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8-保婴撮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一
脉法
属性:钱仲阳云∶小儿之脉,气不和则弦急,伤食则沉缓,虚惊则促,急风则浮,冷则沉细,脉乱 
者不治。《水镜诀》云∶阴阳运合,男女成形,已分九窍四肢,乃生五脏六腑,部分既别, 
逆顺难明。若凭寸口之浮沉,必乃横亡于孩子,须明虎口辨别三关消详,用药始无差误。未 
至三岁,看虎口食指,第一节名风关脉,初见易治;第二节名气关脉,见病深难治;第三节 
名命关脉,见死不治。三关青是四足惊,赤是水惊,黑是人惊,紫色泻利,黄色雷惊,三关 
通度是极惊之症,必死。或青或红,有纹如线一直者,是乳食伤脾,必发惊热。左右一样者 
,是惊与积齐发。有三条,或散,是肺生风痰,或似 声。有赤是伤寒及嗽。如红火是泻 
,红黑相兼主下痢,青多白痢,红多赤痢。紫色相兼加渴,虎口脉纹乱,主胃气不和。青是 
惊与积,青黑发慢惊,脉入掌乃内钓。指纹曲里风盛,弯外食积,此论三岁以上之法。若三 
岁以下,更用一指按高骨,乃分三关,定其息数呼吸,八至为平脉,九至不安,十至危困。 
浮主风。沉迟主虚冷。实主有热。紧主癫痫。洪主热盛。沉缓主虚泻。微迟有积有虫。迟涩 
主胃脘不和。沉主乳食难化。沉细主乳食停滞。紧弦主腹中热痛。牢实主大便秘。沉而数者 
骨中有热。弦长是肝膈有风。紧数乃惊风为患,四肢掣颤。浮洪乃胃口有热。沉紧主腹痛有 
寒。虚濡者有气,又主慢惊。芤主大便利血。四岁以下,用一指根据转寻三部以关为准。七八 
岁移指少许。九岁次第根据三关部位寻取。十一、十二岁亦同。十四、十五岁根据大方脉部位诊 
视。凡看脉先定浮沉迟数、阴阳冷热,沉迟为阴,浮数为阳。更兼看部位,青主惊风,白主 
虚泻,赤主痰热,黑色病甚,黄主脾疳。以此相按,察病治疗,庶无误矣。又《全幼心鉴》 
云∶小儿半岁之际,有病当于额前眉端发际之间,以名、中、食三指曲按之。儿头在左举右 
手,在右举左手,食指为上,中指为中,名指为下。三指俱热,主感风邪,鼻塞气粗,发热 
咳嗽;若三指俱冷,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发热吐泻;若食、中二指热,主上热下冷;名 
、中二指热,主夹惊之疾;食指热,主胸满食滞,又当参辨脉形主之。 
流珠形∶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烦躁啼哭,用助胃膏消饮食分阴阳。若食消 
而病仍作,用香砂助胃膏以补脾胃。 
环珠形∶主脾虚停食,胸膈胀满,烦渴发热,用五味异功散加山楂、枳实,健脾消食,后用 
六君子汤调养中气。 
长珠形∶主脾伤饮食积滞,肚腹作痛,寒热不食,先用大安丸消其积滞,次以异功散健其脾 
来蛇形∶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干呕不食,此疳邪内作,先用四味肥儿丸治疳,后用四君 
去蛇形∶主脾虚食积,吐泻烦渴,气短喘急,不食困睡,先用六君子汤加枳实,健脾消积, 
次以七味白术散调补胃气。 
弓反里形∶主感冒寒邪,哽气出气,惊悸倦怠,四肢稍冷,小便赤色,咳嗽吐涎,先用惺惺 
散助胃气祛外邪,后以五味异功散加茯神、当归,养心血,助胃气。若外邪既解,而惊悸指 
冷,脾气受伤也,宜用七味白术散补之。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脾虚甚故也。 
弓反外形∶主痰热,心神恍惚,夹惊夹食,风痫痰盛,先以天麻防风丸祛外邪,又用五味异 
枪形∶主风热生痰发搐,先用抱龙丸,如未应,用牛黄清心丸。若传于脾肺,或过用风痰之 
药,而见一切诸症者,专调补脾胃。 
鱼骨形∶主惊痰发热,先用抱龙丸治之,如未应,属肝火实热,少用抑青丸以清肝,随用六 
味丸以补肝。或发热少食,或痰盛发搐,乃肝木克脾土,用六君子汤加柴胡补脾土以制肝木 
水字形∶主惊风,食积胸膈,烦躁顿闷,少食,或夜啼痰盛,口噤搐搦,此脾胃虚弱,饮食 
积滞,而木克土也。先用大安丸消导饮食,次以六君、钩藤钩补中清肝。若已服消食化痰等 
剂,而病不愈者,用四君、升麻、柴胡、钩藤钩,升补脾气,平制肝木。 
针形∶主心肝热极生风,惊悸顿闷,困倦不食,痰盛搐搦。先用抱龙丸祛风化痰,次用六君 
子加钩藤钩平肝实脾。 
透关射指形∶主惊风,痰热聚于胸膈,乃脾肺亏损,痰邪乘聚,先用牛黄清心丸清脾肺、化 
痰涎,次用六君子汤加桔梗、山药,补脾土,益肺金。 
透关射甲形∶主惊风,肝木克制脾土之败症,急用六君、木香、钩藤钩、官桂,温补脾土。 
未应,即加附子以回阳气,多得生者。 
尝闻古人云∶小儿为芽儿,如草之芽、水之沤。盖因脏腑脆嫩,口不能言,最难投剂。当首 
察面色,而知其所属;次验虎口,以辨其所因。实为治法之简要也。 
r图p03…b29a1。bmpr 
流珠只一点红色,环珠差大,长珠圆长,以上非谓圈子,总皆经脉贯气之如此。来蛇即是长 
珠散,一头大一头尖,去蛇亦如此分上下朝,故曰来去。角弓反张,向里为顺,向外为逆, 
枪形直上,鱼骨分开,水字即三脉并行。针形即过关一二粒米许,射甲命脉向外透指命脉曲 
里。虽然余常治之,亦有不专执其形脉而投剂者,盖但有是症即服是药,而亦多验。 
治验 
一小儿发热吐泻,腹胀不乳,其纹如流珠。此脾胃气伤,先用香砂助胃膏,后用六君子汤痊 
一小儿寒热作呕,饮食不入,按其腹乃哭,脉纹如长珠,此饮食停滞也,用大安丸吐泻宿滞 
遂安;但唇目抽动,大便稀黄,此病邪去而虚热所迫也,用六君子汤加钩藤钩而愈。 
一小儿胸腹膨胀,发热顿闷,脉纹如环珠,以手按腹即哭,此属脾胃虚而饮食停滞也,先用 
保和丸一服,前症如失,更加烦渴,按其腹而不哭,此宿食去而脾胃复伤也,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治之顿瘳。 
一小儿不时干呕,乳食不进,肚腹膨胀,脉形如来蛇,此脾胃虚而成疳也。用四味肥儿丸治 
疳,佐以四君加芜荑健中而痊。后伤饮食吐泻完谷,形气甚困,四肢微搐,视其纹如去蛇, 
余曰∶且勿用药。次日吐止,但搐而泻青黄,此脾土虚而肝木胜也,用六君子加钩藤钩而瘥。 
一小儿未及周岁,气短喘急,乳食少进,时或吐乳,视其形如去蛇,乃脾伤而食积。先用六 
君子加山楂、枳实,渐愈;后乳食复伤,吐泻作渴,先与胃苓膏,继与白术散而愈。 
一小儿睡卧惊悸,发热痰盛,脉形如弓之向外,此因惊木旺伤脾,而食不消也。先以天麻防 
风丸,祛风定惊;后用五味异功散,壮脾止搐全瘥。 
一小儿沉默昏倦,肢冷惊悸,其纹如弓之向里,此属胃气虚而外感寒邪也。先用惺惺散,以 
解外邪调胃气,诸症顿愈。但手足逆冷,又用六君子汤,调补元气而安。 
一小儿患咳嗽,服牛黄清心丸,加喘促腹胀。余视其右脸色赤,纹指如枪,属脾气复伤,用 
六君子汤顿安。 
一小儿沉困发热,惊搐不乳,视其脉纹如乱鱼骨,此风热急惊之症也。先用抱龙丸少许祛风 
化痰,后用六君子汤加柴胡,壮脾平肝而愈。 
一小儿咳嗽发热,右脸赤色,作渴烦闷,倦怠少食,肚腹作胀,脉纹如针,此风邪伤肺而饮 
食伤脾也。先用六君子汤加桔梗、杏仁、柴胡一剂,诸症少愈;后去杏仁、柴胡,再剂而安 
一小儿发热夜啼,乳食不进,昏迷抽搐,痰盛口噤,脉纹如水字,此脾肺气虚,风木所乘, 
痰食积于胸腹也。先用大安丸,后用六君子加钩藤钩而愈。 
一小儿发热,右脸赤,咳嗽痰盛,其脉纹透关射指,余以为风邪蕴结于肺而痰作也。用二陈 
加桑皮、杏仁、桔梗治之。自用发散降火之剂,风痰不退,发热益甚。余曰∶此脾肺气虚, 
治失其宜。遂用五味异功散加炒桔梗渐愈,又用六君子汤而痊。 
一小儿停食发热,服芩、连、三棱、浓朴等剂,饮食日少,胸腹膨胀,其纹透至指甲。用补 
中益气汤加木香、钩藤钩,温补脾气,平制肝木,数剂渐效;又用六君子汤加炮姜治之而安 
。其间,间泛用金石脑麝祛逐之剂,变惊而殁者,不胜枚举。惜哉! 
x香砂助胃膏x(方见热吐) 
x五味异功散x 
x六君子汤x(二方见内钓) 
x大安丸x(方见虚羸) 
x四味肥儿丸x(方见呕吐) 
x四君子汤x(方见内钓) 
x七味白术散x(方见腹痛) 
x惺惺散x 
x天麻防风丸x(二方见咳嗽) 
x抱龙丸x(方见伤寒) 
x牛黄清心丸x(方见急惊) 
x抑青丸x(方见惊啼) 
x六味丸x(方见肾脏) 
x保和丸x(方见虚羸) 
x胃苓汤x(方见霍乱吐泻) 
x二陈汤x(方见寒冷呕吐) 

卷一
变蒸
属性:巢氏云∶小儿变蒸者,以长气血也,变者上气,蒸者体热。仲阳云∶变者易也。又云∶变蒸 
者,自内而长,自下而上,又身热。故每变毕,即觉性情有异于前,何者?长生脏腑意智故 
也。何谓三十二日长骨添精神?人有三百六十五骨以象天数,以应期岁,以分十二经络。自 
初生至三十二日一变,生癸属足少阴经,肾藏精与志。六十四日二变一蒸,生壬属足太阳经 
膀胱腑,其发耳与 冷,肾与膀胱合,俱主于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至九十六日三变, 
生丁属手少阴经,心藏神其性为喜。至一百二十八日四变二蒸,生丙属手太阳经小肠腑,其 
发汗出而微惊,心与小肠合为火,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至一百六十日五变,生乙属足厥阴 
经,肝藏魂喜哭。至一百九十二日六变三蒸,生甲属足少阳经胆腑,其发目不闭(一作开)而赤 
,肝与胆合主木,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至二百二十四日七变,生辛属手太阴经,肺藏魄主 
声。至二百五十六日八变四蒸,生庚属手阳明经大肠腑,其发肤热而汗或不汗,肺与大肠合 
主金,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至二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