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8。 越变越好
赵简子问成抟说:“我听说羊殖是位贤能的大夫,他的德行怎么样呢?”答道:“臣下不知道。”简子说:“我听说你跟他很要好,你都不知道,为什么?”成抟说:“他做人常常变化。他十五岁时,清廉而不隐藏他的过错;二十岁时,仁爱而好义气;三十岁时,作晋国的中军尉,勇敢而好仁道;五十岁时,当边城的将领,远方的百姓又来和他亲善。现在我已经五年不见他了,恐怕他又改变了,所以不敢说我知道。”简子说:“果然是位贤明的大夫,每转变一次进步一次。”
卷十二 不辱使命(1)
1。 使者两难
《春秋》的辞句,其字面的意义相反的有四处:既然说:“大夫办事不可专断,就是不可擅自生事。”又说:“出了国境为国办事,假使可安定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事也可以专权。”既然说:“大夫奉君上的使命出国,对事务的处置由大夫决定。”又说:“奉君上的使命出境,听到国君父母死亡的消息,只可慢慢走,不可返回。”这是什么缘故呢?
道理是这样的:以上那些义例,各有各自的条目,不能转移,混淆。不可擅自生事,是说平常一般的原则;可以专权,是说拯救危难,铲除祸患的事;进退由大夫自己决定,是说将帅带兵打仗的事;慢慢走而不可返回,是指出使的时候,路上听到国君父母死亡的消息。公子子结随便生事,《春秋》不责备他,是因为他救了庄公的危难。公子遂随便生事,《春秋》讥评他,是因为僖公并无危难之事。所以,君上有危难而不专权赴救,这是不忠贞。假使没有危难而随便生事,这是不守臣下的本分。
古书上说:“《诗经》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易经》没有一律吉祥的卦文,《春秋》没有死板普遍的义理。”就是这个意思啊!
2。 使者的言辞
赵王派遣使者到楚国,并弹瑟为使者送行,告诫他说:“一定按我吩咐的话说。”使者说:“大王弹瑟不曾这样悲切过!”赵王说:“宫商诸弦调整得好的缘故罢!”使者说:“调整好了怎么不在弦柱上做个记号呢?”赵王说:“天气有干燥与潮湿的不同,因此弦也会受影响而有缓急之差。宫商变迁不可预料,所以不做记号。”使者说:“贤明的君主派遣使者,将事务任命给他,并不用言辞来限制他。遇到吉事就要向人祝贺,遇到凶事就要向人吊慰。如今楚国和赵国相距有千余里,吉凶忧患不可预料,好比瑟柱不可做记号。”
《诗经》说:“众多赶路的使者们,内心每每担忧不能及时完成使命。”
3。 使者的信用
楚庄王起兵攻伐宋国,宋国派人告急求救于晋,晋景公想遣兵拯救宋国。大夫伯宗进谏道:“上天正在开启楚国的国运,不可出兵讨伐。”于是寻求壮士,获得霍国人叫解扬的,字子虎,派他去告诉宋国不要投降。解扬路过郑国,郑国刚和楚国亲善,因此捉住解扬,献给楚国。楚王用优厚的礼物赏赐解扬,跟他约定,叫他把晋国人主的话有意反说,叫宋国赶快投降。三次要挟,解扬才答应。因此楚人就让解扬乘着楼车,命令他呼唤宋国投降。但是解扬却违背与楚国的约定,反而传递晋君的命令道:“晋国正派所有的军队来拯救宋国,宋国虽然紧急,但也千万不要投降了,晋兵立刻到了。”
楚庄王大发脾气,要烹煮他。解扬说:“君上能制定法令,这是正义;臣下能完成使命,这是守信。禀受我君上的命令出国行事,虽然死了,不能有二心。”楚王说:“你已答应我,后来又违背了,信用在何处呢?”解扬说:“我答应你,是想要完成我的使命,我死无遗恨。”回头对楚君的臣下们说:“做人臣下的不要忘记我这个为国君效忠,反而被杀死的人。”楚王的几位弟弟都劝告楚王赦免他。因此楚王最后赦了解扬,让他回去。晋国就分给他上卿的爵位,所以后世的人称他为霍虎。
卷十二 不辱使命(2)
4。 勇士唐且
秦王以五百里的土地要交换鄢陵,鄢陵的国君不接受,派遣唐且为使者向秦王致歉。
秦王说:“秦国攻取韩国,消灭魏国,鄢陵君只以五十里的土地存在,我岂是害怕他的威力吗?我只是尊重他的道义罢了。现在寡人以十倍的土地和他交换,鄢陵君推辞不接受,是轻视寡人呀。”唐且避开坐席,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我们鄢陵是一向不计较利害的。鄢陵君接受祖先的土地,理应保守它。虽然有千里的土地要交换,也是不可以的,哪能仅以五百里就可以呢?”
秦王愤怒起来,脸色变了,怒气冲冲地说:“你也曾经看到天子发怒吗?”唐且说:“臣下未曾见过。”秦王说:“天子一旦发怒起来,横卧的尸体有百万之多,千里之内,尽染鲜血。”
唐且说:“大王也曾见穿布衣韦带的士人发怒吗?”秦王说:“布衣韦带的士人发怒时,只是脱去帽子,光着脚,在地上叩头而已,哪个不知呢?”唐且说:“这是匹夫愚人的脾气而已,不是布衣韦带的勇士发怒。专诸刺杀王僚时,彗星冲袭月亮,流星白天出现;要离刺杀王子庆忌时,苍隼在台上拍击;聂政刺杀韩王的季父,白虹横贯太阳。这三个人都是布衣韦带的士人发怒,加上臣下合计就有四个了。当他们含着怒气没有发泄时,其凌厉之气,上达霄汉。士人不怒就罢了,一怒之下,横尸两人,血溅五步。”于是就握着短刀,起立看着秦王说:“现在就是勇士发怒了。”
秦王脸色变了,跪下来说:“先生请坐,寡人清楚了。秦国攻破韩国,消灭魏国,鄢陵唯独以五十里的地方,幸能保存,完全是重用先生的缘故啊!”
5。 子贡求救
齐国攻打鲁国。子贡晋见哀公,请向吴国求救。哀公说:“要不要动用祖先的宝器呢?”子贡说:“让吴国索取了我国的宝器,再兴兵助我,恐怕靠不住。”因此就以六副杨干麻筋做了弓箭前往。子贡告诉吴王说:“齐国不行正道,想使周公的后代失去禄位。况且鲁国的赋税有五百,邾国的赋税有三百,不知道用这些钱增加齐国的收入,对吴国有利没有?”吴王害怕起来,就兴兵拯救鲁国。诸侯们说:“齐国攻伐周公的后代,而吴国能来拯救。”因此都来朝见吴王。
6。 仓唐之使
魏文侯封太子击到中山去。过了三年,没有派使者往来两国之间。有一位舍人,是赵国人,名叫仓唐的,进谏说:“做人子女的,三年未知父亲的消息,不能叫孝顺;做人父亲的,三年不管儿子,不能叫慈爱。君上为什么不派遣人出使大国呢?”太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尚未得到可以出使的人。”仓唐说:“我愿意奉命出使。请问君侯有何嗜好?”太子说:“君侯嗜食晨凫,喜爱北方的犬。”于是就派遣仓唐牵着一双北犬,奉着一双晨凫,献给文侯。
仓唐到达后,请求谒见,说:“我是您罪孽深重的儿子击的使者,不敢列于大夫的朝廷,谨利用空闲的时间,奉着晨凫,敬献给您的庖厨,牵着北犬,恭敬地上奉给您的近臣。”文侯高兴地说:“击爱我,知道我的嗜欲,知道我的喜好。”因此召见仓唐,说:“击身体没有毛病罢。”仓唐说:“嗯!嗯!”这样一问一答,一共三次,忽然说:“君上派出太子,封他为国君,直呼他名字,是不礼貌的。”文侯吃惊地改变脸色,问道:“你的君王还好吗?”仓唐说:“我要来的时候,他尚在宫庭里拜送书信呢!”文侯回头指着左右侍者说:“你的君王,身高和谁一样。”仓唐说:“按照礼节,比拟一个人必须找适当的对象,诸侯不可有所匹敌,因此找不到比拟的对象。”文侯说:“他身高跟寡人比如何?”仓唐说:“君上赐给他外府的皮裘,还能穿得,赐给他的尺带,不必再更改。”文侯说:“你的君王研究什么?”仓唐说:“研究《诗经》。”文侯说:“《诗经》中他喜好什么?”仓唐说:“喜好《晨风》、《黍离》二首。”文侯自己读《晨风》之诗道:“那疾飞的晨风鸟,飞入苍郁的北林了,我好久不见贤明的君上,内心忧愁不能忘怀,奈何!奈何!难道他早已将我遗忘了吗?”文侯读完说:“你的君王以为我遗忘了他吗?”仓唐说:“岂敢,常常想念罢了。”文侯又读《黍离》之诗道:“那垂垂的黄米,那稷谷的幼苗;我慢慢行走在征途上,心中十分烦恼,了解我的人说我心忧,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何奢求?悠悠的苍天啊!这是为什么?”文侯说:“你的君王在埋怨吗?”仓唐说:“岂敢!时常想念罢了。”文侯于是派遣仓唐赐一副衣裳给太子,命令仓唐在鸡鸣时到达。
太子起床迎拜,接受赏赐,打开衣箧,看见衣裳全部颠倒了。太子说:“这是催促我早点动身,君侯要召见我了。”仓唐说:“臣来的时候,君侯没有下这个命令。”太子说:“君侯赏赐我衣服,并不是因为寒冷的关系。是想召见我,不再和别人计议,所以命令你鸡啼的时候抵达。《诗经》说:‘东方尚未破晓,做臣下的为了赶上早朝,慌张之间,颠倒衣裳,颠来倒去间,已有人从君侯之处来催召我了。’”于是就西去谒见。
文侯非常高兴,摆上酒席,说道:“远离贤人而接近自己宠爱的人,不是国家的好政策。”就派出少子挚,封到中山,使太子击回国。
所以说:“想要了解他的儿子,看看他结交的朋友;想要了解他的国君,看看他所派遣的使者。”赵国仓唐出使一次,便使文侯变为慈父,使击成为孝子。太子用《诗经》的诗句称赞说:“凤凰飞来了,发出美妙的叫声,它们飞翔又落下,栖息在梧桐树下。周朝的王室,也有众多的贤能之士,做天子的使者,归顺爱戴天子。”这也是形容仓唐啊!
卷十二 不辱使命(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