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8-保婴撮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补中益气汤x(方见虚羸) 
x白术散x(方见积滞) 

卷八
二便色白
属性:《秘旨》云∶小儿便如米泔,或溺停,少顷变作泔浊者,此脾胃湿热也。若大便泔白色,或 
如鱼冻,或带红黄黑者,此湿热积滞也。宜理脾清滞,去湿热,节饮食。若忽然变青,此是 
变蒸也,不必用药。若久而不愈,用补脾制肝。若心膈伏热,则成疳矣。大抵多因乳哺失节 
,脾气有伤,元气下陷,或乳母饮食七情所致。小便如疳,或大便泔白者,用四味肥儿丸。 
积滞黄黑者,用四君子汤加黄连、木香。色青日久不复,或兼泄泻,或腹痛者,用六君子汤 
加木香、芍药。若小便小利,大便褐色,发黄脱落,鼻下疮痍,用栀子茯苓汤。乳食少思, 
胸腹膨胀,大便频数,用四味肥儿丸。仍审乳母饮食七情主之。 
治验 
一小儿每食停滞,大便色白而频,先用大安丸、异功散,少加炒黑黄连,一二服后,小水澄 
久如泔,发热体倦,用四味肥儿丸而愈。 
一小儿患前症,停食发热,先用大安丸而愈。后患腹胀,午时发热,用五味异功散而瘥。 
一小儿患前症,兼自痢,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而愈。但日晡微热倦怠,用补中益气汤、四 
味肥儿丸而愈。 
一小儿患前症,服驱逐之剂,手足并冷,作渴少食,此脾气复伤也,用六君、升麻、柴胡而 
泻止;又四味肥儿丸而愈。 
x四君子汤x 
x六君子汤x 
x加味逍遥散x 
x五味异功散x(四方见内钓) 
x龙胆泻肝汤x(方见疝气) 
x补中益气汤x 
x大安丸x(保和丸加白术,二方见虚羸) 
x四味肥儿丸x(方见寒吐) 
x栀子茯苓汤x(即大芜荑汤,方见疳症) 

卷九
吐血
属性:经曰∶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盖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 
洒陈于六腑,故能入于脉。夫荣者,阴血也,所主在心,统化在脾,藏内在肝,宣布在肺, 
输泄在肾,灌溉一身,滋养百脉,诸经由此而生毓焉。然血之所统者气也,故曰∶气主 之 
;血主濡之。是以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阳生阴长,夫唱妇随之道也。若气一伤,则变 
症百出,故妄行则吐衄,衰涸则虚劳,降下则便红,热陷则溺赤,渗于肠胃则为肠风,阳虚 
阴搏则为崩漏,此皆气有殄戾之乖,而血乃生渗溢之患也。然养阴者可不先知养阳之道乎? 
小儿患之,多因禀赋积热,或食膏粱浓味,或乳母七情郁火所致。治法∶若气虚血弱,当以 
人参补之,阳旺则阴生血也。若四物汤者,独能主血分受伤,为气不虚也。若左寸关脉数而 
无力,血虚也,四物汤加参、术。浮而无力,气虚也,补中益气汤。尺脉数而无力,肾虚也 
,六味地黄丸。右寸关脉数而有力者,肺胃热也,犀角地黄汤;后用四物汤加参、苓、白术。尺脉数 
而无力,阴虚也,用六味地黄丸。若面黄目涩,眵多手麻者,脾肺虚也,用黄 芍药汤。 
治验 
一小儿年十余岁,鼻衄,肝脉弦数,肝藏血,此肝火血热而妄行,用小柴胡加山栀、龙胆草 
,四剂而血止;又用四物、芩、连、芦荟、山栀、甘草,作丸服;又以地黄丸滋肾水,生肝 
血而愈。 
一小儿久鼻衄,右腮鼻准微赤,此脾胃传热于肺而不能统也,先用六君、桔梗、当归、山栀 
而血止,次用人参黄 散,以调补脾肺而愈。 
一小儿壮热吐血,或兼衄血,右腮鼻准赤色,乃肺胃积热,用济生犀角地黄四剂而血并止。 
后因母饮酒复作,用清胃散,母子服之而愈。 
一小儿吐血不止,鼻准赤色,审其乳母有郁热,用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母子并服各数 
剂血少止,又用八珍汤加柴胡、牡丹皮而愈。 
一小儿因母屡恚怒,发热吐血,或时衄,用加味小柴胡汤之类,治其母并愈。后其母因劳役 
兼怒气,致儿患惊搐,或用抱龙丸,又加吐血,予以加味逍遥散,母子并愈。厥后乳母仍劳 
役发热,此儿即惊搐,或吐血、或衄血,母用补中益气汤,子用犀角地黄汤顿愈。 
一小儿十岁,因伤浓味吐血,用济生犀角地黄汤,解食毒,清胃热;又用四君、牡丹皮、升 
麻,调补脾胃而愈。惟肢体倦怠,两手作麻,用黄 芍药汤数剂而安。 
一小儿吐血,因乳母火郁发热,两胁作痛,后吐血,以加味归脾汤加吴茱萸、制黄连治母, 
儿不时饮数匙,月余并愈。后母因怒吐血寒热,儿亦吐血,先用加味小柴胡汤二剂,后用加 
味逍遥散治其母悉愈。 
一女子年十四岁,因惊寒热发搐,服镇惊之药,更吐血,寻衣撮空,身如炙,烦躁不眠,饮 
食不入,脉洪大而无伦次,按之豁然而空,用加减八味丸料二剂,诸症悉退。脉息按之如丝 
,无气以动,用人参一两煎服,不应,仍用人参一两、附子五分,二剂元气顿复。 
一女子十三岁,因怒吐血,切牙发搐,用加味逍遥散加钩藤钩而愈。次年出嫁,怀抱郁结, 
胸满食少,吐血面赤,此因肝火动而血热,气虚而不能摄血也,用六味丸及归脾汤加山栀、 
贝母而愈。 
一小儿十四岁,发热吐血,属足三阴虚,余谓宜补中益气以滋化源。不信,仍用寒凉降火, 
前症愈甚。或谓曰∶小儿未有室,何肾虚之有,参、 补气,奚为用之?余述丹溪先生云∶ 
肾主闭藏,肝主疏泄,二脏俱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为君火,为物所感,则相火翕然 
而起,虽不交会,而其精亦暗耗矣。又褚氏云∶男子精未满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脏有不 
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正此谓也。遂用补中益气汤及六味地黄丸而痊。 
x黄 芍药汤x 治衄多岁,面黄眼涩,多眵手麻。 
黄 (三两) 甘草(炙) 升麻 葛根 芍药(炒黄。各一两) 羌活(半两) 
上每三钱,水煎服。 
愚按∶此手足太阴阳明药也。然血虚久,则阳亦虚矣,故血不足则麻木,阴虚火动,变症百 
出,实非风也。此出升阳滋阴例。 
x人参黄 散x 治虚劳客热,消瘦倦怠,口燥咽干,日晡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胸满,食少作 
渴,咳唾时有脓血。 
天门冬(去心,三两) 半夏 知母(炒黄) 桑白皮 赤芍药(炒) 黄 (炒) 紫菀 甘草(炙。各半两) 
白茯苓 柴胡 秦艽 生地黄 熟地黄 地骨皮(各二两) 人参 桔梗(各一两) 鳖甲(醋炙, 
上锉散,每服三五钱,水煎服,大人亦得。一方有生姜。 
x四物汤x(方见急惊) 
x加味小柴胡汤x(方见痉症) 
x小柴胡汤x(方见肝脏) 
x清胃散x 
x加味归脾汤x 
x加味逍遥散x 
x四君子汤x 
x六君子汤x(五方见内钓) 
x济生犀角地黄汤x(方见便血) 
x补中益气汤x(方见虚羸) 
x八珍汤x(即四君、四物二汤合用也) 
x六味地黄丸x(方见肾脏) 

卷九
虚羸
属性:仲阳云∶小儿虚羸,因脾胃不和,不能乳食,使肌体瘦弱,或大病后脾气尚弱,不能传化谷 
气所致。若冷者时时下利,唇口清白;热者身温壮热,肌体微黄。更当审其形色,察其见证 
。如面赤多啼,心之虚羸也;面青目札,肝之虚羸也;耳前后或耳下结核,肝经虚火也;颈 
间肉里结核,食积虚热也;面黄痞满,脾之虚羸也;面白气喘,肺之虚羸也;目睛多白,肾 
之虚羸也;仍审相胜而药之。又寒热二症,不可不辨。若腹痛泻利清白,不渴喜热,此属寒 
症,虽在夏月,宜木香丸。身热烦躁,泻利焦黄,作渴喜冷,此属热症,虽在冬月,宜胡黄 
连丸。皆舍时从症之治法也。 
治验 
一小儿十三岁,面赤惊悸发热,形体羸瘦,不时面白,嗳气下气,时常停食,服保和丸及清 
热等药。余曰∶面赤惊悸,心神怯也;面白嗳气,心火虚也;大便下气,脾气虚也。此皆禀 
心火虚,不能生脾土之危症,前药在所当禁者。不信,又服枳术丸、镇惊等药,而诸症益甚 
,大便频数,小腹重坠,脱肛痰涎,饮食日少,余先用六君子汤为主,佐以补心丸,月余饮 
食少进,痰涎少止,又用补中益气汤送四神而愈。毕姻后,病复作坠,时至仲冬,面白或黧 
色,手足冷,喜食胡椒、姜物,腹中不热,脉浮按之微细,两尺微甚,乃用八味丸,元气复而形气渐 
充。年至二十,苦畏风寒,面目赤色,发热吐痰,唇舌赤裂,食椒姜之物唇口即破,痰热愈 
甚,腹中却不热,诊其脉或如无,或欲绝,此寒气逼阳于外,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仍用八味 
丸而诸症顿愈。 
一小儿八岁,面常青色,或时色赤,日间目札,夜睡切牙,二年余矣,服清肝降火之药益甚 
,形气日羸。余考绩到京,求治于余,曰∶肝主五色,入心则赤,自入则青,盖肝属木而生 
风,故肝气为阳为火,肝血为阴为水,此禀肝肾精血不足,虚火内动,阴血益虚,虚而生风 
,风自火出,故变面赤目札等症耳,非外风也。遂用地黄丸以滋肾水生肝木,两月目札切牙 
悉止,又三月许诸症寻愈,而元气亦充矣。凡肝木之症,若肝木实热生风而自病,或肺金实 
热而克木者,宜用清肝降火之剂,以泻其邪气。若肝经风热而目直等症,用柴胡栀子散以清 
肝火;加味四物汤,以养肝血。若肾虚而切牙诸症,用六君子汤以健脾土;六味地黄丸以滋 
肾水则愈。 
一小儿脾气虚弱,饮食停滞,发热作渴,服泻黄散,不时下痢,余先用保和丸二服而愈;但 
不食恶心,面青手冷,又用六君、柴胡、升麻四剂,面色痿黄,食进手温;惟形体羸甚,倦 
怠发热,小腹重坠,肛门脱出,用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肉豆蔻二剂而安。凡脾胃之症,若发 
热作渴,饮食喜冷,或泄泻色黄,睡不露睛者,属形病俱实,宜用泻黄散疏导之。若发热口干恶冷, 
或泄泻色白,睡而露睛者,属形病俱虚,宜用异功散调补之。若脾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 
寒水侮土者,益黄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