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夜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 35 章
  生活又开始正常进行,叶小弟开始高考冲刺,不过这些看来对他是轻松的,而我自从拉师父入伙后,就开始准备孤儿院的事情,我不准备变成那种孤儿院,那些条款和手续以及规定都是我不能应付的,何况也没那么多资金。现在也没成年,师父只能出面挂个名,咱现在就先弄了一个山寨版的孤儿院。
  
  在师父的帮助下,用了并不算太多的钱,在郊区买了几个大院子和大片的地。
  农村的院子挺大的,我把连片的几家买下来,连同他们的菜园子。然后盖了一些结实的平房水泥房,楼房造价太高,其实我觉得平房挺好,只要质量好,比楼房方便,最重要的是便宜。
  
  平房的好处是,只要你觉得紧张了,就能不断的盖,不像楼房,你不能加层。
  盖房子都找的是本地的农民建筑队,质量不错,人家自家的房子都是这么自己盖的,价钱低很多。原来的房子也都没推掉,只是翻新了一下。我也没什么艺术品味,房子就按照两种样子盖,大房子和小房子。大房子当教室,小房子当宿舍。
  鉴于国家对小锅炉的禁止,每个房子里都砌了土炉子,宿舍里是火炕那种。
  
  为了安全以及避免国家法律问题,设立在村上了,因为是城郊,这些年大家都富裕了,基本上这村子和城镇差不多,交通也很不错,很多时候进城都能搭便车来回的。直接在村子里招了看门的和做饭烧炉子的,三合一,是个挺勤快的大爷,儿女去城里打工了,孤身一个正好适合。不过吃了他做的饭后,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再雇一个专门做饭的。
  
  孤儿院的杂工,找了村上两个妇女,身强力壮也很利索,这也算是和村上搞好关系,村长虽然开始觉得不大靠谱,高尚是挺高尚的,白痴也挺白痴的,后来也愿意帮忙,其实我心里也挺没底的。虽然是好事,按照有关部门来说,这是不规范,要是被人当成人贩子,就不好了。可是天气越来越冷了,流浪在外的孤儿日子会很难熬。
  
  不管怎么说,天气慢慢冷了,我和叶小弟就开始了找人任务。叶小弟当年流浪时候,对这很熟悉,每次都能扒拉出一两个来。来者不拒,尤其是残疾儿童,那些在街上乞讨的,二话不说,抢人就走。为啥?基本上那些残疾儿童都是一些犯罪组织弄来的,有些是亲戚用来挣钱的。对于这些人,公安没法子,就算抓了他们,也无法安置这些孩子,而且这些孩子受到胁迫,往往不会揭发,甚至还会在被救走后再跑回来,对于孩子来说,威胁已经深刻骨髓,没有人来保护他们,所以一切都无关了。
  
  虽然不怕犯罪组织,可是咱不能被盯上,虽然师父帮助在公安派出所做了说明,人家也只能表示不追究,但是要是人家这些残疾孩子的父母或者亲戚什么的非要找麻烦,得自己解决。而且这种山寨孤儿院没有合法收养手续,要是真有那些父母或者亲戚告,很麻烦。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练武的好处来了,在弄走几个残疾儿童后,那些人就有提防了,刚把人扛上,就有几个大汉冲过来,这个时候叶小弟的卸腕就得到了实战演练,我把人一塞车上,叶小弟几下子把人踹翻,然后飞跃回车,飞驰而去。叶小弟很长时间都没有从做大侠的兴奋中回过神来。一直到最后车被扣了,才灰溜溜了,然后自然雇了个有驾照的司机。
  
  孤儿院的事情维持牵涉到很多事务,不过我本身就不是真正的十五岁孩子,任何事情都沉住气的完善,又不是只为了一时兴起做好事,早有长远目标。
  
  因为有好几个残疾孩子,所以在村里雇了的中年大妈,先安置照顾这些孩子。经过我和叶小弟的努力,在寒冬来临前,找到了二十多个孤儿,五个残疾的,十五个好的,从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都有。
  
  咱自己就是孤儿,叶小弟更是口才良好,很快的就把大家的疑惧心态打消了。第一个班级就成立了,最大的那个是班长,平时是两个大妈照顾五个残疾孩子,大妈下班后十五个人分别照顾五个,要培养大家友爱互助关系,最重要的是,残疾孩子很可能永远需要照顾。
  
  不好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孤儿中开始流传我们是坏人,把人抢走是为了割器官卖,甚至有市民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公安局是做出了澄清,但是咱也是见不得人的组织,好在那些残疾儿童的背后势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公安局告我。这些孩子放心了后,也终于会说一些,这些势力有的真的是犯罪组织,有的却是亲戚,还有的本身就是人贩子。残疾孩子有的不是天生残疾,而是被残害成这样来挣钱的。
  
  我把得到的资料送到公安局那里举报,抓了一些垃圾,又领回了几个残疾儿童。实际上这些执法机关不是不知道这些人犯罪,但是他们就算抓了这些人,也无法安置这些孩子,于是就只能无奈当无视。这真是悲哀。民警无奈的对我说:“也有很多次把孩子送到孤儿院里去,但是不久就跑出来继续流浪,也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到最后,也管不了。”
  
  并不是孤儿们不知道孤儿院,或者不珍惜自己非要当流浪儿。实际上第一问题是安全问题,很多孩子背后是犯罪分子,受到威胁的孩子不相信孤儿院能保护自己,为了生存,还是乖乖回去。
  
  第二问题是孤儿院本身问题,很多孩子觉得住到那里就和关到监狱里一样,也许是管理的问题也许是疏忽,在孤儿院里孩子并没有家的感觉,也得不到温暖,这种和住在哪里都一样的地方,除了每天能固定吃饭,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尤其是很多刚生出友谊的伙伴,很快被领养走,也不知道去到哪里,这种分离的痛苦也让人承受不住,大家都觉得和流浪差别不大。
  
  其实我是不赞成领养的,觉得助养比领养要好,如果孩子能在孤儿院里适应了,那么让他再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太难,其中的心情,不是外人能够理解。所以我希望这个孤儿院并不是孤儿院,是一个重组的家庭,不会被人领养,所以要靠自己长大。因此相互帮助是必须的。
  
  这话安了大家的心,当然也断了大家跑路的念头。没事可以去街上溜达一下,或者串个门,当然,要有人领着,这就是咱雇的老师。一是防备被犯罪组织找来。二是防备那些孩子跑掉。后来就好多了,只要三五个结伴就可以出门。
  
  老师很便宜,这个不是为了省钱。我觉得高中毕业就可以教了,除了两个是村里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回家务农的外,我也正规的在人才市场找了几个。。。民工。其实我觉得国家的教育还是很发达的,以农民工的价钱雇的几个老师,素质都不错的,虽然只是高中毕业,但是人很朴实能干,性格温和。还有一个是退伍军人。这些人不像城市里的那么多毛病,最重要的是很诚实,有两个还带了老婆,正好以便宜价格一起雇来当保姆了,咱这里还有六七岁的呢。
  
  一开始是有些乱的,但是本着出了问题立刻解决的原则,第一批孤儿二十八人顺利入住了。
  果然是吃过苦的不在乎苦日子,在这种每天家常饭菜管饱,睡的地炕挺暖,玩的院子挺大。。。也挺荒凉,学的课本不深的日子里,年龄不同的孩子慢慢接近起来。
  
  按照退伍军人的建议,每七个分成一个小班,二十八个分成四个班,分别四个小班长,最大的那个班长柳泉,统一管理四个班成一个大班。柳泉看起来吃过很多苦,但是人很聪明能干,当然,要没有聪明,也不会顽强的活下来到十二岁。他把二十多人管理得很顺溜,教过几次后,比如轮流打扫卫生,轮班照顾残疾同学,检查作业,发放学习用品,维持用餐秩序等等,做的有条不紊。师父对这个孩子很赞赏,觉得本来是练武的好苗子,可惜错过了年龄。
  
  过了一个多月后,我看大家的营养跟上去了,就决定开办武术训练。不过这个任务太简单,就不直接指导了,其实我也没时间。征得师父同意,每天接一个师弟或者师妹去当教练,都是孤儿出身,没有啥代沟。这么一来,果然一下子凝聚人心了,练武这事情,我觉得不但能强身健体,而且对信心和心志也有好处,每天两个小时的武术训练,对这些从来被人欺负的孩子来说,意义巨大。
  
  师父后来给我推荐了一个人,是一个退休了的孤儿院老院长,儿女都大了,也没什么牵挂,经验很丰富,喜欢孩子。于是我这个山寨孤儿院最终有了一个正版的孤儿院院长,果然是专业人士和山寨管理者不同,很快就理出了头绪,对我的想法也有所了解。后来又配备了一个退休会计,这孤儿院也有模有样了。后来渐渐发展起来,一个院子装不下,再修一个院子,一直到四个院子全满了,那时候已经有一百多个孤儿了,员工有了二十多,比起只有一个院子的时候,28比8,人工合理利用,效率提高,开支减少,专家果然不同。这是后话。
  
  师父的入伙费也是三十万美金,加上我的三十万,都交给师父投资,这就是合计四百八十万多人民币,师父给我签了一个严格的契约,本金不动,每个月给我投资的利润,一半作为孤儿院日常支出,一半作为临时支出先存好,有需要的时候就可支取,不过这需要我和师父两人的印章,呵呵。
  
  每个月的利润在师父的投资下,从最初的两万圆,到后来的每个月四五万万,一直到若干年后的十几万,一直支撑着孤儿院的基本支出,就贡献来说,师父是居功至伟。咱硬是在没有外来捐款的情况下,把孤儿院办了下去。当然,后来叶小弟做生意,钱挣得很多,因此后来也开了分院,但开办思想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