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集]兵器奇闻趣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架单翼机,在当时来说,是最先进的飞机了。他从法国飞机挡板得到启
  发,很快研究制造出了一种与机枪同步射击的机构。这套机构非常巧妙,它
  正好保证当枪口与螺旋桨的叶片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子弹就刚好由枪口射
  出。从此,机枪就正式登上飞机“大雅之堂”,航空机枪就正式诞生了。
  德国飞机从此如虎添翼,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尽风头,共击落协约国的
  飞机8400架,其中80%是被这种航空机枪击落的。
  从此,结束了飞机尾部对打的空战时代,一个飞机从机
  56水上飞机首次用鱼雷炸敌舰
  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舰队于1915年春天,发动了达达
  尼尔海峡战役。 “彭米克利”号水上飞机母舰也奉命前往参加作战。
  8月12日,据侦察情报说一艘5000吨级土耳其补给舰正在马尔马拉海
  的北部水域航行。“彭米克利”号水上飞机母舰,当即驶进克塞罗斯湾,在
  天亮之前,把一架肖特S…l84水上飞机吊放到海面上。
  天亮之后英法舰队传来命令,要去攻击土耳其的补给舰。飞行员上尉埃
  德蒙兹驾驶水上飞机起飞了,飞机上带着一枚鱼雷,有366千克重。飞机在
  海面上滑翔之后,就腾空离海,飞上了蓝天。
  在金角附近,埃德蒙兹上尉发现了土耳其补给舰,他马上调整机头,进
  入攻击航向。他关掉发动机,使飞机下滑,高度下降到离海面只有5米了,
  离目标舰只有100米了,上尉揿动了投雷开关,鱼雷咯地一声落海,直朝补
  给舰飞奔而去。轰隆一声巨响,补给舰冲起一团浓烟烈火,引起舰上的炮弹
  一场大爆炸。
  这时恰好有一艘英国潜艇追踪而来,也朝土耳其补给舰施放一枚鱼雷,
  接着补给舰就沉入海底了。
  击沉敌舰的功劳应该归功谁呢?这还引起了一场争论。当时水上飞机是
  第一次使用鱼雷作战,谁也没有见过水上飞机还能用鱼雷打军舰,许多人认
  为是不可能的。而英国的潜艇参战时间很长了,本来就有战绩,因此多数人
  认为是潜艇击沉了土耳其的补给舰。而且上级机关也是这佯认为的,气得上
  尉埃德蒙兹直摇头。
  可是实践再次证明,埃德蒙兹是当之无愧的功臣,水上飞机使用鱼雷攻
  击军舰是可行的。五天之后,埃德蒙兹还是驾驶这架飞机,又在马尔马拉海,
  独立地把另一艘土耳其的补给舰击沉了。这一次他的周围没有任何友方舰船
  飞机帮忙,是他单独驾驶水上飞机,又是在距海面5米,离目标舰100米的
  距离上放了鱼雷,这下把敌舰来了个肚皮开花,很快沉入海底。
  事实是胜于雄辩的,上尉埃德蒙兹的委屈洗刷一清,水上飞机首次使用
  鱼雷击沉军舰的记录是他创造的了。
  57一字之差丧命六千
  双方不需要用导线直接相连的通信,叫无线电通信。现代战争要求部队
  具有很大机动性,无线电通信在保障通信联络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点。无
  论在穿云破雾的飞机上,还是在深入敌后的伞兵中;也无论在奔驰草原的骑
  兵中,还是在快速推进的坦克里;也无论在乘风破浪的军舰上,还是在深山
  密林的坑道里,要保持同指挥部不间断的联系以及相互间的密切协同,无线
  电通信可以说是唯一的方法了。
  但是,无线电密码,一旦泄密,或者搞错了,造成的后果就不堪想象,
  下面的这个故事触目惊心啊!
  1944年11月27日,中日军队正在柳州展开血战。当时美国空军支援中
  国抗日,在中国战区建立一些轰炸机的机场,开始对日军进行反击。
  当时日军抵距贵州边境二十来里地的南丹镇。这天美国第六航空队奉命
  出动B29轰炸机前去轰炸南丹、六甲地区日军。可是机场指挥处的机要员是
  个马大哈,把无线电报中六甲错译成六寨。美军飞行员接到命令,按照地图
  上的航线起飞了,他们从成都地区腾空而起,向广西北端飞去。
  六寨。是广西边境上的一个小城市,集结着数万难民和许多后方机关人
  员。张发奎的第四战区指挥所也设在这里。本来这里是抗日后方,比较安全。
  当十七架两翼上标有五角星徽的美军飞机出现在六寨上空时,军民一看
  是自己的飞机,兴高彩烈地在街上挥旗欢呼,有的孩子还爬到树上、山坡上
  雀跃。可是B29轰炸机,突然像一群凶恶的老鹰从空中扑了下来,对着小城,
  撤下雪片似的传单,接着就一个个落下巨大黑蛋。顿时,血肉横飞,一片火
  海,人们在血火中哭喊。
  这一阵炸弹非同不可,一枚重磅炸弹正好落到张发奎司令部,使所有文
  件、资料,连同战区司令长多年的日记都化为灰烬。在这场山摇地动的爆炸
  声中,一名中将,两名少将,八个上校;两百多名中校以下军官,八百多名
  士兵,还有五千多名难民,都做了这场误炸的冤死鬼。
  这位马大哈译电员,只是一字之错,却使六千多人丧身。这场悲剧是抗
  日战争期间许多悲剧中的一个,今天想起来还令人心惊肉跳啊!
  58水上飞机的一次危险攻击
  1939年9月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英国一架“安桑”水上飞
  机,在海上巡逻中,发现了一艘潜艇,飞行员马上追了上去,发起攻击。飞
  机压低机头,拉开角度俯冲下去投放两枚攻潜炸弹。
  谁知反潜炸弹落到海面的一瞬间,好像皮球碰上石板,立即弹回空中,
  突然在空中爆炸。结果飞起的弹片,把 “安桑”水上飞机的油箱击穿了,汽
  油漏光了,飞机只好在圣安德鲁斯湾内迫降。
  更悬乎的是,那艘潜艇根本不是德国潜艇,而是英国自己的潜艇,幸亏
  没有击中,要不又是一场误伤的灾难。
  59“马丁少校案件”的谜底
  1943年4月底的一天,在西班牙韦尔瓦附近的海里浮漂着一具飞行员的
  尸体,不久,西班牙的渔民把漂在海面上的驾驶员男尸捞了上来。从死者穿
  的军服上可以看出,是一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少校军官。另外,附近海
  面还发现一艘撞坏了的橡皮救生艇。
  西班牙是德国的盟国,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当然就立即报告
  德国有关方面。德国一听很感兴趣,立即秘密地把英飞行员的尸体送到西班
  牙首都马德里,落在参谋部的手里。
  他们从死者贴身的黑色公文皮包中获知,英国这位飞行员是马丁少校。
  他的衣袋中有4月22日伦敦的戏票存根,证明马了不久前还在伦敦看过戏。
  他们拉开了黑色皮包,发现里面有重要文件。西班牙参谋部赶快把文件
  拍成照片,送往德国领事馆。德国人一看,如获至宝,火速将其报到希特勒
  最高统帅部。
  希特勒看了英国这份重要文件,立即改变战略。希特勒本来认为盟军会
  选择地中海的西西里岛作为进攻目标,他在那里部署了重兵,看了马丁少校
  携带的密件,德军最高统帅部决定,把兵从西西里岛调往希腊。
  然而1943年7月9日,盟军大举进功西西里岛。希特勒一听,还好笑着
  说: “这是佯攻,我决不会上当!”可是盟军并不是佯攻,而是主攻,很快
  登陆成功,占领西西里岛。
  这件事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人才把谜底公布,把真相说了出来,
  原来是一场骗局。
  “马丁少校案件”的导演者是英国谍报部设下的圈套。导演者就是蒙塔
  古少校。
  当时盟军要进攻西西里岛,这个机密被希特勒发现,所以他在西西里岛
  设下重兵。制造 “马丁少校案件”的目的,是要“调虎离山”,而希特勒果
  真上了圈套。
  “马丁少校”的尸体是冒牌货。是蒙塔古精心策划的,他选择了一具患
  肺炎死去的青年尸体,给他穿上少校军服,放上公文包。为什么要选择肺炎
  死者的尸体呢?蒙塔古考虑到淹死者的尸体,胸部会充满水,而肺炎死者的
  肺里也充满液体,这样以假乱真就不容易露马脚。
  公文包里的文件,是英国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写给地中海联合舰队亚历
  山大上将的一封信,信中谈到西西里岛并不是盟军进攻的目标。这就引起希
  特勒高度重视,他马上改变了战略方向,使他决定把西西里岛重兵调往希腊。
  蒙塔古少校是个很有经验的间谍战老手,他为了迷惑敌人,想了许多点
  子,最后选择那张伦敦戏票存根,使这幕戏更加真实可信,证明马了少校是
  从伦敦坐飞机不幸中途出事而坠海的。
  实际上参加演出的是英国一艘潜艇,马丁少校的尸体就是这艘潜艇悄悄
  从海底运送到这片海区的。就这样, “马丁少校案件”使老奸巨滑的希特勒
  也信了。
  其实这幕戏也差点露真相,因为西班牙参谋部弄到马丁少校时,对尸体
  也进行解剖。如果遇上一位精明的肺病专家,一看肺里水就能判断是肺炎还
  是淹死的。可是请来的那位医生是个马大哈,医木不高明,他果然断定马丁
  少校是淹死的。这样就更加有了真实性,因此欺骗成功了,希特勒上当了。
  在这同时,英国间谍机关,还令盟军司令官蒙哥马利元帅离开英国,到
  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视察,纳粹当局得到这个消息有些不信,派间谍到那里
  侦察,结果拍回照片,的确跟蒙哥马利一模一样。希特勒根据马丁少校的那
  份密件,又根据蒙哥马利元帅的行踪,断定盟军不会在诺曼底登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