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纸上人 作者:脂肪颗粒(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4-09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雪后山岚不一样,只看《燃秦》就知道了,主角韩海龙一身正气、嫉恶如仇,而且很有平等博爱的思想,一看作者就是主张自由先进的新青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去碰鸦片。那《京郊晚报》的人自以为聪明,实则自作聪明。他们既然要把这等天才拱手相让,《文学报》也只好却之不恭了。
  “先生无需再与《京郊晚报》的人见面了,我们帮助先生搬家后,先生在《文学报》上发表一份声明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我们报社可以处理。”赵主编说。
  雪兰问他:“那我可以在《文学报》上继续连载《燃秦》吗?”
  “敢问先生,《燃秦》大约还有多少篇章?”
  “还有大约五十万字。”雪兰道。
  赵主编迟疑了一下说:“通常一位长篇小说作者换东家后,原来的连载就很难继续了,先生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不等雪兰回答,他又继续道:“因为原来的东家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通常会找一个枪手继续连载,您虽然有版权,但他们要用这个名字连载,我们却无可奈何。而新的东家也不愿意在报上刊登半途过来的文章,因为读者会觉得很茫然,很突兀。所以这种情况下,作者本人一般都直接放弃旧的笔名,在新报社开始新篇章,但是我听说先生想带《燃秦》离开?”
  “是,这《燃秦》虽然不登大雅之堂,可也是我的心血之作,我为此翻阅过多少文献,写了多少草稿,每一个字都是一笔一画写出,怎么舍得让他们随便糟蹋。”雪兰说,“先生不必担心,您觉得他们随便找个人来就能代替我操刀《燃秦》吗?”
  赵主编笑了,点点头说:“的确不能,这《燃秦》构思之巧妙,故事之新颖,的确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书写的,但是想要中规中矩的结束也难不到哪儿去。先生知道吗?他们大可以迅速完结,然后成套出书,利润早已获得,而许多读者甚至很难发现作者换人了。之后他们还可以继续用您的笔名去写书,继续写类似的故事,比如主角去了唐朝、宋朝、明朝,我们也都是拿他们无可奈何的,因为您又无法出面对簿公堂,对簿公堂的名声也实在难听,所以我们还是建议您直接写新书。”
  “可我实在不愿意就此废掉《燃秦》。”雪兰摇摇头说。
  赵主编沉思了片刻说:“既然如此,我就与东家商议一下,务必空出一块区域,让你在《文学报》上连载《燃秦》剩下的篇章。”
  雪兰有些动容,不禁说道:“果真如此就太好了,我只怕自己太过任性,给报纸造成损失。”
  “能得雪后山岚入麾下,如得一员大将,值得,值得。”赵主编笑道。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每个人都达成了所愿。
  回家后,雪兰告诉李氏,她们又要搬家了。
  短短几个月,她们连续搬了三次家,而现在又要搬家。而且这次搬家与前几次不同,她们还得偷偷搬走,毕竟谁也不知道《京郊晚报》会有什么反应,万一他们找麻烦呢。
  背着姓白的收拾了几天东西,某日下午,她们就连人带东西坐上了一辆马车,最终来到了距离《文学报》不远的一条街,这里的西二巷胡同里,有一座宅院就是雪兰的新家。
  这座宅院是许编辑跑腿帮忙买下来的,花了近六百大洋,是一座两进的小院子,成“日”字,前院是外宅,后院是内宅,样式很简单,就是前院后加后院,在前院的北屋后面开了个门,还带着锁。这样后院就是个四面都围着屋子的院落了,屋顶很高,架上梯子都爬不到房顶,很是安全。
  李氏在头一次来到这座宅院时就感叹:“这房子虽多,看着倒是安稳。”
  一共十六间屋子,听说原来是个开布庄的人家,可是这老爷吸大烟,布庄典卖后,连房子也典当了,包括屋子里的家具一起卖给了雪兰。
  这个年代抽大烟的人真的很多,因为大烟利润高,图利的商人也不会到处宣传抽大烟不好,反而只会宣传抽大烟的好处,快活似神仙啊,金枪不倒啊。关内陕西、山西一代,许多地方甚至连粮食都不种了,全都种上大烟叶,老百姓当中抽个大烟也完全不当回事。
  所以外国人嘲笑华夏子民东亚病夫是有根据的,真的有好多好多大烟鬼。这还只是在民间,在有钱人当中,就更不把抽大烟当回事了,甚至当成什么风雅的事物。
  三姐到后院里转了一圈,笑嘻嘻地跑出来说:“后院北屋和东西厢房都是暖炕,这下可不冷了。”
  李氏笑她:“树枝都冒出嫩芽了,还冷什么。”

  ☆、第26章

  雪兰并不知道她离开报社后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在好几份报纸上看到了声明,《文学报》不仅在自家报纸上打出一块空地,声明了雪后山岚转入《文学报》的事情,还在《京华日报》等几份报纸上打了广告。
  雪兰很惊奇,《文学报》居然下大力气宣传了。其实当初赵晗清主编早就准备让雪兰在《文学报》继续连载《燃秦》了,毕竟是当红小说,看得人一大堆,连大街小巷的茶馆子里,都把这当成最火的评书,出去一说,连小孩都知道韩海龙的大名。当初他们报社在《京郊晚报》看到《燃秦》的时候,就十分眼红,这么好的小说怎么没连载在自己家的报馆呢?所以他提出让雪兰写新书只是一个计谋,他早知道她不会舍弃《燃秦》了,就算她肯,他们报社也不肯的,这样说只是趁机让雪兰欠下他们人情而已。
  赵主编比《京郊晚报》的老板精明无数倍,他早把文人的肚肠都摸清楚了,哪怕这个文人还是个小姑娘也一样。文人大都倔强又好面子,而且认死理,你用强权和阴谋诡计要挟人家,人家宁肯玉碎,不愿瓦全。相反你顺着他们,用恩义这种阳谋来挟持,岂不是要体面和聪明的多。而且这一招也真的管用了,雪兰的确非常感激他。
  当时出版行业很乱,雪兰在《文学报》更新《燃秦》,《京郊晚报》也在继续连载《燃秦》,两家打起了擂台。
  听许编辑说《京郊晚报》原来想找耕田先生捉笔,因为他模仿过雪兰的书,人们都夸赞像,可是耕田先生一听是要用雪后山岚的名字续写《燃秦》,却说什么也不肯了,只道不愿意做背信弃义,盗取他人之物的事,而且他也写不出原作的恢宏之感。
  后来他们找了写《绝代女忧》的春秋老人,这位先生倒是毫不在意,就接着雪兰的文章续写了。他因为文笔风流,写出来的东西倒是很有个性,根据他的设想走反而有很多奇妙之处。
  于是读者们就莫名其妙了,一本《燃秦》,两处连载,何处为真?
  有记者去采访,《京郊晚报》的说法是,雪后山岚从未离开报社。《文学报》的说法是,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孰真孰假自有分晓。
  春秋老人虽然写的好,可是他和雪兰毕竟不是一个文风,而且他不是《燃秦》的原作者,对《燃秦》的基本脉络无法把握,不过短短几章,就分出了不同。
  春秋老人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少错误,包括人名、地名,甚至语言风格也改了。要知道《燃秦》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借今人的视角书写古人,这里面的剧情一环套着一环,一个包袱带着一个包袱,除非是像雪兰这样一开始就做了详细准备才动笔的,否则根本写不出原作者这样丰满有趣的故事情节。
  春秋老人倒也光棍,他完全改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后面把秦国夫人等几个女人统统娶进了门,公主也被弄了回来,每天用很大的篇章书写敦伦之事。春秋老人的风格是写欲|女,于是几个女人的画风全变了,原来冰清玉洁的变成了淫|娃荡|妇,原来就很荡的,那更是荡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于是很多不知道作者离开的人,也马上就察觉出了不妥之处,一问之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直接转到《文学报》继续追刊。也许很多人曾经吆喝,要韩海龙多收几个女人,可等真的出了这种剧情,反而没有了曾经的味道,变得寡淡无味了。有哪篇只有肉,而没有故事和感情的书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呢?何况就算是同一个故事情节,不同的人来写,也会有一种是天上的琼浆,一种是地上的泥汤之感。
  《燃秦》就是一本打开了人们眼界的奇书,作者写的至情至深,普通人是写不出那种韵味的。许多报纸都出来批判《京郊晚报》的无耻行径,其中骂得最凶的要数《长虹》的点墨流火,简直要把《京郊晚报》数落为文坛的渣滓了。
  “当今社会的出版乱象令人发指,抄袭、盗书等等满目皆是,真可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些品德败坏之人,更是不顾廉耻,连遮羞布都不要了!《燃秦》这等旷世奇书,他们也敢胡乱找人续作,续作还敢续的这样糟糕,简直无耻之尤!下作之极!”
  在这个时代,文人还是很注重操守的,写文章的人尤其注重名声。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讲究‘文如其人’,一个人的人品好,那么他的文章自然是好的,是正气的,是值得千古流传的。倘若一个人的私德不好,那么就算他的文章再好,也没有任何价值。
  比如大奸大恶的秦桧,他的文章写得繁花锦簇,他的字写得挥洒大气,他的治国理念也很有章法,可是有谁会宣扬他的这些好处呢?你的文章写得再好,你的人品不好,那么也没有任何人追捧你。
  《京郊晚报》找人借雪后山岚的名字续写《燃秦》,如果在其他时候,恐怕也引不起这么大的风波,可是谁叫他们续写的是《燃秦》呢。
  一部《燃秦》看似话题不多,实则早就不知不觉融入了民间。
  这是纯粹的白话体长篇小说,故事精彩,人物形象丰满有趣。早在说书先生们把《燃秦》带去饭馆的日常评书时,这本书就已经走入了大街小巷,以其语言的平易近人和剧情的跌宕起伏风靡开来。
  也许正统的文化界认为这书上不得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