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中悍刀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的一切调兵和出击,都需要围绕着这个宗旨进行。”
  徐凤年倒满一杯酒,手指蘸了蘸杯中酒,在石桌上迅速指指点点,“我凉州关外第一条完整防线,是以虎头城为核心,后方位于两翼的柳芽茯苓两镇骑军用作牵扯,然后坐拥险隘的怀阳关,和倾向防守的重冢清源两镇,作为大框架下第二条小防线,互成犄角,哪怕虎头城失陷,也不至于满盘皆输。现在没有了虎头城这根肉中刺,北莽大军已经形成全线铺开之势,目前除去重冢,不但是怀阳关,柳芽茯苓和清源三镇都已经面临北莽步军的攻城战,在我看来,茯苓柳芽可以丢,甚至怀阳关也可以守不住,唯独清源这座军镇不能沦陷,丢了控扼凉州关外西门的清源,不但何仲忽分散各处的四万骑军就不得不收缩起来,还会让董卓想怎么打流州就怎么打,所以周康你需要驰援清源,拦截已经分流的董卓骑军,不但要阻滞其部太过顺畅地长驱南下,还要争取一口气吃掉这支人数在四万人以上的骑军,为此我会让袁南亭调出一半白羽卫配合你,在清源一带形成我方在局部战场上的兵力优势。”
  周康皱眉道:“如此一来,重冢这边姓顾的……”
  周康突然察觉到徐凤年轻轻投来的异样眼神,赶忙改口道:“顾统领会不会压力太大了?只有六千铁浮屠和一半的白羽卫,重冢军镇的战事可就完全丧失主动了。”
  徐凤年瞥了眼这位锦鹧鸪,沉声道:“所以这是顾大祖在以重冢步军当缩头乌龟被动挨打的代价,来让你周康能够在清源驰骋沙场。”
  周康默不作声。
  徐凤年提醒道:“我北凉无比在乎清源的得失,董卓多半也能看出,清源会不会成为北莽围城打援的圈套,这需要你们左骑军到了战场后自行判断,到时候我希望你们可以忍得住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军功,一旦落入北莽骑军主力的堵截,你应该清楚,谁都没有撒豆成兵的本事,没办法给你再变出三万骑军投入清源战场,而且左骑军和半数白羽卫被北莽反包围后,别说清源,重冢都不用守了,我,顾大祖,还有陈老将军,只能一口气退到何仲忽军中,并且身后只有一座破土动工没多久的城池。”
  周康突然小声问道:“清源一战,敌我双方的企图依旧不算隐蔽,相信以董卓的眼光,北莽蛮子想要围点打援的可能性很大,最多就是没有想到不但我麾下三万左骑军全部出动,甚至还有白羽卫也会配合,既然如此,王爷,要不然咱们干脆就把目标直接定为北莽伏兵?我对咱们的游弩手有信心,在自家地盘上,肯定能够精准找出北莽蛮子的后手,何况就算狭路相逢需要捉对厮杀,那董卓的乌鸦栏子也不够看!王爷你放心,我周康保证绝对不会由着性子来便是,就听那顾大祖的,左骑军所有厮杀,都以保存兵力为主。”
  徐凤年毫不犹豫地摇头道:“在清源打这一场,只是尽力让我北凉不至于太过被动,不是我不想兵行险着,不是不想去跟董卓豪气干云地在沙盘上豪赌一次,而是不能。北莽赌得起,输得起,最不济还能再赌输一次,但是我们一次机会都不能挥霍。”
  说到这里,徐凤年笑问道:“周将军,蛤蟆要命蛇要饱,是不是感到很憋屈?”
  周康呵呵笑道:“窝囊是有点窝囊,不过好歹是个跟随大将军在那春秋血水里摸爬滚打好些年的老卒,知道轻重。不过说心里话,到了北凉以后,顺风顺水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次要不是王爷到了重冢,顾大祖未必能拦得住我。”
  一直言语不多的陈云垂若有所思道:“确实需要自省一二,王爷你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今日议事堂的事了,除了顾统领,恐怕连同我在内,都忍不下这口气。是啊,这二十年,咱们北凉边军跟北莽蛮子较劲,几百人的战事不说,过万人的战场,咱们就没输过一次,所以这回虎头城突然丢了,导致葫芦口那边即将到手的战果大打折扣,咱们似乎一下子都有些懵了。这根筋拧不回来,我们说不定这次就要吃大亏了。王爷,非是我陈云垂说奉承话,你这趟来得及时。”
  徐凤年在把周康和陈云垂送到小院门口的时候,对周康没来由说了一句,“若是董卓在清源设有两支甚至更多的大规模伏兵,你左骑军在撤退方向的选择上,不妨考虑一下西面,实在不行就绕个圈子再返回重冢。”
  周康愣在当场,“西边?王爷,再往西没多远,可就要跟流州边境接壤了啊?”
  徐凤年没有说话。
  周康猛然间眼睛一亮,小心翼翼问道:“王爷是说流州战事,咱们能拿下?”
  徐凤年轻声笑道:“寇江淮和石符两人,都是那种能够力挽狂澜的将领。至于他们到底能否做到,能否让清源骑战变成凉莽大战的第三个转折点,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好了。”


第232章 两个消息
  宁峨眉当年能够由一个从六品的凤字营低级武将,一跃成为实权从三品的铁浮屠副将,显然是沾了跟徐凤年近水楼台的光,此次得以率先在小院觐见年轻藩王,虽然属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毕竟宁峨眉代表着北凉军新近几年所有被徐凤年破格提拔的青壮将领,徐凤年对宁峨眉表现得格外青眼相加,落在旁人眼中,自然是有意为之。而陈云垂周康两位目前重冢军镇内官职最高的边军副帅,紧随其后踏足小院,就显得相当中规中矩。接下来徐凤年分别接见了齐当国和袁南亭等人,最后再以召见那拨常年驻扎重冢军镇的几名将领校尉作为收官,一场场紧密衔接的会晤,徐凤年始终都不温不火,这其中重冢守将方面不太熟稔年轻藩王的脾性,期间有人想要用豪言壮语跟徐凤年表忠心表决心,结果给徐凤年一笑置之,轻描淡写就转移了话题,这让那帮毕竟离开北凉传统官场好些年的武夫起身离开凳子时,还在惴惴不安,生怕自己马屁是拍在马蹄上了。好在徐凤年亲自将他们送到院门口的举动,让他们安心不少。
  这也怪不得他们多想,自从徐凤年当政以来,在边军上层暗中一直就流传有新凉王“寡恩施惠双管齐下”的说法,而寡恩的对象,恰恰就是他们这些边军大将,例如那位将陵州视为自家后花园的怀化大将军钟洪武,不就连一个寿终正寝的结果都没捞着?至于盘踞幽州的大将军燕文鸾据说也给压制了许多锋芒,麾下虎扑营还被徐凤年摘了营号,并且大力扶持了郁鸾刀,明显是要其接替田衡成为幽州骑军主将,并且这之前便调离了对燕文鸾百依百顺的刺史田培芳,换上了相对而言派系色彩不重、山头阵营模糊的胡魁,加上最早安插在幽州的嫡系心腹皇甫枰,这不是往幽州军政掺沙子是什么?而顾大祖与周康陈云垂这些在边军中根深蒂固的大佬军头关系闹得那么僵,这里头当真没有年轻藩王的授意?否则一个进入边军没几年的外来户,能够在重冢议事堂那般硬气说话?听说如今尉铁山刘元季林斗房等老人重返边军,更是无疑会一定程度分化削弱周康陈云垂等人的既得兵权。
  但不管怎么说,有和没有徐凤年坐镇的重冢,实在是天壤之别。不管这位城府深重的凉王会不会借机对凉州左右两支骑军清洗一番,只要他坐在那栋小院中,哪怕不具体发号施令,那么接下来这场大仗,就能打。
  小院众多客人中,唯独少了一个极有分量的顾大祖。
  徐凤年最终还是没有等到这位步军副帅主动登门拜访,一番权衡利弊过后,也放弃了召见顾大祖的念头。徐凤年有些遗憾,无论胜负,以后顾大祖跟周康这些本土大将的关系注定难以恢复如初了,这种分道扬镳,不同于庙堂官员的朋党利益之争,反而类似政见相悖引发的貌合神离,越是如此,越难弥合,正如离阳桓温和张巨鹿在最后关头的背道而驰,无法简单评定谁对谁错。
  徐凤年独自在复归寂静的小院内缓缓踱步,王遂领着北莽东线精锐铁骑的突兀西进,让北凉处境相当尴尬,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天不遂人愿吧,燕文鸾不得不分兵把守目前兵力向北倾斜的幽州东门,以防后院起火,唯恐连累整个陵州都硝烟四起,如此一来,葫芦口内必然会溜走几条大鱼,也许是种檀的私军,也许是洪敬岩的柔然铁骑,甚至有可能是主帅杨元赞本人。不过就目前看来,就算董卓已经意识到葫芦口的战况不妙,匆忙派遣大军去葫芦口与杨元赞兵马内外呼应,也无法更改凉莽东线主力覆灭的结局,杨元赞一定会为他之前拆掉卧弓鸾鹤两城和焚毁所有堡寨烽燧的激进举措,而自食其果,没有了这些原本能够作为北莽临时据点的防御要塞,北凉铁骑和幽州步卒的两面夹击,足以致命。葫芦口大局已定,关键就看袁左宗和郁鸾刀最后到底能够把多少条北莽大鱼抓到砧板上。
  接下来可以预见顾剑棠会主动出击,蔡楠和河蓟两州边军也会拦截王遂东归去路,这份边功,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北凉给离阳整条北线造就的机遇,不过太安城为皇帝陛下和顾大柱国歌功颂德的同时,肯定会假装睁眼瞎,只会盯着凉州虎头城的失陷大做文章,先前新任两淮经略使韩林有过隐晦提醒徐凤年,朝廷如今在王朝版图推行设置节度使,已经是大势所趋,虽说暂时只在各大藩王辖境内添设一名副节度使,以此掣肘历来兼任节度使的割据藩王,而有望成为北凉新任副节度使的人选,极有可能是那个在广陵道灰头土脸的杨慎杏。
  徐凤年低声念叨几遍杨慎杏这个名字。
  杨慎杏作为离阳八位大将军之一,曾经的蓟州土皇帝,在整个祥符二年都可谓夹着尾巴做人,这次冒死出任北凉道副节度使,称得上是孤注一掷。既是想着跟年轻天子和离阳朝廷将功赎罪,也有最后扶一把嫡长子杨虎臣这个新任蓟州副将的心思。北凉和离阳以及杨慎杏本人,三方都心知肚明,跑到北凉道当节度使,不管带不带那个副字,实权都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