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1注大乘入愣伽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當勤修學 住智慧心所住相者。即上云通達自心分別之相也

何等為三所謂無影像相(至)於此三相修行不捨 言跛驢者。謂未得無功用慧故以況之

大慧無影像相者(至)趣佛地故而得生起 無影像相者。謂無分別智離二取也。然二乘外道所習溌H鐏沓7N種訶叱。於此反取之者。欲其迴心捨邪途入正轍也。諸佛願持。相者。謂如諸佛皆發弘誓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也。自證拢撬は嗾摺V^如來法身自覺拢窍嘁病pN文可知

大慧是名上拢侨N相(至)應勤修學 言以是三相能到如來地。故勸令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拢鞘伦孕苑ㄩT 諸菩薩眾心念謂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皆是拢硕缺娚ㄩT事。如來上既說八識竟。亦應為我說百八句差別所依。五法拢鞘氯孕苑ㄩT眾有此念。故大慧承諸佛神力而興是問。言拢鞘抡呒次宸ㄒ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至)色究竟天成如來身 言自共相者。且以四諦中苦諦言之。如苦諦下三界依正蘊界處等一切諸法。各各不同名自相。苦諦即名共相。謂苦諦四門中。無常為一切有為法共相。苦為一切有漏法共相。空與無我通為一切法共相。又如五陰不同名自相。共成人身名共相。界處等亦爾乃至一切諸法各各又有自共相也。兜率陀者此云知足彼天內宮是一生補處菩薩所居也。色究竟天。是行滿報佛成正覺處。餘文悉明遠離過習。顯示眾德。成就如來法身之義。以有是利故。請佛為說如上法門

佛言大慧有一類外道(至)於此而生牛有角想 自下如來約牛兔角。破執名相起妄想見。此明敘彼二外道計。謂一外道。見一切法隨。因緣滅。妄起分別想兔無角。復一。外道。見大種功能。根身塵境緣未散時。形量差別。計牛有角。以不了故。互執異見生決定解

大慧彼墮二見不了唯心(至)一切皆唯分別所現 此明牒破彼外道見。文有八句。上四句破起見因。下四句示唯妄現。故伽陀云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思之可了

大慧應知兔角離於有無(至)是故於此不應分別 此一段經。上四句總結應離妄。已下諸句別徵破也 云何下。別徵破彼墮無見也。謂云何兔角離於有無。破云互因待故。彼兔角無。因牛角有故。若無牛角。彼何所因而言無耶 分析下。次別破彼墮有見也。謂若執於牛有角者。分析牛角。至於極微。何有實體。而計有耶。故下偈云。無因有故無。是無不成無有待無亦然。展轉相因起。言皆不實也。拢撬须x彼見者。謂如實見者。悉離有見常見之有。亦離邪見斷見之無。是故結勸應離分別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比度觀待妄計無耶 大慧因上言兔角等離於有無互因待故。分析牛角。乃至極微求不可得。而為離彼妄見。復問佛言。彼離見者既不作牛有角想。豈不以比度觀待同妄計言無耶

佛言不以分別(至)非由相待顯兔角無 如來答言。離妄見者。不以分別起相觀待以言無也。何以故。彼妄見者。以妄分別為生因故。以角有無而起分別為其所依。既所依為因。即妄計有無。然分別與角。俱無定性。離異不異。離分別者。非由相待牛角無性顯兔角無

大慧若此分別異兔角者(至)執有執無二俱不成 自下再牒破也。言若此分別定異兔角者。則非角因。若定不異者。又是因彼而起。言俱無自性也。分析牛角。乃至極微。求不可得。異於有角。而又言無角。如是分別者。定非理也。謂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有既不有。則無無也。故云二俱非有。誰待於誰。是知牛角兔角二俱無性。而對何法言有言無耶。若相待不成待於有故言兔角無者。不應分別。不正因故。謂有與無為因。無與有為因此因不正也。既二因不正。有無兩果理自不成。故結破云有無論者執有執無。二俱不成也

大慧復有外道見色形狀(至)異虛空起於分別 上以析法破牛兔。此以體法會色空。謂眾生所執聞宜不同。故佛施能治巧拙有異。亦是破轉計也。言又有外道見色形狀伲K變異。虛空分齊空廓無礙。而生執著謂色異空。起妄分別者。此謂如來敘彼計也

大慧虛空是色隨入色種(至)色空分齊應如是知 自下正破也。佛語大慧空即是色。隨入色種中故。色外無空也。色即是空互為能所建立性故。非色滅空也。色空分齊應如是知

大慧大種生時自相各別不住虛空中非彼無虛空 會昔權說重明色空不二也。謂昔破外道執有我故。說有造色從大種生。自相各別。而密顯造色性即空故。更無別色而住於空。故云不住。非彼無虛空也

大慧兔角亦爾觀待牛角(至)若待餘物彼亦如是 此又引上牛兔二角以合色空。類觀諸法差別妄見。一一對破。應知亦爾 然諸外道異計雖多。不出惡見及無因邪因二種因也。言惡見者。謂於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能障正見招苦為業。謂惡見者多受苦故。此見行相差別有五。一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二邊見。謂即於彼隨執斷常。障處中行出離為業。三邪見。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餘邪說。如增上緣名義遍故。四見取。謂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闘諍所依為業。五戒禁取。謂於隨順諸見戒禁。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為業。二種因義。如下當說

大慧汝應遠離兔角牛角(至)說觀察自心修行之法 佛勸菩薩應常觀察自心所見妄想之相。既自知已。於一切處轉相傳授。普使知病識藥。令得服行。至安樂處

爾時世尊即說頌言心所見無有唯依心故起(至)自證之境界 上五行偈文顯可知。更不繁釋 此約外道執牛兔角決定有無。及色空異。以破五法中名相妄想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為漸次淨耶為頓淨耶 此就淨眾生心習現流。五法中次明正智義。謂能淨者自覺拢且病K鶞Q者自心現流也

佛言大慧漸淨非頓(至)令離一切有無惡見 上明四漸四頓者。謂淨眾生自心現流。其機大者頓之。其機小者漸之。漸者言其權。頓者言其實。權以趨實。實以導權。所以拢碎_悟眾生。或頓或漸權實偏圓未始不相顧者。庶使含識隨宜得入也。又云漸約修行未證入故。謂眾生學行止得漸也。頓約修行已證入故

復次大慧法性所流佛(至)取以為實悉不可得 此明三佛建立說法。釋成頓漸所顯義也。法性所流佛者。報身佛也。說一切自共相法。是自心本識現習氣因相。及前轉識妄計所執因相。更相繫屬。種種幻事。皆無自性。故起信云。一切諸法。皆是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如鏡中像無體可得。而眾生不了。種種執著取以為實。豈不铡

復次大慧妄計自性。執著緣起自性起 言自共相等一切諸法。本無自性。依他眾緣和合生起。猶如幻事。即依他起性也。而諸眾生妄想計度種種執著取以為實。即是妄計自性執著緣起自性而起

大慧譬如幻師以幻術力(至)種種分別皆無。真實 舉喻以明緣起不實。如幻師依草木起眾生色像。譬如來藏性。隨緣起種種諸法。故肇論云萬法假立不真。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皆明緣起不實故。

大慧此亦如是(至)是名妄計性生 此以法合。謂於緣起性中生妄計性亦如是

大慧是名法性所流佛說法相 結說因緣所生諸法。皆如幻不實

大慧法性佛者建立自證智所行離心自性相 建立自覺拢撬C法界。離妄想心量自性塵境相。是法佛法

大慧化佛說施戒忍進禪定智慧(至)超無色行 化佛八相示成。應緣攝化。說六度治六蔽。離陰界入解脫諸識相。隨宜建立諸法差別。超外道執見。越無色所行。謂外道取無色以為涅槃

復次大慧法性佛非所攀緣(至)當速捨離 攀緣妄念也。所緣妄法也。所作妄業也。餘義如文。上既顯示三佛說法。此結獨舉法佛所證法。以勸修學者。故法華經云。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

復次大慧聲聞乘(至)分別執著自性相 二約聲聞所證拢恰R悦髡橇x。因上勸菩薩修自證拢蔷辰缦唷H宦暵勔嘤凶宰C拢蔷辰缦嘤啴惵暵劇9逝e聲聞有二種差別相。初自證拢钱惐送獾馈9试剖鈩

云何自證拢鞘鈩傧啵ㄖ粒┳宰C拢蔷辰缦唷⊙月暵勅恕l度缬星椤C饕姛o常苦空無我。及四諦境界。厭離五欲栖心寂滅。於蘊界處。若自若共外不壞相。而未獲法空。但得人空慧。如實了知故。心住一境住一境已。遂獲諸禪八解。三三昧門。八拢婪帧K纳抽T果。而得出離也。但斷現行煩惱。未斷習煩惱。但斷分段生死。未離變易生死。是故名為聲聞乘自證拢蔷辰缦

菩薩摩訶薩雖亦得此拢蔷辰纾ㄖ粒┎粦迣W 明菩薩所證是了一切法本性無生正受樂不同聲聞息陰界入。求涅槃樂。菩薩雖亦得是拢蔷辰纭R源蟊绢姽省2蝗∽C寂滅及三昧樂。故眨еT菩薩。於此樂中不應修學

大慧云何分別執著自性相(至)漸住諸地 此謂聲聞知彼四大形顯色等種種諸法。非如外道計作者生。然守如來止啼權說。於自共相妄想執著。菩薩於彼應知唯是自心妄現。故應捨離。了我法空。漸入智地到如來境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常不思議作者耶 三破外道所計。顯正智義。因上如來說頓。為顯示常不思議智。大慧舉以白佛。如來所說常不思議即是此間自證拢堑谝涣x境將非同諸外道所說常不思議作者耶。謂外道以作者為常不思議因相也

佛言大慧非諸外道作者(至)常不思議不成 如來告大慧。非諸外道作者因緣得常不思議。彼因自相不成故。故楞嚴云。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大慧我第一義常不思議(至)是故菩薩當勤修學 明如來舉上常不思議有因有相成也。能所因相俱離有無。謂自證拢撬邢喙史丘N境。故有相。第一義。智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