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砂秘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是也想走她姨妈那条路。想到国外找个韩国男人嫁了。可是事有不凑巧:到了那儿,连着相了几次亲都没成功。她姨妈想了个法儿,出钱给她做了隆胸手术,还做了双眼皮儿,文了眼线和唇线什么的。这一下,她就一夜之间变成了美人。没等联系好下一个相亲的对象,她的护照就到期,不得不回国。毕业的时候,她被分配到电视台。开始还只是一个小编辑,没什么起色。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台长搭上了。一次,台长喝多了酒,把她留在了请客的东家为他开的宾馆包房里。她就这样成了台长的情妇。台长的权力是一般人能比的吗?过了没几天,台长就把她从总编室小编辑的位置调到了她现在的位置上,让她主持电视台最火的电视节目。你想啊,有台长在后面撑着,她能不红吗?做节目不行,就给她安排过硬的记者和编导,把稿子写好,把形象设计好,再由她背熟、练好,就可以闪亮登场了呗!〃

  历数欧阳婷不太光彩的发家史,林莎莎可是一点儿都不留情。有何逸云在,她也不怕鬼神了。




第六章 玉峰天成(3)




  林莎莎根本没注意,这个时候何逸云的脸色很难看。

  〃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追了一年多的美女原来是这样的!这一下可明白了,欧阳的那一对玉峰根本就不是天生的,里面有化学物质,自然在强大的外力冲撞下,那两个点就会比别的部位更容易出血喽!〃

  何逸云出神地想:

  〃如果那欧阳婷以前被自己的那一次进攻所打动,自己岂不是要娶个人造美女回家?到那个时候。。。。。。到那个时候,摸哪儿哪儿有疤,碰哪儿哪儿是化学物质,。。。。。。昨天夜里看到她在朱老先生的床上已经芳魂仙逝,自己还为那双挺括的双乳叹息了一回,感慨这天生的尤物为什么不能在人世间长久,为什么不能让她鲜活的时候让自己欣赏。。。。。。〃他不敢再想下去。

  谈话停了半天,林莎莎才转过头来看何逸云,看他脸上木讷的表情,她知道自己的话可能刺痛了何逸云的哪一条神经。

  这是林莎莎第一次近距离地看何逸云。现在,他们之间只隔着一尺多宽的小茶几。白皙的面庞透着艺术家的气质,脸型是那种不胖不瘦的,眉毛和鬓角都是被精心修整过的,像他笔下精致的江南山水。他的面上只有一颗小小的痣,位置长得也好,就在下巴正中央的位置。只有在近距离,这颗痣才会被人发现。

  林莎莎忽然怜悯起眼前这位少年得志的画家来。虽然她见过的男人已经不少了,有胆大包天的,也有胆小如鼠的;有浓眉大眼的,也有眉目清秀的,她从没正眼瞧过他们。她很听母亲的话。母亲说过,不要看他们对你有多殷勤,只当看一群玩偶演戏罢了。真正的男人是不用向女人谄媚的。可眼前这一个,可着实让她动了女儿的芳心。尤其是她处在这个困境的时候。

  林莎莎伸出手,拉了拉何逸云托在腮上的手:

  〃哎!没事吧?〃

  何逸云回过神来,将林莎莎小手的四只指头握进掌心,抱歉地一笑:

  〃刚才有些失态,让你见笑。〃

  林莎莎此时被他一握,心里暖暖的,不想抽回来,就由着他这样握着。

  何逸云的心思又回到了林莎莎身上。以前不是没这想握过女孩子的手。可是没有一次像这一只,冰冷而又细腻,像摸着一块蓝田美玉。

  四目相视,又急急地避开。二人就这么坐了良久。

  就在这时,有人在敲门了。是朱石。他是来传达他父亲朱老先生的邀请,请他们去赴〃压惊宴〃的。二人于是便顺势挽着手,去赴会了。

  宴会的主人朱砂见二人这般情形,自然猜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也愿意成其好事,便把他们安排肩挨肩坐在了一起。

  就在朱砂举杯准备开场白的时候,金镇长不请自到了。他在龙飞身旁加了把椅子,做起了半个东家。他还带来了一个龙飞盼望已久的消息,欧阳婷的验尸报告做出来了。

  原来,在龙飞离开陶居不久,省公安厅技术总队的干警在江副总队长的带领下,也带着应用的仪器设备到了。他们临时借用了镇卫生所的手术室,对欧阳婷的尸体进行了检验。

  在凶案发生以后,大家守着自己的那份心境,慢慢调整着。还有一个人在欧阳婷死后的第一个夜晚,偷偷地躲进了自己的工作室。

  这个人就是陶居的少主人朱石。

  用〃心如刀割〃这个成语都不足以描摹他此时的疼痛。

  朱石出生在他朱家陶窑第二次被土封的苦难日子里。世居朱家镇的朱家因为老辈传下来的基业,一直以来都在社会上受人关注。朱砂从他爷爷那里直接秉承了朱家的独门《紫砂秘籍》以后,父亲一辈子郁郁不得志,很早就死了。叔父也已于1949年去了台湾,朱家就只有靠着朱砂来光耀门楣。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朱砂也跟刚刚被解放的中国劳苦大众一样,对党对国家抱着一腔的热忱。在开国大典那一天,朱砂在自家的陶窑大门上方挂起了五星红旗,带着陶窑里的伙计们整齐地列队在窑门前,对着这五星红旗行了三拜九叩之礼。就为这个,他后来被人当做旧社会封建余孽的代表。




第六章 玉峰天成(4)




  朱家从宋代起家,除了朱炽父子一支之外,从不染指政治,兢兢业业做着他们本分的手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只求朱家手艺能被世代传承下去。朱家的紫砂器虽然还是一批批地被运往京里,但是只能为〃皇家御用〃的禁令被打破,朱家的陶窑的生产要为建设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具体地说,就是要大量生产老百姓生活中必需的生活用品。

  朱砂的心态调整了有半年的时间,终于想通了。他接受了朱家公社给他派来的十个徒弟,认认真真地带徒弟,每天带着徒弟上朝音山上取土,回来再挨个程序进行,手把手地教,每四天,朱家陶窑就会出窑一批日用家什,饭碗、水罐、面盆。。。。。。这些物件不需要太多的工艺,只教会徒弟们怎么样让这些家什圆起来就成。

  如此听从党安排的朱砂打乱了自己近三十年的做艺术的原则,也打破了几百年朱家不收外姓徒弟的规矩。就这样也没能让他守住朱家的几百年陶窑。建国后不久,对私营企业进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朱家陶窑更名为县陶器厂,他成了带着工人干活的车间主任,受厂长领导;下了班,他回到自家的陶居,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依旧研究他的紫砂艺术,赶着夜半更深把陶坯做好,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再偷偷地带进窑里,与那些盆盆罐罐一起烧,但总是因为火候的问题,出不来精品。一次,他大着胆子,按照单件所需要的火候安排了一窑的开窑时间,结果一窑的盆盆罐罐都成了废品。在调查这起生产事故的时候,他的阴谋被揭穿了,他成了破坏社会主义建议的〃现形反革命〃,被公安军关进了县里的看守所。

  眼看朱砂的性命不保,镇上人采取的态度却大相径庭。一些受过朱家恩惠的人家想帮他一把,躲过这一劫。他们去县里为朱砂说好话;大多数的人则抱着一个看热闹的态度,说〃木秀于林,风必吹之〃的有之;说〃他朱家风光了几百年,也该有这一劫〃的,也有之。那时的镇革委会主任正是朱家人,叫朱环,是与朱砂同一个太爷爷的同宗兄弟。平时朱砂与他家相交还算深厚,每到家道艰难的时候,总是朱砂出手救助一二。可到了这个节骨眼儿,那朱环惟恐躲之不及,哪敢包庇自家人哪?吓得日日里去县里汇报朱砂平素的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恭言语,比方说,在1952年朱家陶窑被充公时,朱砂一天去他家,与他夫妻二人说:〃这不是要断送几百年来的紫砂艺术吗?〃又有一次,朱砂在徒弟们面前说过:〃这些破碗烂盆能当什么,摆明了是糟蹋这正经玩艺儿〃。

  那县革委会主任金忠却是两难了:朱家镇的乡亲来他这里来说:朱砂是个做砂器的呆子,一心只想做出他朱家世传的陶器精品,并不曾有意与党和人民做对,充其量也不过是〃人民内部矛盾〃,放出来好好教育,监督改造,对他来说也就是足够的惩罚了。朱环又来到他面前,说朱砂有反党言论,他又觉得朱砂的这些话也足可以定他个〃反革命〃,不杀不足以儆效尤。

  最终让朱砂躲开这场灾难的,还是靠了朱家祖宗们留给他的财富《紫砂秘籍》。

  朱砂在那大牢里苦思冥想着:他赔上一窑活计做出来的那只陶壶为什么成色还是不好,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紫砂秘籍》来,再对祖宗们传授的秘方研究一下。他对那里的一句秘语总是没有理解。这是因为这秘籍传承的年代太久远了,有几个字已经模糊不清,必得有闲暇的时日慢慢揣摩。他好像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命将休矣。

  如果朱砂在大牢里天天思虑着如何保命,那才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呢!县里定了朱砂的死罪,报到省里。省里自人有出面说公道话。这人是原来一名地下党人。解放前被国民党追杀,一日逃到了朱家镇。在挨家挨户搜查他的时候,他躲进了朱家陶窑。此时朱砂正在陶窑里试验新从朝音山山顶取来的土。见此人藏在新制的陶坯后面,便问他由来。听明白他眼前便有性命之忧,不问政治的朱砂动了人道之心,信手制了一个缸大的陶坯,让他藏在里面。等追兵到了,朱砂便点起火,烧起陶来。追兵搜了大半天,就是没有往那着着熊熊大火的窑里搜。那厚厚的大缸没等被烧热,那追兵便退了。朱砂急忙灭了火,放了那人出来。这人解放后做了省公安厅的第一任厅长。恩人蒙难,他自然不能就这样坐视不理,批了个〃人民内部矛盾〃,就救了朱砂一命。




第六章 玉峰天成(5)




  朱砂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