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的“金星1号”首次在距金星10万公里处飞过。1962年8月,美国发射 

了“水手2号”,12月14日,首次在距金星3。4万公里处掠过,对金星做 

了42分钟的考察。1965年11月,原苏联又发射了“金星2号”和“金星3 

号”。“金星2号”于1966年2月从金星2。5万公里高空飞过。“金星3 

号”于3月1日进入了金星的大气层。1967年6月,原苏联的“金星4号” 

和美国的“水手5号”分别于12日和14日升空。“金星4号”分离为着陆 

器和轨道器两部分。着陆部分重380千克,于10月18日利用降落伞落在金 

星上,并向地球发回了1小时38分的数据。“水手5号”在距金星4000公 

里处飞越,对金星的大气成分和磁场进行了观测。到1975年,原苏联已发射 

了10个金星探测器。“金星7号”、“金星9号”和“金星10号”也曾在 

金星软着陆,着陆器和轨道器从不同地点、高度和方位发送回大量有关金星 

的资料。1989年5月5日,“麦哲仑号”金星探测器由美国的“阿特兰蒂斯 

号”航天飞机送上太空。它于1990年8月到达金星,用合成孔径雷达对金星 

表面进行了探测。从获得的图像中,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断层、火山熔岩流、 

火山口、高山、峡谷和陨石坑。 

    对火星的探测与金星探测同时进行。原苏联于1962年1月发射“火星1 

号”,但未到达目的地。美国的“水手4号”于1964年11月发射,第二年 

7月从约1万公里处飞越火星,拍摄了20多张照片,成为第一个成功的火星 

探测器。1971年,美国发射了2个火星探测器“水手8号”和“水手9号”, 

原苏联发射了“火星2号”和“火星3号”。“火星3号”使其中的一组仪 

器软着陆。1975年,美国发射的“海盗1号”和“海盗2号”分别于1976 

年6月和8月飞达火星附近。各探测器分成着陆器和轨道器两部分,送回了 

关于火星的大量资料,为人类未来登上火星提供了基本依据。此外,在两处 

着陆点都没有发现生命存在。 

     1973年,美国发射了第一个水星探测器“水手10号”,发回了有关水 

星和金星的8000多张照片及其他资料。 

    科学家们认为,太阳系行星的卫星中,木卫3和土卫6可能正在形成生 

命。1972年和1973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 

其主要任务是探测木星,然后飞越土星和冥王星,飞出太阳系。两艘飞船上 

各有一只金属问候卡,上面刻有地球人、氢分子结构、14颗脉冲星及太阳系 

的位置等。1979年9月,“先驱者11号”探测器在与土卫6相距35。6万公 

里处拍摄了它们照片。由于“先驱者”对木星的探测距离较远,获得的资料 

较少,图像清晰度也较差。所以仍有许多奥秘不得而知。1989年10月,美 

国的“阿特兰蒂斯”航天飞机发射了“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预计1995 


… Page 102…

年12月可达木星。它将围绕木星飞行11圈,进行2年的考察,并考察它的 

4个大卫星。“伽利略号”将会获得更多的有关木星的资料。 

     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国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旅行者1 

号”,对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进行联测,然后飞出太阳系。两个“旅 

行者”带有11种科学实验仪器,将探测研究宇宙射线、磁场、等离子体波等。 

它们各带有一套关于人类信息的记录唱片装置,即“地球之音”。唱片开头 

是用编码解释的116幅代表地球景色和事物的图画,包括地球在银河系中的 

位置、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人体、太阳、山河海洋、动物植物、万里长 

城等。唱片中还有35种自然界的音响、美国总统和联合国秘书长的问候信和 

60多种语言的问候词,以及27首世界名曲,其中有我国的古典乐曲《高山 

流水》。“旅行者”带着这“地球之音”,将到茫茫宇宙中寻觅知音。1979 

年3月和7月,它们分别到达第一站木星,首先观测了木星光环,还发现了 

木星的3颗新卫星。1980年11月和1981年8月,两个“旅行者”分别飞临 

土星,对土星光环和9颗卫星进行了观测。然后两个“旅行者”分道扬镳。 

 “旅行者1号”径直飞向太阳系外。“旅行者2号”1986年飞临天王星,发 

现它的另外10颗卫星,并发现它至少有20条环。1989年“旅行者2号”飞 

到距海王星4800公里的最近点。8月25日晚,美国转播了它从72亿公里之 

遥发回的一幅幅神奇的照片。亿万观众兴致勃勃地从电视中欣赏遥远太空的 

壮丽景观,看到了海王星及其8颗卫星和5条光环。整个实况转播长达7个 

小时。7个国家的130位科学家也同时在宇航局的荧屏上观看了这一盛况。 

如今,“旅行者2号”已飞离太阳系。12年来,两个“旅行者”共发回10 

万多张照片,获得的资料是无价的。 



                           3。航天飞机的发展 



    航天飞机是一种先进的宇航运载工具。它将火箭、宇宙飞船和飞机的技 

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像飞船一样变轨,象飞机一样 

水平着陆。每架航天飞机至少可以重复使用100次。与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 

箭相比,航天飞机的经济性是极有吸引力的。 

     早在20世纪初,与火箭理论发展的同时,就有人设想制造可重复使用的 

运载工具。到60、70年代,人们才感到研制多次使用的廉价运载工具的迫切 

性。60年代末,洲际导弹、载人登月和大型喷气客机等技术已经成熟,研制 

航天飞机已成为可能。 

     美国于1968年开始讨论航天飞机的方案。经过对多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和 

选择,1970年7月正式研制航天飞机。此后方案又多次修改,直到1976年2 

月才基本确定。1981年4月12日,美国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 

伦比亚号”首航成功。这标志着空间技术在80年代取得了重大突破,是继“阿 

波罗”飞船后空间飞行器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包括3个主要部分:轨道器、助推火箭和推进 

剂外贮箱,总长度56米,起飞重量达2000吨。轨道器可以载人和有效载荷, 

后段有3台使用液体燃料的主发动机。经过4次试飞后,1982年11月“哥 

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载着宇航员在太空将两颗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 

从而开创了空间商业性运输的时代。 

     美国第一批航天飞机有5架。 1981年4月至1986年1月,航天飞机共 


… Page 103…

飞行25次,发射了28颗人造地球卫星和2个空间实验室,俘获了3颗运转 

不正常的卫星,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起飞后1分多种发 

生爆炸,7名宇航员 (其中2名女宇航员)不幸罹难。这是宇航史上损失最 

为惨重的一场灾难。使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遭受重大挫折。木星探测器“伽 

利略号”和“哈勃”太空望远镜都被迫推迟几年发射。 

     航天飞机采用火箭助推器动力升空。火箭燃料是易爆的。在对“挑战者 

号”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后,美国对航天飞机结构作了重大改进。1988年9月, 

美国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再返太空,机上载有5名宇航员,4天后安全返 

回。但是美国只依靠航天飞机作为运载工具,在空间发射市场已经受到欧洲 

空间局、原苏联和中国的挑战。因此美国正在调整未来的空间技术计划,试 

图发展新型的运载工具。 

     原苏联经历10多年的研制,耗资100多亿美元,于1988年11月发射了 

自己的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在太空飞行3小时后,“暴风雪号” 

安全返航。它的首航成功,结束了原苏联没有航天飞机的时代。由于借鉴了 

美国航天飞机的设计并有所创新,“暴风雪号”在设计上某些方面优于美国 

的航天飞机,着陆的安全可靠性更强。 

     未来宇航运载工具的发展方向是空天飞机 (航空航天飞机)。它利用航 

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作动力进入地球轨道,可以在普通机场跑道上起飞、 

着陆,实现单级入轨,可重复使用,发射费用低于航天飞机。正在研究中的 

空天飞机有英国的“霍托尔号”,计划90年代末试飞,2000年以后实现载 

人飞行。德国研制的“桑格尔号”是两级空天飞机,有驮运机和轨道器两部 

分。装有喷气发动机的驮运机把轨道器送到30公里高、速度达6倍音速时, 

轨道器与驮运机分离,火箭发动机点燃,加速到25倍音速,把轨道器送入太 

空。美国、日本也在研制空天飞机,并设想未来用它作为民用运输机。空天 

飞机是一种先进的、理想的宇航运载工具。经过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不断努 

力,预计下一世纪,人们将会乘坐空天飞机在太空遨游。 



                             4。海洋调查技术 



     在海洋工程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海洋调查技术。自19世纪70年代英 

国的“挑战者号”调查船环球航行考察起,人们对海洋进行科学考察已有100 

余年历史。但大规模、系统地对全世界海洋进行调查始于本世纪60年代,只 

有30年左右。当代海洋调查着重于探测海洋资源的储量、分布和利用前景, 

监测海洋环境、变化过程及其规律。随着当代高科技成果的应用,海洋调查 

已形成海面、水下、空中的立体调查系统,使用的调查手段有科学考察船、 

自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