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密凤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还有机会,如果说四年以内,或者是八年以内有意外事情出现的时候,宋楚瑜就有机会。     
  台湾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台湾在“两蒋时代”,虽然用高压政权累积了一些基础,累积了一些台面,累积了一些老本,累积了一些筹码,现在被李登辉折腾光了。陈水扁糊里糊涂地就接受了这么一个烂摊子,这个摊子其烂无比,整个全部被他(陈水扁)接收了,他就感到痛苦无比,会有好戏看的。我们在台湾作为一个思想家、历史家,后面是一个先知者,我在台湾就觉得是看这场戏。我在电视里面做节目时还开了一个玩笑,这句话被查禁了,不许我讲了。我说:“莎士比亚讲,人生就是一个舞台,我们都在舞台上面,只是陈水扁幕后而观,我李敖粉墨登场。”这句话被删掉了,不能说“陈水扁幕后而观”。对我而言,就是王八蛋、龟儿子换了,我所遭遇到言论自由的压力一直没有断,到现在为止都是这样的。     
  这个节目用对话的形式,在《时事开讲》中播出。李的这种“在野的评述”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曹景行借一位重量级的台湾本土知名人士的评述回答了相当多大陆民众的疑问。尽管这种说法有点强烈的个人色彩,但却是重要的声音。     
  但观众仍然需要得到真正持平的答案。     
  凤凰高层决定再做一期特别节目;请两岸专家发表个人看法。5月20日后,董嘉耀主持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由在台北的曹景行、石齐平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的教授黄嘉树、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室主任徐博东先生与他一起,做了一期特别节目,解析未来台湾命运与两岸关系。     
  石齐平先生揭示出“陈的当选最大的功臣是李登辉”。台北的媒体在宣布这一结果的时候,大都用“李登辉时代告一段落”来喻意此事。他分析这根本就是一个公开的阴谋,因为只有李登辉才具有搞垮国民党的实力。但这未尝不是件好事,起码让国民党开始真正对自己这家“百年老店”进行根本的反思。这个党需要重新定位自己。这是他们最重要的教训。     
  争议的焦点仍是两岸会不会因此爆发军事冲突。黄嘉树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判断:从大陆来讲,我个人的感觉是这10年来对于和平统一能否在台湾落实,好像越来越有些焦虑,或者说是有些受挫的感觉。相应的,对使用武力的问题我们也看到,由原来从无人提及到现在热烈的讨论。一方面台湾岛内出现本土意识的爆炸,我们不说他是“台独”,但是有时候可能会被台独利用。另外,在大陆我们看到,民族主义在上扬。这样的两种情绪相撞的结果,可能会使两岸关系渐渐地趋于紧张,紧张到一定程度离战争边缘就会越来越近,这是真正的威胁。     
  当然,他们也谈到了大陆能否再给陈水扁一个观察期的问题。曹景行提供的意见是,两岸缺乏互信基础。北京与台北新政权起码面临一个重建信任的过程。徐博东先生则诊断,实际上这盘棋可下的空间越来越小。但真正的棋局变数则交到了陈水扁的手里。陈本人的这种渐渐推行的“事实台独”,早已越过大陆可以信任他的底线。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底线还会被大陆容忍多久。这时候,也许一个微小的事件,就会使这个底线化为乌有。     
     
第三章:中间……(7)     
  四个人的对谈在拟定好的几个关键问题上推进。曹相信这样的问题,必须说到要害处,他们因此而不回避任何问题。甚至题涉为什么会有许多台湾人,尤其是台湾的年轻人,会去投陈水扁一票这样的关节点。     
  石齐平先生告诉大陆的民众个中原委:台湾人有一种天生的选举热情。无论是男女老少都热衷参与。一般来讲,陈在年轻族群里得到高度的肯定,甚至有类似于崇拜明星的心理。      
宋楚瑜与连战相对来讲,被这个族群排斥。因为这一代民众在一般的心智成长方面,天生就有一种排斥权威性,不愿意接受传统观念。国民党给年轻人的感觉是一个50年或者是100年的老党,过去大家对它太熟悉了,它不好的东西大家都很讨厌。陈因为个人的形式风格,加上他的幕僚班底的美式做派,在很多的选战手法上,颇能迎合这批年轻选民的胃口。对年轻族群来说,警觉性较低。这可能和长期以来台湾的传统教育相关。我常听李敖先生说,从蒋介石到台湾以来,就灌输老百姓两种教育观念,一是共产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第二是共产党是不可怕的。这种观念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民进党,当然对年轻一代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曹先生调查的结果是,除了这些因素外,两岸间延持几十年的分裂,年轻族群认为大陆不会开战,同时对北京的强硬态度有一定的反感,故投下陈水扁一票也是蛮重要的原因。曹最后还认为大陆应当推进对于台湾的真正认识,在识别民意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对台策略。     
  2000年5月间两岸的跌宕起伏,给了《时事开讲》一个机会。相对于大陆官方对于这个节目的重视,台湾方面很快发现了这个独特的节目。这也是惟一在那个时段可以看到的相对于大陆官方不一样,但也不赞同台湾方面立场的“持平”的评论。《中国时报》认为:这个节目几乎在进行台湾选举普及。评论员曹景行与许多评论家的评论,令人惊异于在大陆方面引起的反响。曹景行先生的评论,很容易使人想起他的父亲。曹父聚仁先生曾是蒋经国先生的家庭教师。1950年他赴港担任自由记者,之后又频频北行,成为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的座上宾,而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也秘密邀其“畅谈”;他首次向海外传递出国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信息,其后他于1958年向海外报道金门炮战的独家重大新闻;他更被相关方面认为其是两岸较为认可的“密使”,在两岸间的作用特殊。其子曹景行在台湾方面受到的关注,似乎与其父不相上下,而其言论更有其父遗风。令人质疑其背景。     
  但这家媒体承认,曹先生的言论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传,台湾方面有关机构还将“大选”期间的几期《时事开讲》特别节目辑录存档,供相关人士留存,以便从这个特殊管道,寻找到对大陆决策的要害。     
  台湾方面透过《时事开讲》“放话”,试图消除“一边一国事件”风波     
  《时事开讲》突然开放出来的空间令两岸十分注目。它身上一些独特的作用正在显现出来,台湾方面似乎从这个节目的持平性与影响力上看到了一些真实的大陆信息,大陆对台方面则开始把这作为关注台湾事务的一个信息过滤站。这个节目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功利。2001年7月份的时候,陈水扁在世界台湾人大会上公开讲“一边一国”,两岸情势陡然紧张,中美均给予相当关注。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大陆方面已展开军演。这个僵局需要一个新的突破。台湾方面似乎察觉出这次大陆的“反应过激”。     
  曹先生很快接到一个特别邀请。台湾民进党中国事务主任陈忠信请他去采访。陈忠信在2000年任立法委员时,曾与当时的民进党中国事务主任颜万进一起到香港上过他们的节目。当时任立委的陈忠信陪颜万进先生一起,受曹先生邀请讲解台湾事务。但在最后一刻,颜万进还是退却下来,由陈忠信去开讲相关事宜。颜万进表达自己无法上节目的原因在于他的身份的敏感,同时也认为“这个节目在大陆对台部门影响太大”。据称台湾方面得到消息说大陆台办与海协会,包括一些台研所机构大多会把这个节目关于台湾事务方面的内容录制下来,进行研判。故他们相当重视这个节目。     
     
第三章:中间……(8)     
  陈忠信那次见识过这个节目的“影响力”。而陈与曹是相识多年的朋友,据称他这次主动放话请曹先生来采访,得到了陈水扁的默许,他们急需透过一个可靠的管道,向大陆“放话”,进行解释。     
  陈忠信这次自然不回避自己的身份,相反,他认为只有以自己的身份去讲,才有一定的权威。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成为他们的首选。事后据传出的消息称,这次放话,是扁当      
局方面有意为之,他们认为通过这个节目可以达到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是可以将扁当局的真实心态传达到中共决策层,二是通过国际媒体介绍,将这次讲话的影响消解在最低限度。事实上,这位所谓的中国事务主任对曹先生讲了三条意见,一是陈是脱稿而讲,不是精心策划。再是陈水扁讲话,是出于选票的考量。另外一方面,民进党是靠群众运动起家,有许多街头动作,许多决策很草率等。     
  采访片断当晚在《时事开讲》完整播出。第二天,他们又紧急制作了两集长达90多分钟的特别节目,把两陈的讲话与访谈过程全程披露,其间穿插两岸学者的评论,在7月的第二周连播两次。据称,这个节目事后被相关部门调去认真研判,此事方告一段落。     
  四年来,在每次两岸重要事件爆发时,他们均会请来台湾方面的当事人主讲,甚至请一些核心人物来剖析真实的事态过程。这些举动包括他们请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做客,谈台湾首次政党轮替后的情况。在陈水扁就职一年之后,他们又请来陈的旧同事,民进党前任宣传部主任、立委陈文茜谈对两岸关系的研判。这个尺度正在越来越高过他们的期望。他们试图用更真实的一面,来解读时下的两岸关系,至少要让人们得到真实的台湾信息。     
  在接受《中国时报》专访时,老板刘长乐披露:“北京高层领导人普遍有收看凤凰新闻与评论的习惯,尤其是特别注意台湾的新闻信息。凤凰希望今后能发挥更多沟通桥梁的作用。凤凰自我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