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梦幻与现实-未来主义与表现主义文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未来主义,两者在根本上是相同的。1929年,马里内蒂被授予意大利科学院院士称号,期间远涉重洋,到过阿根迁、巴西宣传未来主义。此后,他又随法西斯军队进入埃塞俄比亚和苏联,直接参予了战争。1944年马里内蒂死于心脏病。

  马里内蒂的文艺思想和政治主张比较典型地代表了未来主义右翼的思想倾向,主要有:

  1。崇拜工业文明和机器、技术,以及与机器直接相关的速度和力量的美。他认为“速度使人增添百倍的力量,去征服时间和空间。”汽车、飞轮、马达是他沉迷忘返的崇拜偶像。

  2。向往强力、战争和超人。马里内蒂是一位力的崇拜者,在他看来,“力量”就是“美”的代名词,体现力量的那些“超人”是他的偶像,而战争也被当成力量的最辉煌的爆发而加以讴歌。他说:“来呀,小小的机关枪,您是一位魅力十足的女人,骄悍成性而又美丽绝伦,驾驶着一辆看不见的百匹马力的汽车,急促地按响喇叭声。啊!一会儿您一定会围绕死神翩翩起舞,不是走向胜利就是摔得粉身碎骨!”只要有力量,无论是胜利还是毁灭都值得颂扬。确实,马里内蒂是一位充满了破坏欲的诗人,这使他对于的人本能,攻击性、非理性主义殊为喜欢,他的超人哲学与尼采如出一辙。

  3。激烈的反文化、反社会、反传统倾向。马里内蒂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他以革命者的姿态,从极端个人主义的立场出发,对一切有碍于他本能发泄的国家、社会、王权、文化、传统等等采取了“赶尽杀绝”的态度,声称要摧毁一切的博物馆、图书馆和科学院,要把意大利从教廷、王权、婚姻、议会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废除常备军队、法院、警察、监狱。他公开为无政府主义辩护,宣称“无政府主义的个人至上”是“每一个强者的目标和理想。”因此他的反文化反社会反政府倾向是以极度膨胀的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并且在“个人需要”的时候完全可以转化为专政政府的帮凶。

  4。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主义的提倡。马里内蒂对于工业文明的态度决定了他对物的喜爱超过了人,因为工业文明是以创造物质财富为其目标的。他主张:消除文学中的“我”,即心理,必须把被图书馆和博物馆毒害的人类从文学中清洗出去,最终用物质来代替人,要从处于自由状态的物体和脾气乖戾的原动力中突然发现金属、石头和木头等物的呼吸、感觉和冲动,“用物质具有的诗意的魔力代替人类业已竭衰的心理活动。”他指出:人不能将自己的感情赋予物,而应当从物本身中推测出它自身的冲击运动、收缩膨胀、聚合分裂,对他来说“一块铁或本的能量已经比一个女人的微笑或眼泪更能打动人心,”因为物质具有“勇气、意志和绝对力量这些天生的品质。”(见马里内蒂《未来主义文学技巧宣言》)。

  5。完全凭自己的非理性直觉和下意识进行创作。马里内蒂仇视理智和逻辑,主张诗歌创作应当完全听任非理性的直觉,把自己心中那些下意识的心灵闪动记录下来。他说:“生命深层的直觉反应一个接一个,蹦出一个一个的单字,随着它的非逻辑地产生,在我们面前呈现出物质的直觉心理的概貌。”他举例说,当他乘坐一架飞机在高空飞行时,他的心中就出现了这种状态,因为此时他获得了一种新的观察地上物体的角度——透视,而不是从正面或后面打量,此时,“我能够抛弃陈腐的逻辑偏见和古老的理解力的准则。”从这种直觉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创作原则出发,他主张并在自己的诗创作中排除了副词、形容词、介词、连词等,而把一些不相干的名词一古脑儿堆积在一起,形成杂乱无章的、莫名其妙的所谓“诗”。他公开主张“取消一切句法”,句法过去一直是诗人们用来说明宇宙的各种色彩、音乐、造型和结构的一种抽象符号,现在则要抛弃它,“使文学直接进入宇宙,同宇宙合为一体。”至于读者是否能理解是不必考虑的,马里内蒂直言不讳地说:“必须不考虑是否被人理解。”这是一种极端的反文学主张,是一种“丑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把一切粗野的声音,一切从我们四周激烈的生活中发出的呼喊声都利用起来。我们大胆地在文学中发现 ‘丑’,以此杀灭文学的尊严。……必须每天朝文学的圣坛上吐唾沫!”

  马里内蒂的作品是他的文学主张的体现,他的诗歌取消了语言的正常的逻辑,取消了所有的副词、形容词和连词、介词,把大量的名词罗列堆积在一起,令读者莫名其妙、不堪卒读。试以他的《的黎波里之战》为例:

  战争

  重量+气味

  3

  正午 笛 尖锐的叫声 拥抱 冬冬 哗噪 含嗽破 爆 前进

  4倒 囊 枪 蹄 钉 炮 鬣 车 辎车 犹太人 果实 深油面包小店 呼吸气 光辉 眼睛 恶臭 天竺肉桂 淡白无味 满潮 退潮 胡椒 喧嚣 跳蚤 旋风 倦怠的金丝网 象棋牌 茉莉+蔻仁+玫瑰 东洋鱼 细工 兽尸 怒发上 指+敝履 机关枪=辘轳十回澜+群蛙 剑声囊枪炮 铁屑 空气=弹丸+火山石+百分之三的恶臭+五十分的香臼 毛毯遗骸 马尸壁里拍拉 堆积 骆驼 小马 混沌

  这就是马里内蒂把他的主张推到极端后产生的所谓“诗”:杂乱无章的名词堆积、拟声词、数学符号的排列,语法的规范被彻底摧毁,形容词、副词、连接词、介系词和标点符号被干净地剔除。这种所谓“声、响、味、重量和神秘之力的抽象的图画”,所谓“诗人以完全自由的表示,述说他自己的印象,”在读者看来不过是一片涂鸦而已。

  马里内蒂的戏剧创作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戏剧艺术的大胆反叛。他在《未来主义戏剧宣言》中提出了他的戏剧艺术主张,自称要写一种一场或二场就完的或两三分钟就完的戏剧,以代替过去那种非要演两三个钟头的闹剧。他认为未来主义戏剧的任务是要彻底摧毁导致传统戏剧僵死的手法,“在舞台上展现我们的智力和潜意识,捉摸不定的力量,纯抽象和纯想象中发掘出来的一切,不管它的是如何违背真实,离奇古怪和反戏剧”。他还真的写了一个短剧叫《他们来了》。此剧只有三句台词(外加一句谁也听不懂的胡话),即总管说的“他们来了。赶紧准备”,“新的命令。他们非常困乏。赶紧准备一批枕头、凳子……”,“新的命令。他的肚子饿了。准备开饭。”此外全是动作提示。但连台词加上动作提示也不过千字。全剧既无情节,亦无典型人物和戏剧冲突。只见两个仆人在总管的指令下手忙脚乱,只是没完没了地摆弄桌椅、餐具、枕头。但所谓的“他们”却始终没有在舞台上露面,桌子椅子倒是自个儿走动起来,朝门口走去,仿佛获得了“生命”。作者在此剧的“说明”中指出:“在《他们来了》一剧中,我试图创造一种富有生命的物体的合成,一切感觉敏锐和富于想象力的人,自然都已不止一次地发现,在没有人的屋子里,那些桌椅,尤其是安乐椅和座椅,呈现出给人深刻印象的姿势,充满神秘的启示。”“巨大的安乐椅和八张座椅,为着迎接所等待的客人们,不断地变换它们的位置,渐渐地具有了一种奇特的、幻觉般的生命。”足见此剧的真正主人公不是总管也不是仆人,而是椅子、桌子,即物体。这种夸大的、违反理性的梦幻般的舞台形象确实使读者和观众领教了其“违背真实、离奇古怪,”但却感受不到什么“神秘的启示。”

  忧郁的天才阿波利奈尔

  吉约姆·阿波利奈尔(Guillanme Apollnaire, 1880-1918)是法国立体未来主义的代表,也是法国现代派的先驱之一。

  阿波利奈尔1880年8月26日出生于罗马,是个私生子,他的父亲是一个意大利的贵族军官,叫弗尔奈斯克;母亲叫阿捷利卡,是波兰人。他们对阿波利奈尔很不关心,只追求自己的享乐,这在阿波利奈尔幼小的心灵中造成了巨大的创伤,留下了情感的“空白地带。”1885年,阿波利奈尔的母亲带着他和他的弟弟移居摩纳哥,摩纳哥地处地中海沿岸,美丽环境陶冶了他的心灵,成为他的精神摇篮。1889年,他进入尼斯的高级中学学习修辞。1899年,他一家移居巴黎,并开始写诗。期间,阿波利奈尔与母亲关系进一步恶化,渴望爱情与友谊,并与犹太姑娘兰达产生爱情,他带着热烈的感情写下了大量献给兰达的情诗,后来编在诗集《伊丽亚》和《兰达诗篇》中。1901年至1902年间,阿波利奈尔作为家庭教师随主人到了德国,游历了柏林、布拉格、维也纳、莱茵河一带,沿途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开始了他创作道路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莱茵时代。这个时期的诗收入他1913年出版的诗集《酒精集》中。诗集抒写的主要是失恋的忧伤、生活的痛苦和现代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变化等。这段时间与阿波利奈尔同行的还有一位家庭女教师安妮·布勒丹,温柔的安妮引发了阿波利奈尔强烈的爱,并写了许多动人的诗章。然而这又是一次无望的爱情,它进一步拉大了诗人感情世界中的“空白地带”。1904年,阿波利奈尔担任了一家叫《投资家入门》杂志的主编,这是一家鲁被尔银行办的杂志。其间他认识了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并结下了深厚友谊,深受其反传统精神的影响,开始改变自己诗歌中纯抒情的、忧郁的和象征主义的风格特征。1911年8月,阿波利奈尔因涉嫌卢浮尔宫名画《蒙娜·丽莎》失窃案而遭逮捕,9月13日被释放。此事给阿波利奈尔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创伤。1912年,阿波利奈尔创办《巴黎晚会》杂志,该杂志是当时“先锋派”的主要刊物。1913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