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阳公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她被蒙在鼓里好。 
  他终于有了这个机会,秦王命他给华阳公主送些外国进贡的礼物。走进了她的小院,当他看见急步小跑而来的公主时,便慌忙下跪,小华阳一把扶起他说: 
  “免了免了,难道你忘了我们以前的约定吗?”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小棋子感觉脸上有什么东西在爬,咸咸的,是泪。 
  于是,在华阳公主的小屋里,她知道了苦苦追寻几年的答案。原来,她朝思暮想的妈妈是因为生她而死。为此,她哭得死去活来。 
  她明白了她从小没有母亲的原因,可是她不明白,为什么平日对她很关怀的父王要去追杀慈祥可亲的奶奶。当然,她不会明白,也许她永远也不会明白。 
  在以后的日子里,人们常常会看见一个孤独的剪影,在黄昏中静立。夕阳,将她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小小的华阳,你在想些什么? 
  今天,华阳公主在父王的带领下去给妈妈上坟,在她的记忆中,这还是第一次;在她的记忆中,父王与她这么亲热也是第一次。他们一同坐上高大华贵用金银装饰得花花绿绿的马车。她坐在父王的膝上,父王坐在马车软软的虎皮垫子上,父女俩一路上讲个不停。 
  “父王,妈妈的坟有多远?” 
  “不远。出了宫门,直着走两条街,横着走三条街,出西门向东往北转西,再走几十里就到……”秦王一本正经地说。 
  “父王”,小华阳拉着秦王的胡子说:“您逗我……” 
  秦王笑了,华阳公主也笑了。笑了一阵,她问道: 
  “父王,您说,我们去给妈妈上坟,她知道吗?” 
  “当然知道,她一定很高兴哩!” 
  “可是我都六岁了,才第一次去给妈妈上坟。” 
  秦王沉默了片刻,便道: 
  “正因为你是六岁,所以才去。” 
  “为什么?”小华阳眨着圆圆的眼睛,望着父亲问。 
  秦王对她解释道: 
  “六,是圣数,办事要依它。你看,我们坐的这马车车箱大小是六尺,大臣们的帽子高六寸,我们坐的车用六匹马拉……所以你六岁了,我们才一起去给你妈妈上坟。” 
  “那圣数是谁定的呢?” 
  “当然是我。” 
  “那您重新定个‘一’不好吗?” 
  “为什么?” 
  “那我们年年都可以去给妈妈上坟,让她高兴了。” 
  秦王大笑起来,他觉得小华阳太乖巧太聪明了。他拍着她的头问道: 
  “你现在能认多少字了?” 
  “数不清,”小华阳想想又说:“给您说吧,我会看书了。” 
  “啊!?”秦王有些惊奇:“你能看什么书?” 
  “多着哩!什么《诗经》,呀,《论语》呀,《庄子》呀,《秦记》呀……” 
  秦王听了更是惊奇,但他不信,便说: 
  “你能背几段我听吗?” 
  “能,父王说背什么?” 
  “你先背一首《采蘋》。” 
  “我猜到父王的意思了,《采蘋》是首祭祀的诗,今天给妈妈上坟,正好用上。父王您听:‘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秦王点头说:“再背一首《无衣》。” 
  小华阳听了说:“这是一首大人打仗的诗,我不喜欢,可是我能背。父王您听:‘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秦王想,诗容易记,叫她背点别的,便说道:“你背背《逍遥游》,好吗?” 
  “好。‘北溟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秦王算服了,他欣喜地望着自己的女儿,不觉想起了甘罗,早慧!他问道: 
  “女儿,你听说过甘罗吗?” 
  华阳公主摇摇头,问:“他是谁?” 
  “跟你一样,还是个孩子,可是他现在已是朝廷的上卿了。” 
  “他那么能干,请父王讲给我听听。” 
  秦王讲了—— 
  我们北面有个赵国,很可恶。我派大臣张唐去燕国,联络他们一起攻赵国,可是张唐借口不去。我正为难时,十二岁的甘罗却说:“我可以说服他。”我说:“我的话他都不听,你还是个孩子,能说服他?”甘罗说:“项橐七岁就当孔子的老师,我已经十二岁了。请大王让我去试试。”“好,我就让你去试试。” 
  甘罗见了张唐,问他:“你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大?”张唐说:“白起打败过楚国,又打败过赵国和燕国。每战必胜,每攻必克,我哪敢跟他比?”甘罗又问:“白起的结局如何,你知道吗?”张唐当然知道,白起后来因为不听秦王命令被赐死。他不开腔了。甘罗便给他点明了说:“你不听秦王的话,白起的结局在等你了。”张唐听了,立即打点行装,动身去燕国…… 
  “甘罗好会说话呀!”华阳公主说。 
  秦王说:“他不但会说话,还很会办事。” 
  “父王快讲给我听听。”小华阳急着说。 
  秦王接着讲道: 
  “那甘罗等张唐走了,又来对我说,我要去赵国一趟,为秦国立个大功。他把他的计划给我讲了,我说行,你去。甘罗去了赵国,对赵王说:‘你知道燕国派太子丹到了秦国吗?’赵王说:‘知道。’甘罗说:‘燕国派太子丹到秦国,表明与秦国友好。现在秦国已派张唐去了燕国,要表明秦国与燕国友好。秦国与燕国友好不为别的,为的是要联合起来攻打你赵国……’赵王听了非常害怕,问甘罗怎么办。甘罗说了:‘秦国主要是为了扩大领土,你不如把挨着秦国的五个城池送给秦国,我回去对秦王讲,请他把张唐从燕国叫回来,把太子丹送回燕国去。然后,我们秦国与你们赵国联合,一起去攻打燕国。’赵王听了,立刻割了五个城池给秦国。而后派兵攻打燕国,占了三十座城池,把其中的十一个送给了秦国。甘罗不费一兵一卒,就给秦国增加了十六座城池。你看他能不能干?所以我任命他为上卿。” 
  秦王说着,脸上表露出对甘罗的佩服与欣赏。可是他发现小华阳直撇嘴,便问: 
  “小华阳,你觉得甘罗还不够聪明?” 
  小华阳回答道:“聪明是聪明,只是他光扯谎,一点不好。” 
  秦王听了叹了口气,她太善良了,跟她大哥扶苏一个样。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生的儿女都这么善良,他要改变他们。 
  秦王的车翻了个山坡,到了玉姬的墓前。他和小华阳下了车,踏着铺好的毡毯,一步步走近那修得很有气势的玉姬墓。 
  这时,随从太监侍女忙着在墓前摆祭品,点香蜡,准备祭奠。 
  秦王看看陵墓,四周苍松翠柏,园内干净整齐。回过头来从坡上向下看,星星点点满是上坟的人堆。忽然,他看见坡下有支长长的队伍,打着彩旗,吹奏着哀乐,几辆高大华丽的马车紧随其后,分明是一支浩浩荡荡很有气派的上坟队伍。他的脸上顿时露出不悦之色。哼,我堂堂秦王出来上坟还没有这么大的阵势哩!是谁敢这么张扬?他问身边太监: 
  “山下那浩浩荡荡的队伍是哪家的?” 
  有知道的便回奏道: 
  “是丞相李斯的。” 
  秦王忍不住说了句: 
  “也太不像话了。” 
  一切都准备好了,祭礼开始。 
  坟前,跪着华阳公主。在她身后,跪的是原先伺候过玉姬的宫女太监。秦王则站在一旁,向着玉姬的墓默哀。 
  念了祭文,烧了纸钱,小公主恭恭敬敬向母亲叩了三个头。而后,喊一声“妈——”,便上前抱住母亲的石碑痛哭起来。接着,太监、宫女们哭成一片。 
  铁石心肠的秦王,见此情景也忍不住擦眼泪。 
  秦王怕女儿哭坏了身体,上前把她抱在怀里,哄着她不哭了。但宫女太监们的哭声不断,小华阳听了又哭起来。秦王有些生气,对太监说:“叫他们别哭了!”哭声才渐渐停了起来。 
  然而究竟女人的心肠太软,几个宫女想到玉姬生前的好处,又再想到自己身世的不幸,又咿咿呜呜地哭了起来。这一哭,把那些本已停下啼哭的宫女们引动起来,触发了自身的许多隐痛,便又跟着哭了起来。比先前,哭声更大了。秦王听了大怒道:“谁敢再哭!” 
  哭声立即停止,但有一个小宫女,大概因为哭得太伤心太专注,没有听到秦王的话,仍在那里呜呜地哭。秦王听了,走将过去,不由分说,一手抓住小宫女衣领,一手攥着大腿,将她提起来,猛地向坟上的碑掼去。只听“轰”的一声闷响,那宫女顿时脑浆迸裂而死。那血,把大半个石碑染得鲜红。 
  见不得血的华阳公主腿一软眼一黑便晕了过去。 
  宫女太监们慌忙过去捏鼻子的捏鼻子,掐人中的掐人中,好半天才醒过来。 
  秦王急得在一旁直搓手。等到听见女儿的哭声,他才松了口气,但本想游玩踏青的兴致全没了。他叫一声“回宫”,立刻过来几个太监,把他扶上马车。因华阳公主已交宫女们照顾,秦王独自坐在宽敞的马车里生闷气。无意间,他掀开窗帘,见山坡上下,数不清的烟柱在空中袅袅摇摆,上坟的人一堆堆正在野餐。他注意起李斯的上坟队伍,见旗帜也收了,乐器也不吹打了,人数减了大半,只有两辆马车停在那里等待丞相祭礼完毕后回府。秦王见了,心中无名火起,脚一顿,震得马车一阵摇晃,接着吼道:“快!” 
  秦王的马车比来时快得多的速度回到宫中,下车后,秦王立即命令随从太监在殿前集中。 
  这时,已完全恢复的华阳公主走过来向秦王叩头,说:“父王,女儿告退。” 
  “慢着,你过来,坐在我旁边看我审案,把你的胆子练练。” 
  宫女立刻搬过张小凳,让公主坐在秦王身边。 
  坐在殿上的秦王喝了一口送上的茶,清了清嗓子,对殿下站成一排的太监说道: 
  “给我报个数。” 
  下面一、二、三……报了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