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重生] 郑屠 作者:奉旨把妹(纵横中文网vip2013-04-01完结,争霸、热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中,那自己还是死路一条。

  所以,花荣只是想先从外围骚扰一下金兵,且先给自己和大军留一条活路再说。

  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金军真的决定拿下利州了,那花荣就必须做出一个决定,便是还进不进入利州去抵挡金兵?

  若不救,利州一丢,就算耶律淳下定了决定并且成功的击破了金军的埋伏赶来救援也无济于事,并且也将导致接下来辽军的一系列被动,甚至将影响整个战局!可若救的话……那自己和手下的四千名天道军将士和两千名契丹人就有可能彻底陷入死地!

  花荣沉思许久,在彻底权衡了利弊之后,他决定赌一把,这一战既然关系到未来的整个战局,也关系到统帅吩咐给自己的任务,那自己必须做些什么,即便自己面临的将是置之死地而无生的险境,也在所不惜!

  这不只是身为军人的勇气,更是身为军人的责任!




640,塞外扬威(10)

  利州城目前的守将是军都指挥使曾明义,乃是一名辽东汉人,统领着目前利州城内的汉藩两营共六千人。

  按理说像利州城这么重要的地方,是不会才仅仅只有六千人的,而且也不是一名汉军都指挥使就可以坐镇的地方,事实上,利州城也的确有位叫做耶律突德的节度使大人,统领着包括曾明光手下四千汉兵在内的共一万两千人的守军,人数虽然不是很多,自保还不成问题。

  但在十几天前,利州城突然收到一条紧急军情,说是正往利州城运来的一大批粮草在距离利州城不足三十里的地方遭到了一支有三千人马金军的袭击!

  耶律突德大惊,慌忙亲自点了九千人马出城去救,想来对那三千金军以三敌一应该不成问题,却不料他们在半路突然遭到了大批金军的袭击,结果耶律突德战死,九千人只逃回来了不足三千人,紧接着利州城就被数万金军包围了!

  留守的曾明义慌忙下令关闭所有城门,当他把城内目前仅存的六千多名军人按照官职军职从上到下顺一遍,却是自己的军职现在是最高的,于是,曾明义就这样成了利州城的最高指挥官。

  面对城外少数也有五六万的金军,曾明义立刻就想到了“投降”这两个字,人都是有私心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每个人都想活下去,没有多少人会愿意为别人去死,更不用说为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皇帝了,尤其是当面对着一场看起来根本不会有任何胜算的战争,但这个念头仅在他脑海中一闪就被彻底的抛出了脑外,因为他不敢投降!

  从金人造反开始,辽军就在节节败退,金军也从刚开始的不足三千人迅速变成了现在的几十万大军,问题是这几十万人真的全是金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就算把所有生、熟女真的男女老少都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这几十万中,除了一小部分由纯种金人组成的金军主力,人数越有十几万,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由各个种族的人组成的,包括汉、奚、渤海、契丹等等。

  这些人有金人在所占土地上招募起来的,也有通过战胜别人征服过来的,其中又以原大批的辽国降军为主,而这些辽军降军中属于主动投降过来的竟占了大多数,可以说辽军目前对金军在战场上的态度已经形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坚决的战斗,对抗金军。第二种是一看到金军攻来便望风而逃。这第三种就是一看到金军来了就“望风而降”,没办法,大家都被金军打怕了,金军是不可战胜的,不管逃跑还是投降都是为了活命。可以想象一种堪称神奇的场面,在一片战场上,原本辽金两军都各由几万人,势均力敌,却在仅仅一夜之间,几万辽军就逃跑了三分之一,投降了三分之一,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耶律淳在去年刚刚下达了一个新的命令,他命令自己的部下中所有都虞侯以上的军官必须把自己所有的亲人都送到燕京来,对于家人不在燕京范围内的,也要登记在册,让当地官府严加限制他们的行动。

  虽然耶律淳承诺会用最优越的条件善待他们的家人,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耶律淳这是要把大家的家人当成人质,谁要敢再投降,就先想一想自己家人的项上人头!

  所有的军官都很不情愿,但没办法,他们只能遵从耶律淳的命令,都先后将自己所有的家人送进了燕京,其中自然也包括曾明义,不过还真别说,自此之后,投降金军的风气果然为之一停。

  为了全家老少三十四条人命,曾明义现在只能华山一条道走到黑了,就算最后难逃一死,死自己一个也比死全家强!

  当然,他也强自安慰自己,利州城如此重要,耶律淳是不会放弃这里的,他一定会想办法来救援,自己只要支撑到那个时候,不但不会死,反而是立了一件大功,加官进爵也不在话下!

  同时,曾明义为了防止手下人叛变,他也借鉴了耶律淳的作法,他下令城内六千辽军全部都要相互监督,谁要能发现有谁准备投降并向自己告密,就可以得到几十两金子的赏赐。反正那金子也是国库的,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日后也不会有人怪罪他。

  结果就在第二天,他还真就收到了一件举报,一命契丹兵举报自己的上司正在准备在金军攻城时打开城门投降!

  曾明义大惊,也顾不得核实真假,连忙下令将那名小军官抓了起来,只一审讯,那小军官就招了,他还真正在准备投降金军,投降的信已经送去了金军,只不过还没得到回复罢了。

  曾明义大怒,随即将全军召集起来,先是当众宣布要赏赐那名举报有功的士兵五十两黄金,接着就把那小军官给砍了,并且宣布待援军赶跑了金军,一定会向王爷请示将那小军官的所有家人全部下牢,严惩不贷!此情此景也直看得大军众人各个脊背发凉,从此再无人敢冒险。

  就这样,在曾明义的一系列为死守所做的准备下,利州城内的辽军也拿出了勇气,不知击退了金军多少次进攻,刚开始的曾明义还沾沾自喜,认为照着这个趋势,自己再坚持几日就能坚持到耶律淳派来援军,但渐渐地他也发现了一点奇怪的地方,那便是每次金军来攻城,虽然阵势做的很足,实际上却并没有用尽全力,有几次他们明明已经可以攻进城了,却莫名其妙的就退兵了,很快,曾明义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金军似乎并不想攻下利州,而只是在做做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金军不想赶在耶律淳的援军到来之前拿下利州呢?曾明义想了又想,却是越想心里越怕,他越来越怀疑金军这样其实是故意的,他们就是在故意等着耶律淳的援军来到,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联想起耶律突德的遭遇,曾明义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他也越来越怀疑自己是否还能等到所谓的援军。

  就在曾明义又开始感觉到绝望的时候,昨天下午,他在城楼上突然发现城外的金军大营内乱做了一团,大批的金军明显是慌乱的往西面跑去,没多久,就见从西边冒起了大量的浓烟!

  通过这些日子观察,曾明义知道金军在东南西北的某处各设有一座粮营,每天都有人从那些地方往这边送粮,一看到此景以及金军的反应,曾明义首先就想到一定是金军的设在西边的那座粮营出了问题,莫不是失火了?

  结果又没过多久,属下突然来报,说是城南的金军大乱,无数人马在拼命往南边冲去,而且从南方远处升起了大量的黑烟!

  结合这两种情况,曾明义心中不由一动,如果说是失火的话,怎么可能两座粮营一起失火呢?这种情况同时出现的几率太小了,所以……

  曾明义精神不觉一振!对!一定是有人故意为之,一定是自己的援军到了!

  于是,从昨天下午开始,曾明义就处于了强烈的兴奋中,他整宿的待在城楼上,就盼着能看到大量的辽军能如潮水般出现,杀破金军解了利州之围!

  但他很快就失望了,从昨日两座粮营失火后,虽然金军明显加强了警戒,并开始往城前调集起越来越多的军队,摆出了一副要攻城的架势,但自己的“援军”却彻底没了动静,从城楼上向四周望去,除了金军外连个鬼影都没有。

  当太阳重新升起后,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眼睛的曾明义不可避免的陷入进了深深的焦虑之中,他很担心昨天自己的“援军”是不是又给金军打败了?甚至,全部……杀死了?毕竟金军在这里守株待兔了这么久,天知道他们布下了什么可怕的埋伏和陷阱?!

  曾明义气恼的狠狠跺了一下脚,转身就下了城楼,他快要受不了了,他要去大醉一场!却不料,他刚刚走下城楼上了马,就听城楼上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紧接着就见一名士兵简直可以说是连滚带爬的冲下城楼朝他大喊道,“将军!来……来了!”

  曾明义慌忙翻身下马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城楼冲到垛口往远处望去,可这一眼望去,他的脸上虽然满是激动,却不禁也升起了几分的诧异,嘴中喃喃惊道,“怎么才……才这么点人?”




641,塞外扬威(11)

  在曾明义眼中,一支约莫只有五六千骑的马军突然出现在了地平线上直朝着上万金军杀去!

  虽然他们的气势极为惊人,但相比金军,人数还是太少了,果然,金军在短暂的忙乱后迅速稳定阵脚摆好了阵势准备迎战他们。

  曾明义再往他们身后望去,却见再没有任何的人了,他不禁皱了皱眉头,金军的实力他太清楚了,这五六千人根本不可能战胜金军,除非……他们还有后招!

  曾明义想定,随即下令全城做好战斗准备,他要根据战场上的变化随时行动。

  没错,正在冲来的正是花荣所率领的六千骑!

  花荣在下定决心后就决定要抢在金军之前立刻行动,但当天肯定不行了,大军一路从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