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中悍刀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妮蓉仿佛小女子记仇地赌气道:“等货银两清以后,我们鱼龙帮绝不想再跟将军府扯上关系。”
  徐凤年转头,仰视着这位长有一双诱人长腿的内秀女子,微笑道:“不管你心里头是否有疙瘩,我都想跟你说那晚你其实做得很好,鱼龙帮将来有你这样的帮主,顶得上有三四个肖锵这样的副帮主,不过我最欣赏你的不是身先士卒,与倒马关武卒拼死争斗,而是认清了肖锵的面孔以后,还能继续虚与委蛇,嗯,就像认清我以后,还乐意走近了与我这心性凉薄的无赖说几句话,虽然话不怎么好听,但估计你出陵州以前,肯定不会这么做,早就打定主意老死不相往来,对不对?这恐怕就是刘老帮主要接手这档生意的苦衷了。不过我呢,也算在江湖上比你早走了几年,看过许多高不可攀的神仙打架,也有很长时间里每天为了几文钱抓心挠肝,自作多情想与你说上一句,你如果真想让鱼龙帮壮大,做人得跟这铜钱一般,内方外圆。”
  徐凤年果真做了个很自作多情的动作,从钱囊掏出一颗铜钱,丢给刘妮蓉,可惜丢人的事后者纹丝不动,任由铜钱坠地。徐凤年嘀咕了一声败家娘们,伸了伸腰,从泥地上捡起铜钱,擦干净以后重新放回钱囊。刘妮蓉似乎没有预料到这姓徐的会重新收回铜钱,见他一副市侩吝啬的市井模样,偏偏还不掩饰,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讥讽还是讨厌,只不过心底,对这个一直对鱼龙帮冷眼旁观的高门走狗,不如先前那般厌恶了,她好歹知道这家伙还是会说上几句人话,会有一些人情味。
  王大石在远处望着站着的刘妮蓉,蹲着的徐公子,眼中没有对爱慕女子好似渐行渐远的嫉妒与愤恨,少年只是抹了抹脸,偷偷咧嘴憨笑。
  刘妮蓉犹豫了一下,问道:“你使刀?”
  刘妮蓉不等徐凤年回复,很快自顾自说道:“当我没问。”
  看来她也知道自己问了一个挺让人嘲笑的幼稚问题。
  徐凤年笑了笑,拍了拍手站起身,他不担心皇甫枰那边出现纰漏,春雷这个词汇,绝对出不了倒马关。再者,世子殿下既然敢单身奔赴危机四伏的北莽,而且不出意外要主动往那些龙潭虎穴闯,自然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伎俩傍身。说到行走江湖,世子殿下实在没脸皮说自己是个雏了,与刘妮蓉对视,眯眼道:“就不许我佩刀装装样子?你想啊,别人都如你这般以为我是一名刀客,过招拼命时,见我不肯拔刀,江湖阅历浅一些的,难免会心生轻视,结果就被我乱拳打死老师傅了,这就叫障眼法,也是江湖险恶的一种。”
  刘妮蓉一脸匪夷所思。
  接下来行往北莽留下城还算顺当,只不过期间当鱼龙帮看到遥遥几位马匪,还是吓得一身冷汗,估计是这些边境上专门逮住商贾敲骨吸髓的蝗虫,掂量了一下,觉得吃不下烫手山芋的鱼龙帮,并没有下文,这让刘妮蓉如释重负。
  对鱼龙帮来说,已经承担不起丁点儿折损,客栈里的死伤,已经让刘妮蓉焦头烂额,既然是正二八经投贴拜师的帮里自家人,可就不是抚恤赔偿银子那般简单的事,死了谁,对于海晏清平的盛世里人家来说,都是顶天的大灾,少不得那些家人去鱼龙帮撕心裂肺,再者,出师不利,对鱼龙帮的声望树立也极为不妥,尸体运回陵州以后,刘妮蓉不用想都知道那些与鱼龙帮实力伯仲之间的帮派宗门,肯定都偷着乐。
  所以若是在北凉以外的北莽王朝遇到波折,就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这趟到将军府那里托关系求来的差事,就算白求了,不过好在周自如带来两个箱子,装了整整三千两银子,刘妮蓉虽然瞧着恶心,但也知道这笔银子对架在火堆上的鱼龙帮来说,是一笔不可或缺的江湖救急。而那些按兵不动只是远观的马匪,肖锵想的很干脆,也不乏道理,说别看马匪悍勇,单枪匹马不输给任何一个王朝的精锐铁骑,但几个边境上最大股的马匪也就不到五六十号骑士,一般的游寇撑死了二十来匹马,每次倾巢出动劫掠,若不能咬死了能获得巨利,就有可能得不偿失,一帮因利而聚的边境流寇也就说散就散,怎么敢跟还算兵强马壮的鱼龙帮往死里较劲,再者鱼龙帮也就一车货物,比起许多动辄十几车子货物的走镖,规模小了太多,荤腥不够,鸡肋一块,大寨子的马匪瞧不起,小股游寇吞不下,反而安全。
  但是闷葫芦公孙杨却提出了不同看法,说要小心这些亡命之徒勾搭起来,合伙抢劫,起先刘妮蓉不以为然,可在半旬后看到第二小股和第三股马匪遥遥盯梢,终于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夜宿停顿,鱼龙帮燃起十几丛篝火,除了保暖,还可以恐吓荒漠里的畜生。
  好一个星垂平野阔。
  王大石帮徐凤年起了一堆火,坐在一起,笨鸟先飞,贵在一个勤字,少年现在总算靠着死记硬背把六百字拳法口诀给囫囵咽下,前些天徐凤年还抽空去僻静地方,给王大石演示了几遍拳法架势,如今武当山掌教已不再,这套拳很快便衍生出老架新架两种,前者有一百零八式,滋味醇正,可相对繁琐晦涩,便是那些最先跟着年轻掌教在太虚宫广场上练拳的老道士,也未必能够尽得精髓,于是一个叫李玉釜的武当山新人道士,当真是天资卓绝,竟然摸索着简练出六十四式,是谓新架,让几位辈份最高的师祖们赞不绝口,可惜徐凤年演练的是最早的老架子,王大石口诀背得尚且吃力,何况是拉开架子,好在徐凤年也不嫌弃这个半吊子的笨徒弟,教得无比耐心,见王大石总是愧疚懊恼,便笑着跟这少年说了一句,功夫是滴水穿石的活,十年练不出来,就老老实实练一辈子。少年这才宽心。
  徐凤年在与王大石搭手,你来我往。
  骑牛的胆小鬼曾经一手揽雀,雀爪不着力,故而在手心扑腾不得飞。
  徐凤年教完了一段,喝了口水,往火堆里添了几根枯枝。
  瞥见少年痴痴望向远处的刘妮蓉。
  徐凤年没来由想起袖中飞剑,青梅。
  情,心上青梅。
  年老仍记年少涩。


第014章 一样米养江湖百样人
  徐凤年嘴里嚼着一根随意用手指抹去泥土的甘草,约莫是离火堆近了,脸上有些暖洋洋笑意。十二柄飞剑。玄甲青梅竹马朝露春水桃花,蛾眉朱雀黄桐蚍蜉金缕太阿。
  这些名字可都挺文绉绉的,比起梧桐苑那些红薯黄瓜之类的丫鬟名可要秀气无数。
  第二次出门游历,见到的高人也算不少了,世子殿下就如广陵江畔被藩王赵毅说成顽童闹市持金,吸引了大批江湖顶尖人物,这些风流人物,在世子殿下看来不论身手,只说人情味,还是比不得老黄,也就那扣脚挖鼻的羊皮裘老头算是接近,要是评价高手风范,武帝城王仙芝如一道惊虹飞入东海,让整座近海水面抬高二十丈,所谓的力拔山河,不过如此了,大官子曹长卿也挺符合儒士形象,唯独这位赠剑的桃花剑神,让世子殿下有些遗憾,传言中骑驴拎桃花枝的邓太阿,兼具仙佛气,可见面以后,相貌平平不说,还喜欢笑,不过是个让人感觉人畜无害的中年大叔,与想象中的桃花剑神相差甚远。
  世子殿下正遐想联翩,公孙杨闷不吭声坐下,拎了两牛皮囊子的烧酒,少年王大石见徐公子没动静,生怕惹恼了这位帮里地位仅次于老帮主和肖锵的大客卿,赶忙咳嗽两声。
  公孙杨瞧了瞧这位根骨平庸的鱼龙帮子弟,那张苦相脸庞太阳打西边出来地笑了笑,也不急着与徐凤年说话,主动问起王大石一些家常琐碎,王大石这才知道父亲曾经算是公孙客卿的半个记名弟子,事实上当年鱼龙帮接收王大石,正是公孙杨强力举荐,不管什么段位上的宗门派别,吸纳帮众,都是大事,没有鸡毛蒜皮一说。
  如今官府对江湖管辖得严厉,所有帮众户籍都要记载在册,于是有了一条不成文但双方心知肚明的“株连”,曾经有江洋大盗被捕,被官府顺藤摸瓜,大盗本事不高,但二十年习武间流窜过的帮派竟然多达十个,结果这事情闹到青州刺史那里,可怜七八个不巧在青州境内的门派都受到惨痛牵连,这让整座江湖都引以为鉴,再者帮众既然为了帮派出力打拼,许多赋税也就要搁置到帮派头上,那些人数多达七八百甚至数千的庞然大物,自然有厚实家底和各种生财门路,不会太劳神,可鱼龙帮这种夹缝里讨口饭吃的小门小派,这笔开销就跟勒在脖子上的绳子,说不定哪天就给勒得喘不过气,一个死翘翘完事了。
  只不过王大石能入鱼龙帮,过上起码衣食无忧的安稳日子,公孙杨却从未提及是他的功劳,早年孩子才入帮派,每月断然没资格拿一吊半钱,其实那折合白银有八九分的一吊铜钱都是出自公孙客卿自己的钱钱囊,直到王大石长大以后,可以拿到这份一吊半,公孙杨的补贴才悄悄作罢。肖锵说公孙杨是闷葫芦,不冤枉。
  徐凤年见公孙杨带了两只酒囊,笑着讨要了一只,接过后闻了闻,嘿,果然是咱北凉老少皆宜穷富都喜的绿蚁,心情大好,仰头灌了一口,眯眼笑问道:“公孙先生,二帮主又去拣僻静地方练剑了?”
  公孙杨嗓子沙哑,不知是青年闯荡北莽被风沙吹的,还是喝酒喝伤的,摆手道:“只是靠卖力气混饭吃的粗鄙武夫,当不起先生称呼。我虽不习剑,也知道天底下所有事情,都是勤能补拙,肖帮主剑术这些年临老还能渐入佳境,想必与他这份毅力有关。”
  徐凤年提了提牛皮酒囊,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公孙前辈有话直说。”
  公孙杨犹豫了一下,苦笑道:“幸好公子没有说无事献殷勤,算是给足面子了。”
  徐凤年有些讶异,没料到这位客卿还有些幽默,对于敢拿自己开涮自嘲的人,世子殿下一直比较容易有好感,倒是对那些个半桶水就端足架子的,一直不待见。徐凤年再灌了口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