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生病凭什么 作者:原是流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对于特别危重病用进口药可能要比用国产药慢慢拖还省钱,也不用那么活受罪!真的是省钱,要不算个账给你看:严重感染,直接上进口药,比如一天400块钱,三天能控制下来;上国产药,一天100块,一周不见动静,换一种,一天200块,过了一周还不见动静,转而上进口,这可能一周也依然下不来,很简单,病已经拖得不轻了嘛!
  用进口药当然跟是否爱国无关,像辉瑞(就是那个歪打正着研制出伟哥的国际医药巨头)一年用于药品研发的费用比整个中国用于药品研发的经费还多得多,它一年可能没研制出几个新药来(现在一个新药的研制费用动辄就是几亿、几十亿,注意单位是美元);而中国呢,一年可以研制出上万种“新药”,而绝大多数“新药”是拿人家过了专利期的老药,添添这个,加加那个,改改剂型,然后拿到国家上骗政府、下骗百姓,这样折腾一下,价格翻得比孙悟空还快。所以我的态度是,你要叫我们的患者支持国货,你怎么不叫药厂多努把力,少生产些垃圾,多出些好东西!总之一句话:不要迷信进口药,但更不要迷信国产“新药”、“高档药”,对于绝大多数疾病,常规药就可以解决问题。
  (3)中药跟西药有差别吗
  这个话题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它的确比较复杂,有个民族感情在这里,有些人动不动就拿出爱国的大旗来,为讲个实话成了崇洋媚外我也消受不了,不过我当然得好好注意说话的语气。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的中医中药是有许多珍宝,有一些中药制剂效果还非常不错。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医药有很深的感情,但现在的中药市场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乱!不仅让医生眼花缭乱,更让老百姓两眼迷蒙、雾里看花。我用一个词,不知会不会有人来找我算账——“大多”,大多中药制剂生产者利用了老百姓对中药的深厚感情,大量地生产一些骗钱药、昧良心药,大多数市面上的中药制剂有一定疗效,但它的疗效跟价格不成正比。而且目前我国的中医药管理市场是医疗市场中最混乱的,在中药制剂上虚假广告特别多。
  我想,公允的说法是:在创伤、感染性疾病、急危重病或现代医学已证实且取得良好疗效的疾病种类上,还是优先考虑西药;至于那些现代医学没有肯定疗效的,或目前还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的,可以考虑用中医中药治疗,但一定要到正规的中医医院去。
  至于广告嘛,大伙目前还是不信为妙。大家都不去信,我们的耳朵、眼睛也能过上一段时间的好日子,那些药品生产企业也才会用点心去提高药品质量,而不是老一心琢磨着怎样骗一把就溜!
  (4)别让虚假医药广告害了你
  ①只要在广播、电视里轰炸上甘岭似的插播广告的药品和保健品,能不买就不买,买了至少你对不起它们强暴你眼球的那份可恶。
  ②只要是各中小城市“午夜的收音机,轻轻传来一首歌”和各省卫星台里出现的那些个天天在传道授业解惑的“专家、教授”,你能不落在他们手里就尽量躲远些,即使被他们绑架也要亡命天涯。他们能有个医师执照,那可是相当的对得起那身笔挺的白大褂(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那么笔挺的白大褂,我的那个口水呀……)
  ③任何媒体上只要出现“根治”这个词,不管它根治的是乙肝还是肿瘤,不管它根治的是感冒还是头皮屑,尽量躲得远远的!不管谁说这个词,都不要信!
  二、真诚的大实话(1)
  1。我们的医生是好的医生吗
  医学是一门让人类减少痛苦的学问;而医生呢?我的看法是:让人类减少痛苦的一群专业人员!
  所以好医生当然是能很好地让病人减少痛苦的医生,坏医生则是不能、甚至会加重病人痛苦的医生!我这个定义是很简单,而且幼稚,会让绝大多数专家摇头,但对于一般病人: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按这个定义,目前中国的多数医生并不能算得上好医生,当然他们用技术解决了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但内心上的痛苦呢,当一个病人,走进庞大的医院,怀着陌生而恐惧的心情,在候诊大厅紧张地盯着叫号牌,在一个个极端官僚的程序中被推来挡去,没有安慰和鼓励,也没有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只有云端上的权威,只有冰冷的机器,只有一张寥寥数语的报告单……
  那么我们来反思,我们的医学是好的医学吗?我们的医生是好的医生吗?我们可以用药物、用手术来减少病人身体上的痛苦,但我们似乎忘记了:病人还有内心的痛苦。当他被推进这个庞大的白色机器中,本身这个过程就给他带来了难言的痛苦!
  而更可怜的是:在中国的医疗现状下,似乎病人还要有很高的智慧来应对就医过程中的一切。这是个很专业的领域,病人本来因为疾病的困扰,很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他累了,他只想有个专业人士来为他打理一切,没想到环顾四周,才发现自己与医生交流很困难,发现有太多让他不能完全信任医生的理由,还发现自己必须学着当一名聪明的病人。
  当一名聪明的病人!这很无奈,也是对现代医学的一个反讽!我们当然希望我们的医疗体制改革能最终解决这些难题——但不知那将是猴年马月的事!
  2。怎样做一个聪明的病人呢
  我看过很多专家写的忠告,归纳得像规章制度!在中国,规章制度是一种让大家厌恶的事物。还好,我是一位医生,我愿意坦诚地告诉你,我会喜欢和厌恶什么样的病人,我会对什么样的病人提供我十足的真诚、最好的耐性,而且我还会告诉你:我或者我的同行们有时会采取哪些小伎俩。
  (1)结交一个好的医生朋友
  首先,如果是我的亲戚、朋友、或本院同事介绍的患者,我一般会非常用心、而且真诚地为他考虑一切。这点,我想大家应该不会有所疑问吧?我们都知道生病了赶快去找当医生的熟人,有这个熟人会让你的就医程序变得方便,且不容易受欺骗。好了,你看到这里,现在自己假设一下:如果你的家人生病了,你是否马上可以找到一个愿意帮忙的医生朋友。这个医生朋友无需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他只要有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有一个同行的交际圈子,关键是:他会用心帮助你!有吗?现在你就回想一下,有吗?如果有,那么这一章你就完全可以跳过,有事直接向你的医生朋友咨询即可。如果没有,那你是不是要检讨一下:为什么你没有这样的朋友?
  结交一个好的医生朋友,这在目前中国是最实用的手段,尽管没有一篇正规的文章会像我这样口无掩拦地告诉你事实——虽然这使得文章显得很庸俗、很不上层次,但相信我,有一个好的医生朋友比任何一个专家写的就医指南还管用十倍!为什么你没有,不是因为你就那么不幸,周围的医生都和你八字不合,而是你根本就没有那根弦——你只想临时抱佛脚!你或许可以不用去结交政府部门的朋友(有那就更好),如果你确定自己会是一个好公民的话!但你必须得有一个好的医生朋友,为什么呢?疾病肯定会在你或你的家人身上发生,你会在某一天需要医生朋友的帮助。
  我让大家这么有目的性的结交朋友,是不是很庸俗,当然不是,这是一个很开放的社会,美好的人生需要很多不同的朋友共同分享。你的同学圈中肯定有当医生的,找机会联系一下;或者你在某个饭局上认识了一个医生朋友,不要饭吃完了就算,想办法再联系一下,去他家串一下门,约几个朋友再聚一下……总之一句话:不是你办不到,只是你缺乏那个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2)多学一点医学常识
  我当医生,对有医学常识的人会很用心、且不敢欺骗,当然态度可能不一定会那么热情,总之一句话:医生对有医学常识的人总会更努力地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法。原因呢?太简单了:病人也懂一点门道呀,万一哪个地方做错了就吃不了兜着走了!蒙蒙别人还可以,蒙懂行的那不是自找苦头吗?
  对于你而言,多懂一些医学常识,在与医生交流时就有了用武之地!比如我去别的城市别的医院看病,我一般不好意思直接说自己也是医生,但我会在医生面前用专业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他当然不是傻子呀,马上知道我也是懂行的,态度立马大转弯,说话也不再大大咧咧的了,生怕犯点错让我知道,而我呢,一般能得到较好的服务。
  3。医生是这样保持他们的权威的
  医生的权威来源于他对医学知识的垄断。垄断的程度越高,医生的权威就越高,医生的利益就越有保证,医学史上的一切阶段都是如此。在中国古代,郎中总倾向于用很神秘的语言来描述病情,如“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灵棂·百病始生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开的处方也倾向于神秘化,如让鲁迅先生深恶痛绝的原配的蟋蟀、经霜的芦苇、人血馒头等等。
  而西方也是如此,他们更绝,早期的西方医学的医疗文书是用拉丁文来写的,这种文字其实很少人能看懂(在上个十年,中国的一些教会医院培养出来的老教授还是用拉丁文来写病历和处方,这是真的,我亲眼所见),开的处方也尽量的复杂化,处方中的很多药物根本不大可能配齐。如西方早期的医生会开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动物毛发来入药,这些动物可能一年都难以逮到一只(这还有一个更深的原因:你自己无法配齐药方所要求的全部成分,如果不能治愈不是我的责任)。而现在的医生则倾向于把病历写得龙飞凤舞,在向病人解释病情时专挑高深的专业术语,其实这一切最根本的目的是将医学神秘化和保持对医学知识的垄断。
  现在整个医学界很担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生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