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的到来要迟108 天。这就是说,假如地面上最热一天是七月二十五日,
那么在3 米深的地下,最热一天要等到十月九日才到来!假如地面上最冷
一天是一月十五日,那么在3 米深的地下,最冷一天要在五月间才到来!
至于更深的地方,这个落后的时间也就更长。
向土壤进入越深,温度的变化不但要在时间上落后,而且还逐渐减
弱,到了某一个深度,还完全停止了变化。在这地方,成年成世纪地都只
有同一个固定不变的温度,这就是那个地方的所谓全年平均温度。巴黎天
文台的地窖里,在28 米深的地方有一只温度计,这只温度计还是拉瓦锡
放在那里的,已经近二百年了,在这样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只温度计指出
的温度竟一点也没有变过,始终是同一的温度(摄氏11.7 度)。
所以,在我们脚底下的土壤里,从来没有跟我们这儿同样的季节。当
我们这里已经是冬天的时候,3 米深的地方还只是秋天——还不是地面上
有过的那样秋天,而是温度减低更缓和的秋天;而当我们这里到了夏天的
时候,地底下还在过着冬天严寒的尽头呢。
这件事情,对于研究地下动物(例如金龟子的幼虫)和植物地下部分
的生活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各种树木根部细胞的繁殖所以在天冷
季节进行,根部的所谓形成组织所以几乎在整个温暖季节里停止活动,恰
跟地面上树干的情形相反,根据上面所说的,我们也就不应该有什么奇
怪。
纸制的锅子
请看图77:鸡蛋放在纸锅里煮着!“纸要立刻烧起来,水就会把火
浇熄的,”你一定会这样说。但是,请你先拿厚纸和铁丝做一个纸锅来实
验一下。你就会相信,你的纸锅一点也不会给火烧坏。原因是,水在开口
的(不是密闭的)容器里面,只能煮到沸腾的温度,就是摄氏100 度;锅
里煮着的热容量相当大的水,吸收了纸的多余的热量,不让纸热到比100
度高多少,就是不使它达到能够燃着的温度(更切实些的实验,是用小纸
盒来做的,纸盒形状象图78 所示)。因此,虽然火焰不断舐着纸锅,纸
并不会起火燃烧。
不小心的人会把空壶放到炉子上,因此使壶底的焊锡熔化了,这个叫
人懊丧的经验也属于同一类的现象。这原因很明显,焊锡比较容易熔解,
只有水贴近它的时候才会使它不受到过高的温度。同样,有焊接部分的锅
子也不可以不放水就直接放在火上。在马克沁式的机关枪上,正是利用水
防止了枪筒的熔化。
你还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实验,把一块锡块放在卡片纸做的纸盒里来熔
化,只要使火焰恰好舐着锡块和纸盒接触的地方,那么,由于锡块是一个
比较好的导热体,就会很快地从纸上把热量吸过去,不让纸的温度升到比
锡的熔点就是摄氏335 度高得太多。这样的温度还不会使纸烧着。
下面的一个实验也很容易做:用狭长纸条象螺丝般紧裹在一枚粗铁钉
或者一根铁杆(最好是铜杆)上面,然后把这东西送到火上去。熊熊的火
焰虽然舐着这纸条,但是在钉子烧红之前,纸条不会烧起来。这个现象的
解释很简单:钉子(或铜杆)的导热度很大;同样的实验,如果改用导热
度小的玻璃棒,就不成功了。
图80 表示一个和上面所说相仿的实验,是把棉线紧绕在一柄钥匙
上。
为什么冰是滑的?
在擦得光光的地板上,要比在普通地板上容易滑倒。这样看来,冰上
也应该一样了,就是光滑的冰应该比凹凸不平的冰更滑了。
但是,假如你曾经在凹凸不平的冰面上拖过满载重物的小雪橇,你就
会相信,雪橇在这种冰面上行进,竟要比在平滑的冰面上省力得多。这就
是说,不平的冰面竟比平滑的冰面更滑!解释是,冰的滑性主要并不因为
它平滑,而是由于完全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压强增加的时候,冰的熔
点要减低。
让我们分析一下,当我们溜冰或者乘雪橇滑行的时候,究竟发生一些
什么事情。当我们穿了溜冰鞋站在冰上的时候,用鞋底下装着的冰刀的刃
口接触着冰面,我们的身体是只支持在很小很小的面积上,——一共只有
几平方毫米的面积上。你的全部体重就压在这样大小的面积上。假如你想
起第二章里所谈的关于压强的问题,你就可以明白,溜冰的人对于冰面所
加的压强是极大的。在极大压强的作用下,冰在比较低的温度也能够熔
化;比方说,现在冰的温度是摄氏零下5 度,而冰刀的压力把冰刀下面的
冰的熔点减低的还不止5 度,那么这部分的冰就要熔化了①。那时候就怎
么样了呢?那时候在冰刀的刃口和冰面之间产生了一薄层的水,——于
是,溜冰的人可以自由滑溜了。等他的脚滑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发生的情
形也是一样。总之,溜冰的人所到的地方,在他的冰刀下面的冰都变成了
一薄层水。在现有各种物体当中,还只有冰具有这种性质,因此一位物理
学家把冰称做“自然界唯一滑的物体”。其他物体只是平滑,却不滑溜。
现在我们可以谈到本节的题目上来了:光滑的还是凹凸不平的更滑。
我们已经知道,冰面给同一个重物压着,受压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那
么,一个溜冰的人站在平滑的冰面上,对支点所加的压强大呢,还是站在
凹凸不平的冰面上所加的压强大?当然在凹凸不平的情形压强大:因为在
不平的冰面上,他只支持在冰面的几个凸起点上。而冰面的压强越大,冰
的熔化也越快,因此,这冰也就显得更滑了(这个解释只对于刀刃比较阔
的冰刀是适用的,对于刀刃锋利的冰刀,因为它会切割到冰的凸起部分里
去,上面所说是不适用的——在这个情形,运动的能量要消耗到切割凸起
部分上面去)。
日常生活里有许多别的现象,也可以用冰在大压强下面熔点减低的道
理来解释。两块冰迭起来用力挤压,就会冻结成一块,正可以用这个道理
来说明。孩子们在捏雪球的时候,无意识地正是利用了这个特性,雪片在
① 如果高热病人或者体温比较高的人来做这个实验,纸片就旋转得更快。
受到压力的时候,减低了它的熔点,因此有一部分熔化了,手一放开就又
冻结起来。我们在滚雪球的时候,也是在运用冰的这个特性:滚在雪上的
雪球因为它本身的重量使它下面的雪暂时的熔化,接着又冻结起来,粘上
了更多的雪。现在你当然也会明白为什么在极冷的日子,雪只能够给捏成
松松的雪团,而雪球也不容易滚大。人行道上的雪,经过走路的人践踏以
后,也因为这个缘故,会逐渐凝成坚实的冰,雪片冻成了一整层的冰块。
冰柱的题目
你可曾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时常看见的屋檐上垂下来的冰柱,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这些冰柱是在怎么样的天气形成的呢?在暖和的日子里还是在严寒
的日子里?假如说是在温度是摄氏0 度以上的暖和日子里,那么它怎么会
凝结成冰柱呢?假如是在严寒日子里,那么,在一座没有生火的住宅屋
顶,又哪里来的水呢?
现在你已经看出这个题目不很简单了。要形成冰柱,一定要同时有两
种温度,一种是0 度以上的温度,能够使积雪熔化;一种是0 度以下的温
度,能够使雪水冻结。
事实上正是这样:倾斜的屋顶上的积雪在熔化,因为太阳光把它晒到
0 度以上的温度了;熔化以后的雪水流到屋檐上却又冻结了,因为这儿的
温度是在0 度以下。(当然,我们说的不是那种由于室内温度产生冰柱的
情形。)
试想象这样一幅图画:晴朗的天气,温度只有零下1—2 度。太阳光
正照在一切物体上。但是这些斜射过来的光线并没有能够使地面上的雪熔
化。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对太阳的倾斜屋顶上,太阳光并不象对于地
面那么偏斜,而是用比较陡峭接近直角的角度射下来的。大家知道,太阳
射下的光线跟射到的平面所成的角度越大,这个平面给太阳晒热的程皮也
越大。(太阳光线的晒热作用,跟这个角度的正弦值成正比;就象图81
所示的情形,屋顶上的雪受到的热是地面的雪的2。5 倍,因为sin60°大
约是sin20°的2。5 倍。)屋顶斜面上所以晒得比较热,原因就在这里,
因此,雪就熔化了,雪水一滴一滴从屋檐流下。但是屋檐底下的温度是比
0 度低的,同时水滴还要因为蒸发作用而冷却,自然要凝结起来。接着第
二滴雪水流到这已经凝结的冰滴上,也冻起来;这样下去,逐渐形成了一
个小小的冰球。这些冰球逐渐加长起来,结果就形成了挂在屋檐下的冰
柱。不生火的住宅或仓库的屋檐所以时常会产生这种冰柱,原因就是这
样。
我们用同样的理由还可以来解释范围比较大的现象。你知道不同的气
候带以及一年四季的温度上的区别,大部分是跟太阳光线射到的角度有关
的呀①。太阳离我们的距离,夏天和冬天大约相等;太阳离两极和赤道的
距离也差不多一样(虽然略有些出入,但是不起什么作用)。但是,太阳
① 理论上可以算出,要使冰的熔点减低1 度,每平方厘米上要有130 公斤的大压力。但是这是指冰熔化的
时候冰和水都是在同一压强下说的。而在现在我们所举的一些例子里,受到压力的只是冰,至于因此产生
的水,它只受到大气的压强;在这样的情形下,压力对于冰的熔点的影响要大得多。
射到地面的光线,在赤道上要比在两极上陡直;而且,这个角度夏天又比
冬天大。正是这个原因,才造成了白天里温度的显著变化,也就是说,引
起了整个大自然界生活上的显著变化。第七章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