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瑜伽师地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谒俜杆媸闭倭钇渚跷颉Sκ比缋碲鸨鞣!1擞姓罴不蛴谐钣侵詹黄帷I迫ǚ奖憔攘普罴部獬钣恰S谥钕铝有紊R淠罹堑取V詹磺崃辍S谑笔奔渌嫒肜途搿H缙渌宋嫡āS谑笔奔湮钕的睢S谒稻秤胝淌凇?叭涛誓巡簧叻ⅰS诒私湫谢虻然蛟鲋瘴藜趿印R嗖粣嵡罄Ь础>咦惚薜粑薅=浼煸蛘猜J嫜掌绞釉独腧尽H岷兔烙锵妊晕恃逗ξ取S谥钌破泛愠P尴啊2恍蟹乓堇胫钚傅 <匆允鞘陆滔巴街凇R嗔钭孕凶そF腥挥τ谝磺惺鄙闳⊥街凇R喾遣簧阋喾潜湟臁J敲腥谥钣星樯闳∩闶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长时摄受。谓诸菩萨于住下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当知说名长时摄受。以经久时方堪净故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短时摄受。谓诸菩萨于住中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当知说名短时摄受。非经久时方堪净故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最后摄受。谓诸菩萨于住上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当知说名最后摄受。即于此生堪任净故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略有六种无倒摄受。由此摄受。过去未来现在菩萨。于诸有情曾正摄受当正摄受现正摄受。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菩萨如是于诸有情六种摄受无倒转时。当知遭遇略十二种艰难之事。聪睿菩萨于彼十二艰难之事当正觉了。何等十二。一者于多安住违犯有情。若罚若舍。是名菩萨遭艰难事。二者于恶有情为调伏故。方便现行辛楚加行。防自意乐不生烦恼。是名菩萨遭艰难事。三者现可施物极为鲜少。现来求者其数弥多。是名菩萨遭艰难事。四者唯有一身。众多有情种种事业并现在前。同时来请共为助伴。是名菩萨遭艰难事。五者居放逸处。若住世间可爱妙定。若生天上乐世界中。令心调善。是名菩萨遭艰难事。六者常求遍作利有情事。而于此事无力无能。是名菩萨遭艰难事。七者于其愚痴谄诈刚强诸有情所。若为说法若复弃舍。是名菩萨遭艰难事。八者常于生死见大过失。为度有情而不弃舍。是名菩萨遭艰难事。九者未证清净增上意乐。多分虑恐失念命终。是名菩萨遭艰难事。十者未证清净增上意乐。他来求乞第一最胜所可爱物。是名菩萨遭艰难事。十一者种种异见种种胜解诸有情类。若别教诲若总弃舍。是名菩萨遭艰难事。十二者常行最极不放逸行。而不应断一切烦恼。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若诸菩萨遭遇如是诸艰难事。或于其中应观轻重。如其所应而作方便。或于其中应审简择补特伽罗。或于其中攀缘。勇猛摄受因转。若发正愿。或于其中制御其心不令流散。或于其中安住其心。猛利思择不生厌倦而自安忍。或于其中而行放舍。或于其中发勤精进炽然无懈。或于其中善巧方便而正修行。菩萨如是于正对治方便善巧。虽遭一切诸艰难事正现在前。而无怯弱自正能免










                    瑜伽师地论





                  

如前所说十三住中。应知随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种唯菩萨地。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为地。何等为七。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如是七种菩萨地中。最后一种名为杂地。前种姓住名种性地。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极欢喜住名净胜意乐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种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名行正行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名决定地。此地菩萨堕在第三决定中。故无碍解住名决定行地。最上成满菩萨住。及如来住。名到究竟地。如来住地于后建立佛法品中。当广演说。



问菩萨从胜解行地。随入净胜意乐地时。云何超过诸恶趣等。答是诸菩萨依止世间清净静虑。于胜解行地已善积集菩提资粮。于如前说百一十苦诸有情类。修习哀愍无余思惟。由此修习为因缘故。于彼色类诸有情所。得哀愍意乐及悲意乐。由是因缘为利恶趣诸有情故。誓居恶趣如己舍宅。作是誓言。我若唯住如是处所。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能忍受。为除一切有情苦故。一切有情诸恶趣业。以净意乐。悉愿自身代彼领受苦异熟果。为令毕竟一切恶业永不现行一切善业常现行故心发正愿。彼由修习如是世间清净静虑悲愿力故。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于自所依皆得除遣。由此断故菩萨不久获得转依。于诸恶趣所有恶业毕竟不作。于诸恶趣决定不往。齐此菩萨说名超过一切恶趣。亦名超过胜解行地。亦名已入净胜意乐地



如前住品所说信等。能净修治诸住十法。今于此中当知亦能净修治地。如是十法所有安立。所治能治略义次第皆应了知。



谓彼十种净修地法能对治。彼所对治法故得安立。何等为十。谓一切种全未发心。全未受持菩萨学处。是名为信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信。于诸有情有损害心。是名为悲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悲。于诸有情。有嗔恚心。是名为慈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慈。于身命财有所顾恋。是名为舍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舍。于诸有情悕求报恩。见彼邪行贪着利养多有所作。是无厌倦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无倦。无有方便善巧加行。是善知论所对治法。对治彼故立善知论。性不柔和。不于他心随顺而转。是名善知一切世间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善知一切世间。于修善法放逸懈怠。是名惭愧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惭愧。于其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断生死大苦。深生怯弱。当知是名坚力持性所对治法。对治彼故所以安立坚力持性。于大师所犹豫疑惑。当知是名供养如来所对治法。对治彼故所以安立供养如来如是且说所治能治安立十法。



云何复名如是略义。谓此十法略显二义。一者显示意乐清净。二者显示加行清净。当知前三显示菩萨意乐清净。其余七种显示菩萨加行清净。



如是十法次第云何。谓诸菩萨于大菩提先深净信。次于有苦诸有情类发起悲愍。起悲愍时如是誓愿。我应拔济一切有情令其安乐。而起慈心。起慈心已一切能舍于身命财。无所顾恋。无顾恋已即为彼义精勤加行无有厌倦。无厌倦已善知诸论。善知论已如世间转。即如是知知世间已。若自烦恼率尔现行深生惭愧。生惭愧已不随烦恼自在而行。便能获得坚力持性。由正获得坚力持性。于正加行能无退转。无量善法运运增长。能于如来奉献上妙正行供养财敬供养。是故最后供养如来。是名十法次第修证。当知如是十种善法。于一切地能净修治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处行品第四



菩萨始从胜解行地。乃至最后到究竟地。于此一切菩萨地中。当知略有四菩萨行。何等为四。一者波罗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



前说六种波罗蜜多。及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愿波罗蜜多。力波罗蜜多。智波罗蜜多。如是十种波罗蜜多。总名波罗蜜多行。如前所说十二行相方便善巧。当知说名方便善巧波罗蜜多。如前所说五种大愿。当知名愿波罗蜜多。所有十力加行清净。当知名力波罗蜜多。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当知名智波罗蜜多。今于此中能取胜义。无分别转清净妙慧。当知名慧波罗蜜多。能取世俗有分别转清净妙智。当知名智波罗蜜多。如是名为二种差别。复有异门。谓无量智。当知说名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悕求后后智殊胜性。当知名愿波罗蜜多。一切魔怨不坏道性。当知名力波罗蜜多。如实觉了所知境性。



当知名智波罗蜜多。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种菩提分法。四种寻思四如实智。皆如前说。总名菩萨菩提分法行。



如前所说威力品中菩萨所有六种神通。是名神通行。



如前所说二种无量。一所调伏界无量。二调伏方便界无量。及成熟品中所说。一切成熟有情。总名菩萨成熟有情行。如是四种菩萨妙行。当知普摄一切菩萨所行善行



应知此中施等十法。经三大劫阿僧企耶。长时修习乃圆证。故自性清净体殊胜。故过余一切世间声闻独觉善根。摄受最胜菩提果。故如是十法最极长时乃能圆证。自性最极清净殊胜。能得最极菩提妙果。是故说名波罗蜜多



应知如是波罗蜜多。由三因缘次第建立。何等为三。一由对治故。二由生起故。三由异熟果故。云何如是波罗蜜多由对治故次第建立。谓悭恶行。于诸有情怨恨逼恼懈怠散乱闇钝愚痴。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为对治。如其所应建立六种波罗蜜多。当知所余波罗蜜多即此所摄。如是名为由对治故次第建立。云何如是波罗蜜多由生起故次第建立。谓诸菩萨先于财位无所顾恋。弃家诸欲受净尸罗。敬重戒故能忍他恼不恼于他。受持净戒修习忍已。戒净无动无间无断。于诸善品勤修加行。如是修习勤精进故离诸放逸。能触妙善心一境性。心得定故如实了知。观见一切所知境界。当知是名由生起故次第建立。云何如是波罗蜜多由异熟果次第建立。谓诸菩萨于现法中精勤修学施等善法。由是因缘于当来世。获得种种外妙珍财无不圆满。当知是施波罗蜜多因力所作。获得内五自体圆满。是余戒等波罗蜜多因力所作。云何内五自体圆满。谓善趣摄若天若人。于余有情寿等殊胜。当知是名第一圆满。若有俱生。于善加行常无厌倦。堪忍他恼不乐恼他。当知是名第二圆满。若有俱生。普于一切所作事业坚固勇猛。当知是名第三圆满。若有俱生。性薄尘秽于其自心能自在转。心有堪能于一切义速证通慧。当知是名第四圆满。若有俱生。于一切义其慧广大聪敏捷利。当知是名第五圆满。应知是名由异熟果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次第建立。



由前四种波罗蜜多资粮自性眷属守护。当知圆满修诸菩萨增上戒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