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宗正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标06】三角法遇庵主

  【颂】因荒乱魁师入山。执刃而问。和尚有甚财宝。师曰。僧家之宝。非君所宜。魁曰。是何宝。师震声一喝。魁不悟。以刃加之。

  【标07】王敬初常侍

  【颂】视事次。米和尚至。公乃举笔示之。米曰。还判得虚空否。公掷笔入宅。更不复出。米致疑。明日凭鼓山供养主。入探其意。米亦随至。潜在屏蔽间侦伺。供养主才坐。问曰。昨日米和尚有甚言句。便不相见。公曰。师子咬人。韩卢逐块。米闻此语。即省前谬。遽出朗笑曰。我会也。我会也。公曰。会即不无。你试道看。米曰。请常侍举。公乃竖起一只箸。米曰。这野狐精。公曰。这汉彻也。
  ○问僧。一切众生。还有佛性也无。曰有。公指壁上画狗子曰。这个还有也无。僧无对。公自代曰。看咬著汝。

  【标08】西塔光穆禅师

  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同别且置。汝道瓶觜里。甚么物出来入去。

  【标09】南塔光涌禅师

  【标10】少甚俊敏。依仰山剃度。北游谒临济。复归侍山。山曰。汝来作甚么。师曰。礼觐和尚。山曰。还见和尚么。师曰见。山曰。和尚何似驴。师曰。某甲见和尚亦不似佛。山曰。若不似佛。似个甚么。师曰。若有所似。与驴何别。山大惊曰。凡圣两忘。情尽体露。吾以此验人二十年。无决了者。子保任之。山每指谓人曰。此子肉身佛也。
  ○僧问。真佛住在何处。师曰。言下无相。也不在别处。
  【颂】师向火次。有僧来参。师曰。一言说尽山河。僧便问。如何是一言。师以火箸插向炉边。却收旧处。

  【标11】霍山景通禅师

  【颂】初参仰山。山闭目坐。师乃翘起右足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华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仰山起来打四藤条。师因此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归宗下亦有大[神]佛。名智通)师曾到霍山和尚处。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参霍山唤维那打钟著。师骤步而去(此则按会元见两处霍山。今依颂古并见一章)。

  【标12】无著文喜禅师(喜禾人也)

  【评】【颂】【标13】往五台山华严寺。至金刚窟礼谒。遇一老翁牵牛而行。邀师入寺。翁呼均提。有童子应声出迎。翁纵牛。引师升堂。堂宇皆耀金色。翁踞床。指绣墩命坐。翁曰。近自何来。师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师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翁曰。多少众。师曰。或三百。或五百。【标14】师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师曰。多少众。翁曰。前三三。后三三。(评举)翁呼童子致茶。并进酥酪。师纳其味。心意豁然。翁拈起玻璃盏问曰。南方还有这个否。师曰无。翁曰。寻常将甚么吃茶。师无对。师睹日色稍晚。遂问翁。拟投一宿得否。翁曰。汝有执心在。不得宿。师曰。某甲无执心。翁曰。汝曾受戒否。师曰。受戒久矣。翁曰。汝若无执心。何用受戒。师辞退。翁令童子相送。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召大德。师应诺。童曰。是多少。师复问曰。此为何处。童曰。此金刚窟般若寺也。师凄然。悟彼翁者即文殊也。不可再见。即稽首童子。愿乞一言为别。【标01】童说偈曰。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心里无嗔是珍宝。无垢无染是真常。言讫。均提与寺俱隐。
  【颂】【标02】咸通三年参仰山。顿了心契。令充典座。文殊尝现于粥镬上。师以搅粥篦便打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殊乃说偈曰。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
  ○一日有异僧来。求斋食。师减己分馈之。仰山预知。问曰。适来果位人至。汝给食否。师曰。辍己回施。仰曰。汝大利益。

  【标03】五观顺支禅师

  僧问。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是甚么字。师作圆相示之。

  【标04】南禅无染禅师

  僧问。无句之句。师还答也无。师曰。从来只明恁么事。曰毕竟如何。师曰。且问看。

  【标05】大安清干禅师

  僧问。从上诸圣。从何而证。师乃斫额。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羊头车子推明月。

  【标06】双溪田道者

  僧问。如何是啐啄之机。师以手作啄势。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甚么处得个问头来。

  【标07】洪州米岭和尚

  常语曰。莫过于此。僧问。未审是甚么莫过于此。师曰。不出是。僧后问长庆。为甚么不出是。庆曰。汝拟唤作甚么。

  【标08】双峰古禅师

  本业讲经。因参先双峰。峰问。大德甚么处住。曰城里。峰曰。寻常还思老僧否。曰常思和尚。无由礼觐。峰曰。只这思底便是大德。师从此领旨。即罢讲席。侍奉数年。后到石霜。但随众而已。更不参请。众谓古侍者。尝受双峰印记。往往闻于石霜。霜欲诘其所悟。而未得其便。师因辞去。霜将拂子送出门首。召曰古侍者。师回首。霜曰。拟著即差。是著即乖。不拟不是。亦莫作个会。除非知有。莫能知之。好去好去。师应喏喏。即前迈。

  【标09】资福如宝禅师

  【评】【颂】因陈操尚书来。师画一圆相。操曰。弟子与么来。早是不著便。更画圆相。师于中著一点。操曰。将谓是番舶主。师便归方丈闭却门(会元无出)增收僧问。如何是一尘入正受。师作入定势。曰如何是诸尘三昧起。师曰。汝问阿谁。
  ○师有时坐良久。周视左右曰会么。众曰不会。师曰。不会即谩汝去也。
  ○问如何是玄旨。师曰。汝与我掩却门。

  【标10】芭蕉慧清禅师

  【颂】【标11】上堂。拈拄杖示众曰。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座。
  ○上堂。如人行次。忽遇前面万丈深坑。背后野火来逼。两畔是荆棘丛林。若也向前。则堕坑堑。若也退后。则野火烧身。若也转侧。则被荆棘林碍。当与么时。作么生免得。若也免得。合有出身之路。若免不得。堕身死汉。
  ○僧问。如何是自己。师曰。望南看北斗。
  【颂】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曰。一不得问。二不得休。曰学人不会。师曰。第三度来。与汝相见。

  【标12】清化全怤禅师

  初参南塔。塔问。从何而来。师曰鄂州。塔曰。鄂州使君名甚么。师曰。化下不敢相触忤。曰此地道不畏。师曰。大丈夫何必相试。塔冁然而笑。遂乃印可。
  ○僧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我却不知。曰和尚为甚么不知。师曰。不可青天白日尿床也。【标13】师后还故国。钱氏文穆王。特加礼重。忠献王赐紫方袍。师不受。王改以衲衣。仍号纯一禅师。师曰。吾非饰让也。虑后人仿吾而逞欲耳。

  【标14】黄连义初禅师

  广主刘氏。向师道化。请入府内说法。僧问。人王与法王相见时如何。师曰。两镜相照。万象历然。曰法王心要。达磨西来。五祖付与曹溪。自此不传衣钵。未审碧玉阶前。将何付嘱。师曰。石羊水上行。木马夜翻驹。曰恁么则我王有感。万国归朝。师曰。时人尽唱太平歌。

  【标15】资福贞邃禅师

  上堂。隔江见资福刹竿。便回去。脚根下好与三十棒。况过江来。时有僧才出。师曰。不堪共语。
  【颂】僧问。如何是古人歌。师作此○相示之。

  【标16】芭蕉继彻禅师

  初参风穴。穴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泥弹子。穴异之。次谒先芭蕉。蕉上堂。举仰山道。两口一无舌。此是吾宗旨。师豁然有省。住后僧问。如何是林溪境。师曰。有山有水。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三门前。佛殿后。
  【颂】问有一人不舍生死。不证涅槃。师还提携也无。师曰。不提携。曰为甚么不提携。师曰。林溪粗识好恶。
  ○问寂寂无依时如何。师曰。未是衲僧分上事。曰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师曰。要行即行。要坐即坐。师有偈曰。芭蕉的旨。不挂唇齿。木童唱和。石人侧耳。

  【标01】承天辞确禅师

  僧问。学人有一只箭。射即是。不射即是。师曰。作么生是阇黎箭。僧便喝。师曰。这个是草箭子。曰如何是和尚箭。师曰。禁忌须屈指。祷祈便扣牙。
  ○问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时如何。师曰。亭台深夜雨。楼阁静时钟。曰为甚么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师曰。管笔能书。片舌解语。
  ○问如何是第一义。师曰。群峰穿海去。滴水下岩来。
  (会元九卷终)

  青原法眼宗


  【标02】清凉文益禅师(谥大法眼)

  【标03】弱龄禀具於越州开元寺。属律匠希觉师。盛化于明州鄮山育王寺。师往预听习。究其微旨。复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场。觉师目为我门之游夏也。师以玄机一发。杂务俱捐。振锡南迈。抵福州参长庆。不大发明。
  【颂】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藏问。此行何之。师曰。行脚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三人举肇论。至天地与我同根处。藏曰。山河大地。与上座自己。是同是别。师曰别。藏竖起两指。师曰同。藏又竖起两指。便起去。雪霁辞去。藏门送之。【标04】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藏曰。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余。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藏曰。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师于言下大悟。
  【颂】【标05】子方上座自长庆来。师举长庆偈问曰。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