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集]兵器奇闻趣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距离甲板上能起降的舰载战斗机。
  经过多年的试验,一种舰载垂直短距离起落多用途战斗机就诞生了,这
  就是 “海鹞”。
  1978年首次起飞成功,只有6架,后来经过改进开始成批生产,1980
  年正式成为海军战斗机。它的标志徽是由外向内蓝、白、红三色同心圆。
  马岛战争发生后,“海鹞”就跟随航空母舰漂洋过海去参战。英国人还
  有点担心, “海鹞”到底行不行呢?过去没有实战过。他们听说阿根廷最好
  的战斗机是法国的“幻影”,于是航空母舰专门路过法国,跟法国“幻影”
  战斗机在空中进行战斗演习,摸透了 “幻影”的特点、弱点。开始时,“海
  鹞”老被“幻影”咬住,多次吃败仗。后来法国飞行员告诉英国人,“海鹞”
  肚皮下的油漆是白的,很显眼,老远就看到了。英国人马上把飞机肚皮下改
  成黑色,结果“幻影”很难捕住“海鹞”,而“海鹞”却优先咬住了“幻影”。
  英国人心里有了底数,航途中把“海鹞”全部改了颜色,全变成黑色了。
  到了马岛,第一次两架 “海鹞”对两架“幻影”,双方都用空空导弹“响尾
  蛇”。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 “海鹞”显示了实力,把“幻影”击落了。在
  整个马岛战争中,“海鹞”参战了4次,出动1500架次,共击落阿根廷飞机
  31架,而“海鹞只损失2架,成了“海战名机”,阿根廷飞行员把深灰色的
  “海鹞”称为“空中黑色魔鬼”。
  66古怪的双形态飞机
  90年代,美国出现一种古怪的“双形态”飞机,有一天,它跟核潜艇作
  了一次对抗演习。参观的人们都被这古怪飞机的本领所惊讶。
  一场猎潜的演习开始了,双形态飞机接到命令,它要赶到200多海里远
  的海城去搜索,一般直升反潜飞机要赶到这样远,就要两个来小时,可是双
  形态飞机就像普通战斗机一样,不到半小时就赶到了那个海域,经过盘旋搜
  索,很快找到了核潜艇活动的海域。为精确地捕住核潜艇,并紧紧跟踪,不
  丢失目标,如果再按普通战斗机速度飞行,目标准会丢失,飞机比潜艇速度
  快多了,弄不好就飞过头了,这时急需要减慢速度,吊放声纳。于是双形态
  飞机,改变了机身上的螺旋桨,偏转90度之后,螺旋桨移到飞机背上了,普
  通战斗机立即变成了直升机。一会悬空停住,一会儿向前追击,速度达 100
  节,一会儿又后退速度可达30节,左右机动、前后进退自由,核潜艇在水下
  怎么运动,也甩不掉双形态飞机的跟踪。
  这场精彩的表演,使美国军政头目倾倒了,他们看到了一种多用途反潜
  机、两栖突击攻击机的前景,立即争先恐后地征购1200架。陆海空都要,成
  了“宠儿”,这在美国飞机制造史上还是第一次。
  为什么陆海空三军都看中这种叫“鱼鹰”的双形态飞机呢?原来名家最
  急需的东西,都在 “鱼鹰”身上解决了。拿海军来说,过去猎潜一般都是靠
  航空母舰来进行,首先反潜飞机从航空母舰甲板起飞,发现潜艇后再召集反
  潜兵力,往往把潜艇目标丢失,不能进行攻击。而 “鱼鹰”可以大范围快速
  搜索,小范围慢速跟踪,还可以单独对潜进行攻击。三种性能兼备于一身,
  解决了过去要由三种飞机担任的复杂问题。
  “鱼鹰”另一个特点是重量轻、容积大、体积小、大量采用纤维材料,
  金属只占20%,因此雷达不容易发现它。而且它对起降条件不高,既可在陆
  上简易机场起飞,也可在一般舰船平台上起降,机翼和机身还可以折叠,舰
  载或车运都非常理想。
  海军陆战队看中它,那是这种古怪飞机,可以用来作为两栖作战的突击
  力量,用来突击送兵员和战备物资进行垂直登陆作战。因为它的航程比一般
  直升机远得多,其速度快得多,装载量也大。
  “鱼鹰”还有两种特殊本领,它有三种操纵系统,空中很不容易发生意
  外,可靠性强,而且它的舱内灌有特殊气体,有一定的浮力,像只气球,即
  使飞机坠地,也不易造成人员伤亡。
  这就是双形状飞机—— “鱼鹰”的奇妙之处。
  第五章 电子战兵器
  67奇妙的金属箔片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紧张地进行,英国伦敦多次受到德国人的
  V…2飞弹的袭击,这使英国人吃尽苦头,数十万平民百姓死在这种飞弹之下。
  英国人获得了情报,这些飞弹制造的原料是汉堡提供的,不摧毁德国工
  业基地,就不能断其V…2飞弹的生产。于是英国统帅部要集中空军力量空袭
  汉堡。
  英国专家们分析,汉堡防空雷达一定会提前发现机群,那样英国飞机损
  失可能很大,如何减少飞机的损失呢?专家们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首先使
  德国防空雷达瞎眼,使它迷茫,看不清空中机群,然后英国机群再飞临汉堡
  上空投炸弹。用什么办法弄瞎雷达千里眼呢?无线电专家们发现利用金属箔
  片散发到空中去。使雷达电波被阻挡或反射,而不能集中到飞机上,这样,
  雷达就不灵了,迷茫了。
  7月23日,英国出动10多架飞机,从汉堡高空中向下抛撒250万盒金
  属箔片,共计有25亿根。这些薄片所反射的电磁脉冲在德国雷达荧光屏上持
  续了20多分钟。英国790架飞机组成的大机群就趁此机会飞临汉堡上空进行
  投弹。这时在德国雷达兵的眼里,荧光屏上出现的飞机有数千架,吓得不知
  所措,一片混乱惊慌。德国出动了歼击机,高射炮也朝天空猛烈开炮,但是
  他们多数错误地把金属箔片当成敌机。英国轰炸机群投下数千吨燃烧弹,使
  汉堡成为一片火海。
  8月3日,英国又用同样办法借助金属箔片,出动3095架次,再次使汉
  堡成为人海,使数万人丧生,给了德国沉重打击。这次大轰炸,英国只损失
  87架飞机,不足3%,创造了奇迹。
  从此,小小金属箔片在战争中名声大噪。英军首创无源干扰的战例,为
  无线电对抗的电子战开创了新路。
  68智斗 “响尾蛇”
  50年代,美国人研究出空对空的导弹,取名为“响尾蛇”,台湾的蒋介
  石空军,当时正在用飞机窜犯大陆,双方在沿海一带争夺制空权。蒋介石知
  道美国有新武器 “响尾蛇”,就悄悄地厚着脸皮从美国人那里弄了一些。
  这种 “响尾蛇”导弹,有个特点,装有红外线弹头,对温度特别敏感,
  能自动跟踪飞机尾部喷出来的高温气流,故被称为“响尾蛇”导弹。
  蒋军空军头次使用是在浙江温州上空,当时我空军弄不清这种导弹,因
  此当蒋军空军突然使用时,不知道怎么躲避,结果被击落一架。当时蒋军空
  军可开心了,以为有了一两件新武器,就可以对付我人民空军了,沿海制空
  权就可以牢牢掌握在手中了。
  一个月后,四架装有 “响尾蛇”导弹的蒋军战斗机,又窜犯广东上空。
  我人民空军迎战,也起飞四架战斗机,双方在空中展开格斗。
  此时,我空军飞行员已经研究分析了“响尾蛇”导弹的最大特点,采用
  了新战术,不让敌机咬住我机的尾部,“响尾蛇”就不会命中飞机。
  双方飞机一相遇,就猛烈地开炮,很快把蒋机的队形打乱了。蒋机以为
  我机没法防备,又使出 “法宝”,向我机瞄准,发射了“响尾蛇”导弹,随
  着股股白烟,像几条毒蛇一样向我机猛扑过来。我人民空军驾驶员早有准备。
  等导弹逼近时,猛地拉动操纵杆,战鹰来了个急转弯, “响尾蛇”速度快、
  机动性差,来不及拐弯就冲了过去,它只会去追热源,不分敌我。恰巧有架
  蒋机从那里飞过, “响尾蛇”疯了似地追上尾部热气流,一口咬上蒋机,轰
  隆一声把蒋机炸得粉碎。开创了导弹打自己飞机的新纪录。
  幸好蒋机飞行员张廼军跳伞快,安然无恙,当了俘虏受到人民的宽待。
  台湾却大肆宣传:说张酒军是被共军导弹击落的,为国捐躯了。活“烈士”
  听了哭笑不得。
  从此,蒋介石空军再也不敢无法无天窜犯大陆领空,制空权就逐部地掌
  握在人民空军手里了。
  69雷达巧斗 “百舌鸟”
  1965年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正在进行。美国人的飞机不断地被击落,越
  南人的预警雷达网日夜地盯着美国飞机,使美国人伤透脑筋。
  很快美国人就发明了一种专门对付雷达的导弹,取名为 “百舌鸟”。一
  旦发现雷达电波, “百舌鸟”就会自动追踪电波进行攻击,这给雷达兵带来
  很大威胁。
  后来雷达兵有一次受到美国飞机攻击时,他突然提前关机,而且把天线
  使劲一甩,“百舌鸟”突然找不到目标,导弹就飞离雷达站在山谷里炸开了。
  这一偶然发现,雷达兵们非常惊喜,马上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飞机在使用这
  种导弹时,要盘旋找目标,而且要捕住电波,对准目标才能攻击,有一定的
  空隙时间,雷达兵操纵得好,就可以把 “百舌鸟”引开,叫它飞到雷达站之
  外的地方去。
  这一经验立即在雷达兵中推广,果然使美国许多 “百舌鸟”扑了空。
  科学发达的美国也不是熊蛋,他们也在分析总结经验。专门研究如何对
  付这种雷达突然关机失去电波的情况。美国雷达专家们,很快研制成一种“记
  忆”线路。在导弹飞向雷达目标的时候,雷达突然关机,失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