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谋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9。 分地予民
  晋文侯问舅犯为政之道,舅犯答道:“分熟的东西给人民就不如分生的,分生的又不如分地;把土地划开分给人民而增加他们的爵禄。所以,君王拥有土地而人民就会富有,君王失掉了土地,人民就会贫穷。古时所谓招集军队去作战,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40。 为政不可不慎
  晋侯问士文伯:“三月初一有日蚀,我不明白其道理。《诗经》上所谓:‘那天有日蚀,会有不吉的事。’这是什么意思?”
  答道:“这是指国家治理得不好;国家政治不清明,自己将遭到日月的谴责,所以不能不谨慎。为政之道有三点:一要按照人民的需要去做;二要选择贤能的人;三要顺从时势。”
  41。 暴政当道
  延陵季子到晋国去,刚一入境就说:“唉,是一个暴政当道的国家!”走进它的都城就说:“唉,是一个耗尽民力的国家!”站在它的朝廷上就说:“唉!是一个混乱的国家!”
  跟随他的人说:“你到晋国时间还不长,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而一点也不迟疑?”
  廷陵季子说:“是的,我走进他们的国家,看到田地荒芜,杂草长得很深,我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国家正陷入暴乱。我又走进他们的都城,看到新建的房子反而没有旧房子美观,新墙反而不及旧墙高大,我由此可以知道他们的民力已经耗尽。我站在朝廷上,看到皇上只看而不问,那些大臣们都自夸自己的能力,而不对皇上谏诤,我由此也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国家是混乱的。”


卷七 治理的大道(6)


  42。 王者遗风
  齐国所以不如鲁国是因为姜太公的贤能不及伯禽。伯禽和姜太公都接受周天子的分封,各人都到自己的封国去了。
  三年之后,姜太公返回述职,周公问道:“你为什么治理得这样快?”答道:“尊重贤人,先由较远的做起,然后再到亲近的;先从义做起,然后再行仁。这是称霸天下的做法。”周公说:“太公之恩泽可以延续五代。”
  五年之后伯禽回来述职,周公问道:“你为什么治理得这样难?”答道:“先尊敬自己的亲人,由内而外,先行仁,然后再行义。这是王者的做法。”周公说:“鲁国的惠泽可以绵延十代。”
  所以鲁国有王者的遗风,就是仁厚;齐国有霸者的遗风,就是武政;齐国所以不如鲁国,是由于姜太公的贤能不及伯禽的缘故。
  43。 挂牛头卖马肉
  齐景公喜欢妇人作男人的打扮,于是全国的人都照着去做。景公就派人去禁止:“凡是妇女作男人打扮的,把她的衣服撕破,把她的带子扯断。”可是衣服撕破,带子扯断,大家彼此相望一番仍不能禁止。
  晏子来见景公,景公就说:“我派人去禁止女扮男装,凡有此现象,撕破她的衣,扯断她的带,结果大家彼此相看一番而并没有就此停止,这是为什么?”
  答道:“你叫她们在内宫里穿,而在外面又加以禁止,这就好像在门口挂着牛头而偏要卖马肉一样;你为什么不叫她们在内宫里也不要穿,那么在外边她就不敢穿了。”景公说:“好极了!”于是就禁止在宫廷里女扮男装,不多久全国也就没有人敢如此打扮了。
  44。 晏子以身做则
  齐国人很喜欢让车毂互相碰击来取乐,禁也禁止不住。晏子很担忧,就造了很多新车配上良马同别人车子相碰击。并且说:“车毂互相碰击是不好的,是我祭祀不小心,日常起居不够庄重吗?”于是下车,丢掉车子就走了。这以后齐国人才不以此为乐。
  所以,下令禁止一件事,而自己不先做,老百姓也不会听从。所以要感化人民,不如自己先以身作则。
  45。 小中见大
  鲁国的法律规定,鲁人有向诸侯赎回臣妾的,可以向府库里拿钱。子贡向诸侯赎人却退还了应得的钱。孔子听到了就说:“你错了。圣人行事,可以转移风气,改变习俗,他的做人处事的原则,不仅可以适用于他自己,而且也可以教化老百姓。现在鲁国有钱的人少,而贫穷的人多,把人家赎回而接受人家的钱,就是不廉洁;不接受,那么以后就不要再赎。从现在开始,鲁国人就不再赎人了。”孔子可以说是最善于教育人民的了。
  所以老子说:“能观察到小的方面,就是明。”
  46。 孔子作司寇
  孔子见季康子,康子没有说话,孔子又去见他。宰予说:“我听到夫子说:‘王公不聘请,我不出来。’现在我的老师任鲁国司寇时间不长,但拜见王侯好几次了。”孔子说:“鲁国因为人民互相欺压,以兵力相侵犯的时间很久了,而有关官吏不加过问,现在请我去治理,什么事该比这件事更重要呢?”于是鲁人听到就说:“圣人将要治理国家,我们为什么不先来自我检讨一番?”从这以后,国家就没有什么好争斗的人了。
  孔子对弟子们说:“离开山头十里,蟪蛄的声音还在耳边,国家大事不能忘怀,也正和此相同。”
  47。 鲁风
  古时鲁国的习俗,涂里的守门,罗门的打猎,妆门的捕鱼,只有这三者合乎礼,所以孔子赞美它。在涂里之间,富家替贫家出钱。罗门的猎物,家里有父母的就多拿一点,没有父母的就少拿一点。妆门之渔,家有亲人的就拿大的,没有亲人的就拿小的。
  48。 四民
  《春秋》上说:“四民均等,王道就能兴盛,而老百姓各安其份;所谓四民,就是士农工商。”
  49。 淫风之兴
  婚姻的制度破坏了,男女的关系也就乱了,淫荡的风气也随之兴起。


卷八 用人决定成败(1)


  1。 成败在于人才
  人主想要平治天下,留名后代,必定要尊重贤人,礼遇士人。《易经》上说:“在上位的人,礼遇在下位的人,施恩德于天下,而又礼遇在下的人,这样将使远方的人怀德,而又可吸纳跟前的人。”
  如果朝廷里没有贤能的大臣,就好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有飞行千里的愿望,却不能达到自己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所以游江海要凭借船只,走远路要凭借车子,要想称霸于世,就要借重贤能的人。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都是霸王的船和车。离开自己的父兄和子孙,并不是故意疏远他;任用厨司、渔夫、屠夫和仇人、仆人等,也并非是迎合他们;而是因为他们能为国家立功立名,不得不任用他们。这就好像匠人盖房子,看房子的大小,而决定木材的使用;看效率的高低,而决定人数的多少。所以由吕尚的任用,天下人就可知道商朝将亡,而周朝将兴;由于管夷吾、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必将称霸,他们哪里只是船和车!
  要称王称霸固然要有人才,而亡国破家也与人有关;夏桀任用干莘,商纣任用恶来,宋用唐鞅,齐用苏秦,秦用赵高,天下人就可知道他们将要亡国。不是立功的人而想要立功,就好像在夏至这一天希望夜长,对着天射鱼,而想要把鱼射中一样,即使像舜禹般贤能,也是不容易办到的,而又何况一般平庸的人主呢!
  2。 不用贤者败
  春秋的时候,天子的权力很小,诸侯的势力强大,所以都背叛天子;人多的威胁人少的,势力强的劫持势力弱的,南夷和北狄交互侵略,中国濒临灭亡的边缘。齐桓公于是任用管仲、鲍叔牙、隰朋、宾胥无、宁戚等人,三次保存了快要灭亡的国家,一次延续了行将灭绝的朝代,挽救了中国,赶走了戎狄,最后制服了荆蛮,尊奉周天子,称霸诸侯。晋文公用咎犯、先轸、阳处父等人,使中国走向强大,击败了楚国,联合诸侯,朝奉周天子,使周朝显威一时。楚庄王任用孙叔敖、司马子反、将军子重等人,征讨陈国,降服郑国,击败晋国,使天下没有对手。秦穆公任用百里子、蹇叔子、王子廖和由余等人,占据雍州,击败西戎。吴国任用延州、来季子,并吞了冀州,在鸡父战役中扬威。
  郑僖公拥有兵车千辆,贵为诸侯,治事不顺从民心,而被臣下所杀,是因为不先任用贤人的缘故。到了简公的时候,任用子产、裨谌、世叔、子羽等人,奸臣贼子清除掉了,正直的臣子因而被任用,击败了楚国,统一中国,国家得以安宁,二十多年没有被楚国侵犯。所以虞国有宫之奇,晋献公就感到终夜不能安眠,楚国有子玉、得臣,晋文公就感到坐立不安。疏远了可敬畏的贤人,就很难去抵御敌人。宋襄公不采纳公子目夷的话,就被楚国所侮辱,曹国不听僖负羁的忠告,最后战败于戎,所以大家应该体会到开始的要领和治乱的关键,就在于会审察自己而能用贤。国家能任用贤能就长久,任用不贤就危险。考察过去的历史,再看看自己的行事,按照正确的去做,这是做人君的人不能不谨慎的地方。
  每当国家混乱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忠臣来。鲁国大乱,才看出季友的贤能,僖公就任以后而任用季子,鲁国太平,内外都无忧患,这样维持了二十一年。等到季子死后,邾国攻击它的南方,齐国进攻它的北方,鲁国受不了这种祸患,想要向楚国求援来保全自己,所以《公羊传》上说:祸患必将从这时开始。公子买不能派去保卫卫国,公子遂不听从人主的命令而擅自跑到晋国去,内部被臣下所欺压,外部被兵乱所围困,这是势力弱小所带来的患难。僖公的本性,并不是前二十一年是贤能,以后就渐渐变为不肖,这是季子活着的时候所给他带来益处,死亡所带来的损失。一个人主的得贤能或失去贤能它的利弊得失往往就像这样的灵验,而人主往往忽略任用贤能,实在令人感到难过。
  至于智力不足以辨别贤能,是无可奈何的事。假若有能力认识贤能,而不能下决心去用他,就大的方面说,足以亡国丧身,小的方面说,足以造成不安,这些都是很悲哀的事。像宋殇公难道不知道孔父的贤能吗?他知道孔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