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菩萨到猎人家去,本欲以善法相利益。猎人远远看见他,就吩咐妻子说:“那个不吉祥的人来了。我若叫你做饭,你且慢慢摆设,他过正午就不吃了。”于是他们将菩萨迎进屋,假意挽留摆饭,闲谈过了正午,菩萨只身离去。回到山中,菩萨唤来乌鸦,乌鸦得知恩人去猎人家的经过后愤恨道:“凶邪恶鬼难以用仁慈救济,违弃仁慈大恩是凶逆中的大罪。”说完飞到般遮国王宫,衔走了王妃的首饰明目珠,用来供养菩萨。王妃丢失宝珠后,国王即向臣民宣令:“有找回珠子的人重赏金银各千两,牛马各千头。获宝不献者,重罪惩治,祸灭宗族。”菩萨得宝珠无甚用处,便送与猎人。猎人却反将其捆绑,报告了国王。王将其活埋,后得蛇相救。国王了知事情原委后,有感菩萨高尚的德行,悲伤哭泣。然后王假意传猎人进宫领赏。国王见到猎人说:“不仁慈且背信弃义是众恶之首。”于是将猎人处以死刑。
  呜呼!恶劣众生业力成熟之时,佛菩萨的加持也难以调化改变,何况我等初发心的凡夫俗子,因此暂时只能为其发愿回向,顺其自然了。比如把水再三煎熬,即使烧开,达到很高的温度,它也不可能在火中燃烧。恶劣人的本性也是如此,无论怎样也不能使其改变。大德常言:“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即依善道向上有如登山,需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行;反之,习恶者就象崩落的石头,从山头一直滚到山脚,难以挽救。一般凡人使自己学好已是不易,要改变那些本性恶劣的人,谈何容易?
  若知事因而生嗔,则稍有理亦知除,
  若无事因而生嗔,谁知除嗔之良法?
  假如弄清了事情的起因而生嗔发怒,那么稍微用些道理也能遣除。如果无缘无故地起嗔恼,又有谁能知道消除嗔恚的好办法呢?
  嗔恚在所有的烦恼敌害中,可以说是最猛烈狂暴的敌人。一些平时看来很如法的修行人,一旦生起嗔恚,其言行就变得十分可怕。同时由嗔所带来的过患也是巨大的,如《入行论》中所言:“一嗔能摧毁,千劫所集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当以众理,努力修安忍。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既然如此,学佛之人则不应生嗔恨心,若生起也要及时对治。
  一般说来,生嗔恨心有二种情况,一是生嗔心有一定的理由。如“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又比如有人打骂我,或是偷我的东西等,这样事出有因而生嗔恚还算情有可原,若依靠大善知识的教言等对治方法就比较容易遣除这种嗔恨心。其方法为观察嗔之因、果、本体等,从各个角度深入细致地分析寻找,便可得出结论:生起嗔恚的主要原因即是众人的执著。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的利益,故心不能保持豁达。如言:“这是我的财产、我的名誉、我的权利……他们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对我的伤害……”若经常这样看待事物,愤恨难当之时就会蓄意报复,于是各种恶劣的言词、卑鄙的行为也随之纷纷上场。总之,极尽一切嗔恨损恼对方之能事,最终纷争四起,烦恼难以平息。凡遇这情况即当忆念佛陀的教言,大菩萨的妙语,如《入中论》中所云:“若已作害而嗔他,嗔他已作岂能除,是故嗔他定无益,且与后世义相违,……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中观四百论》中也云:“无能而嗔恚,唯使自己丑;有能亦无悲,说此最下等。说不悦意声,能净昔作恶,愚蒙不善士,不乐自清净。所闻不悦意,自性无损恼,故从分别生,妄执由他起。”了知上述道理后,无论受到什么样的伤害,就算别人提刀砍我的头,也不应生嗔。当观一切皆是因果业力所致,生嗔无益且有大损害,故当欢喜承受,因为获得了修安忍之良缘,能获大福德之故。
  另一种人,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天天生嗔恨心,与周围的人难以和睦相处,见到任何人都觉得有气。但真正问他生嗔的理由时,他会直愣愣地无以答复,顶多来一句:“我喜欢,你管得着吗?”此类人就象患了无药医治的恶疾,也象一条充满嗔恚烈焰的毒蛇,不发嗔恨他就不知该怎样生活。如是以上诸多对治嗔恚烦恼的妙方对他们一般起不到一丝一毫的作用。
  若无观察怨敌力,虽是弱小不应辱,
  如同欺负达支巴,大鹏胜伏大海也。
  如果未观察怨敌的力量,虽然是弱小者也不应该欺辱。如同蛟龙欺负达支巴鸟,最终大鹏鸟胜伏了大海。
  前文已多次强调观察的重要性,无论是交友还是承办事情,若不善加观察盲目行事必定会遭到众多违缘。此处分析对怨恨的敌人尤其应作仔细观察。有些怨敌从表面上看显得胆小乏力,非常渺小,但却不可轻视,其身后也许有强大的势力做支撑。历史上有许多国王和大臣,因未详察敌国实情而贸然出兵讨伐,结果反倒毁坏了自己的国家。再者,弱小者不可能永远弱小,强者也不可能永远势大力强,世事无常多变,一旦因缘成熟,当弱小的怨敌身居高位时,便会使出浑身解数竭力反攻,定会报复惩治于你。所以,在遇到怨敌或对他人心怀不满之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谨慎思维。纵然费尽周折损毁了怨敌甚至将其置于死地,观察结果究竟对自己又有何利?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结,最好能以慈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以前有一群达支巴鸟(麻雀的一种,身体很小)住于海滨,依靠大海生活。但以蛟龙为主的海生动物却丝毫不把弱小的达支巴鸟放在眼里,它们经常鼓起海风、推动波浪将它们的家园毁于一旦,夺走鸟卵。终于,达支巴鸟忍无可忍,便聚在一起商量胜伏蛟龙的办法。一些聪慧的小鸟提出请求大鹏鸟帮忙,因为大鹏鸟威望高,且是龙的天敌。于是达支巴鸟前往大鹏处诉苦:“海中的蛟龙常欺负我们,它们以海浪冲垮了我们的鸟巢,吸走了我们的鸟卵,下一步就准备向你进攻了……”大鹏一听十分震怒,即刻颁布命令,吩咐龙王限期内将达支巴鸟的所有损失如数赔偿,否则便要吃掉龙王。龙王及众眷属听到大鹏的命令,非常害怕,片刻也不敢耽延,如数送还了达支巴鸟的巢穴和鸟卵。从此以后,大海便臣服于大鹏鸟,再也不敢欺侮达支巴鸟了。由此可知,任何弱小的对手也不能轻视和肆意欺凌,否则定遭衰损。
  尽福之时生恶念,尽族之时生劣种,
  尽财之时生悭吝,尽寿之时生死兆。
  福报将尽的时候,人总会产生邪恶的念头;家族将灭亡时往往会出现恶劣之孽子;钱财将要用光的时候会产生悭吝之心;寿命将尽之时便会现出种种死兆。
  一个人在衣食无缺,受用富足的时候,能顺畅地承办许多事情。此时,他一般都会循规蹈矩,安份守己,但是福报用尽或即将用尽的时候,就很容易生起非法的邪念。比如商人,在其事业与生活等不顺利时,就会寻思盗窃、诈骗或是杀害众生等罪恶的活计以谋生。藏族有句俗话:“尽柴之时烧房木,尽财之时生恶念。”可见福报将尽之人常常会变成不择手段的亡命之徒。
  再者,一个种族的血统濒临灭绝的时候,也会出生恶劣卑鄙的孽种。比如一个国王,当王权不能继续维持下去的时候,往往会出生恶劣种姓的王子,以其卑鄙的行径摧毁国王的高贵种姓。比较高贵的家族也是如此,父辈们精明能干,拥有高官厚禄,财富满仓。但是当一个不肖之子降生之后,家里的财产逐渐被其败光,继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他本人锒铛入狱或被仇家追杀,最终整个家族彻底灭绝。
  另外,钱财对于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执著之心也异于它物,当财产即将耗尽之时,人会变得小气和吝啬。常见一些平时出手大方的人在财富用尽之时就开始生悭吝心,紧系钱囊不让财物随便流出,凡事精打细算,恨不得一个钱掰成几瓣花。
  人的寿命将尽之时,也会出现种种死亡的兆头。藏族人常说,一个好端端的人如果突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所作若与往常大不相同,则说明此人已经现前了危险之兆。比如美国总统林肯遇刺的前十天,其梦境就预示了死亡的整个过程。藏族有一位老人,在他死亡的前一年就已经出现种种死兆,第二年他死亡前对家人说:“我今年必定会死,念经等任何方法都不能挽救了,死后会转生为土地神,因为我每天做梦都和土地神在一起。”这一年他果然去世,经有神通的人观察得知,他的确转生为土地神了。另外,在巴西有一位名叫玛丽亚的小姐,丈夫死前七天就预知自己会死。几年后,玛丽亚小姐也出现死兆,死后置入棺木中。这时玛丽亚的灵魂到了一个陌生且宽阔的地方,在那里,她碰到了已故的丈夫,他俩交谈了很久。丈夫告诉妻子:“我生前偷偷地买了些股票,藏在抽屉里,你回去将之换成钱,供你和孩子还有我的母亲一起享用。”后来玛丽亚复活,期间她共经历了二十四个小时,当时医生断定她已经死亡。复活的玛丽亚按丈夫所说果然找到了股票。所以,人除了现在的分别神识以外还有中阴身,还有灵魂,死并非生命的终结,只是以不同的形体存在着。
  自己不为违法事,帝释诋毁亦无道,
  泉眼自己不干涸,泥土怎能堵塞彼?
  如果自己不做违背法规的事,就算帝释天来诋毁你,也没有任何道理。比如泉眼,若它自己不干涸,泥土怎么会有能力将其堵塞呢?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违背世规以及佛规。只要自己不做亏心事,行得正走得直,就不怕别人说短论长。不管别人如何评价,如何诽谤,实际上都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在整个世间来说,帝释天的威望大,能力强,名声高,但若未做违背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