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集]兵器奇闻趣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意大利时背叛了祖国,后来到英国广播公司工作。他的身份不一般,因此
  警察当局就格外重视。法医解剖了马尔科夫的尸体,在他的右大腿的肌肉中,
  找到一颗直径为1。7毫米的银光闪闪的小圆珠。经鉴定,这小圆珠是用白金
  做的,体积很小,在这小圆珠上,有两个微小的孔,小圆珠的中心是空的,
  容积约为0。4微升。在小孔附近,找到蜡迹。估计两个小孔本来是用蜡封死
  的,进入人体后,蜡化了,小圆珠里的东西流了出来。
  小圆珠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呢?警察当局的毒药专家猜测,一定是氰
  化钾,可是按小孔容积计算,最多能装0。4毫克,而杀死一个人最少要100
  毫克,比半粒米大,无法装进这小圆珠孔内。另一种是砷化物,可以致死量
  也在100毫克以上啊!其它如“氟代醋酸”、“二甲基汞”也要50毫克才能
  致人于死,也无法装进这小圆孔内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毒药制成的毒弹呢?
  伦敦警察当局对死者进行解剖,发现血液里没有放射性元素。是细菌或
  病毒吗?化验的结果也不是。最后才化验出来,小圆珠内装的是一种剧毒“蓖
  麻毒素”。
  蓖麻毒素是从蓖麻种子中提取的,是英国化学生物战研究所首先搞出来
  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苏联都研制了这种毒素。
  那颗使马尔科夫丧命的小圆珠,是装在一把特制的雨伞里,这是一把杀
  人毒伞枪。一扣动板机,小圆珠就沿枪管射出,伞尖就是枪管,刺入人体足
  以死也。中了这种枪弹,起先像被蜂叮了一下,四个小时后开始发痛,然后
  头晕眼花,在24小时内就可能丧命。
  暗杀马尔科夫一案,据英国警察当局的调查,是保加利亚受苏联克格勃
  训练过的秘密警察干的。这种毒伞枪,是间谍使用的一种兵器,主要用来暗
  杀。而英国男子,出门欢喜拿把伞作装饰,显得有风度,间谍就是利用这一
  点作掩护。
  14微声专用暗杀枪
  在美国纽约一家咖啡店里,两个黑人悄悄地走了进来,他们坐在白人对
  面的位置上闲谈。这时迪斯科音乐在响,有几个女郎在扭着腰卖弄风情,不
  时把雪白大腿在男人中间显露。
  当音乐停下来时,那两个黑人拿着白人的一只箱子走了。那个白人趴在
  桌子上,好像睡觉了。突然一个女郎惊叫起来“血!血!杀人了。”人们朝
  那睡觉的白人一看,他身子底下在滴着鲜血,他被人用枪杀死了。
  显然凶手是这两个黑人,奇怪的是他们开枪时,谁也没有听到。原来这
  两个凶手用的就是微声手枪。
  微声枪有人又叫无声枪。实际开枪时不可能没有声音,只是声音微弱而
  已。这种枪跟普通手枪、冲锋枪差不多,不同的是在枪上增设了消音装置,
  并改进了枪弹等等。这种枪就是要求射击时做到:无声、无光、无焰的 “三
  无枪”,它主要是用于暗杀。
  据说,世界上最早的微声枪是英国马克茵姆发明的。他欢喜安静地工作,
  特别讨厌打猎的枪声。可是他住的那片树林里,偏偏有几个打猎人,老是传
  来枪声,这使他恼火。他大声对猎人喊着:“你们不会使枪不发出声音吗?”
  那几个猎人哈哈笑着说: “你有这种枪吗?要有我们出多少钱也要!”
  马克西姆一生气,真的研究起无声枪来。经过几年的努力,1909年他终
  于制成了一种装在猎枪上使用的消声器,能使射出来的响声大大减小。他还
  把这种消声器送给欢喜打猎的美国总统。
  1912年美国人又经过改进,制成了消音步枪,声音小得就像撕一张纸一
  样。后来美国间谍情报部门,又加强了研究改进,使微声手枪更加小巧玲玫,
  成了间谍人员主要武器。
  当时美国总统有位好友,挑了一支最好的微声枪去送给总统。他进到白
  宫时,总统正在办公桌前跟一位先生交谈。这位朋友有意下去打扰总统,他
  把一只沙袋放在总统办公室对面走廊的角落里,对着沙袋打了十枪,然后用
  手绢包着手枪,进了总统办公室,这时周围的人谁也没有听到枪声。这位朋
  友把发烫的手枪往总统桌上一放,告诉总统他已经开了十枪。总统不信,伸
  手一摸手枪是热乎乎的,这才惊讶不止,并幽默地对朋友说: “只有你才能
  带着这种武器闯入我的办公室来,要是换了别人,说不定我脑袋早开花了!”
  15攻克柏林的百灯闪击战
  攻克柏林的战役就要打响。吉瓦科夫上校率领的坦克团是一支英雄部
  队,担负着对德军阵地攻击的任务。白天成千成万士兵藏在奥得河岸,一到
  天黑就拼命修筑隐蔽阵地,使横穿波兰的坦克悄悄地进入这些掩体。
  总攻命令下达,眼看只有五分钟了,各战车发动了机器,所有火炮装进
  了炮弹。时针指向五点整,这时奥得河还是一片黑暗。
  突然,在奥得河主尼斯河的上空,5000枚红色、白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
  将又长又宽的河西岸无际大地照得亮如白昼。也就在这个时候,前沿隐蔽着
  的140余部聚光探照灯。前沿阵地的所有汽车、坦克、装甲车上的灯光也同
  时打开,射向德军阵地。苏联的英雄坦克团立即冲击掩体,开着灯对着德军
  阵地向前冲去。相当1100亿瓦的强烈灯光直射德军第一道防线,刺眼的光柱
  照得德军官兵无法睁开双眼,相反苏联坦克团却对德国阵地一举一动一目了
  然。
  同时德国官兵根据过去经验,苏联的火箭炮——喀秋莎一旦发言,就会
  闪出强光。对这种火箭炮的威力,德军吃尽苦头,打得他们抬不起头来,炮
  弹爆炸形成一股强大的风暴,要卷走一切,摧垮一切,相当恐惧。今天突然
  如此一片强光,德军官兵又以为喀秋莎要发言了,都吓得抱头鼠窜,赶快藏
  在防炮洞里,阵地上空无一人。
  德军官兵面对这些奇特的灯光,恐惧万分,而苏联军队8000门大炮开始
  了猛烈轰击,在高空侦察机的指示下,不断修正方位,向目标猛轰。
  万炮齐鸣,暴风雨般向德军阵地倾泻了足足半小时的炮弹;黑压压的轰
  炸机群、歼击机群从空中向柏林阵地压去。炮火开始延伸,坦克、装甲车,
  步兵在前进!
  希特勒曾下令,在奥得河到尼斯河的第一道防线上,挖出无数道反坦克
  沟、陷井并架起数千门反坦克炮。这还不算,他们下令组织一万六千多个反
  坦克爆破组。希特勒扬言,在第一道防线上,就要搞掉苏联坦克三分之二。
  可是这下出人意外的被探照灯摧垮了,这些爆破小组只有少数在抵抗,而且
  他们的行动都在苏联坦克炮火之下,很快把他们消灭了。接着坦克火炮对着
  防炮洞射击,把躲在里面的德国鬼子炸死。
  英雄的坦克团在喀秋莎火箭炮的支援下,又朝前冲去,逼近了柏林城。
  百灯闪击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个创造,成了攻克柏林冲破第一道
  防线的突击兵器,立下了不朽功勋。
  16子弹在人体内旅行
  原苏联有位老司机,1987年他已经69岁。有天夜里,突然他全身发冷,
  不停哆嗦,接着发起高烧。家里人立即把他送进了医院。
  到了医院后,这位名叫萨波日尼科夫仍然高烧不退,吃药打针都不灵。
  到了第二天夜里,他剧咳不止,全身战栗,突然,他从喉咙里咳出一粒金属
  物体,咚的一声落在水泥地板,上。他打开灯往地板一看,发现此物是一颗
  子弹。
  原来萨波日尼科夫,在46年前参加卫国战争时受过伤,有颗子弹一直留
  在体内,没有想到这次剧咳竟把这颗子弹取出来了。
  第二天他觉得病痛已除,就高高兴兴从医院里出来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种子弹在人体内旅行的怪事还不少,英国伞兵李
  察·宾格利少校的身上,一颗子弹在他身上旅行了36年。
  这位近70岁的退伍军人,现住在英国狄方郡。他是参加朝鲜战争受伤
  的,他清楚记得,在抢攻一座多石的山头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哒哒”的
  机枪打伤,连中四发。但奇怪的是,他在战场医院急救时,发现身上风有三
  个弹洞,医生也只取出三颗子弹,还有一颗是否在身上,他也弄不清楚,反
  正由医生来处理吧!他在这战斗中左眼瞎了。
  30多年都过去了,他一直没有感到什么痛苦,可是到了最近几年,感到
  不对劲,老是脑袋疼得厉害。后来实在受不了,他要求到医院开刀。经医院
  检查,发现在他眼睛后面藏着一件硬物,但在动手术之前,谁也弄不清这硬
  物到底是什么。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眼科专家阿伯拉罕·韦已医生只用半小时,就找到
  了那硬物,镊子拿出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外科手术教授米路士·艾水博
  士对此医案非常有兴趣,详细地研究了这颗子弹为什么行走到眼睛后面。他
  说这颗子弹在朝鲜战场宾格利少校受伤时,进入了少校的心脏,并由一个心
  室进入另一个心室,再从主要的心脏动脉离开,总行程达3。5尺远,最后在
  左眼后面停了下来。博士说: “宾格利少校中弹时,子弹可能贴在一条静脉
  上,后来植入静脉之内。”
  第二章 水面兵器
  17火器首次用于海战
  公元1161年,金兵南侵,其中应用700余艘兵船,水兵7万余人,由苏
  保衡率领南下,驻在胶州湾陈家岛一带,准备跟南京李宝清率领的舰队在海
  上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