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倾城之情倾李世民(第一卷)+番外 作者:野兔窟主(晋江非v高分14-11-18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各位,小的鞠躬上台,给各位作揖了。嗨嗨,一别经年,各位看官还好?是不是都已经财色兼收了?嘿嘿……偶以前说过,不会弃坑,真的不会弃的。偶停更得这些日子,真是一言难尽啊。总之,偶成长了许多,收获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这些日子,哎,偶都不敢爬上文去看,真是觉得对不起大家啊! 偶会尽快把第一卷结束哒!

☆、第153节、初试锋芒

  第153节、初试锋芒
  我换上最华丽的金色朝服,凤冠高悬,一手搭着云儿,微昂着头,如孔雀般骄傲的迈入甘露殿。时辰已过,皇上还没到,我借着殿门的台阶之利,居高临下的看着两侧的各位娇客。
  张良见我看他,咧着嘴冲我傻笑,绿油油的眼睛看起来像只波斯猫,只差没扑到我身上蹭蹭;咄苾那张俊脸越发阴沉,不知谁欠他八百钱似的;虞世南端的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菩萨红嘴白牙,鬼气森森;统叶护淡定依然,依然淡定;铁木尔还是一幅憨直像;宇文成都照样的老子天下第一,我谁也不服,我就扶墙!伦赞同学还是那么邪……邪肆狂娟;李哥哥脸上挂着招牌微笑,连嘴角的那抹轻嘲都还是那么迷人啊迷人!
  恩,很好,大家一切无恙,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那我就放心了。若说谁有什么变化,那就只有杨浩了。他仍坐在杨大大下首,冲我微微一笑,说不尽的温文儒雅、仪态万方,往常纨绔子弟的流里流气统统不见,以前东倒西歪的发髻梳得一丝不乱,连衣裳都穿的素淡斯文了,金碧辉煌换了点青锦袍,猛打眼看去,倒似是另一个李靖。我再想起那天丽影双双的情景,忍不住咬一咬牙,怎么,要改邪归正、弃暗投明去做好儿子、好储君了么?果然娶妻求淑女,一般教得好!
  “皇上驾到!”我还在胡思乱想,杨大大已经带了一队人马呼啦啦的杀了进来,端坐龙椅,说了几句天气、气色、风调雨顺、国运昌隆的场面话,就开席了。吃了够一个时辰,杨大大一直在跟他那几位贤卿哈拉,眼看就上汤了,也没见什么正文,弄得我跟等靴子的老大爷似的,心里七上八下,吃也没吃好。
  “皇上、皇上,八百里加急……”我正在惊疑不定,忽听这一声公鸭嗓,就把心放回肚里,来了。只见一个小太监匆匆上殿道:“皇上,有土谷浑军前战报传来。”
  杨广皱了皱眉,似是很不耐烦道:“讲。”那小太监擦了擦额上的汗,抖抖索索地说:“贼势浩大,河源四郡尽没于贼手,武侯骠骑大将军郭荣连日督军奋战,不眠不休,积劳成疾,逝,逝于军中……”
  “什么?”杨广刚要腾身站起,身子一颤,又跌坐回龙椅中,双目一闪,几乎就要落下泪来:“郭卿,你是两朝老臣,辅佐先帝忠心耿耿,立不世之功,亦是朕的开国重臣,柱石之基,朕还盼你替朕平定诸夷,怎么忽一日便离朕而去了,是朕误了你啊!”
  呱唧呱唧,我在心里替杨大大热烈鼓掌,这演技,真不愧是老戏骨啊!郭荣是他爹的死忠粉,对他忽然登上帝位甚是存疑,两人一向不对盘,以郭老的年纪,本可颐养天年,是让他硬给发配到边疆去发挥余热的。要说是存心借刀杀人么,也不至于,但是弄到淌眼摸泪的程度,就是忽悠了吧,收买人心呢吧?只是,这是忽悠给谁看呢?咦,我忽然发现,虞世南额头一拧,面上红白不定。有古怪!与我目光一接,他脸上更红,头也低下去。
  杨广环视一周,缓缓开腔道:“诸位贤卿都听到了,眼下战事紧急,朕年纪渐高,精力大不如前了,不知各位贤卿可有退敌妙策,替朕分忧、与曦儿解愁啊?”
  众人面上都多少带了些惊疑之色,随即了然,这也不过是道试题。但我却觉得越来越不对劲,我嗅到了阴谋的味道。用这等军国大计来做此儿戏之事,杨广不是有毛病吧?除非……我无意中扫到侍立一边的虞世基面有得色,不住送目于虞世南,虞世南的神情却愈发窘迫,甚有愧色。
  我还在发愣,虞世基已经上前道:“圣上,若是世子们一一述说,未免冗长,不如呈上纸笔,各抒胸臆吧……”杨广点头应允,眼看着这纸笔就要上来了,我猛醒过来,这是预先定好了的,前面几场,除了李世民的骑射,其余都没有硬性指标,像什么文采、音律,那说谁的好都可以,只要他再胜了这局,后面的武功就不用比了,定然是他……不过,不对啊,我不由自主地看过去,李世民神色坦然,并无异状。恩,他那么会演,谁知道啊。可是,不是说送我去突厥吗?再看咄苾,也一脸茫然,不像是有所准备的样子。
  我心里上下打鼓,怎么办,该怎么办?看一眼得意洋洋的虞世基,再看看若无其事的杨广,我蹭一下窜了起来:“父皇不可!”杨广眼神一凛:“曦儿,为何不可?”
  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先打乱再说,我不能眼睁睁的看人家把我卖了,还坐着不动!我暗下决心,定定神,慢条斯理的说:“父皇,这等紧急军情,原是机密大事,您既是信得过诸位世子、大人,听听不妨,行军布阵之事,怎好再这般宣之于众呢?就当是儿臣小人之心了,总觉得不大妥当。”
  杨广闻言微顿,眯着眼睛问我道:“那以你之意,该当如何?”看着他那冷峻的眼神,我微一迟疑,咬牙道:“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如就以前时战事之得失,看今日战局之胜败吧。”“哦,那曦儿看,是何战事妥当啊?”杨广淡淡的道。
  这个,出什么题好呢。嗯……有啦,不过,算啦,死就死吧!我深吸了一口气:“父皇曾三征高句丽,此,此中成败事原多,儿臣……”“杨天曦!”杨广断喝道:“来人!”
  完啦完啦,我明知道杨广三次征辽不利,大败亏输,是他平生之大耻辱,还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下捅了马蜂窝了,估计这回轮到我下大牢了。哼,反正都快亡国了,到时候一个样!我一扬脖,不服气的直视杨广。 
  杨广忽然一笑道:“好好好,曦儿这题目,出的辛辣,出的绝妙,借古讽今,果然是好一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来人,把纸笔都给朕撤了下去。这样的题目还舞什么文墨?!诸位贤卿,朕三征高句丽皆未克全胜,依你们看是为何啊?”这一下变启突然,殿上诸人就有些面面相觑,半晌无人应答。杨广环视一周,微笑道:“哪位爱卿先做高见哪?”
  只见角落之中有人缓缓站起,端起酒杯好像下了极大决心一样猛地干下,殿上一人顿时勃然变色,只冲着这人杀鸡抹脖子一样的使眼色。                         
作者有话要说:  

☆、第154节、平边之策

  第154节、平边之策
  虞世南正一正衣冠,环视四周片刻,朗声道:“以我泱泱大国,于苦寒之时,集百万兵丁之众,役使民夫无数,靡费钱粮虚耗国库,劳师远征,却无半分卫邦守土之义,解民倒悬之仁,仅以一己之私,便重开战事,血染江山,万民涂炭,如此不仁不义之师,安得不败?!”
  虞世南一开口,我便暗叫一声不好,这个书呆子!这样说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虞世基也未必能保得了他,那岂不是等于我害了他?我离席站起,刚要开口,就觉得一道凌厉的目光直逼过来,却是杨浩满面惶急的瞪着我,手猛得一摆。
  我一怔,就听杨广阴测测的道:“虞世南妄议朝政,蛊惑民心,居心叵测,来人啊……”
  忽听一人朗朗言道:“皇上,虞大人此言差矣,臣不敢苟同!”
  我一愣,这当口,是谁这么勇啊?敢拦杨大大的话?赶忙偷眼看去,只见李世民缓缓站起,深施一礼道:“皇上,微臣亦有些愚见,不知可否准臣一言?”
  却见杨广乌云满面,顿了顿,才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道:“讲。”
  李世民道:“皇上,虞大人才学虽高,却乃文臣,于这边塞武备之事,不甚分明。微臣年少,虽未有幸亲历,幼时却常听家父提起,高句丽这等蛮夷,狼子野心,凶狠残忍,时常侵扰辽西等地边境,劫夺财货、杀我子民……”
  李世民说到这里,只听咔吧一声脆响,我忍不住偷眼打量殿上诸人,却是菩萨把他带的串珠捏碎了一颗,嘴里叽里呱啦地说着什么,边说边冲着李世民怒目而视。
  他这是骂谁呢,真是!现在国家之间领土纠纷还不断呢,何况那时候又没个联合国,边疆土地归于何人之手,谁又说得清?拳头硬才是王道。当时隋与四邻之间,若非实在太孱弱,只有被欺负份的小国,这种兴兵犯境互相侵扰百姓的事,谁都没少做,李世民这两句话,尤其是这句蛮夷一出,座上这几国王子,除了听不太懂李世民那些文绉绉的汉话,又自负没带翻译的伦赞赞普,面上就都有些红白变色,只有统叶护自顾自的喝了一口酒,混若无事。
  “……我朝一再警示,却是阳奉阴违,为祸更甚。若再不迎头痛击,只怕内境亦不自安,祸连更多无辜百姓,皇上这才发兵平乱。微臣愚钝,不及皇上万一,私心里猜度……”李世民冲杨广拱手道:“若是微臣未能体会圣意,还请皇上赎罪,恕微臣俗陋。”
  杨广微微额首,李世民迟疑了片刻,接着道:“皇上此时出兵,乃是未雨绸缪,病自浅中医之理,以防高句丽坐大成为心腹之患,极是高明。”
  他说到这里却又顿住,略抬头看了看杨广的脸色,我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见杨广面色虽不像刚才般吓人,却仍是阴晴不定。
  只听李世民继续说道:“自汉时,发兵远征,便有成例,所谓一丁三役,为的便是随时供应补给粮草衣物兵器弹药等事。那高句丽虽是弹丸小国,但居于东北苦寒之地,沿途又多山地,道路崎岖,若再赶上严冬岁寒之时,冰雪封阻,道路必然更为艰险,运输极为困难。试想,我国军士无食果腹,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