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鼹行动──新一轮美苏(俄)间谍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波利雅科夫说,虽然苏联的一般老百姓看不到纽约时报,可是,作为军事情报
局的官员,这对他不是一个困难。这些广告的形式是艾德·穆迪给唐纳德·艾夫的
启事,其内容可能是“好长时间没有听到你的消息表姐很担心,约翰叔叔也希望早
一点听到你的消息。”艾德·穆迪是协助梅贝处理这件事情的联邦调查局官员的名
字。
    在波利雅科夫回到莫斯科以后,联邦调查局在纽约时报上登了很多类似的启事,
却没有见到任何反响。比如说,1964  年5 月20  日起,他们在纽约时报的启事栏
连续10  天刊登了如下信息:“穆迪致唐纳德·艾夫。请按事先说好的写信。查里
舅舅和克拉娜姐姐都很好并且希望听到你的消息。不要忘了给大卫和道格家里写信。
要出门吗?什么时候?到哪里?我们希望能早日全家团聚。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你
的兄弟爱德华和约翰·克罗斯特,新泽西。”
    这一则启事的含义是:中央情报局在代号为查里的地方做了一个暗号,代号为
克拉娜的地方藏有信件,去察看一下代号为大卫和道格的两个信号点。
    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美国方面没有得到任何反应。一直到1965  年初,梅贝
才从中央情报局驻莫斯科的人员那里听到,他们发现了一个暗号,并从一个投放点
取出了用密码写在梅贝事先提供的信纸上的一封信。波利雅科夫在信上说他很好,
已被提升为将军,并有可能被派往雅典。
    但是,波利雅科夫并没有得到那份派往希腊的差事。直到当年的11  月,梅贝
才从中央情报局的人员那里得知他被任命为驻仰光的武官。因为他曾经公开到美国
大使馆去会见过美国驻缅甸武官,那人是一名空军上校。他去看这名武官的借口是
要买他的车,因为他即将任满回国。到了大使馆里面,他请求与美国情报机关取得
联系,并指定要见“约翰”。他说:“我不想和其他任何人谈。”
    于是梅贝便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另一条启事:“穆迪致唐纳德·艾夫。
    对你的好运气感到极其高兴。一切顺利。我很快就会跟你联系。约翰·艾夫。”
    但是,对官僚主义而言,“很快”并不等于“马上”。梅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才从美国国务院得到外交掩护身份、入境签证、以及中央情报局的配合。当他到达
仰光时已是1966  年的1 月。现在他的名字是约翰·莫瑞,不是仅仅约翰,他的护
照上需要一个姓。他的掩护身份是军事援助计划的工作人员。
    在缅甸,梅贝与美国的武官取得联系。那位武官给波利雅科夫打了一个电话,
说,“我有一辆车你可能会感兴趣。”波利雅科夫来到美国大使馆,梅贝在武官的
办公室里等他。当他走进办公室时,梅贝站起来迎接他,和他握手。波利雅科夫拥
抱着他,问他:“你跑到什么鬼地方去了?”
    从1966  年1 月份到4 月份,他们每周在中央情报局人员安排的安全地点见面
两次,每次大约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就是在缅甸,波利雅科夫开始提供战略情报。
他向美国提供了关于苏联导弹的情报。中央情报局准备了详细的问题:数量、威力、
准确度,等等。
    当时正是越战最激烈的时期。中央情报局间得最多的都是关于越战的问题。波
利雅科夫告诉美国情报人员:“让越南屈服的唯一方法是轰炸河内。
    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打败越南人。”梅贝向总部汇报了这些情报。波利雅科夫向
美国情报机关详细地描述了苏军情报局在远东的活动情况。他对美国情报机构提出
的许多问题都作了详细的回答。
    梅贝在缅甸还会见了波利雅科夫的妻子。波利雅科夫说她对自己干的事情一无
所知,但是梅贝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知道得很清楚。有一次,他在自己家里介
绍梅贝与一些苏联人相识。当梅贝后来问他:“这样做不危险吗?”他说:“不,
我告诉我的同事,我正在想办法把你拉过来。”
    波利雅科夫告诉梅贝,他热爱苏联人民,但是不爱苏联政府。梅贝曾多次问他
是否考虑过叛逃,他说他从来没考虑过。他爱他的家庭,特别是孩子们。他说他愿
意帮美国的忙是为了报复苏联政府,他对他们多次不给他以应有的提升感到深恶痛
绝。
    中央情报局并没有付钱给波利雅科夫。当他离开美国时,他向中央情报局要了
一件皮大衣和一些首饰给他妻子,另外,他还要了一个好相机,大约值两三百美元,
总数微不足道。在缅甸时也是如此,除了一把霰弹猎枪以外,他从来没有要过什么。
按照他的描述,中央情报局从香港给他找到了一把。
    梅贝在缅甸待了4 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算是中央情报局的人而不是联邦调
查局的人。在3 月份,梅贝告诉波利雅科夫他实在是不能待得太长了,他说服了波
利雅科夫,使他同意在梅贝离开以后由别人和他联系。他们约定波利雅科夫和新的
联系人将在某一个时间在银亚雷克旅馆第一次见面。中央情报局将在靠近游泳池的
一个浴室里做一个暗号,然后波利雅科夫将和他的联系人在游泳池“偶然相逢”。
梅贝回到华盛顿以后会见了即将出发的新的联系人詹姆士·富林特和他的助手保罗·
狄隆。
    由于波利雅科夫和前面提到的库拉克是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双方都插手管
理过的间谍,两个机关分别给于了他们不同的代号,而且他们也身不由己地夹在两
局由来已久的纷争之中。麻烦是从1961  年圣诞节前开始的,当时一名叫做阿纳托
里·米海伊诺维奇·郭里岑的克格勃少校找上了中央情报局驻赫尔辛基分站站长的
门,要求庇护。他被送往华盛顿。到了华盛顿,他告诉中央情报局反谍中心的负责
人詹姆士·安格尔顿中央情报局内部有一个鼹鼠。安格尔顿相信了他,便在中央情
报局内开展了一个猎鼹运动。1964  年2 月初,另一名克格勃的官员尤里·诺森科
从瑞士叛逃到美国。安格尔顿确信诺森科是克格勃有意派来的,其目的是转移反谍
中心的视线,将猎鼹活动引入歧途。
    此外,诺森科告诉中央情报局,当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到达莫斯科并要求在
苏联定居时,他曾处理过他的案件。在肯尼迪总统被刺杀以后,他曾经查阅过奥斯
瓦尔德的案卷,发现奥斯瓦尔德并不是克格勃收买的间谍,而他行刺肯尼迪也绝非
受克格勃指使。
    为了查明诺森科是否讲了实话,中央情报局将他置于残酷的环境里长达近5 年
之久。其中大部分时间里,他被关在藏在密林深处的中央情报局训练中心的一个4 
米见方的水泥牢房里,周围没有窗户。尽管如此,诺森科始终没有改口。最终,中
央情报局不得不释放他,并为他平反。
    但是,安格尔顿仍然坚信诺森科和联邦调查局在纽约招募的苏联间谍是克格勃
阴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库拉克的说法与诺森科的说法相当一致,使得他以及和
他有密切联系的波利雅科夫也成了安格尔顿眼中的嫌犯。与此相反,联邦调查局的
局长爱德伽。 胡佛却对库拉克和波利雅科夫深信不疑。
    梅贝对中央情报局的这种怀疑心理有切身的体验。在他们眼里,波利雅科夫提
供的大量极有价值的情报都不算作他是真心实意地为美国工作的证据。即令是5 年
之后,他们仍然是心怀疑虑。当梅贝跟安格尔顿谈起此事时,他狡黠地说:“他所
提供的情报都不过是些垃圾。”在梅贝到缅甸去会见波利雅科夫之前,他们的态度
是:你做你的,我们可不相信。在他从缅甸回来以后,中央情报局的态度依然如故。
更有甚者,他们满怀敌意地对梅贝进行了详细的盘问。
    就是在联邦调查局内部,也不是所有人都象胡佛那样相信波利雅科夫。
    联邦调查局情报处的负责人威廉·萨利文是安格尔顿的密友,他同样地怀疑波
利雅科夫,他说:“那个礼帽可不是个好东西。”关于波利雅科夫和库拉克是否真
心诚意地为美国工作的争论延续了多年,直到1974  年安格尔顿离开之后,中央情
报局才最终承认他们确实是在为美国效劳。
    1966  年4 月,梅贝离开仰光的时间到了。在他动身前的两三天,他与波利雅
科夫又见了一面,他们为这次重逢干杯,并互相祝愿。梅贝注意到波利雅科夫在他
面前几乎从来没有喝过酒,也不抽烟。他生活得这样规矩,梅贝认为他简直象一个
神父。在告别的时候,波利雅科夫感谢梅贝再次和他取得联系。梅贝知道从此以后,
波利雅科夫的事情就由中央情报局接过去了,他的命运从此就掌握在中央情报局的
手里。可是,波利雅科夫却不知道,他以为自己一直在与中央情报局打交道,梅贝
走后,中央情报局将给他派一个新的联系人,如此而已。
    梅贝向他保证,他的安全不成问题。
    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波利雅科夫。   
      第八章 安卡拉:出师不利
    1969  年10  月,中央情报局准备派瑞克·艾姆斯到土耳其的安卡拉去工作,
可是他太太南茜却被留在中央情报局总部,这对刚结婚5 个月的夫妻碰到了一个难
题。艾姆斯不愿意离开新婚的妻子,单独前往土耳其。在安卡拉,艾姆斯将属于情
报局的近东部管辖,他决定去找近东部的负责人胡·麦克米兰商量一个解决的办法。
    麦克米兰是一个擅长交际的加拿大移民,中央情报局曾派他去印度的孟买、新
德里和埃及的亚里山大工作过,当时他在总部工作,并等待被派往海外。
    他还记得这次会面,他回忆说:“我早就认得瑞克。他看起来是个很不错的小
伙子,非常谦恭。有一天他跑到我的办公室求我帮忙,说他的处境非常为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