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名著诞生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嘲笑。而现在,我似乎也看得到了在这粗鲁的外壳里透出的一道自尊的光辉。
这就是灵魂的美!真可惜,这“美”已经在不公正的世人轻蔑的重压下变形
了,蒙垢了,以至我在矿山生活了十年,竟然熟视无睹!由此我也想到,现
实生活中的美,并不全是以最标准。最规范、最清晰的形式摆在我们面前。
它靠我们开掘。“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
未易轻弃也。”

在走马灯一般向我走来的生活原型中,我找到了×××。他是天天在卖
饭窗口外喊“白吃饱”的小伙子中的一个。后来呢,居然和卖饭窗口里一个
外号“吊眼儿”的姑娘恋爱、结婚了。而那姑娘在和他恋爱之前,利用卖饭
的机会,不知“整治”过他多少回,真是“不打不相交”。这件事使我的脑
海里出现了两个自尊的小人物。这一对自尊的性格在社会某种不公正的氛围


里变得那样敏感,以至引起这性格间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在这碰撞中闪耀出
他们豪迈的自我意识的光辉。。终于,他们相通了,骄傲地共同走在人生的
道路上。这就是《丹凤眼》的题旨。

某一构思过程的复述是顾此失彼的。作品题旨的形成,总要和人物形象
的逐步丰满,情节的不断变通同时进行,而我在这里省略了后者的许多过程。
因为这里只想谈对生活再认识,对主题再挖掘的点滴感受,所以到此似乎可
以打住了。

至于《丹凤眼》是否深刻地表达了主题?我不知道。有了使自己激动不
已的人物、事件、主题,表达出来以后却不能尽如人意,这是常常令我国惑、
苦恼的。我抡的这板斧,实在是没有什么路数,只好再学。


郑恩波

(1939——)


学者、翻译家。满族。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研究室研究员,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理事,刘绍棠乡土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翻译家协会会员,南斯拉夫“兹玛依”儿童文学家协会终身会员。一九
六四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先后留学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五年。回国
后任《人民日报》记者、翻译十年。迄今共有著作、译作四百五十万字问世。
著有学术专著《阿尔巴尼亚文学史》、《南斯拉夫当代文学》、《南斯拉夫
戏剧史》、《大运河之子刘绍棠》,长篇传记文学《刘绍棠传》,散文集《望
儿山·多瑙河·紫禁城》等,译有长篇小说《沼泽庄》、《重新站起来》、
《亡军的将领》、电影《亡军还乡》等。

编后记

刘绍棠所倡导的乡土文学,不是一个封闭体系,而是一个博采众长的开
放体系。在有关部门关怀下成立的“刘绍棠乡土文学研究会”,肩负的重要
使命之一,就是研究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与我国优秀的文学传统鱼水难分的紧
密关系。

我们所说的我国优秀的文学传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优秀的古典文
学传统和“五四”新文学运动、延安文艺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
义文学的优良传统。仅以后者而言,这一传统迄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光荣历史。
“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特别是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文学,是一种面貌全新的
文学;是一种与时代的脉搏、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
关的文学;是代表全人类的理想和希望,最具有光明前途的文学。对这一文
学的评价和审视,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有自己的标准。

世界各国的文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某一时代的
文学的性质和特点,都能在那一时代的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中,得到最充分
的体现。了解了那些名作诞生的历史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也就能把
握住那一个国家、那一个民族文学发展的概貌和脉络,懂得它的传统的内涵,
同时也有利于学习和吸取对发展和繁荣本国、本民族文学十分有益的经验。
这也就是我们编选出版这本《中国名著诞生记》的目的之一。

文艺理论家、评论家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对指引文艺队伍前进的
方向,提高文艺工作者的素质,繁荣文艺创作,起着如同导航员一样的作用。
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有些理论家、评论家因为缺乏创作实践,所以他
们那些洋洋万言、几十万言的文章或著作,常常漏出假、大、空的弊端;山
南海北地东拉西扯,就是说不到问题的点子上。有的甚至趸来洋八股、洋教
条,借以吓人。倒是那些辛勤笔耕、成果丰硕的作家,对文学创作更有真知
灼见。他们的创作谈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不唱高调,不摆架子,更不围那
一套套的甲乙丙丁、ABCD 显示自己的学问之大、见识之广,而结合自己的创
作实践和切身体会,一语道破创作的奥妙、成功的真谛。这种文章往往是形
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并重,洋洋洒洒,文采飞扬。读后久久难忘,终生受益无
穷。文学青年、业余作者,往往对这类文章更喜爱更欢迎。因为它门对自己


的写作有更切实的帮助,所以便把它们视为瑰宝精心珍藏。这便是我们编选
出版这本《中国名著诞生记》的目的之二。

从“五四”到今天,中国的新文学、社会主义文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
的漫长历程。在我们这片丝毫也不比西方国家贫瘠的文学大地上,诞生了成
千名成就很高的作家,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只能从几千名小说家中反复比较,
仔细掂量,最后精选出三十二名小说家、三十二部作品,组成我们认为比较
合适的合唱队的阵容。文学研究从来就是一门并不十分科学的科学,文学作
品的鉴定不可能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准确。未被列入本书的小说家及其作
品,并不见得比列入本书的差。将来如有可能,我们还想编选出版第二辑、
第三辑。。因此,我们诚恳地请求许许多多成绩卓著、尚未列入本书的小说
家能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理解,多加原谅。

为全书体例统一起见,对部分文章的标题做了改动,此外,入选文章的
稿酬由“刘绍棠乡土文学研究会”转寄,特此说明。

最后,我们还要对编选出版此书的顾问刘绍棠同志以及对我们的工作给
予积极支持和大力协助的文艺界旧友新朋,表示深深的感谢。谨以此书作为
“刘绍棠乡土文学研究会”成立后的第一件礼物,献给广大的读者朋友。

一九九五年国庆节于北京劲松小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