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老子本义(魏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拢肆⒎ū竞跆煊憽2豢梢运揭廨p重於其間。此爲當時廢法任情者警也。蘇氏轍曰。勇於敢則死。勇於不敢則生。此物理之常也。然而敢者或以得生。不敢者或不免死。世常僥倖其或然。而忽其常理。夫天道之遠。其有一或然者。孰知其好惡之所從來哉。故雖拢霜q以常爲正。其於勇敢未嘗不難之。世以耳目觀天。見其一曲而不睹其大全。有以善而得禍。惡而得福者。未有不疑天網之疏而多失也。惟能要其始終而盡其變化。然後知其恢恢廣大。雖疎而不失也。政煩刑重。民無所措手足。則常不畏死。雖以死懼之無益也。民安於政。故樂生畏死。然後執其詭異亂羣者而殺之。孰敢不服哉。司殺者天也。方世之治。而有詭異亂羣之人恣行於其間。則天之所棄也。而吾殺之。則是天殺之而非我也。非天之所殺而吾自殺之。是代司殺者殺也。代大匠斲則傷其手矣。代司殺者殺則及其身矣。源案此老子憫時救世之心也。見當世勇於用刑。故戒之曰。人之用勇不可不慎也。有勇於敢者。則常主於必殺。有勇於不敢者。則常主於活人。此兩者其用勇則同。而一利一害分焉。不可不審也。何則。人之勇於敢殺者。豈不自以爲順天之所惡。故毅然行之而無難。然天意深矣遠矣。孰知其果爲天所惡之人乎。是以雖奉天討之拢恕6缎陶D之際。猶兢兢然不敢輕易之。何者。蓋天之生萬物。猶父母之生凶印I挥麣⒅摺F浔拘摹<捌渥在呾端馈km欲宥之而不可得。則亦傾者覆之。此所以恢恢疎闊而自無漏網之人也。何待人之代執其咎哉。是以拢苏D罰。一聽諸天之自然。而未嘗以己意與之。則雖極好生之德。而未嘗失有罪之誅。是以網漏吞舟之魚。而爲奇者吾奉天討以殺之。孰敢不畏。所謂刑一人而天下懲。誅四罪而天下服。蓋我不敢者。人亦不敢之也。苟其不然。天以恢恢之網。而吾以察察之網乘之。法網愈密。掛網愈小6酥晃匪勒哂酢:蝿t。我敢者人亦敢之也。奉天者聽命。而代天者專權。敢與不敢。或利或害。可不慎乎。明太祖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之語。惻然有感。乃罷極刑而囚役之。不逾年而心減。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右第六十一章=   
  {舊分二章。吳氏澄曰。此當爲一章。前言天之不可知而不輕殺。後言民之不可懼而不輕殺。故前舉天之疎而不失者以示敎。後舉人之欲代天殺者以示戒也。}民之饑。{傅奕下有者字。}以其上食稅之多。{傅亦下有也字。}是以饑。民之難治。{傅奕下有者字。}以其上之有爲。{傅奕下有也字。}是以難治。民之輕死。{傅奕下有者字。}以其生生之厚也。{傅奕作以其上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夫惟{一本無夫字。}無以生爲者。{傅奕生爲下有貴字。}是賢於貴生焉。{各本無焉字。傅奕焉作也。此二句從淮南子。}   
  {{此承上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而申言也。稅。租也。王氏弼曰。此言民之所以僻。治之所以亂。皆由上不由下也。民從上也。呂氏惠卿曰。拢嗽谏稀o事而民自富。無欲而民自樸。則至於食稅之多而饑者無有也。無爲而民自化。好靜而民自立。則至於有爲而難治者無有也。尚安有生生之厚而至於輕死者乎。張氏爾岐曰。夫惟無以生爲者。在上則不多取多事以病其下。在下不敢扞網爲奸以累其上。是賢於貴生矣。源案我自厚其生。則人亦各欲厚其生。人各欲厚其生而不得。夫安得不輕死乎。則是民之輕棄其生。由於生生之厚。而民之厚生。由於上之自厚其生。有以誘之而又奪之也。則無以生爲者。其賢於貴生可知矣。末語老氏宗旨。故因言俗弊而遂及之。而其意則深遠矣。}}   
  =右第六十二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草木王弼河上有萬物二字。柔弱一作柔脆。}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博奕兩徒下有也字。}是以兵強{傅奕下有者字。}則不勝。木強則兵。{河上作木強則共。此從王弼勝兵爲韻。言木強被伐也。}強大{博奕作堅強。又下有故字。}處下。柔弱處上。   
  {{呂氏惠卿曰。道之爲物。無形而不爭。則天下之至柔。而人莫之喻也。故以有形喻之。人與草木之形體。皆以堅強而死。柔弱而生。況欲體無形之道者。而不致其柔弱。其可得乎。是柔弱勝剛強之理。非但兵驕則敗。木強則伐。爲然也。天以清虛在上。地以堅實在下。臣以有爲事上。君以無爲任下。凡物之理莫不然也。然則體道之貴柔明矣。蘇氏轍曰。沖氣在焉。則體無堅強之病。至理在焉。則事無堅強之累。物之常理。精者在上。粗者在下。其精必柔弱。其粗必强大也。吳氏澄曰。末二句卽承上兩句而言之。蓋兵强者爲人所勝。是不若以弱勝者之處人上也。木强者近根之榦。是不若枝條之處上也。推此則知矜己凌人者必蹶。其貴高而柔弱者爲兴拼饕印@钍霞沃冊弧H崛蹼m非卽道。而近於無爲。剛强雖未離乎道。而涉於有爲。無爲則去道不遠。有爲則吉凶悔吝随之。益遠於道矣。源案老子書將終。故對舉柔弱剛强之得失。而下三章皆申之。}}   
  =右第六十三章=   
  夭之道其猶張弓乎。{乎傅奕作者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一作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主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惟有道者。{二句。各本大同小異。傅奕作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其唯有道者乎。}是以拢藸懚皇压Τ啥惶帯#缔茸鞑痪印#洳挥娰t邪。{王弼無邪字。}   
  {{此承上章柔弱處下强大處上之意。而舉天道以申之也。老子云。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則張者是剛强之意也。天之道惡盈而好謙。猶弓之張者。不久則廢弛。弛者有時而張。是故凡高者必至於自抑。而自下者必舉。有餘者必至於自損。而自屈者必伸。天之於物每每然也。人則不然。損天下之不足。而奉一己之有餘。失天意矣。有道之拢恕km有至賢之行。而不欲以自見。此爲道日損。必至於損之又損也。蘇氏轍曰。張弓上筋。弛弓上角。故以況天之抑高舉下。天無私。故均。人有私。故不均。有道者贍足萬物而辭。旣以爲人。己愈有。旣以與人。己愈多。非有道者無以堪此。爲而恃。成而處。則賢見於世。賢見於世。則是以有餘自奉也。呂氏惠卿曰。天之道非故以抑高而舉下也。無爲則無私。無私則均。是故任物之自然。有餘者不得不抑而損。不足者不得不舉而益。所謂蒲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人之道不能無爲。不能無爲則不能無求。不能無求則至於損人以益己矣。惟有道者知未始有物。凡有爲之功名。皆我所餘。而天下之所不足而爭之者。故損之以奉天下而不有也。吳氏澄曰。抑之舉之二句。言張弓。損之補之二句。言天道。陸氏希聲曰。陽升極天則降。陰降極地則升。此則抑高舉下。張弓之象也。天道盈虚。一章七閏。損日之有餘。補月之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之民而奉有餘之君。孰能法天道以爲人道者乎。在易損下益上曰損。損上益下曰益。以下爲本也。}}   
  =右第六十四章=   
  夭下莫柔弱於水。{河上作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弦者莫之能先。{王弼先作勝。}其無以易之。{傅奕作以其無以易之也。}柔之勝剛。弱之勝強。{一本上有故字。中無兩之字。}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傅奕作莫不知而莫之能行。}是以拢嗽啤#由献鞴事}人云。傅奕作故拢酥栽啤#苁車浮J菭懮琊⒅鳌D苁車幌椤J菭懱煜峦酢#鞅緹o兩能字。傅奕主上王上有兩之字。河上是爲作是謂。此並從淮南子。}正言若反。{傅奕有也字。}   
  {{柔弱勝剛强。老子屢言之。而人多易視之者。故知之而莫能行。乃於書之將終。復舉而言曰。吾之此言慎毋視爲易易也。蓋凡有血氣。皆有爭心。平日非不知柔弱之爲善。及至垢辱横逆之加。不覺勃然。其剛强之忽發而不能堪矣。夫山藪藏疾。川澤迹麤A。國君含垢。今挾其才力。而常爲名尸智主。事任指幮乃邸J菒耗鼙F錉懞钔鹾酢4搜匀舴春跛浊椤6鴮嵑跽馈K滓允芄甘懿幌闋懷旯室病O抡潞痛笤褂叙N怨。亦承此意而申之耳。}}   
  =右第六十五章=   
  {吳氏澄姚氏鼐以正言若反四字。屬下章之首。謂反與善韻。今此四字。正承上文望人云三字而言也。故不取。}和大怨{傅奕下有者必二字。}有餘怨。安可以爲善。是以拢藞套笃醵回熿度恕9视械滤酒酢#械律虾由贤蹂鰺o故字。此從傅奕本。}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承上章受垢受不祥。而申言無我不爭之難也。蓋柔弱施於平時易。施於臨事難。以受睚眦之小怨易。以受横逆之大怨難。學道者苟於大怨强自和之。而街有藏怒宿怨之存於中。卽使終不發作。而纖芥未去。與邱山同。安可遽語上善若水之道哉。蓋所謂德善者。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則拢酥畧套笃跽呤且选H跤卸N覉唐渥蟆5袌逃乙詠碡熑≌摺N釁u以財物與之。而未嘗有所責取於人。拢酥段铩m槕獰o心。來無不受。亦若是而已。來者不見其爲怨。與者不自以爲德。德怨兩泯。物我渾化。是則真能體無我不爭之德者矣。彼和怨者烏足以言之。蓋德之未至。如彼主徹法者然。令八家合作。計畝均分。自以爲至平。而不知多寡必較。鍿銖不讓。强以齊人之不齊。而適使之爭耳。和大怨者但知情恕理遣。不至已甚。而是非之見終明。物我之情不化。何以異是哉。然則善人不常受天下之虧乎。曰善人雖常受虧於人。而天不虧之也。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德無常師。生善爲師。安有善人不矜勝而天遂不助之者哉。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