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瑜伽师地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昔未超海  暴流无后有 



今此颂中。云何贪恚。谓如有一处在居家。于可意境可意有情。共相会遇而生贪着。于不可意境及有情。共相会遇而生嗔恚。云何欣戚。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率尔得生须臾正信不善观察前后得失忽然自励便弃家法往趣非家。既出家已与凡道俗共相杂住。遂于去来货财亲友追念思慕忧戚缠心。或复有一非由正信。亦非自励往趣非家。然或为王之所驱迫。乃至或为不活邪畏之所恐怖舍离居家。既出家已于其正信诸婆罗门居士等边。时时多获利养恭敬。深生爱味。窃作念言。吾此一方善哉奇要。无劳稼穑。不事商贾。少致艰辛足堪活命。彼缘如是利养恭敬。便自欣悦。安然而住。云何毛竖及意寻思。谓如有一非由自励。不为活命舍离居家。然由正信捐弃家法。往趣非家。既出家已不与道俗共相杂住。便臻远离寂静闲居。彼闲居时。或于尘雾或昏夜分。见大云气闻震雷音。或逢雹雨师子虎豹。或遭凶猾窃劫抄虏。或遇非人来相娆逼。便生惊怖身毛为竖。或至昼分。于彼去来妙欲亲友。发依耽嗜所有寻思。谓欲寻思如经广说。乃至家世相应寻思。如是已说贪恚等事。云何润生及与自生。犹如世间诺瞿陀树。润名爱水。由此为缘能生诸取。彼贪恚等一切皆用此为共缘。自者。即是贪恚为先寻思为后。各各差别种子界性。云何贪恚乃至寻思别缚诸欲。犹如世间摩鲁迦条缠绕林树。谓略说有六种别欲。或有身手力所引致现在事欲。谓居家者所有诸欲于此境界用此为缘发生贪恚。或有从他所得种种现在事欲。谓为活命而出家者所有诸欲。于此境界用此为缘发生欣悦。或有过去未来事欲。谓忽自励而出家者所有诸欲。于此境界用此为缘发生忧戚。或有所余诸烦恼欲。略有二种。谓于欲界自体及资身命。或有未断妄分别贪。谓由正信而出家者。寂静闲居于尘夜分所遭众事。于此境界用此为缘便生惊怖身毛为竖。或有未断妄分别贪。所谓即此补特伽罗至昼日分。于外色声香味触境。用此为缘发生意地所有寻思。又有沙门若婆罗门。如实了知如前所说贪与恚等及彼因缘。又能了知众缘生法无常性已。随其所生不起贪着。即便弃舍变吐断灭。离色无色二界贪故。度有暴流。离欲贪故。度欲暴流。如是暴流昔所未度。今既度已终无有退。复次今当略办上所说义。谓薄伽梵于此颂中略显三位。一在家位。二出家位。三远离位。又略显示共与不共。因缘所生。若爱若恚。于诸欲中二种别缚。及断方便并断胜利。当知是名此中略义。又于此中若贪若欣若依耽嗜所有寻思。当知爱品。若恚若戚。及与惊怖。当知恚品



 应作婆罗门  谓断无纵逸



 求弃舍诸欲  不悕望此有



 若更有所作  非真婆罗门



 当知婆罗门  于所作已办



 诸身分劬劳  未极底未度



 已得度住陆  无勤到彼岸



 天汝今当知  此喻真梵志



 谓永尽诸漏  得常委静虑



 彼永断一切  愁忧及炽燃



 恒住于正念  亦常心解脱 



今此颂中。显示彼天依于世俗诸婆罗门为世尊说。谓有种姓诸婆罗门。自号我为真实梵志。计梵世间为最究竟。悕求梵世安住于色常勤精进。心无懈倦。恒乐远离寂静闲居。减省睡眠修习静定。为断事欲及烦恼欲。由彼种姓诸婆罗门计梵世间以为究竟。悕望梵世不求欲有。又显如来依第一义诸婆罗门而报彼天。若婆罗门作所作已数复应作。更有胜上所应作事。当知此非真婆罗门。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超登一切萨迦耶岸。安住陆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由此显示学与无学皆婆罗门。学有二种。谓于欲界或未离欲或已离欲。未离欲者。未得源底未到彼岸。于二种法犹未具足。一未得内心胜奢摩他。二虽已得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未善清净。由阙内心奢摩他故。乘如所得圣道浮囊。为证内心奢摩他故。运动如足勇猛精进。又复为令增上慧法毗钵舍那善清净故。运动如手勇猛精进。彼于如是勤精进时。离欲界欲如得源底。证阿罗汉如到彼岸。已离欲者。证得内心胜奢摩他。亦得善净毗钵舍那。唯为进断上分诸结。发勤精进非诸身分。若已越度成阿罗汉。所作已办离勤功用。名住陆地已到彼岸。此则显示诸婆罗门依第一义略有三种。二是有学。一是无学。若已究竟到于彼岸诸婆罗门。名永尽漏。若未离欲一切身分勤精进者。名得常委。若已离欲得源底者。名得静虑。得静虑者。永断一切下分结故。已断贪欲及嗔恚品所有一切愁忧炽燃。永尽漏者。永断修断诸烦恼故。已善修习四种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脱。彼非作已数数更作。亦无增胜所应作事。是故说彼名第一义真婆罗门



苾刍苾刍已度暴流耶。告言。如是天。无攀无住。已度暴流耶。告言。如是天。苾刍汝今。犹如何等。无攀无住。已度暴流



 如如我劬劳  如是如是劣



 如如我劣已  如是如是住



 如如我住已  如是如是漂



 天我如如舍劬劳  如是如是无减劣



 如是广说鲜白品  此中只焰颂应知 



今此颂中。无攀无住者。谓涅槃灭定。如前已说。世尊依昔示现修习菩萨行时所有最极难行苦行非方便摄勇猛精进。又依示现坐菩提座非方便摄勇猛精进。断遍知故。说如是言。天汝当知我昔如如虚设劬劳。如是如是我便减劣。如如减劣如是如是我便止住如如止住。如是如是又被漂溺。与此相违。应知白品。此中显示修苦行时非方便摄勇猛精进。名曰劬劳。行邪方便善法退失。名为减劣。既知退失诸善法已息邪方便。说名止住。舍诸苦行更求余师。遂于嗢达洛迦。阿逻茶等邪所执处。随顺观察故名漂溺。复于后时坐菩提座。弃舍一切非方便摄勇猛精进。所有善法遂得增长。如如善法既增长已。如是如是于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于所修断展转寻求胜上微妙。既由如是不知足故。遂不更求余外道师。无师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名大觉者。此中四义舍劬劳等四句经文如其次第配释应知云何复依涅槃无依无住以显差别。谓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略由四因。何等为四。谓最初有依耽嗜寻。依耽嗜寻为依止故。便有懈怠。又由懈怠为依止故。住异生分。住异生分为依止故。顺生死流贪爱势力。令于五趣生死河中顺流漂溺。与此相违四种因故。能度暴流。如应当知。云何复依想受灭定以显差别。谓如有一先已证得想受灭定复住放逸。多住想受。而不多住诸想受灭。由此因缘。退失灭定。由退失故。还复止住下地生因。住彼因故心便定趣彼所得果。与此相违。应知白品四句差别



 独臻阿练若  静虑弃珍财



 为别有方求  为穷窬封邑



 何不与人交  而绝无徒侣



 得义心寂静  摧妙色魔军



 我独处思惟  受最胜安乐



 故不与人交  而绝无徒侣 



此因天女所问伽他。言得义者。略有二种。一者证得沙门果义。二者证得圣神通义。由初得义。超越一切生死大苦。第二得义证八解脱寂静思惟现法乐住。又初得义降伏可爱妙色魔军第二得义独处思惟受胜安乐。此中意辩圣神通义所以者何。谓如有一为欲成办圣神通义为令解脱清净圆满依十遍处方便修行。由此因缘。令遍处定清净圆满。亦令解脱转得清净圆满鲜白。亦能成办圣神通义。彼既了知此成办已。便自通达我义已办。沙门果义亦得成就。是真沙门。于求财者深修厌毁。于诸城邑交游等处。了知其初。了知过患。了知出离。亦能了知趣出离行。生彼因缘说名为初。无常众苦变坏法性。是名过患。欲贪调伏断除超越。名为出离。圣八支道名趣出离行。若有于彼不见其初。乃至不见趣出离行。由是因缘。于具珍财有情等处。不能厌毁。城邑交游周旋不绝。而谓彼为心得寂静。于出居家证八解脱静虑定者内心寂静。反生诽谤。由是彼于内心寂静。则不堪能善见善知善鉴善达。若第一义内心寂静与此相违。则能善见乃至善达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于此略示诸受欲者乐杂住者。非第一义内心寂静若有证得八解脱定。离诸爱味。名第一义内心寂静。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诸行无常  有生灭法  由生灭故



 彼寂为乐 



今此颂中。蕴及取蕴皆名诸行。此中义者意在取蕴。是五取蕴略有三种。谓去来今。诸行无常者。谓彼诸行本无而生生已寻灭。若过去生。过去所得诸自体中所有诸蕴。皆过去故。已谢灭故。生已没故。体是无常。若未来生。未来所得诸自体中所有诸蕴。皆未生故。非已起故未灭没故。可生起故。是有生法。若现在生。现在所得诸自体中所有暂住支持存活。有情诸蕴皆死法故可为殒灭之所灭故。是有灭法。若彼诸蕴。在于未来所得自体是有生法。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乃至即当如是正住。唯除才生生已寻灭。若诸有情于现法中永尽未来诸蕴因者。一切未来自体诸蕴皆不生故。说名彼寂。又复此寂由二因缘说之为乐。一者一切苦因灭故。一切粗重永止息故。于现法中安乐住。故说之为乐。二者当来生老病等所有众苦永解脱故。说之为乐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说正见依处及正见果。复有差别。谓略显示遍知依处及彼断灭。又略显示所遍知法及与遍知。又略显示三世诸行所有杂染及彼寂故所有清净。又略显示诸缘起法及缘起灭。又略显示苦谛灭谛。又略显示空与无愿二解脱门所依处所。及显无相一解脱门所依处所。又略显示圣谛现观相违二法断所依处。言二法者。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