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瑜伽师地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次诸外道辈。略有五种愚夫之相。由彼相故堕愚夫数。谓诸外道性聪慧者。犹尚不免怀聪慧慢。况非聪慧。是名第一愚夫之相。又诸外道多为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二愚夫之相。又诸外道若诸圣者为说正法正教正诫。即便违逆呵骂毁呰。是名第三愚夫之相。又诸外道喜自陈说似正法论。或开示他。是名第四愚夫之相。又诸外道虽为如来如来弟子之所降伏。亦知如来所说法律是真善说。知自法律是妄恶说。然由我慢增上力故。都不信受。乃至不集观察因缘。是名第五愚夫之相



复次如来成就六分。得名无间论师子王。何等为六。所谓最初往诣外道敌论者所。乃至恣其问一切义。凡所兴论非为诤论。唯除哀愍诸有情故。其未信者令彼生信。若已信者令倍增长。又兴论时。诸根寂静形色无变。亦无怖畏习气随逐。又终不为诸天世间之所胜伏。一切世间无敌论者。能越一翻唯说一翻。皆能摧伏。又诸世间极聪慧者。极无畏者。若与如来共兴论时。所有辩才皆悉謇讷。增上怖畏逼切身心。一切矫术虚诈言论。皆不能设。又复一切同一会坐处中大众。皆于佛所起胜他心。于彼外道敌论者所起他胜心。又佛世尊言辞威肃。其敌论者所出言词无有威肃。



复次有二种论。何等为二。一有我论。二无我论。无我论有力。有我论无力。有我论者常为无我论者所伏。唯除论者其力羸劣。云何名为有我论者。谓如有一。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于色等行建立为我。谓我有行。行是我所。我在行中不流不散。遍随支节无所不至。是故色等诸行性我。依诸行田生福非福。因兹领受爱不爱果。譬如农夫依止良田营事农业及与种植药草丛林。是名我论。云何名为无我论者。谓有二种。一破我论。二立无我。破我论者。若计实我能有作用于爱非爱诸果业中得自在者。此我恒时欣乐厌苦。是故此我唯应生福不生非福。又我作用常现在前内外诸行。若变异时。不应发生愁忧悲叹。又我是常以觉为先。凡所生起。常应随转无有变易。然不可得。如是名为破有我论立无我者。以一切行从众缘生。若遇福缘福便生起。与此相违生起非福。由此为缘能招一切爱非爱果。依众缘故皆是无常。唯于如是因果所摄诸行流转。假立我等。若依胜义。一切诸法皆无我等。如是名为立无我论



复次由五种相。有学无学二种差别。谓诸无学所成就智说名无上。一切有学所成就智说名有上。如智无上。当知正行及与解脱无上亦尔。又诸无学以善清净诸圣慧眼观佛法身。有学不尔。又诸无学以善圆满无颠倒行奉事如来。有学不尔。是名五相










                    瑜伽师地论





                  如是已说行择摄。处择摄我今当说。总嗢拖南曰



 初安立等智同等  最后当知离欲等 



别嗢拖南曰



 安立与差别  愚不愚教授



 解脱烦恼业  皆广说应知 



由五种相。当知安立诸受差别。一自性故。二所依故。三所缘故。四助伴故。五随转故。自性故者。谓有三受。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所依故者。谓有六种。即眼耳鼻舌身与意。所缘故者。谓色等六所缘境界。助伴故者。谓想思或余善不善无记心法。与此相应。随转故者。谓此相应心由依彼故。三受随转。彼为诸受同生同灭所依止处。



复次如是五相安立诸受。当知复有八种差别。一内处差别。二外处差别。三六识身差别。四六触身差别。五六受身差别。六六想身差别。七六思身差别。八六爱身差别。当知此中由三和合义立前三差别。由受因缘义立第四差别。由三和合触果义立第五差别。由分别受随言说义立第六差别。所以者何。受诸受时作如是想。我今领受此苦此乐此非苦乐。亦复为他随起言说。由业烦恼二杂染义。当知建立第七第八两种差别。所以者何。由于彼受若合若离起思造作。如如发起思所造作。如是如是生爱求愿。



复次当知略有二种一切。一少分一切。二一切一切。如说一切皆无常者。当知此依少分一切。唯一切行非无为故。言一切法皆无我者。当知此依一切一切。又由三相应知是愚。一由自性故。二由因缘故。三由果故。愚自性故者。谓由缠故即是忘失。于现在世由随眠故即是当来忘失之法。愚因缘故者。谓于五相受安立中。不能觉了是无常等。及遍自体初中后位所有恼乱皆不了故。当知即是于生老病及死法性不能觉了。初恼乱者。谓由生故。中恼乱者。谓由病故。后恼乱者。谓由老死二种法故。愚果故者。谓愁等苦爱等杂染。



复次由三种相当知不愚。一自性故。二由碍故。三由障故。不愚自性者。谓于五相受安立中。善能觉了自相共相。由此能断一切烦恼。能觉圣谛。能证涅槃。不愚碍者。由四种魔。谓由蕴魔遍一切处随逐义故。由彼天魔于时时间能数任持障碍义故。死烦恼魔能与死生所生众苦作器义故。不愚障者。谓缘不现见境烦恼。及缘非不现见境缠。或彼随眠



复次诸佛世尊佛圣弟子。由三种相能正教授诸弟子众。何等为三。一引导教授。二随其所应于所缘境安处教授。三令所化得自义教授。如是教授如其次第。当知即是三种神变



复次由二种相应求能成就解脱妙慧。一者如理闻思。久远相续慧。能成就有学解脱。二者有学久远相续慧。能成就无学解脱



复次略有二种解脱成就。一者有学。二者无学。有学者。谓金刚喻三摩地俱。无学者。谓彼已上



复次心清净行苾刍有五种法多有所作。何等为五。一正教授。二奢摩他支。三毗钵舍那支。四无间殷重加行。五出世间慧。正教授者。谓有三种正友所显。一者大师。二者轨范尊重。三者同梵行者及住内法在家英睿。如是名为三种正友。诸有智者从彼应求积集善门真正教授。奢摩他支者。谓如有一。具尸罗住。广说应知如声闻地。如是尸罗具足住已。便无有悔。无悔故欢。广说乃至乐故心定。毗钵舍那支者。谓得三种随欲言教。一圣正言教。二厌离言教。三令心离盖趣爱言教。云何圣正言教。谓依众圣五无学蕴所有言教。即是宣说诸圣成就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智见。云何厌离言教。谓依三种令增少欲喜足言教。及依乐断乐修令离愦闹言教。云何令心离盖趣爱言教。当知此教复有三门。一者一切烦恼盖离盖趣爱言教。二者五盖离盖趣爱言教。三者无明盖离盖趣爱言教。当知此中依为证得断离灭界所有言说。是初言教。依即于彼见胜功德。及于所治盖处诸行深见过患所有言说。当知是名第二言教。随顺如是缘性缘起所有言说。当知是名第三言教。如是三种言教。总名毗钵舍那支。又此言教以略言之复有三种。一能生乐欲言教。二能正安处资粮言教。三能正安处作意言教。谓圣正言教名能生乐欲言教。厌离言教名正安处资粮言教。令心离盖趣爱言教名正安处作意言教。依此言教胜奢摩他所摄受慧。名毗钵舍那。是故说此言教。名毗钵舍那支。云何无间殷重加行。谓常所作。委悉所作。勤精进住。当知即依止观加行。又勤精进应知五种。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不下精进。四无动精进。五无喜足精进。此中最初当知发起猛利乐欲。次随所欲发起坚固勇悍方便。次为证得所受诸法。不自轻蔑亦无怯惧。次能堪忍寒热等苦。后于下劣不生喜足。欣求后后转胜转妙诸功德住。彼由如是勤精进住入谛现观。证得诸圣出世间慧。于修道中依止此慧。若行若住。能正除遣所依身中诸随烦恼。令心清净。谓住聚落或聚落边。若见少壮端严美妙形色母邑。即便作意思惟不净。为欲损害缘彼贪故。若遇他人逼迫恼乱。即便作意思惟慈相。为欲损害缘彼嗔故。如是行时能正除遣诸随烦恼。令心清净。若远离处修习入出二种息念。除遣欲等诸恶寻思。如是住时能正除遣诸随烦恼。令心清净。彼依如是已所证得出世间慧。于一切行修无常想。能正蠲除所余我慢。如是善士为所依止。复得无倒教授前行。由此渐次能证有学圆满解脱。得金刚喻三摩地故。亦证无学圆满解脱。一切烦恼皆离系故



云何解脱。谓起毕竟断对治故。一切烦恼品类粗重永息灭故。证得转依令诸烦恼决定究竟成不生法。是名解脱。若圣弟子无所有处已得离欲。唯余非想非非想处所有诸行。复能安住胜有顶定。尔时无间能随证得诸漏永尽。若所余位虽能渐断彼彼诸漏。然非无间能随证得诸漏永尽。如是乃至无所有处未得离欲



复次诸欲界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欲漏。诸色无色二界所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有漏。若诸有情。或未离欲。或已离欲。除诸外道所有邪僻分别愚痴所生恶见蔽覆其心。依此恶见于彼诸欲。一分寻求。一分离欲。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于彼三界所有无智。总摄为一。立无明漏



复次有九种事能和合故。当知建立九结差别。云何九事。一依在家品可爱有情非有情数一切境界贪爱缠事。二即依此品可恶有情非有情数一切境界嗔恚缠事。三依有情数憍慢缠事。若四五六依恶说法诸出家品三种邪僻胜解缠事。谓依听闻不正法故。依不如理邪思惟故。依非方便所摄修故。如是差别即为三种。七于善说法律无胜解缠事。八依出家品智贫穷事。九依在家品财贫穷事。由此九事如其所应当知配属爱等九结。此中由嫉变坏心故。于正法内发起法悭。由此当来智慧贫乏。余随所应配属应知



复次由为贪缚所缠缚故。于能随顺乐受境界心不能舍。如是嗔缚所缠缚故。于能随顺苦受境界心不能舍。由愚痴缚所缠缚故。于能随顺非苦乐受中庸境界心不能舍。由此因缘故立三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