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相信,使土耳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种观望态度。。土耳其人不会由于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在同布尔什维克俄国的较量中败下阵来而高兴,也不会由于英国佬的插手捣乱而幸灾乐祸。
  很明显,他们自然会逐渐从保加利亚身上想到:如果德国真的完蛋了,将来怎么办“那样大的国家都办不到的事,我们小国就更无能为力了。
  依我看,东线的稳定,也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最终要取决于巴尔干各个小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还有土耳其的态度。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采取一些稳定局面的保障措施。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保住匈牙利的稳定(。。这一点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
  其次——也同样重要——就是保加利亚的态度。如果没有保加利亚,巴尔干地区的稳定以及我们在希腊等国的矿产资源将化为乌有。。同时,英国人每一次在巴尔干的登陆企图,更确切说在伊斯特拉半岛或达尔马提亚群岛的登陆企图,都是非常危险的。
  英国人的每一次登陆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我认为,如果他们以重兵实施登陆,就难以长时间进行抵御。这是这里的唯一问题。我相信最终的问题是,盟军在这里的行动能不能真正达成一致意见。
  我不认为俄国人会把巴尔干让给英国人。。英国人最多会利用苏俄与盟军的矛盾,自己独占爱琴海诸岛。从理论上,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他们是不会联合行动的。”
  当铁托进入塞尔维亚南部后,塞尔维亚民族主义份子领袖奈迪奇和米哈附洛维奇,建议德军协同塞尔维亚共同对付内部的共产主义。为此,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建议下,于8 月22 日,召集东线德军司令官们来大本营议事,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时,希特勒的态度同他上面所说的完全不同了。他没有对这个建议表态。而是向司令官们发表了一大篇讲话,阐述“大塞尔维亚主义”“这个巴尔干半岛上唯一人种的危险性”。在俄军已渡过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正向多瑙河平原开进,从而完全切断了东南沿海防线与背后的联系的情况下,希特勒却大谈什么德国“必须。。与一切大塞尔维亚主义计划作坚决的斗争”,“决不允许出现塞尔维亚军队,哪怕让一定程度的共产主义危险存在,也比出现一支塞尔维亚军队要好。”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谈话中只字未提罗马尼亚是否可能改变立场的问题。德国的政治领导显然没有看到事情的实质。他们简单地以为,红军的逼近会激起强大的反俄力量,进行自卫。此外,陆军总参谋部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之间,在战场负责区域上设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也造成了严重后果。东南欧战场的司令们也很少提出异议。因为,他们同其他战场一样,按照希特勒的保密原则,同其友邻没有直接联系,只是每周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得到一份通报一般情况的所谓“简报”。
  在8 月22 日的会议上,只谈到东南线总司令部的近邻保加利亚可能将他们驻在塞尔维亚的占领军撤回。希特勒不顾兵力异常紧张状况,打算派德军,其中包括军事学校的土官生去代替他们。4 天后,即8 月26 日,德国公使从索非亚回来,向德军大本营报告说,保加利亚政府象约德尔在日记中所以载的那样,“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已毫无指望”。但这仅使希特勒同意了“准备从科孚——埃奥尼纳——卡拉夫里塔奥林匹斯山一线南部。。撤回全部部队”。
  同时,为防备保加利亚的背叛,还必须“占领保加利亚一南斯拉夫旧边界。。”,开辟一条新的防线。为此,希特勒下令火速从希腊调回两个师,从克里特岛调回1 个营。
  这些仍未超出军事范畴的漏洞百出的措施,如同希特勒当年在意大利下达的企图阻止联盟崩溃的计划和命令一样,仍然是一种冒险。在一种几乎动摇所有战场并导致在大范围内出现政治问题的危机中,德国国防军最高司令,以一种仇恨和复仇的心理、纠集在巴尔干残存的飞机,企图轰炸无设防的布加勒斯特,打算炸毁视为敌人心脏的国王宫殿。至于普洛耶什蒂油田,他想用尚在南斯拉夫实施剿匪作战的唯一一个党卫队伞乓营,阻止红军的西进。但后来一直未听到这个营的消息,也许在飞行途中就已被盟军歼灭了。按照8 月26 日的国防军统帅命令,罗马尼亚军队将有一部分部队编入德国国防军,另一部分同意其“政府背叛联盟”的部队,将作为战俘对待。这是对几天前出现的形势的错误判断,但当时罗马尼亚尚未公布向德国宣战的决定。在保加利亚,准备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通过一次突围行动,把德国在战争期间提供给保加利亚的全部装甲战斗车辆撤回。
  保加利亚于9 月8 日向它迄今的盟友宜战,从而使在希腊的德军“有被切断与后方联系的危险”。6 天后,约德尔以一种显然十分轻松的语调在他日记中写道:
  “元首命令,将所有兵力从爱琴诸岛撤回。。
  接着,他又补充写道:
  “在政治上,希望在我们撤离的所有地方,煽动和挑起共产主义同民族力量之间的争斗。
  这后一段话说明,希特勒直到最后还希望他的军事撤离能换得政治利益。如果说他曾一度认为,由于英国人同俄国在政治上的矛盾,将有利于德军在希腊悄悄地呆下去,那么现在他却想在德军占领的区域里,煽起所有人之间的对立厮杀,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在这种混乱中可以断续利用希腊北部的铬矿和冶炼厂。为此他命令空军的5 千名人员继续留守在那里。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0 月3 日下达“从希腊、阿尔巴纪亚南部和马其顿南部撤退的命令”,以及11 月2 日撤退完毕为止。由于缺乏运输工具,在克里特岛尚有1。6 万人,在罗德岛和莱罗斯岛有6 千人,需滞留一段时间。与此同时,希特勒迫于压力,不得不在达尔马提亚群岛和阿得里亚东岸撤兵问题上作出让步。
  西方盟军之所以出乎意料地在沿海地域任意纵横,是因为德国领率机构看到它采取的一系列为时已晚的措施,受到俄国向多瑙河平原推进的极大威胁,尤其是由于匈牙利在其国家元首领导下又出现摇摆不定的迹象。当德国挫败了匈牙利避开德国压力亲近盟军的企图后,希特勒才于9 月12 日夜间,在德国大本营的形势讨论会上宣布“在最近发动一次强大攻势,重新占领岁马尼亚”。匈牙利总参谋长认为这道命令只是、为了稳住匈牙利国家元首和匈牙利人民”。10 天后,当俄军已经到达泰梅什堡和阿拉德的时候,希特勒丢掉他原来的把戏,命令“3—4 个伞兵营”随时作好准备。”逮捕匈牙利国家元首”,并准备由在萨洛希·费伦茨少校领导下的“箭士字”组织接管政府。结果,匈牙利成了东线战场最激烈的战区之一,超出了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管辖范围。
  在北部从芬兰撤军的行动尽管受到些挫折,但却进展顺利,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当曼纳海姆元帅,即上任不久的芬兰总统,在一封致希特勒的私人信件中,彬彬有礼地对两国军事友好关系提出异议时,根据1943 年秋颁布的国防军统帅部第50 号指令所进行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受到政局动荡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出于互相尊重,希特勒没有想对芬兰采取异常措施。由于考虑到瑞典他还异乎寻常地准备占领阿兰群岛,后因兵力不足而作罢。海军总司令为保护波罗的海而迫使希特勒采取的夺占芬兰的苏萨里岛的行动失败后,导致与芬兰进行的“延期撤军协定”谈判于9 月15 日破裂,以及其他对
  撤军十分不利的后果。如果德军按照希特勒最初计划,继续占领芬兰北部的镍矿区,这不但违背芬兰人的意志,而且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反对继续占领的观点,也会得到施佩尔部长强有力的支持。施佩尔认为,德国工业所需要的镍,在德国有足够的储量。在这一基础之上,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于1944 年9月底呈交了一分关于斯堪的那维亚和芬兰的形势判断报告,阐述了海上补充情况,建议对即将使用新型潜艇的挪威基地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并权衡了与西线的相互影响。这是一份关于国防和战略计划的少有文件。经过希特勒的同意——尽管他后来想变挂——从北冰洋海岸直到挪威边界的撤军工作,在俄国人袭扰和冬季恶劣气候影响下,仍于1945 年1 月底出色地完成了。这要归功于伦杜利希大将和他的第一流部队。
  虽然现在无需再顾及芬兰,但是希特勒置陆军总参谋长的建议而不顾,在东线北部地区仍然不惜一切代价坚持他的既定战术。这种做法的直接恶果,就是北方集团军群的26 个帅于10 月初在库尔兰被包围。此外,通向东普鲁士北部的道路也向红军敞开了,此后数周,红军便与德军大本营分占了这快土地。
  在意大利,由于希特勒的呆板指挥,亚平宁“绿色防线”既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未能使其他战线节省多大兵力,反而出现了两支对立的意大利军队,使曾企图以罗马一柏林为“轴心”统一全欧大陆的政策趋于崩溃。
  德国大本营想把这全部责任归咎于下级各级指挥,认为“绿色防线”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根据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战时日志的记载,1944 年12 月5日,约德尔对西南线总参谋长说:“在进入亚平宁阵地时,其左翼已经受损,这是最严重的玩忽职守。”当时任西南线总参谋长的勒蒂格尔将军在这一点上与约德尔的看法一致。在一份战后的研究报告中,他反驳了这样一种说法、即“这是国防军统帅部强加给集团军群的错误。。直到意大利战局结束后才被发现。”此外,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对这种过失不想就此了结。经深入调查后,于9 月得出了结论,认为有一系列重要理由对向波河防线或所谓的“阿尔卑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