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拐点:影响未来中国的12个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部 “宪政主义”终结“权力时代”第四章 法律家时代(2)

    人和社会的和谐    
    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将有一大拨以民生为要旨的法律法规接连走进公众生活。据称,51部国家级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工伤保险条例》、《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等11部,和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其余的59部地方新法,主题要义均不离公众生活。    
    观察家认为,肇始于孙志刚案的社会舆论,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上,引发了与寻常百姓生活联系紧密的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    
    2003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正式印发给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与会者对规划的目的心知肚明:争取在本届人大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此前三个月,有关方面听取吸纳了包括法学专家学者在内的诸多层次人们的意见。有官方背景的专家指出,社会法类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法律部门。医疗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养老保险法、工伤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等等,是社会保障类立法的重中之重。    
    综观这些法律法规,一个鲜明的趋向展现无遗:追求人和社会的和谐。它们内在的精神实质,是自由的人与有秩序的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共振。    
    这样的趋向,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解读出来。    
    从宏观层面看,立法规划中,维护公民权益、注重民众生活的法律,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从宪法修正案到侵权责任法,从初级卫生保健法到救济法,从人民权益保障法到政务信息公开法,凡此种种,无不一一体现法律对公民最基本的政治、经济、人身权利的保障,它们在规范市场经济,推动民众生活持续健康发展层面,益处多多。    
    分析立法思路时,有专家评价称,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人本精神”得到了生动体现。    
    从微观层面看,两个经常被列举的例证,是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前者以防止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庇护环境为旨归。后者鲜明地再现了人本主义的立法思想。有媒体援引中国政法大学婚姻法研究专家巫昌祯的话说,这部取消了结婚必须出具单位证明和强制婚检一系列条款的法规,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自由便利。    
    追溯既往,立法的人本思潮,当起于2003年初的孙志刚案件。这个打工青年在广州的意外死亡,促使人们大范围地反思弊端丛生的收容遣送制度。最终,国务院果断地终结了这一“历史上曾作出贡献”,但现在已不符合现实需要的制度。    
    李京华、王文韬援引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的观点说,中国以前的法律更加强调社会稳定和个人利益对整体利益的服从,而对个体权利的重视则相对不足。新出台的一系列条例真正体现了法律对个人自由的尊重和中国公民权利的巨大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第二部 “宪政主义”终结“权力时代”第四章 法律家时代(3)

    寻常百姓与立法“零距离”    
    2003年,35岁的广西南宁市公民刘家海,以一个公民的名义,郑重建议有司们将行政机关公正执法导入立法议程。刘既有华东政法学院的科班背景,更有十年底层行政执法的经验,其建议迅即被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采纳。《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公正执法条例》,作为2003年至2007年立法规划中的一个法规项目,末了被提交广西人大常委会审议。    
    据悉,广西的做派,只是中国省一级立法机构“开门立法”现象中的个案而已。事实上,2003年,中国地方立法中,把民情民意转变为法律意志的地方立法,已呈现出具普遍意义的新气象。以“开门立法”的名义彰显民众利益的新举措,正在中国蔓延。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南、江苏、湖南、新疆等众多地方立法机关,均向一般公众敞开胸怀,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部分地区或者以公众参与的立法听证会诸种形式,将公民与立法之间的距离缩至“零距离”。    
    “零距离”的另层涵义还在于,省级人大常委会积极邀约法律专家、律师等法律界人士,出席座谈会、论证会,多层次汲取他们对地方立法工作的意见。    
    一个名叫黄革的记者举例称,在四川,成都市民谭作人提议的《四川省大熊猫资源保护条例》被省人大列入立法计划建议项目;在杭州,市政府法制办开通的“杭州法制网”除随时公布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外,还开设了“立法建议”和“法规规章征求意见信箱”等渠道,使公民可随时为立法进言献策。“开门立法”的实践如今已惠及大众。    
    黄革援引中国司法部司法研究所研究员严军兴的话说:“地方立法机关向公众公开征集立法建议的举措,使立法过程更充分体现广泛性、民主性,符合宪法赋予公民主人翁地位的精神,它有助于人民的利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第二部 “宪政主义”终结“权力时代”第四章 法律家时代(4)

    崭新的立法思想    
    2003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顺利通过。法学家在分析这部历经四次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时指出,以人为本、公平与便民的原则,是该法律文本的最大特点。一方面,一些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定论。另一方面,寻常百姓的呼声,“干预”了法律的制定。    
    综观2003年中国立法规划的43件法律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乔新生,在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上感叹,它们集中体现了立法机关执政为民的立法思想,第一次把控制行政机关的权力与调整公民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融为了一体,反映了立法者崭新的立法思想。    
    民情民意在立法过程中,由零散的看不见的意见,变成了集约的看上去非常清晰的法律文本。广东公安交通管理局夏涛副局长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新交通法有多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例如对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等的规定,法律明文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交警赶赴事故现场后,应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    
    夏涛指出,在讨论草案的时候,委员们把关注的焦点都落在来自普通老百姓的呼声。所以,最后通过的法律增加了不少体现便民和效率原则的新条款。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当事人对事实没有争议,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在城市的主要人行道应当规划设置盲道,而且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必须参加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规定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解决肇事者逃逸后的治疗费用等过去非常棘手的难题。    
    立法中,公正、便民的立法精神高频亮相。2003年。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许多政府色彩浓厚的规定;新的法律救助条款规定了弱势群体的平等诉讼权利,付不起律师费的穷人打官司将由政府埋单;处于弱势群体的民工权利问题也开始浮出“立法”层面,有些城市已率先取消民工进城打工要办“暂住证”的制度。    
    2004年,这一立法思想,正在延续。来自立法专家的消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民在迁移户口时不必换领身份证;警察不能随意检查居民的身份证,意即没有携带身份证的外来人员也不再被视为“三无人员”。《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示一批估价机构供拆迁当事人选择,拆迁估价机构的确定应当采取被拆迁人投票或拆迁当事人抽签等方式……    
    舆论分析,这些立法充分地体现了宪法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精神。我们有理由认为,崭新的立法思想,经由触及公众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规,将有力提升我们社会的法治文明程度,让公众充分享受到权利的“盛宴”。    
    


第二部 “宪政主义”终结“权力时代”第五章 宪政始自限政(1)

    第五章 宪政始自限政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2003年12月4日,曾在自己的经验世界中,一遍遍咀嚼阿顿勋爵这句名言的中国人,开始品评中国首席大法官肖扬“论宪法精神”的讲话。被视作异议人士的人们,认为其中的某些提法,与现代的宪政原则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他们高调表扬政府说,与胡锦涛强调宪法权威、第四次修宪相配合,中国人的宪法意识正在向限权宪法转变。在受到〃官本位〃传统支持的当下中国,这一转变,就显得格外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身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高位的肖扬,不仅进一步解释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强调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源,公民权利也是国家权力之目的,而且提出以宪法来限制政治权力的两种途径: 〃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前者体现着纵向的民权对官权的制约,也就是政治权力源于人民授权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宪政原则;后者体现了横向的权力制约,也就是权力分立及其相互制衡的宪政原则。    
    尽管这样的现代政治文明的常识,在大陆学界已经相当普及,但作为中共的司法高官的公开宣示,在一些评论家的印象中还是第一次,它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现政权的价值观向主流文明转变之征兆。    
    仇和式强权的诘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