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阶段”。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继续发挥了这个思想,说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一定会出现新的阶段,新的目标一定又会提出来。读书谈话中,他还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同阶级社会的历史加以比较,认为阶级存在的社会不过几千年,而地球还会存在多少万年。他甚至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可能要经过几万个阶段,那种说到了共产主义,就什么都不变了,就一切都“彻底巩固”下去的认识是不正确的。毛泽东还据此分析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变化情况。他说,按照斯大林的说法,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制度三个方面。就所有制而言,在发生变革后的一定时期内是不会变的,而人们有劳动生产和分配中的相互关系则总是不断改进的。将来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以后,人们在劳动生产和分配中的相互关系,还会有无穷的变化,但是所有制方面不会有多大变化。关于按需分配的情况,他认为这是逐步实现的,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满足全社会的需要,可能是主要的物资能充分供应了,首先对这些物资实行按需分配,然后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推行到其他产品去。 
33。群众能够创造出道路来〔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无产阶级专政是真正的民主,它代表着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真正地保证劳动者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群众行使这些权利的物质可能性。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劳动者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自己国家的主义。“社会主义是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是人民群众本身的创造”(列宁:《1917年11月4日17日]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对于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质问的答复》)。无产阶级专政意味着广大劳动群众日益直接地和积极地参加生产的管理,参加国家机关的工作,参加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部门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在巩固新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形式时,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被剥削的劳动群众团结在资产阶级的周围,而消灭一切剥削的无产阶级革命却能够使这些群众同无产阶级结成巩固的联盟。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剥削阶级为目的的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没有这个联盟,就不能保持无产阶级专政,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
  ——摘自苏联科学院经济用究所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修订第3版,第332—333页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列宁这句话:“社会主义是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是人民群众本身的创造。”讲得好。我们的群众路线,就是这样的。
  1928年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十一月全会决议曾强调指出,“只有加速发展工业和实行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只有党和工农群众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来”,才能解决“在技术和经济方面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任务,决议里面的这些话很好。我们现在就是执行这个决议。斯大林在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指靠,只有靠群众,所以他们要求党和工农群众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来。后来有了一点东西了,就不再那么靠群众了。
  用行政命令办法搞建设,搞革命,例如依靠行政命令进行上改、合作化,会遣成减产的损失。这是因为不发动群众的原故。
  教科书把群众的斗争只看做重要条件之一的说法,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无论如何,不能认为历史是计划工作人员创造的,而不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摘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见《党的文献》1993年第4期)
  [解析]
  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一条基本原则。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依靠群众进行革命战争的思想。1938年5月,他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945年4月24日,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时,他又结合苏联依靠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联系我国的实际进一步阑述了一切依靠群众这条基本原则,明确提出群众能够创造出道路来,196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又强调,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干什么都不会成功。一切依靠群众,是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指导原则。
  在此,毛泽东实际上讲的是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性和主动性的问题。在他看来,苏联和东欧国家革命时期依靠群众,后来有了较为巩固的政权和经济实力,就把群众放到了第二位。
  毛泽东在此讲的虽然是苏联,但他真正忧虑的却是中国,这时他对官僚主义已经越来越难容忍了。 
34。请研究我们的人民公社会不会垮掉(读赫鲁晓夫《合作化道路是农民最正确的道路——1959年7月18日在波兰波兹南省“普拉采夫”农业生产合作社群众大会上的讲话》)
  [原文]
  可以理解,把个体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这是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曾碰到过不少困难。在国内战争一结束之后,我们当时开始建立的不是农业劳动组合,而是公社。曾有人下了大致是这样的论断:既然我们为共产主义奋斗,那就让我们来建立公社(引者注,俄文“共产主义”和“公社”两个词的词根相同)。看来,当时许多人还不太明白:什么是共产主义和如何建设共产主义,公社建立了,虽然当时既不具备物质条件,也不具备政治条件——我是指农民群众的觉悟。结果是大家都想生活过得好,而在公共事业上又想少花劳动。正所谓“尽可能干,按需要拿”。许多这样的公社都没有什么成绩。于是党走了列宁所指出的道路。它开始把农民组织在合作社中,组织到农业劳动组合中,在那里人们集体地工作,但是按劳取酬。我们集体农庄逐渐巩固起来了。
  ——摘自赫鲁晓夫《合作化道路是农民最正确的道路——1959年7月
  18日在波兰波兹南省“普拉采夫”农业生产合作社群众大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请同志们研究一下,看苏联曾经垮台的公社和我们的人民公社是不是一个东西;看我们的人民公社究竟会不会垮台;如果要垮的台,有哪些足以使它垮掉的因素;如果不垮的话,又是因为什么。不合历史要求的东西,一定垮掉,人为地维持不垮是不可能的。合乎历史要求的东西,一定垮不了,人为地解散也是办不到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道理。请同志们看一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近来攻击人民公社的人们就是抬出马克思这一个科学原则当作法宝,祭起来打我们,你们难道不害怕这个法宝吗?
  ——摘自毛泽东1959年7月29日关于研究人民公社问题的批语
  将来我拟写文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一个百花齐放,一个人民公社,一个大跃进,这三件,赫鲁晓夫们是反对的,或者是怀疑的。我看他们是处于被动了,我们非常主动,你看如何?这三件要向全世界作战,包括党内大批反对派和怀疑派。
  ——摘自毛泽东1959年8月1日关于研究人民公杜问题的批语
  [解析]
  1958年8月29日,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接着,全国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对中国这一重大举措,当时的苏联报纸只字未提。在捷克出版的九国情报局机关刊物也是坚决不登载中共人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当时,苏联和东欧各国对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显然有不同看法。1959年7月中旬,为庆祝波兰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赫鲁晓夫率苏联党政代表团访问波兰,于7月18日在波兰波兹南省一个生产合作社的群众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合作化道路是农民最正确的道路》的演说。全文近8000字,主要阐述:只有过渡到像苏联集体农庄那样的集体经营方式,才能提高生产,实现机械化,改善农民生活。为了说明把农村个体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表现在既不能强迫人们加入合作社,又不能超越合作社去搞共产主义性质的公社,赫鲁晓夫在演说中讲了一下20年代初苏联搞公社的情况,这就是上面引述的那段话。波兰报纸发表赫鲁晓夫的这篇演说时,删掉了这一段。苏联《真理报》于7月21日刊登了演说全文,包括这一段话在内。美国的《纽约时报》和国民党中央社等对此都有反映。《纽约时报》据华沙记者说:“苏联发现,通过公社来走上社会主义化的道路,这种办法是错误的。”“赫鲁晓夫这番话,可以认为是暗指中国共产党人去年秋天的一些说法而言的。中国共产党人曾说,建立公社是真正的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赫鲁晓夫的这篇演讲后来收入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没有武器的世界——没有战争的世界》第1卷。
  1959年7月28日新华社《内部参考》第2831期上,以《赫鲁晓夫谈苏联过去的公社》为题,摘录了赫鲁晓夫在波兰的这个讲话。毛泽东当时敏感注意到赫鲁晓夫的这个讲话中对苏联初期举办“公社”的评论,立刻把它作为会议文件印发给1959年夏庐山会议的与会者。这与国内的政治背景有重要关系。
  人民公社的出现,与大跃进这一经济运动是有联系的。1958年的大跃进,到1959年上半年就暴露出严重的经济后果,党内外一些人自然对人民公社这一集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为一体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对它的“一大二公”的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