身中。斷欲界九品修惑。至八品盡。名三果向。至九品盡名三果。一往色界天上。不還來欲界受生。故云不來。已上三果人名有學也。阿羅漢此有三翻。一云殺佟6茻o生。三云應供。謂在三果身中。斷上二界八地八九七十二品修所斷惑。斷至七十一品。名第四果向。斷七十二品盡。名第四阿羅漢果無學位。是以但盡凡情。別無拢狻F兴_得是善巧。為眾生說如是聲聞法。如是菩薩法。令其證得人法無我。淨惑智障。於諸地相究竟通達。至如來所證境界。得佛法身法財。益物無盡。以有此利故。請如來說四果差別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差別有三謂下中上 上問諸須陀洹。須陀洹行。今答云諸須陀洹果。言互顯故。利鈍不同。故有三耳

大慧下者於諸有中(至)上者即於此生而入涅槃 七反生者。謂欲界一地。九品俱生煩惱。共潤七生也。初品潤二生。次三品各潤一生。次二品共潤一生。後三品共潤一生。明須陀洹極鈍者。未斷欲界惑故人天七反得阿羅漢。喻如毒蛇噬人。七步即死。何以不四六。為大力故。何以不八。為毒力故。以譬須陀洹何以不六生。煩惱力強故。何以不八生。無漏業成熟故。中機者或三生五生得阿羅漢涅槃果。上機者即此一生得阿羅漢果。名現滅須陀洹。不說中間經於二果

大慧此三種人斷三種結(至)得阿羅漢果 言須陀洹雖利鈍三種不同。通斷三種結也。謂於五取蘊。執我我所名身見。是一結。於諸諦理。猶豫不決。疑佛與外道。不知何者為正。是二結。謂於妄見。隨順外道非理戒禁。執為最勝。能得清淨。是三結。問能已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得須陀洹果。何故但言此三種人。即斷三結耶。答最勝所攝故。謂此三種結。障解脫得。最為殊勝。所以者何。由薩迦耶見。執取五蘊。為我我所。深生愛樂。故於大苦聚不生厭離。於勝解脫無發趣心。或有有情。雖已發趣解脫。然由戒禁取及疑。僻執邪道。疑正道故。便邪出離。及不正出離。又此三結。是迷所知境因故。迷見因故。迷對治因故。如大般若經說斷三結。名預流果。薄貪瞋癡名一來果。斷順下分五結永盡名不還果。斷順上分五結永盡名阿羅漢果。令所有集法皆成滅法。名獨覺菩提。永斷一切習氣相續。名為無上正等菩提。此皆約通教獨舉其要也。言上上勝進得阿羅漢者。謂須陀洹所斷諸結分為九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