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军事、行政及对被征服地区居民的政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在军事方面,他实行募兵制,建立了一支由国王直接掌握的常备军。军 

队装备由国家提供。军队包括中央直属兵团和地方兵团。后者除戍守地方 

外,可供出征时调用。军队兵员以亚述人为主,也在认为可靠的被征服地区 

居民中征集,但只能充任步兵,或辎重兵、工兵中的杂役。此时还建立了人 

类历史上的一个新兵种——工兵。经过改革,亚述建立了兵种齐全、装备精 

良、极富战斗力的强大军队。是为亚述军事奴隶制帝国的重要支柱。 

     在行政方面,他将原由总督掌管的大区划为较小的行省,由他任命的省 

区长官负责治理。到公元前738年,帝国内这种行省达80个。省区长官有 

收取赋税、贮存军需品及组织居民履行国家义务等职能,无权免除居民赋税 

和义务。行省的政务,由国王另外任命的委任官治理,以此加强国王的集权 

统治。为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他规定亚述人可以直接上书给国王。此外, 

他还搞过国家人口普查,建立了以驿站传递消息的情报网,以便随时掌握各 

地的军政动态。通过行政改革,加强了中央和国王的权力。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统治时期,从根本上改变了帝国对俘虏和被征服 

地区居民的政策。过去,亚述统治者对被征服者实行极其残酷的大屠杀,只 

将少量的战俘留作奴隶。自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以来,虽也屠杀被征服 

者,但更多的是将其进行强制性的迁徙。这种迁徙往往是以一个或几个家族 

为单位,携带妻子儿女及一部分家什,分小股迁离故土。新住地的居民由不 

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组成,以防止他们组织起来反抗亚述统治者。这种 

迁徙和混居的政策,一直延续到亚述帝国的灭亡。被迁徙的居民,被视为国 

家或贵族奴隶主的奴隶。他们可以分得一块土地,从事农业或畜牧业,但要 

将大部分产品交给主人。其人身及财产亦属主人。奴隶主可将他们和土地一 

起出卖,但不拆散他们的家庭。这种有一定特色的奴隶制剥削方式,较之先 

前无疑是一大进步。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以后的几代君主,继续执行他的统治政策,并且 

非常注意国家管理机构的完善和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亚述国王依靠军事贵族和祭司集团的支持进行统治。军队是亚述帝国的 

支柱,不断地征讨和掠夺,既可玄耀帝国雄威,也是其赖以存在的依托。而 

专制君主要想最大限度地将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就要借助宗教使其神圣 

化。国王以国家主神亚述神的代理人的身份进行统治,并担任最高祭司长, 

亲自主持宗教仪式。群臣拜见国王,必须跪拜在他的脚下,吻其面前的土地 


… Page 71…

或他的脚。国王在进行大规模的征伐之前,或任命重要官吏时,要到祭司们 

那里去征询诸神的意旨。这一方面使国王的行动蒙上一层神的光环,另一方 

面,也说明了祭司集团对国家政策所起的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军事征服的需要和管理领土辽阔的大帝国,亚述建立了一套庞 

大,发达的官僚机构。国王的宫廷是全国的指挥中心,国家最重要的官吏也 

经常留驻在宫廷里。从保存下来的阿萨尔哈东时期的官吏表中可以看出,当 

时各种官职达150个。并设有专门的军事机关和财政机关。 

     加强对被征地区居民的统治,也是亚述国家统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被 

征服地区,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对于亚述本土附近的小亚细亚、叙利利北 

部及米底的一些地方,将其直接并入亚述区域划为行省,由国王委派官吏进 

行管理。对远离亚述本土的地区,如叙利亚南部、腓尼基、巴勒斯坦、阿拉 

伯北部、埃兰、埃及等地,则保留原有的国王和政权,但要向亚述纳贡服役, 

而对埃及等地区则派有监督。对两河流域南部的一些大的、古老的城市如巴 

比伦、尼普尔、西帕尔等,采取联盟的统治方式,允许它们保留原有的自治 

权和法律制度,并有免缴赋税和免服徭役的特权。这种特权,始于提格拉特 

帕拉沙尔三世,到其子沙尔马纳塞尔五世(公元前726~前722年)时,为 

打击经济力量过于强大的贵族奴隶主和祭司、商人等阶层,而被取消。萨尔 

贡二世及阿萨尔哈东当政时代,又将其恢复。 

     亚述帝国以军事征服为动力,以宗教神权的力量为精神支柱,凭借着庞 

大复杂的官僚机构,建立了以国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3)亚述帝国的对外政策 

     亚述的对外政策与它的征服扩张相联系。帝国的统治者们在实行武力征 

服的同时,还展现了他们灵活多变的外交才能。亚述帝国不仅曾以强悍的武 

力称霸西亚,而且还在西亚、北非错综复杂的国际外交斗争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 

     亚述的扩张,引起西亚各国极大的不安,迫使这些国家放弃前嫌,共同 

对敌。为了对付亚述,他们组织了三个强大的同盟:在西南方面,有以埃及 

为首的同盟;东南方面的同盟以埃兰为首;北方的以乌拉尔图为首。萨尔贡 

二世充分利用这三个同盟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在其登上王位不久,粉碎了 

与之作战的埃及同盟军,占领了从小亚细亚边界到阿拉伯与埃及边境的全部 

叙利亚。为了对付乌拉尔图,萨尔贡二世首先于公元前716—前715年,征 

服了曾得到乌拉尔图支持的东部山地居民,然后于公元前714年大举进攻乌 

拉尔图,占领圣城穆萨西尔,虏走了神象,其国王鲁萨一世羞愤自杀。公元 

前721年,巴比伦发生了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已移居巴比伦的迦勒底人梅 

罗达克·巴拉丹,他与埃兰国王结盟,共同对付亚述。萨尔贡二世为解巴比 

伦的心腹之患,出兵镇压起义,但由于埃兰的帮助,使其在巴比伦一时未能 

得逞。  12年后,他利用巴比伦各城市神庙奴隶主贵族对巴比伦国王梅罗达 

克·巴拉丹的不满,以支持他们的斗争为名,再次插足巴比伦,终于取得胜 


… Page 72…

利。萨尔贡二世被巴比伦的祭司们迎入城内,并自命为巴比伦国王。 

     萨尔贡二世死后,他所征服的西部地区发生叛乱,形成了以推罗和犹太 

为首的新的反亚述同盟。叙利亚、巴勒斯坦和腓尼基等诸城市重新团结在一 

起,并得到了埃及的支持。萨尔贡二世的继承者辛那赫里布 (公元前704~ 

前681年),于公元前700年率军来到西方,但强大的军事力量并未立即将 

起义镇压下去。在施加武力的同时,辛那赫里布充分施展外交手腕,利用推 

罗和西顿之间的矛盾,进行活动,大大消弱了同盟的力量。与此同时,他击 

溃了前来援助的埃及军队,进而围攻耶路撒冷,迫使犹太向亚述求和,向其 

送上丰厚的礼品和赎金才保住了耶路撒冷。在粉碎了西方的同盟之后,亚述 

国王集中力量对付东方的敌人。埃兰和巴比伦结成新的联盟,共同反抗亚 

述。联盟最强大时,还包括阿拉米亚诸部落、米底边区的一些小国及迦勒底 

诸部落。亚述同新的联盟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至公元前689年才最后占领 

了巴比伦城,将全城劫掠一空,几乎成为废墟。 

     亚述帝国最后一位强有力的国王亚述巴尼拔,为维护帝国统一和军事政 

治的威力,曾9次出征,镇压各地人民的反抗。与此同时,他还善于施展外 

交手段,以求分化瓦解敌对势力,最大限度地争取同盟者,巩固帝国的统治。 

在他统治时期,帝国边境相继出现各种反亚述军事同盟。其中以埃及的情况 

最为复杂。当时统治埃及的埃塞俄比亚王朝(25王朝)诸法老,极力反抗亚 

述的统治。为此,亚述巴尼拔扶植了一个名叫尼科的埃及王子,使其登上埃 

及王位,是为尼科一世。亚述因此在埃及统治了约20年。但后来,尼科的 

儿子乘亚述内部发生困难之时,借助利比亚和希腊雇佣军的支持,脱离了亚 

述,于公元前645年恢复了埃及的独立。 

     在亚述帝国时期,巴比伦一直是反亚述的中坚力量。巴比伦的得失,对 

亚述中央集权的统治是至关重要的。为加强对巴比伦的控制,亚述巴尼拔派 

自己的弟弟沙玛什·舒姆金作巴比伦总督。没想到弟弟背叛了他,宣告巴比 

伦独立,自立为王,并组成了强大的反亚述同盟。米底、埃及、腓尼基诸城 

市、吕底亚以及阿拉伯的一些部落,甚至埃及都加入了这个同盟。面对强大 

的敌人,亚述巴尼拔除积极准备武力征服外,还十分注意谨慎行事,力图通 

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他立即致函同盟各国,声明这次行动的罪魁是沙玛 

什·舒姆金并重申亚述对巴比伦等城市的免征贡赋,允许他们行使自治等政 

策不会改变。通过信函,使一些城市脱离了反叛者而转到亚述巴尼拔方面。 

由于保住了巴比伦同亚述的同盟,使这次反亚述的行动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在平息了巴比伦的动乱后,一些反叛分子逃往埃兰,其中包括年近古稀 

的巴比伦王梅罗达克·巴拉丹的孙子。埃兰又成了各种反亚述力量的活动中 

心。这种情况使亚述巴尼尼非常焦虑不安,但他并未立即对埃兰采取军事行 

动,而是派遣使节前往埃兰,以离间当权显贵的方式,扩大统治集团内部的 

矛盾从中寻找亚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