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砂秘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说理由。〃周所长点上在手里掐了很久的半支烟。取笔录的时候,他非常习惯地点上了这支烟。朱砂剧烈的咳嗽声让他又马上就掐灭了,一直掐在手里,并没舍得就地扔掉。

  〃颈上的掐痕很细长,又有长指甲留下的压痕,已经变成紫黑色。但是现场并没有搏斗的痕迹,可以分析为:死者在被掐致命前被灌了迷药,失去了反抗能力。〃路晓驿把警校里学的刑侦学知识用得很透彻。

  〃嗯!还有呢?〃周所长吐了一口烟。

  朱金涛并没有跟老搭档商量,出口说出他的见解:

  〃这也倒不一定,也可能朱老先生的卧室并不是第一现场。也可能是在陶居里任何一个房间里施害,再移尸那卧室。在陶居外面被害移尸进来也说不定噢。〃

  〃那不太可能。根据朱家人的证实,欧阳小姐来陶居是参加茶宴的。茶宴结束大约是在午夜前后。茶宴上欧阳小姐一直非常活跃地在众人间转来绕去,说笑逗闹。朱老先生发现尸体大约在下半夜一点半左右。噢!对了!你们对死亡时间有没有推定?〃

  路晓驿和朱金涛大眼瞪着小眼,谁也没说出话来。

  本来他们打算说完第一现场的问题以后,下一个汇报的内容就是二人对死亡时间的推断。二人已经有了推理结论,一致认为:勘查现场时距死者死亡的时间大约有五个小时,也就是说欧阳小姐死于前半夜的九点左右。他二人对自个儿的这点能力坚信不疑。他们还坚信:即使有误差,上差下差也差不上半个小时。让周所长这么一说,二人都大惊不已。

  看着头上方在风中摇来摆去的宫灯,想想:就在几个小时前,就在这儿,就是这盏宫灯,还照着一个活灵活现的〃死尸〃!

  路晓驿和朱金涛身上所有的汗毛孔都锁闭起来,防着冷汗冒出来,也防着鬼魂儿跑进去。

  几乎有一刻钟的时间,三个人都闭口不再说话。周所长又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在要熄灭的烟头上对着火,大吸了一口。可能对二个下属工作成绩不甚满意,他自己伸手拿过卷宗来,一页页翻看着。宫灯的光亮本来就很昏暗,再摇来摇去的,更没法看清纸上的草图和字迹。可是最后一页上赫赫然写着:〃死亡时间大约为前夜二十一时许〃却让他看了个明明白白。

  原本路晓驿二人还有一怕,真要是他们哪一个口无遮拦地把他们对死亡时间的推断直陈出来,不得被这土匪一般的上司骂成什么奶奶样儿?可是周所长看到这行字时,并没有像他二人想象的那样张口骂起人来,反倒是大口地抽起烟来。

  挨坐在茶炉旁边的路晓驿觉得自己的右臂被什么碰了一下,突地跳了起来,栽向摇椅上的上司。

  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三个挨坐的大男人起了连琐反应,一个跟着一个地踉跄着从座上站起来,准备奔向楼里。最后一个站起来的朱金涛个子高,慌忙间碰到了宫灯的长穗子。宫灯剧烈地摇晃起来,地上的东西一片大乱。

  这时有人说话了,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几位辛苦。喝口热茶吧!〃




第二章  紫色茶宴(1)




  三个慌了手脚的男人听到这女人的声音,更不知手脚往哪里放,头往哪里钻了。

  宫灯的穗子被人扯住,整个灯也便不再摇晃,灯下的茶几和绣墩等物也都归了位。这个时候,三个来捉〃鬼〃又被〃鬼〃吓得糊涂的男人才定过神来,审视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灯下,站着一身蜡染衣裙的一位老妇,素朴而不失端庄。

  大家都认出:她是陶居的女主人,朱砂老先生的夫人周天筠。她手持一把长嘴紫砂壶,笑矜矜地站在茶几旁。

  〃我是来给大家添茶的,〃周天筠声音很平静:〃天要亮了,外面露水重,别着凉。我看你们还是进屋里商量去吧。如果不方便让我听到,我就不客气,少陪了。〃说着,她熟练地填满茶几上的三个茶杯,浅浅地点了下头,便径自走向陶居的楼里。

  目送殷勤的女主人,三个男人才发现,她脚下穿了一双非常合脚的软底高帮绣花鞋,走起路来一丝儿声响都没有。怪道是三个大活人都没有发现,她什么时候幽灵似的来到树下,站了多少时辰,竟幻觉是欧阳婷的魂儿来问候。

  周所长拾起刚才掉在茶几上的半支烟:〃那也好。就给我们拣个现在没有人睡的房间吧。〃

  走在前面的周天筠并不回头:〃您还觉得他们这些人有多大定力呢?谁还敢在死尸边上睡觉,早就走没影儿了。〃

  〃这大半夜的,都上哪儿了?〃

  〃娇娇陪着他爷爷去了天华大师的道观,儿子、儿媳去了儿媳的娘家,好在都不远。。。。。。〃

  〃您为什么没走啊?〃路晓驿有一搭无一搭地问道。

  〃我一个形将就墓的人有什么好怕的?再说我走了,谁招待你们呢?倒个茶也得有个人呀!那可不是待客之道。〃

  听上去满是理。所以三人也便不再续这话茬儿,跟着女主人走进了一楼的一间客房。

  房里也有一方茶几,并四把高背椅子。

  四人落座,周天筠又取来香烟和紫砂的烟缸,都放在周勤面前。

  重置茶盅、茶壶,一壶酽酽的〃碧罗春〃在〃紫砂小斗〃里翻滚起乾坤。

  周勤好像非常怕周天筠离开,忙开口说:

  〃朱夫人,你能不能再给我讲一讲你们家昨晚的茶宴。〃

  周天筠双手叠放在紫砂小斗上,眼睛眯成两条线,定睛在墙上一幅《夜宴图》上:

  茶宴还得从主宾朱炽说起。

  朱砂的祖上世居朱家镇。朱砂的祖父朱庠子生于清咸丰年间。17岁,娶妻贾氏。18岁那年便有了长子朱榭,也就是朱砂的父亲;次年又得了次子朱槐。28岁那年,像皇家的继位大典一样,经过整个家族见证的隆重仪式,他正式成为朱门从赵宋王朝传下来陶窑的第十八代传人。

  别看朱家镇不大,可朱家陶窑烧出来的钟、壶、瓶、盏无一例外地被运到千里之外的京城,纳进皇宫。您说了:皇家喝茶能用几柄壶?那您就外行了。皇家可能一柄砂壶都用不着,就在架儿上摆着。宁可用不着碎了它,也不许流入民间。什么叫皇权至上呢!

  让朱家陶窑受宠的第一要件,便是那朝音山上的陶土。山阳的土日积月累承日月精华,烧出来的物件明艳动人,呈现茶色而又透着赤红;山阴的土要去尽表层浮土,在一尺下面取。这里的土烧出来的物件色暗近黑,但是光泽极好。

  这朱家世蒙圣恩更是在于从祖上传下来的紫砂器烧焙工艺要诀――《紫砂秘籍》。书是线装的,一共七本。据说在这个秘籍里,备陈制作过程的全部流程。就连取土的时辰、盛器、地点等等都有讲究。

  朱榭自小就同父亲在陶窑里学艺,也做出些许让人称道的物件,供王孙贵冑们把玩一阵子,也就完了,并没有传世之作;说起那次子朱槐,更不屑了。二十一岁那年,他就追随他所谓的〃仁人志士〃,剪了辫子,做了国民革命军。

  朱庠子是个高德高寿之士,到了他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自觉再靠自己撑管陶窑日渐不支,于是在子孙中选中了最有陶艺天份的长孙儿――朱砂,继承朱家陶艺事业。这让其他子孙好个不忿。




第二章  紫色茶宴(2)




  1945年,朱家发生了四件大事。

  第一件,朱砂率众清理出日本鬼子侵略时被土封起来的陶窑,到山上取来山阳之土,烧出光复后的第一窑陶壶,从小到大共四件――呡、呷、咂、吲。四件器物橫、纵、序、杂,不论如何摆放,都有不同的韵味。朱砂自觉得意,总冠〃品茗四宝〃之名。

  第二件,朱砂翻建新居。二层小楼从三月十五动工,六月中便工程告竣。朱砂将工匠遣散,也不许他人接近,自己在新房子里忙活了半个月。当家人被延请回新居时,眼睛都瞪得浑圆:这新居俨然一柄硕大的紫砂器,连高大的院墙也是那茶色茶香的茶壶样儿,略泛光泽。朱家人从那时起便住在这里,再也没有迁居过。

  第三件,朱槐、朱炽父子升迁,荣归省亲。

  光复后,朱槐回到了南京,在国民政府里任了局长,他唯一的儿子朱炽也年满十八,从了军。仰仗在政府里做官的父亲,已经做上了排长。听说在老家的朱砂造了一幢举世无双的房舍,二人都想回来看看。

  朱槐与朱炽回乡省亲,也让朱家上下体味了十天的亲情之暖。尤其是朱门事业传人朱砂,见到了经年不见的叔叔朱槐和从未谋面的堂弟朱炽,很是殷勤事奉,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品茗四宝〃予叔叔赏玩。朱槐自是爱不释手。朱砂在一次酒酣之后,大方地将〃品茗四宝〃送予了叔叔。

  第四件,要员题宅。

  朱槐的上司陈立夫闻听朱槐描述朱家新宅的诸多神奇,也很想前往一观。终于在他一次出巡时,绕路来到朱家镇;见了这旷世之作,惊叹不已,信手提笔,亲题〃陶居〃二字。

  一九四九年,朱槐与朱炽随国民党逃去了台湾小岛,从此海峡隔亲情,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每逢佳节或是静谧难眠之夜,朱砂心中总是升起长长的思亲之情。七天前,他突然收到署名〃朱炽〃的电报,上书:〃本月望日抵家,共赏家乡圆月。弟朱炽初八日自高雄〃。

  七天太长了,朱砂有点等不及;七天又太短了,来不及为迎接远归堂弟准备更多的东西。他竟再不出门,构思新作品做见面礼。还有三天朱炽就要到家了,凌晨三点,朱砂便带上三层细纱缝成的锦囊上了朝音山。回到家又把自己关进了十坪见方的工作室。连一日三餐都不出来,要家人用食盒盛着送至门口。

  十五这一天上午,他终于走出了工作室。在午饭的餐桌上,他给孙女朱娇娇布置了任务:用下午时间送五纪请帖,请朱家镇镇长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