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庸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后,任老爷子吞了吞莲子羹爽了爽口,招手道:“任儿,等会到爷爷书房来一下。” 
  进了书房,任老爷子坐在椅子上,望着愁颜不展的任儿,笑问道:“丫头,最近心情不太好是吧?可以跟爷爷说说吗?”语调似轻还重,带着让任儿无法回避的严肃。 
  “爷爷,我……”任儿才一开口,心头无数的委屈,辛酸一起涌上了心头,眼泪刷刷地不由自主地长流了下来。 
  任老爷子也不着急,只是看着任儿,让她自己平服情绪。 
  过了一会儿后,任儿的情绪终于恢复了平常。揉了揉猩红的眼睛,把她和王晓斌之间发生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 
  时代进步,社会开化,如今女子能顶半边天甚至更多。由于现在男多女少,多是男追女,可见女人是感情方面是具备绝对优势的。虽然王晓斌的优秀是任老爷子肯定的,可任儿的卓越更是出类拔萃的,如今反过来倒追,竟然挨了王晓斌当头一棒子,怎么能不委屈? 
  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女人一旦喜欢上,不达目的往往是难以罢休的,受伤了就会有莫名的彷徨和无措,偏偏任儿又生就女强人的性格,不会跟人吐诉,所以一直闷在心里,伤了身子,一日比一日憔悴。而今任老爷子问了起来,一时间着了宣泄口,自然是百感交集。 
  听完任儿的哭诉后,任老爷子笑道:“丫头,你觉得王晓斌这个人怎么样呢?他的话咱们先放到一边。” 
  “哦?”任儿沉思了片刻,抿嘴道:“很优秀,虽然样貌不出众,经济上也不算富有,但为人君子,不像那些讨厌的男人,也不会为刻意讨好我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很有主见。” 
  从自己的回答中,任儿慢慢地理出了她为何会喜欢上王晓斌的原由,渐渐有了一种顿悟。抬头望去,见任老爷子正颔首微笑着望着她,不禁脸上飘起红云,娇呼道:“爷爷……” 
  “呵,丫头啊,爷爷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相人无数,看人的本事自然差不了的。如果王晓斌跟你说的话是事实,那他平日里的表现又不是如此呢?你要记住,一个小人永远不会成为君子。”任老爷子意味深长地对任儿说道。 
  如同一抹清风吹来,任儿心中的乌云登时散去,心情舒朗起来。就这样,纠缠了她一个月的难题在任老爷子寥寥数语下轻易化解了。 
  “是啊!一个小人永远不会成为君子,那么一个风流的人永远也不会成为守身如玉的人,原来他是骗我的啊?!”任儿喃喃自语。 
  过了片刻,任儿梨花带雨,喜极而泣地笑道:“爷爷,谢谢,我懂了!” 
  “呵,很好,我就知道我的任儿最聪明了。丫头啊,王晓斌是个人才。虽然他主医,但你细心观察他的经营策略以及把握商机的能力,如果……” 
  “爷爷!”任儿已羞得满脸通红,低头兀自抚弄着裙边。 
  另一边,王晓斌却扔下手头的工作,正在照顾因于峰误诊的老人。 
  病床边,王晓斌轻声问道:“大妈,您觉得还有那不舒服吗?” 
  “大侄子,多亏你啊,我好得差不多了。哎,我家那几个没出息的孩子,整天就知道钱,钱,钱,真是对不住你啊。哎,也不知是造了什么孽,连看都没来看一眼,多亏了你照顾啊!”头发花白的老人眼泪盈眶地说道。这些天若不是王晓斌细心帮她调理着,恐怕不死也瘫在床上了。所以这声大侄子倒是真的饱含了亲情。 
 
 
 
  
第三十六章 爱心抢救
 
  今天早上,王晓斌琢磨着老人也好得差不多了,便打了个电话叫老人的孩子来接老人出院,冷不防遭到对方的断然拒绝,这才多问了老人一句。此刻被老人的情怀感动,微笑着帮老人搭脉道:“大妈,千万别这么说。年轻人有份工作不容易啊,大哥大姐们估计是工作忙吧。来,我在帮你把把脉。” 
  老人心想:“这要是我的儿子该有多好啊,真是孝顺啊!”叹了口气道:“大侄子,大妈这病就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好的时候还好,不好还瘫着呢,你就不用多费心了,也得多忙忙自己的工作。” 
  王晓斌搭着老人的脉,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口中却仍然安慰道:“大妈,没事的,您的身子调养一段时间就会全好的。医药费的事情您老别操心,我还应付得过来。” 
  老人的身子由于常年劳累,又长期缺乏营养,已严重透支了身体生命机能,接近油尽灯枯了。这就好比一部机器,一直以来永无休止地运转,却从没有保养和维护过,最后只好报废了事。现在老人的身体已经不是药物能调理得好的了。 
  “大妈,您这两晚还失眠吗?”王晓斌皱眉问道。 
  “没有啊,自打喝了你开的汤药,都是一觉睡到大天亮。”老人微笑望着王晓斌说道。却没有发现王晓斌眼中闪过的一抹黯然光芒。 
  “大妈,那我今天再给您活活血,顺顺气,这样就可以睡得更安稳些!”王晓斌一边说,一边打来了放在旁边桌子上的小箱子。 
  “那麻烦大侄子了!”老人一脸放松地闭上了双眼。 
  那小箱子具备过滤空气,自动杀菌的妙用,王晓斌把近百支银针并排放在其中。当初王晓斌在美国闻名,其一就是因为有一手绝佳的针灸妙活。出道以来,这小箱子只使用过一次,一次是为了任老爷子治疗突发性心脏病。现在由于老人的病情太过特殊,需要使用到种类繁杂的药针,这才摊开了小箱子。 
  反手脱去外衣,并卸下了腰带,以便行针流畅,顺利。 
  以前连番的用针和中药调理,王晓斌以替老人基本上驱除了体内的风湿寒毒(无论内外风湿,都是因人体骨骼缺少钙质引起的疏松,然后在气候关系与生活习惯的不规则影响下导致骨骼内部残留的空气泡与血液结合诱发化学作用引起的病症,每逢阴雨天或风冷季节便让人萎靡不振、痛苦难耐),老人的精神好了很多。 
  中医与西医的最大区别,就是中药可以对多种症状一起治疗,而西药则是单纯地治疗。因此王晓斌给老人开的方子并非单纯的安神,实质上添加了如白药子、萤火、天松木等多达十七味名贵中药。白药子顺气活血,萤火萃取萤火虫腹腔而成,具有凝气化淤的神奇功效,其它亦各有妙用。在中药和补钙针的双重调理下,自然药到病除。 
  今天,王晓斌特地跑到医院,就是要为这些日子来的治疗划上一个句号,将老人的身子调理到他医术范围内的最高状态。 
  王晓斌双手握成拳头,以指节处轻柔的按着老人的膝盖。不多时,老人便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确认老人沉睡后,王晓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老人已到风烛残年,这些日子所做的一切,仅仅是拖住死亡的步伐,并没有太大的功效。依老人的家庭情况,恐怕日后仍然会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自然又会引发原有症状并发,到时候就回天乏术了。 
  王晓斌深明此理,叹息了一声:“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尽人事吧!”只希望老人在日后的日子能轻松点,少一些病痛的折磨。 
  针为药之辅,药为针之本,药针同施,起死回生。《古针方物》开篇总引,深辟地阐述中医领域药与针并施的相辅性,以求达到去病的目的。王晓斌凝神而立,双手紧握四枚长短粗细相同的银针。 
  口吐一声“疾”,双手快速推出,瞬间便将八枚银针扎在老人双腿膝盖周围内膝眼、犊鼻、阴陵泉、鹤顶四处大穴。上述四处大穴控制的是上至大腿根部,下至小腿处的血液流动,骨骼内的气流流动强弱,起到舒缓经血运行的重要作用。 
  双手收回后的瞬间,又从针袋中抽出八枚银针,快速扎在老人双脚内庭、陷谷、冲阳、中封四处大穴上。这四处大穴本身起到足部养疗的作用,而王晓斌扎下去则起到连接膝盖逼下来的骨骼内寒气,并从足部泻出的功效。 
  王晓斌进针入穴后,大耗神力,用毛巾擦了下额头的细汗。八针同施入穴,已是高级针灸师的水准。而他师傅谢正平则可以同施十六支针,接近登峰造极。 
  针灸入门,首先要认穴,人体穴位近千,想记住起码要一年;其二是进穴,先用粗针扎穴,以求认穴准,进穴准,出穴准。完成上述步骤后才能在人体上扎针。一切过程繁琐复杂,非一般耐心和悟心难以成为针灸大师。王晓斌机缘良好,得有名师指导,又加勤学苦练,方才大成。 
  短短的八针,蕴涵了太多的辛苦泪水,如有针灸师在一旁,恐怕立即崇拜得五体投地。整个十六针功效是通血活络,追风祛风,并非简单扎下去那么简单。 
  揩了额头汗水后,王晓斌双手食指与拇指并拢,轻轻捻动双脚同一穴位的两根银针,速度奇快,每秒钟七转,然后轮转下去。而在捻针过程中又深有学问,不同的针施力力度不同,运转方向不同。一组针捻三秒钟立即轮转,以起到缓冲效用,给足够时间让针中汇集联合。 
  药针不同一般银针,其中所用药物全是珍贵药材,经过了碾、煮、真空晾晒、分离去除杂质后,剩下的是最精华部分,然后用特殊仪器,用特殊方法灌注进银针中。如人参,一公斤人参其中最精华部分也仅仅只能灌注三枚银针,而真正能灌注到银针中的药材,价值远高于人参。 
  这十六针施下去,虽然可以驱除骨骼中的风质,但却不能解除其它病患,也不能拖缓人体固有的身体机能老化。 
  整个捻针过程持续了十分钟,分为十次,如此下来,做完后早已被汗水全部湿透。 
 
 
 
  
第三十七章 其实有一段爱
 
  “呼!”王晓斌轻轻地呼出一口气,转身打开针箱中的夹层,取出一根长一米,如同普通缝衣针般粗细的钨金线。在金属中,钨属于传热比较快的金属,而且不会生锈,有利于长期保存,锻成金线非常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