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重生贾母荣华录 作者:fahrenheit-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只得硬着头皮,派人向大帅报信儿,自己则立即点兵,前去救援。

    这一路上边追边探路,抓了些想过来占便宜的北狄散兵游勇,拷问得来的消息让一向勇武的贾赦都生了退却之心:二皇子是被北狄大帅帐下精锐劫走,再算算时候,此时人应该已在北狄大军撤回西北的路上。西北……可是谋反的忠义王大本营啊。

    可是他们若是无功折返……忠顺王府不会轻易放掉这样的好机会,贾赦心想不如来个苦肉计吧。

    从主将贾赦到麾下将士倒是心照不宣,一起往前追击,果不其然就遭遇了北狄的精兵——不过贾赦乃是禁军郎将,麾下将士亦是精锐,两强相遇短兵相接的结果便是各自损了几十人,却谁也奈何不得谁。

    对方将领身边有个神射手,冷不丁一箭就奔着贾赦胸前去了,而贾赦在亲爹的操练下,反应极为敏锐,这一箭虽没落空,却戳到了贾赦的肩上,而贾赦这边看清主将要害无损,也群情激奋拥上去掩杀了一阵,将北狄这支精锐一口气撵出几十里——已经掳走了二皇子,北狄这边算是完成了任务,这些精锐抱着“打得过就占些便宜,打不过拍马就跑”的主意,发现遇到了硬茬子,可不就灰溜溜地撤了。

    等贾赦顺利返回家中时,北狄人连带着忠义王的府军已经全龟缩回西北,依靠山川关隘,来与圣上的大军相峙。

    儿子长了心计,知道不能一味猛冲,靠搏命捞功勋,贾代善心中颇为欣慰:说句大不敬的话,二皇子不值得三军用命、将士戮力这般大张旗鼓地夺回。圣上与其是担心这个儿子的安危,还不如说是因为颜面受损,而气怒不已。

    伤上加伤,这伤好得自然慢,还得小心调理,免得影响行动。贾赦也难得在家过了一段悠闲时光——因为刀枪剑雨……自有他老子在朝堂上给他扛着呢。

    话说西北叛乱,日子还是得照样过,圣上又叫了贾代善进宫,商议调兵遣将与补给运送,以及何时大战等等。除了兵事,新科进士们授官与遴选翰林也耽误不得。

    林海与贾政全没受影响,全留了馆。而贾敷进了翰林院也在大家意料之中,而薛二公子和贾敬都外放为官去了。

    二人离京,自然要带着妻儿一起,因此贾珍与王熙凤也难以在京里成亲了。不过这在王家看来又不是问题,实在是王熙凤的父亲如今仍是个监生,还是花钱买来的,在宁荣两府跟前抖不起什么威风;王家次子王子腾学问不错,为人处事更胜一筹,他已经中了举,并拜了名师,打算在几年后也参加春闱。

    半年时光匆匆而过,甄元春入宫也满了三年,因为温婉明理而颇受宠爱……当然太子对太子妃费氏始终敬爱有加,元春这般得宠,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太子妃在大婚多年之后,终于有喜且在西北战事胶着之际,顺利生下一个儿子。

    而这位小皇孙生下数天,西北就迎来一场大胜。忠义王损兵折将,已经送信讨饶,并答应送还二皇子。

    太子妃刚哄睡自己的“小福星”,坐回次间正座,看着身前一众垂头恭顺的太子美妾们,她眯了眯眼:她没孩子那会儿,太子再宠幸莺莺燕燕也没弄出庶子来给她添堵,如今也该是她“回报”一二的时候了。

    而甄元春作为几人中出身最好的一个,受封五品良媛——单论品轶已经胜过了她父亲。

    不过宫中每隔三年,便是一代新人换旧人,逾龄的女史与女官得了恩典欢喜地回家,尽可自由嫁娶,而新人……今年圣上没有留人,皇后只取中了事先打过招呼人家的姑娘,其余大笔一挥,一概放归。

    薛宝钗作为商人之女,多亏了亲叔父乃是二甲进士,又有荣国公夫人打了招呼,才侥幸做了女史,而不必从宫女开始一步步往上“熬”。

    不过出身不佳也有好处,她竟让太子妃选中,带回东宫任职。

    宝钗跟在太子妃身边自然时常见到甄家表姐:她这位表姐贵为五品良媛,却比以前看着更温润谦和,见到她问了问家中琐事,还特地嘱咐她:小心驶得万年船。

    宝钗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不过她再收敛也架不住有人不肯放过她。圣上那位宠妃也知道甄家大姑娘做了良媛,她若是朝太子的姬妾下手,八成妃位难保,但甄良媛的表妹还是个小小的女史……

    之后宝钗便见识些太监和宫女的小手段:用度有些克扣啊,太子妃召见时传信儿的人故意晚来一小会儿啊……她开始还挺莫名,后来使了银钱……薛家地位不行,却比甄家还财大气粗。知情的宫女稍一点拨,宝钗就恍然大悟了。

    因为表姐的关系吃些小亏也就罢了,谁让她们的确是两姨表姐妹,但表姐贵为良媛也不提前告知……宝钗终究意难平。

    之后宝钗当值时还巧遇太子,太子看她容貌颇觉面善,便随口问了几句,得知是甄良媛表妹,太子微微一笑:这世上哪有人家能靠女人发达?纵然能风光一时,也当不成世家。

    得了嫡子的太子越发平和从容,他含笑带人走远,宝钗却面颊微红,这一幕传到元春耳朵里,让春风得意的甄良媛也颇为不是滋味儿。

    只是问过宝钗的太子确实一路直奔太子妃宫中,进得门来先逗了会儿儿子,再跟生了孩子反而更丰润娇艳的老婆笑道:“南安王世子妃这些日子八成得过来找你求情。”

    太子妃闻言也是一笑,“南安王倒在其次,她是来替忠顺王府说项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PS,南安王世子妃就是忠顺王家的那位郡主。

    本篇的设定是这样的:女史女官肯定不是什么高官世家之女,即使被贵人看重,再怎么风光也注定是侧室;做正室的姑娘大多数出身权贵之家,这些的姑娘需要圣上亲自指婚,不用像女史女官似的指婚之前还得进宫去伺候。

    另外,王熙凤的父母一直有争议,王子腾上面的哥哥是谁也一直不统一,所以我就干脆模糊化了……


☆、第45章


    就如同太子夫妇预料的那般;两天后太子妃费氏便在太后宫里见到了南安王世子妃。

    太子妃面上不显;心中却甚是不快:这是仗着太后的宠爱逼我……吗?

    孰料南安王世子妃心里也在苦笑不已:她只是性子清冷,却并非不懂人情长短。原本她想在向太后请安之后;便去东宫跟太子妃聊一聊——她可是来缓和关系的;哪里还能摆什么架子?可是太后却直接招来了太子妃……

    太后人老成精;她可也是从太子妃做起;直至今日也成了太后;又能有什么真让她都看不透的?

    既然动了“夫人斡旋”的主意,那有什么事儿还是在她的宫中或是皇后宫中说吧,不然一波波地往东宫跑……难免让圣上多想,太后可是很喜欢太子这个长孙的,谁想可害他都不行。

    太子妃脑子不笨;坐下寒暄的功夫便也想了个通透;越想越是感激这位慈眉善目的太婆婆。

    天家无情,纵然是亲父子也难免生些龃龉,圣上、先帝都是做过太子的,国之储贰地位尊贵无比当年也一样没少吃苦,可一旦坐上那张龙椅依旧会重复他们父亲的所作所为,权术、制衡一样不缺。

    可话说回来,圣上会暗中猜忌、防备已经成年的太子,但却真心疼爱软绵绵、白嫩嫩的嫡孙。有亲儿子护身,太子妃底气渐足。

    从太后宫中到东宫这一路上,她仔细琢磨了好一会儿,才确信了太后的心思:南安王府与忠顺王府的善意,他们夫妇当然要接着,但是太亲厚却是不必了。

    回到东宫,太子妃静静想了一会儿,才叫来心腹,将今日南安王世子妃进宫求情一事告知荣国公夫人。

    其实太子妃自己也觉得十分蹊跷,她嫁给太子的当晚,迷迷糊糊地做了个梦,梦中的内容她忘却了大半,却在醒来后神清气爽不同往常,以前看不透的人和事儿如今也能揣摩出几分真意,而且之前素无往来的荣国公夫人竟能让她生出些莫名的亲近。

    单是这些,太子妃只会将这些深埋在心底,不过随后数月她依旧断断续续地在梦中看见自己在不同地方都与年轻时的荣国公夫人并肩而坐,谈笑风生或是互诉心事……

    太子妃本不相信神神鬼鬼之事,却对“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句抱有些敬畏之意,她犹豫再三还是偷偷给荣国公夫人送了些宫里的消息。

    荣国公夫人果然也顺水推舟了。自此史令仪多了条知悉后宫动静的路,而太子也数次得到了荣国公比较隐晦的回护。

    却说太子妃打发心腹去传信儿,自己拉着刚满百岁的儿子小手小脚,逗得儿子直吐泡泡的时候,听到匆匆赶来的女官禀报道:二皇子的正妃要生了。

    太子妃心道:能顺利捱到今天也不容易。

    甭管二皇子做了什么,也不好让他媳妇儿出事……她急忙换了衣裳,带人就往二皇子的住处赶。半路,正遇上也来瞧瞧弟妹的太子,原因无他,二皇子的正妃好像难产了……

    最后折腾了大半天,二皇子妃耗尽体力才生下了个女孩儿,而她自己干脆地见了红。好在救治得当,太医们又忙活了大半夜,才算稳住二皇子妃的伤势。

    听说二儿媳妇没事,帝后齐齐松了口气。圣上的确暗恨次子鲁莽无能,会因此迁怒次子的生母,却绝不会为难儿媳妇。

    就连皇后也不愿意二皇子妃有什么好歹:她的嫡孙出世,前线捷报频传,偏偏二儿媳妇在这儿当口死了,那可真不是一般的晦气。

    不过太子可难免幸灾乐祸。

    这一日,正好是宝钗当值——女史除了作为公主的陪读,也身兼太子妃的文书,偶尔还要跑腿儿到各处传旨。

    话说太子妃与太子趁着傍晚时分无甚要事,便好生说笑了一会儿,其间太子妃起身去更衣,太子则靠在榻上,眯着眼睛自言自语道:“二弟,我的好二弟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