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阳公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闻先生高见。”燕丹凑过身子道。 
  “秦嬴政对我燕国最痛恨的是收留了樊于期。樊于期乃秦国将军,与长安君谋反失败后投靠燕国,嬴政用重金收买他的人头。如果能有樊于期的首级,再加上督亢地图,一齐献给嬴政,他才会高兴地接见我。否则,连他的面都见不到,怎么刺杀?” 
  燕丹听了,摇头道: 
  “那樊将军在穷途末路时来投靠我,我实在不忍心伤害他。” 
  荆轲听了说: 
  “公子所虑者,仁义也。窃以为自古成大事者,若拘泥于小仁小义,定难成功。今燕国处于危亡关头,能救燕于死难者,乃大仁大义也。樊于期是个有见识的仁人君子,如公子将此事暗示于他,他是不会吝惜自己生命的……” 
  燕丹听了,低着头回道: 
  “虽然如此,吾亦不愿为。请荆兄另图良策。” 
  荆轲见公子如此固执于仁义,对他越发钦佩了。他决定将一切罪名自己背上,以报公子。 
  告辞了公子,荆轲立刻去找樊于期。 
  荆轲深夜来访,樊于期料定必有要事,急披衣起床问道: 
  “荆兄深夜来敝处有何见教?” 
  “眼看秦兵压境,一旦破了燕国,你我何处安身?实在睡不着,想与将军聊聊。” 
  “荆兄,您与秦无仇,倒还罢了,然而我就不同了。我鼓动长安君反秦,失败后逃到这里,嬴政恨我入骨,杀了我全家,又出重金收买我的人头。幸遇燕太子丹收留我,才得以活命,苟且至今。不想嬴政仍不放过我,以取我的人头为名伐燕。我只感到很对不起公子,时刻都在想如何报答他……” 
  荆轲说道: 
  “听樊将军之言,有小看在下的意思。我虽与嬴政无私仇,但他暴虐天下,肆虐华夏,今天攻楚,明天伐魏,后天又要灭燕,弄得天下都不太平。我乃堂堂一条汉子,深受公子恩惠,一心想为燕国作点事,只是没有机会。今夜想了个谋杀嬴政的办法,但又苦于没有重礼去见秦王,看来只有留下终身的遗憾了。” 
  樊于期听了,沉吟良久后说道: 
  “荆兄既然敢于冒生命危险刺杀秦王,实在是燕国大幸,天下大幸,也是我樊于期的大幸。你去见秦王的礼物我已准备好了,明天清晨你来取。” 
  荆轲听了,也没问什么礼物,告辞而去。 
  第二天清早,荆轲去樊于期住处,但见门户大开,樊于期已自刎于榻下。书案上留有血书一封,写道: 
    
  荆轲兄: 
  樊于期苟生于世,愧对父母,连累亲友,不孝不义也。 
  每思念之,痛于骨髓。今兄以身赴仇,弟无以为助,愿以头颅为兄入秦晋见礼,以赎对父母宗族之罪,报燕丹公子之情于万一。望兄速行,马到成功。 
                弟 樊于期顿首 
  
  燕丹听说樊于期自刎,急急赶来,伏尸痛哭,悲哀至极。无奈人死不能复生,只得用木匣将他的首级装了。又以重金购得一锋利无比的匕首,用见血封喉的毒药煮了,藏于督亢地图中。又为荆轲物色了一个名叫秦舞阳的随从。这秦舞阳虽然才十三岁,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小伙子。一切准备好后,专等荆轲起程。 
  一连等了好几天,未见荆轲动静。燕丹心想:难道他后悔了不成?便问道: 
  “不知先生好久起程。如果先生有什么事还要等待一下,我就先派秦舞阳去,您意下如何?” 
  荆轲听了,心中很不是滋味,便说: 
  “我之所以迟迟未行,是等好友田仇与我同行,可他回家未归。既然公子等不及了,那现在就走。” 
  说罢,立即上马。秦舞阳背了装有樊于期首级的木匣和地图,紧随其后。 
  太子丹知道荆轲的脾气,也不阻拦,马上换了白衣白帽,与高渐离等几个知情好友一路送到易水河边。 
  已是秋末冬初的天气,阵阵冷风吹来,凭添了几分悲凉。燕丹一再举酒为荆轲壮行。高渐离平日与荆轲相处最好,他取下随身带来的筑,且击且歌。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歌声筑声,伴着哗哗水声,飒飒风声,把这次历史上有名的送别烘托得无比悲壮与凄楚,在场的每个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荆轲满满饮了三大杯酒后,双手抱拳,道一声: 
  “永别了,公子。永别了,朋友!”而后翻身上马,叭叭几鞭,便和秦舞阳消失在滚滚黄尘之中了。 
  荆轲与秦舞阳一路快马加鞭,晓行夜宿,到了咸阳。为了能见到秦王,用重金贿赂秦王宠臣蒙嘉。 
  这天早朝,蒙嘉出班奏道: 
  “燕王惧大王神威,虽秦军压境,不敢举兵反抗,愿向大王称臣。今差遣使臣向大王献上樊于期首级及督亢地图,望大王验收。从此以后,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唯大王之命是从。” 
  秦王听了大喜,说道: 
  “快宣燕使臣上殿见我。” 
  听了宣召,荆轲捧着装有樊于期首级的匣子在前,秦舞阳捧着藏有匕首的督亢地图在后,依次上殿。 
  那秦舞阳究竟年少,在接近秦王御座时,心跳加剧,神色慌张,殿上大臣见了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舞阳笑道: 
  “真是没见过大世面的乡巴佬,见了大国天子竟吓成这个样子。没出息!”说着,又朝秦王躬身道:“请大王宽恕这孩子。” 
  荆轲献上樊于期的首级,秦王看了不错,笑道: 
  “樊于期,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可惜你是这个样子来见我。”说罢,命左右:“快把它挂到殿外的旗竿上,让那些对朕有二心的人看看。” 
  左右取过樊于期的头走后,秦王对荆轲说: 
  “快把那小子手上的地图拿上来我看。” 
  荆轲听了,转身从秦舞阳手中取过地图,放在秦王案头。荆轲又殷勤地解开捆地图的丝绳,当那图徐徐展开至最后时,“图穷匕首现”,一把明晃晃的尖刀立刻出现在秦王面前。 
  说时迟,那时快,荆轲右手一把握过匕首,左手紧抓住秦王的衣袖,把刀尖指向秦王的鼻尖说: 
  “不准动,我这刀是有毒的,只要碰一下,见血封喉,无药可解……” 
  秦王吓得直退,说: 
  “好汉有话请讲……” 
  “你嬴政自恃武力,贪得无厌,蹂躏天下,暴虐百姓。我今命你对天起誓,从此收敛野心,多施仁政,与各诸侯国和睦相处……”“可以可以……”秦王连声答应。 
  “口说无凭,要立下誓词,永不反悔……” 
  “可以可以……” 
  荆轲忙对王座下的秦舞阳说:“快把写好的誓词拿上来,让秦王签字画押。” 
  秦舞阳应了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块白绸,走向王座,慌乱中,上台阶时滑了一跤。荆轲听身后响动,以为有变,急掉头一望,秦王趁机闪身,躲过刀尖,抽身就跑,衣袖竟断在荆轲手上。 
  秦王躲过了荆轲的挟持,便去抽剑,无奈剑太长,抽几次竟没有抽出来。 
  荆轲丢下手中的空衣袖,越过书案蹿过去,秦王则向大殿上的柱子后面躲闪,荆轲围着柱子紧紧追赶。两人在圆柱间转圈,有几次荆轲已抓住秦王的衣襟,都被他挣脱。 
  殿上大臣见状,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秦王规定文武大臣上殿不得带兵器,而殿下带兵器的卫士没有大王命令不能擅自上殿。秦王被撵得晕头转向,一时竟想不起召殿下武士上殿来捉刺客。 
  正在危急之时,在殿上的御医夏无且提着药袋朝荆轲打去,击中头部。趁他回头之时,夏无且喊道: 
  “大王快拔剑!” 
  这一喊,提醒了秦王,这才抽出长剑,恶狠狠地向荆轲刺去。荆轲被刺中左腿,血流如注,倒在地上。秦王上前欲刺第二剑,荆轲将匕首向他投去。秦王见白晃晃的匕首向自己飞来,一闪身,呼地一声从耳际飞过,又嚓的一声刺进殿上的木柱中,足有寸余。秦王说一声“好险”,提剑上前,连向荆轲刺了七八剑。荆轲倚柱不倒,哈哈笑了几声,叹道: 
  “今天之所以没有杀死你,是想通过签订不去攻打燕国的誓约,以报太子。不想竟让你逃脱一死。如果你仍然如此暴虐和贪得无厌,终有一日会得报应……” 
  说罢,荆轲闭目含笑而死。 
  这时,秦舞阳早已被秦卫士擒获,砍成肉浆。 
  荆轲行刺失败,更加激怒了秦王,他命令王翦大军全线进攻燕国。第二年,攻下了燕都蓟城。燕王喜带领余部与赵国代王残兵汇合,逃往辽东,但王翦紧追不舍。 
  代王对燕王喜说:“秦军如此紧逼,皆因太子丹之故,如果你把他杀了,向秦王献上他的头,秦王一定会退兵。只有这样,才能保存燕国的宗庙社稷。” 
  燕王喜听了,觉得有理,便召燕丹,赐他白绫自尽。燕丹欣然接过白绫说: 
  “秦乃虎狼之邦,用我的头绝不会换来嬴政的怜悯与仁慈。儿臣死不足惜,只可惜我燕国再无复国的希望了!” 
  说罢自缢而死。 
  燕王派使臣快马送上燕丹首级以求退兵,秦王见了,对来使说: 
  “你回去告诉燕王,只有燕丹的头还不行。想当初我秦兵伐赵,赵残部拥代王继续与我作对,而你们燕王还庇护支持他。今天要想我罢兵,再把代王的头送来。” 
  使臣回到辽东,对燕王如实讲了。燕王立即找来代王,对他说: 
  “因你兵败投靠我,秦王怪罪,要我取了你的首级去谢罪。我看在过去友谊的份上,不忍杀你,给你一段白绫,请自便吧!” 
  代王听了哭道: 
  “燕王明鉴,此乃秦王使我自相残杀之计。吾死不足惜,可惜燕王你的势力更加单薄,不堪秦兵一击了。请燕王三思。只要饶我一死,我将听命于麾下,合兵共抗强秦,与他拼个鱼死网破……” 
  燕王冷冷地说: 
  “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