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焉。”毛泽东对梁武帝的批注大意是说:一个好皇帝,艰苦朴素、自善其身固然很难得,但若听不进好人的意见,不能兼听则明,那就会被小人所包围,导致失败,梁武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梁武帝系明白人,但却自护其短,英雄末路,大抵如此,时运不济,并非全是天意,亦是自造。 
25。臧质是“豪杰之士”(读李延寿《南史》卷十八《臧质传》)
  [原文]
  二十八年正月,太武自厂陵北返,悉力攻盱眙,就质求酒。质封溲便与之,太武怒甚,筑长围,一夜便合。质报太武书云:“尔不闻童谣言邪?‘虏马饮江水,狒狸死卯年’。冥期使然,非复人事。寡人受命相灭,期之白登,师行未远,尔自送死,岂容复令尔飨有桑乾哉!假令寡人不能杀尔,尔由我而死。尔若有幸,得为乱兵所杀,尔若不幸,则生相锁缚,载以一驴,负送都市。尔识智及众,岂能胜苻坚邪?顷年展尔陆梁者,是尔未饮江,太岁未卯故耳。”太武大怒,乃作铁床,于上施铁鑱,云:“破城得质,当坐之此上。”质又与魏军书,写台格,购斩太武,封万户侯,赐布绢各万匹。魏以钩车钩垣楼,城内系絙,数百人叫呼引之,车不能退。质夜以木桶盛人,悬出城外,截其钩获之。明日又以冲车攻城,土坚密,每至,颓落下不过数斗。魏军乃肉搏登城,坠而复升,莫有退者,杀伤万计,死者与城平。如此三旬,死者过半,太武乃解围而归。上嘉质功。
  ——摘自李延寿《南史》卷十八《臧质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此是欲战法,激之使战。
  臧质豪杰之士,一解汝南之围,二胜盱眙之敌,三克刘劭之逆。梁山之战,刘义宣不听臧言,因以致败,惜哉。
  ——毛泽东读李延寿《南史》卷十八《臧质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86、188页)
  [解析]
  臧质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时人。《南史·臧质传》称赞他“涉猎文史,尺牍便敏,有气干,好言兵”。曾任徐、兖二州刺史。南朝到了宋文帝时,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经常出兵击魏,想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统一中国。北朝的魏太武帝勇武善战,统一黄河流域之后,有吞并江南的意图。宋元嘉二十七年(450)以后,南北两朝经常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臧质在和魏军作战中屡立战功。毛泽东读这篇传记的批语,说了臧质的三次战功。
  “解汝南之围”。是指魏太武帝于元嘉二十七年(450)围攻汝南,宋守将陈宪告急,宋文帝派臧质去援救,杀伤魏兵惨重,魏太武帝败退。
  “胜盱眙之敌”。即前面引述的原文所说的事情。魏太武帝于元嘉二十八年(451)率10万大军攻盱眙,臧质为辅国将军与之抗击。这一仗打得有声有色,充分显示了藏质的军事才能。魏太武帝向臧质要酒,臧质为羞辱他,把人尿装进酒坛送去,魏太武帝大怒。毛泽东在“质封溲便与之”一句旁加了密圈,天头上用红铅笔画了一个大圈,批注:“此是欲战法,激之使战。”臧质给魏太武帝写信,辱骂他是自己来“送死”;又给魏军写信,说谁能斩了魏太武帝,“封万户侯,赐布帛各万匹”。气得魏太武帝做了一个铁床,装上铁铲,发誓一旦攻下盱眙,捉到臧质,定要将他铲死,碎尸万段。这次攻坚战相持30多天,魏军屡攻不下,所施种种计谋都被臧质所破。最后魏军登城肉搏,“杀伤万计,死者与城平”。“太武乃解围而归”,损失超过一半人。臧质获胜。兵法曰:怒不可以兴师,魏太武帝自取其败。以怒兴师,野战尚无胜算,况攻城乎?
  “克刘劭之逆”。刘劭是宋文帝的长子,他昏庸残暴,杀了文帝自立为帝。臧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通知了文帝的第三子刘骏(注:孝武帝)和江陵王刘义宣(注:宋武帝的第六子),并即日率5000人马去讨伐,生擒了刘劭,为孝武帝即位扫清了道路。臧质除掉无道昏君。立了一大功。
  毛泽东所惋惜的历史上的“梁山之战”,是指孝武帝即位后,臧质因孝武帝年轻,许多事情都不向他请示和报告。臧质傲慢自负,“自谓人才足为一世英杰”。又以为刘义宣更容易受他控制,因而阴谋推翻孝武帝,立刘义宣为帝。孝武帝得知这一情况后,派王玄谟等屯兵梁山洲两岸拒守。臧质向刘义宣献计说:如今应该派兵去打南州,王玄漠在梁山“必不敢轻动”。我乘船去攻占南京,这是取胜的最佳策略。有人劝阻刘义宣不要采纳这个意见,担心臧质取胜后野心更大。臧质的计划因而未被采纳。兵败,臧质逃回家乡,放火烧了自己的房子,携带妻妾潜藏在一个湖中,追兵到,他用荷叶盖在头上用鼻孔出气,但最后终于被捕赐死。
  毛泽东对臧质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是褒中有眨,实事求是。毛泽东很欣赏臧质的军事才能,多所批注、圈画。对臧质向刘义宣的进计,逐字加了旁圈。对劝阻刘义宣反对臧质的话和臧质逃回家乡后的情况,也用红铅笔画着着重线。毛泽东研究了梁山之战中臧质和刘义宣两人的作战部署,肯定臧质的意见,毛泽东认为,这一仗致败的原因不是臧质的无识无能,而是臧质的意见未被采纳,并为此发出“惜哉”的感叹。同时,毛泽东对臧质“自谓人才足为一世英杰”处,用红铅笔画了着重线,并批注:“此是妄想”。《南史》作者李延寿在《臧质传》后有段评论,说:“减氏文义之美,传于累代。含文以致诛灭,好乱之所致乎”。“含文”是臧质的字,“好乱”是指他不安分、有野心。毛泽东在“好乱之所致乎”旁,用红笔加了着重线,在着重线旁逐字画了六个大叉。毛泽东看重臧质在解汝南之围、胜盱眙之敌、克刘劭之逆等战役中表现的军事才能,因此他不能苟同史学家李延寿把梁山之战的失败,臧质被杀,归罪于臧质“好乱”这一论断。他以一个战略家的心态和感情,为臧质这一仗的失败表示惋惜,赞叹臧质为“豪杰之士”。 
26。袁氏子弟,一个无能,一个死节(读李延寿《南史》卷二十六《袁觊传》、《袁粲传》)
  [原文]
  (略)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袁觊无能
  袁粲死节
  ──毛泽东读李延寿《南史》卷二十六《袁觊传》、《袁粲传》批语(见《毛译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笔191、192页)
  [解析]
  《南史》卷二十六《袁湛传》,同时列有袁湛的两个孙辈袁凯、袁粲的传记。袁氏是东晋的大族,与谢氏有通婚之好。袁凯和袁粲是堂兄弟。在刘宋朝均居高位。《袁觊传》说:袁觊“初为豫州主簿,累迁晋陵太守,袭南昌县五等子。大明末,拜侍中,领前军将军。时新安王子鸾以母嬖有盛宠,太子在东宫多过,上微有废太子立子鸾之意,从容言之。觊盛称太子好学,有日新之美。帝怒,振衣而入,觊亦厉色而出”。毛泽东读至此,批道:“袁觊无能”。这大概是指袁觊不善进谏。后袁觊起兵叛宋明帝,但他自己却“无将略,在军中未尝戎服,语不及战阵,唯赋诗谈议而已,不能抚接诸将。”乃至“未一战而败”,被杀。南朝名士,大率如此。不止无能,而是士风之使然。
  毛泽东在《袁粲传》开头批注说:“袁粲死节”。袁粲有名士风度,宋明帝死前,托袁粲为顾命大臣,拥立宋后废帝。萧道成杀后废帝,立宋明帝,又准备篡宋。当时袁粲任中书监,驻镇石头城(今南京清凉山),决意不事二姓,密谋进攻萧道成,事泄兵败。但他镇定自如,说:“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以名义至此耳。”遂被杀。 
27。此种推论是错误的(读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七《孔靖传》)
  [原文]
  琇之有吏能,仕齐为吴令。有小儿,年十岁,偷刈邻家稻一束。琇之付狱案罪。或谏之,琇之曰:“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
  ——摘自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七《孔靖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此种推论,今犹有之。如曰一人小过勿治,众人皆将效尤。
  ──毛泽东读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七《孔靖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3页)
  [解析]
  孔琇之是南朝齐武帝时人。是宋武帝大臣扎靖的孙子。上面这段原文说他在当吴县县令时,不听人劝阻,把一个偷了邻家一捆稻子的10岁小孩送往衙狱治罪的事,其理由是:“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就这样,传记作者还称赞他“有吏能”呢,毛泽东显然不同意史传作者的这个观点,他用红铅笔在“有吏能”几字下画了一条粗重线,在天头上写了前面引的那几句批语。
  在毛泽东看来,孔琇之治小孩罪的“推论”是没有道理的。人是随着环境、条件乃至年龄生长的变化而变化的,环境、条件、年龄改变了,就不能排除这个小孩可以改正自己的偷窃行为。这就是他在读《后汉书》《陈寔传》写的批语里说的,“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如果像陈突那样,对这个小孩进行教育诱导,变好的可能性更大。好借古鉴今的毛泽东特别感叹和忧虑的是,这种形而上学看问题的“推论”方法,在我们的一部分干部中仍然存在。其表现就是:认为一个人犯了点小错误若不处理,大家就会效法他。毛泽东一贯主张:对待犯了错误的同志,应采取批评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目的还是为了使之改过自新。所以,他经常讲,我们不要学鲁迅《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不准人家革命。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说得更明确:“人是要帮助的,没有犯错误的人要帮助,犯了错误的人更要帮助。人大概是没有不犯错误的,多多少少要犯错误,犯了错误就要帮助。只看,是消极的,要设立各种条件帮助他改。”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