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着电影去旅行-中国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意外,中西方观念的不同也使黑子和欧文之间产生了冲突。欧文目睹中国人民在残暴的侵略者面前所表现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逐步消除了对八路军的偏见,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民博大的胸怀和对和平的呼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在战斗中与他们建立起了生死与共的感情。
  半个世纪后,已经步入老年的欧文再次来到黄河边,深深地怀念那些为救护自己而付出生命的中国人……


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1)(图)




  真正使乔家大院名声鹊起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影片。张艺谋导演是位极善于挖掘富于民族特色的传统瑰宝的,在他的影片中,不可能缺少类似于此的精妙点缀,乔家大院更是和张导演互相成就,一个借地利将中国的东方特色视觉化,一个借此名扬国际迎来八方游客。本来南京作家苏童的原本小说《妻妾成群》描绘的是江南水乡哀怨女子的爱恨情仇,但当场景置换到华北黄土地上的深宅大院,气氛陡然为之一变,逼仄的院落,恍惚的宫灯,紧密的阁楼使影片沉浸在一种喷薄欲出的欲望被遏止的环境中。
  张艺谋的电影贴切形象地将此解读为:“二院点灯”。在春夏秋冬四个时段里,高高挂起的红灯笼衬出的不是洋洋喜气,倒是一种森严、封闭、阴冷的空间环境,坐落在山西祁县的这座乔家大院作为摄影基地,也生生被赋予了一种幽怨哀婉的美。张艺谋甚至还特意将院子拍出高墙大瓦、阴森恐怖的味道,从而营造了令人刻骨铭心的气氛。在原本敞亮的民宅里看出幽美,在明晃晃的阳光下,也能绘声绘色地想象——仿佛随时都能从深宅大院里飘出一个脸色苍白、面容平板、目含凄怨的姨太——这无论如何也是一种诱惑,神秘、惊吓而又欲罢不能,只让人徒然惊叹于这又一个由电影和想象共同制造的完美迷障。当三姨太在清冷的早晨高歌一曲怨世清音的时候,巩俐扮演的颂莲早已在这窒闷的院墙间由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转变成了拥有蛇蝎心肠的毒妇,苍凉的世事犹如在这些弱女子孤独的背后划过了一道美丽而无奈的手势。
  虽然影片中的封建社会三妻四妾的家庭纠纷被一个个院落所分割,但实际上,乔家大院的6个大院却是为当家人乔致庸和其几个子女所开辟的住所,因为乔家祖训严格,严禁男人纳妾,所以一直以来乔家都是一夫一妻,这在和影片故事的对比中,倒不无启示的道出了乔家传家的秘诀和文艺虚构的力量。
  电影旅行
  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
  ——梁思成
  进入山西四面群山环绕的太原平原,出太原不过五十公里,中国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作——祁县乔家大院就坐落于此。乔家大院地处美丽而富饶的山西晋中盆地,位于祁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距省会太原50公里,与祁县著名的中华周易宫、延寿寺、九沟风景区、渠家大院、明清街巷、长裕川等景点形成一日游格局。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而著称。40多年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淳厚堂皇的晋商住宅院落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当时的记录中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故而难怪民间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一说。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为清末民初金融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邸其建筑具有北方特色,清代民居风格。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罕见的一颗明珠”。如今是祁县民俗博物馆。
  第一院和第二院为乔家历史和乔家珍品两个专题陈列。后四院主要陈展民间工艺、衣食住行、岁时节日、婚丧嫁娶、农商习俗等九大部分,祁县民俗博物馆是一所以清末民初汉民族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博物馆。开馆十多年来,先后接待游客600万余人次。曾有三十多个影视剧组先后拍摄,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昌晋源票号》等电影电视剧。
  乔家大院大门座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衔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
  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一块,上书“古风”。雄健的笔力同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质朴生活作风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寻味。大门对面的掩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掩壁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付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额”是“履和”。这同作为巨商大贾的乔家所秉承的和为贵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进入大门,走完那长长的角道,西尽头处是雕龙画栋的乔氏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祠堂装点得十分讲究,三级台阶,庙宇结构,以狮子头柱,汉白玉石雕,寿字扶栏,通天棂门木雕夹扇。出檐以四条柱子承顶,两明两暗。柱头有玉树交荣、兰馨桂馥、藤罗绕松的镂空木雕。装饰精彩,富丽堂皇。额头有匾,上书〃仁周义溥〃四字,李鸿章所题。祠堂里原陈列着木刻精雕的三层祖先牌位。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南北6个大院烷内,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从门的结构看、有硬山单檐砖砌门楼;半出檐门,石雕侧跨门.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仪门等,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棂丹窗,通天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样,变化无穷;再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这样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无脊的、有脊韵;上翘的、垂弧的……,每地每处都是别有洞天,细细看来,切实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


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2)(图)




  资讯补给站
  交通:乔家大院在太原市西南64公里处的祁县,从太原到平遥、运城等地的火车均经过祁县;也可以从长途汽车站乘早上8点左右发往平遥、陵川等地的车,到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下车。
  太原三日游:
  第1天龙山石窟…晋祠…天龙山石窟
  第2天纯阳宫…崇善寺…山西省博物馆…双塔寺(永祚寺)
  第3天大佛寺(净因寺)…晋窦大夫祠…多福寺
  电影链接:
  《大红灯笼高高挂》
  导演:张艺谋
  主要演员:巩俐何赛飞马精武曹翠芬
  得奖记录:
  *第3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顾长卫),最佳音乐奖(赵季平),最佳录音奖(顾长宁)
  *澳大利亚第三十五届悉尼国际电影节:悉尼电影评论奖
  *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
  剧情简介:
  故事阐述大学一年级学生颂莲,由于母亲贪钱而迫她嫁给一个大户人家当四姨太。这个大家庭的老规矩是:四个姨太太傍晚前要站在自已的屋子前,下人受命把大红灯笼放在哪家门口,此位姨太太当晚就能得到老爷的“临幸”。颂莲初时因是新来,自然得到更多的宠幸,但她的反叛和好胜性格,终使她败在深谋远虑、笑里藏刀的二姨太手里。家庭的连场争宠风波,导致女侍冻死、三姨太被“家法”吊死等,跟社会现实连结起来,此片的深层结构便显得特别丰富:大老婆是个一入门便依循老规矩办事的“马烈主义老太”;二姨太是个典型的两面派;三姨太是天生的恃宠生骄派,以为受宠便可以胡作非为;四姨太既想获得宠幸,但又不守“老规矩”,最后酿成悲剧。这对熟悉政治环境下困兽斗现象的观众,更具强烈的震撼力。


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3)(图)






江孜:聆听《红河谷》的天荒地老(2)(图)




  宗山遗址
  抗英壮举的真实发生地宗山,矗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悬崖峭壁上,海拔4020米,相对高度125米,在年楚河平原中央显得非常雄峻。宗山面朝的白居寺方向是大面绝壁。沿绝壁右侧的山脊往北,山势陡缓,但绝少植物,山岩皆裸露,呈麻纹,形似马背脊般光溜。往北约六百余米左右,山脊分东西两支,较长的西支山脊的环抱处即白居寺。而白居寺老城就散落在宗山的周围。
  现在江孜抗英遗址尚有保存较完整的“抗税厅”、“旧政府议事厅”、“抗英炮台遗址”等。炮台构筑在半山前崖,围墙以石块筑成,高5…8米、宽4米。宗山顶上屹立着的古城堡便是始建于公元967年的著名“宗山堡”,它是西藏军民英勇抗击入侵英军的历史见证。
  100年前,西藏军民,在这里,用土炮、土枪、“古朵”、刀剑、梭标和弓箭与入侵之敌展开了英勇的血战,战斗持续了8个月之久。在英军用大炮狂轰宗山炮台的时候,堡垒中库为英军炮火击中爆炸。江孜军民到了最后关头,仍然用石头拼死抵抗了3天3夜。
  三天三夜就是天荒地老了。
  这里的石头听过丹珠的歌声,看见过格桑和雪儿的爱情,饱偿过仇恨的血泪,现在,只为了纪念而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